本月上旬
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指導的
「戲曲百戲百人百畫」作品展
在江蘇崑山舉行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福州青年美術家郭嘉寧
圍繞閩劇創作的
《梨園尋夢之青影》參展
郭嘉寧
是一名地道的福州人
近年來迷上了戲曲人物畫
他希望通過這些作品
1
創作題材
轉向戲曲人物
受爺爺郭德森的影響
郭嘉寧從幼兒園開始習畫
後來受過國畫大師鄭乃珖教誨
師從著名畫家
郭東健、楊挺、林宜耕
現在主攻工筆人物畫
前幾年郭嘉寧創作的
《青春如歌》系列人物畫
展示的是現代女性的青春與活力
這幾年郭嘉寧
卻不怎麼畫這類人物了
因為他找到了另一個創作題材
戲曲人物
郭嘉寧說
閩劇旦角演員
化妝、服裝、唱腔、表演等
都需要營造一種
細膩、甜美的韻味
他希望通過繪畫
來表現這種韻味
2
研究閩劇
「門外漢」變戲迷
郭嘉寧花了大半年時間
2018年完成了畫作
《梨園尋夢之絲路花語》
創作期間
他不斷看戲、聽戲
深入幕後與演員交流
從一名閩劇「門外漢」
變成了戲迷
《梨園尋夢之絲路花語》
福州一群熱愛閩劇的年輕人
成立了「儒林有戲」劇社
郭嘉寧認真觀看他們的演出
觀察他們的神態、身段和唱腔
仔細研究戲曲服飾、頭飾
畫了好些草圖
郭嘉寧與青年閩劇演員和戲迷們在一起合影
創作《梨園尋夢之絲路花語》時,郭嘉寧將戲曲人物的髮型、頭飾和衣裙等畫得很細緻,同時在畫面中心處刻畫一個正面人物形象,對人物面部進行具體描繪,達到以形傳神、統攬全局的目的。他將大量心思放在描繪角色的水袖曼舞上,以表現戲劇的柔美情境。
福建省實驗閩劇院院長、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周虹非常喜歡郭嘉寧創作的戲曲人物畫,曾邀請他去看閩劇《雙蝶扇》,讓他「充充電」。
3
「紙上導演」
畫出人物神韻
「畫家就像是紙上的導演,人物的嗔痴喜怒需要畫家分別安排,只有這樣人物畫才顯得有活力、有神韻。」郭嘉寧說。
郭嘉寧現在是
群眾路小學的美術老師
他的不少學生受他的影響
都開始關注閩劇
《梨園尋夢之中國紅》
郭嘉寧的戲曲人物畫
近年在全國及省內
各種美術展覽中
屢屢入選、獲獎
本月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
「品真格物——
第二屆全國青年工筆畫作品展」複評中
他的畫作《梨園尋夢之中國紅》入選
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
新媒體編輯 蘭超
監製 管慧 楊韜
【來源:福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