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小學老師變身「紙上導演」,畫出閩劇神韻!

2020-12-18 瀟湘晨報

本月上旬

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指導的

「戲曲百戲百人百畫」作品展

在江蘇崑山舉行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福州青年美術家郭嘉寧

圍繞閩劇創作的

《梨園尋夢之青影》參展

郭嘉寧

是一名地道的福州人

近年來迷上了戲曲人物畫

他希望通過這些作品

1

創作題材

轉向戲曲人物

受爺爺郭德森的影響

郭嘉寧從幼兒園開始習畫

後來受過國畫大師鄭乃珖教誨

師從著名畫家

郭東健、楊挺、林宜耕

現在主攻工筆人物畫

前幾年郭嘉寧創作的

《青春如歌》系列人物畫

展示的是現代女性的青春與活力

這幾年郭嘉寧

卻不怎麼畫這類人物了

因為他找到了另一個創作題材

戲曲人物

郭嘉寧說

閩劇旦角演員

化妝、服裝、唱腔、表演等

都需要營造一種

細膩、甜美的韻味

他希望通過繪畫

來表現這種韻味

2

研究閩劇

「門外漢」變戲迷

郭嘉寧花了大半年時間

2018年完成了畫作

《梨園尋夢之絲路花語》

創作期間

他不斷看戲、聽戲

深入幕後與演員交流

從一名閩劇「門外漢」

變成了戲迷

《梨園尋夢之絲路花語》

福州一群熱愛閩劇的年輕人

成立了「儒林有戲」劇社

郭嘉寧認真觀看他們的演出

觀察他們的神態、身段和唱腔

仔細研究戲曲服飾、頭飾

畫了好些草圖

郭嘉寧與青年閩劇演員和戲迷們在一起合影

創作《梨園尋夢之絲路花語》時,郭嘉寧將戲曲人物的髮型、頭飾和衣裙等畫得很細緻,同時在畫面中心處刻畫一個正面人物形象,對人物面部進行具體描繪,達到以形傳神、統攬全局的目的。他將大量心思放在描繪角色的水袖曼舞上,以表現戲劇的柔美情境。

福建省實驗閩劇院院長、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周虹非常喜歡郭嘉寧創作的戲曲人物畫,曾邀請他去看閩劇《雙蝶扇》,讓他「充充電」。

3

「紙上導演」

畫出人物神韻

「畫家就像是紙上的導演,人物的嗔痴喜怒需要畫家分別安排,只有這樣人物畫才顯得有活力、有神韻。」郭嘉寧說。

郭嘉寧現在是

群眾路小學的美術老師

他的不少學生受他的影響

都開始關注閩劇

《梨園尋夢之中國紅》

郭嘉寧的戲曲人物畫

近年在全國及省內

各種美術展覽中

屢屢入選、獲獎

本月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

「品真格物——

第二屆全國青年工筆畫作品展」複評中

他的畫作《梨園尋夢之中國紅》入選

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

新媒體編輯 蘭超

監製 管慧 楊韜

【來源:福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福州晉安:新編閩劇說分類 老人愛看更愛學
    閩劇宣講通俗易懂。記者 鄒家驊 攝福州新聞網12月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8日下午,一場特殊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在晉安區鼓山鎮東山新苑二區前舉行。《垃圾房風波》《最美晉安人》兩齣新編閩劇以生動詼諧的方式宣傳普及垃圾分類,展現城管新形象。
  • 美術教師吳建峰:福州的美就夠畫的了
    臺海網7月8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他自幼喜歡畫畫,為此堅持作畫三十餘年;他熱愛教育事業,為幫學生理解古詩,專門給課本中的古詩配上畫作;他愛好傳統文化,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出國門,應邀到美國耶魯大學美術館舉辦國畫展;他熱心公益,僅2019年就捐贈書畫拍賣所得的近百萬元人民幣,用於資助貧困老師和學生。他就是福州外國語學校美術教師吳建峰。
  • 時隔二十餘載 閩劇經典劇目《荔枝換絳桃》重新創排選拔新人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5月16日,由福建省實驗閩劇院主辦的「我演《荔枝換絳桃》」選拔活動在福州舉行。
  • 趙獻:將閩都文化融入「玻璃畫」打造福州「第四寶」
    福州晚報記者 馬麗清/文 陳暖/攝近日,在三坊七巷塔巷舉辦的傑瑞堂手工彩繪玻璃展成了「網紅展」,近80萬人次「雲圍觀」這些色彩斑斕的「玻璃畫」。趙獻是這場「網紅展」的主創人員之一。手工彩繪玻璃工藝在福州已有上百年歷史,2018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梅花獎獲得者陳瓊主演《鐵槍纓》將在福州首演
    戲迷大都知道楊家將的故事,從《四郎探母》《楊八姐遊春》到《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從《轅門斬子》《楊文廣徵西》到《天門陣》《狀元媒》……戲曲舞臺上楊家將的戲不下30齣。17年後,宋軍軍營前來了位少年,自稱是楊延嗣與杜金娥之子——楊宗纓,於是引出了許多故事……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福建省實驗閩劇院院長周虹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鐵槍纓》導演為福建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編導、原福州市藝術研究所所長金愛珠,音樂與配器是閩劇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新國。
  • 福州市首屆小學美術學科名師教學展示 妙趣橫生綻異彩
    銅盤中心小學油紙傘製作受關注 東南網記者張立慶攝東南網12月17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老福州獨有的「坊巷·紙傘」詩意美、百年歷史的瓷板畫藝術與新水墨相結合綻放出瓷語異彩……12月17日,由福州教育研究院主辦,鼓樓區教師進修學校、福州市小學美術林彤名師工作室等單位承辦,以及鼓樓區林彤、晉安區江貴平、臺江區鄭冰心、倉山區蘇嵐
  • 柯南:青山老師在車頂繪製的籤繪,寥寥幾筆,神韻就出來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雖然柯南還是在上小學,但是他的畫風變化也是很明顯的。最初版本的柯南,臉型比較圓潤,如今的柯南,臉型明顯變尖了不少。除了柯南之外,小蘭的變化也是很明顯的,尤其是她頭上的那個尖角,差點就要被稱為「尖角星人」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山老師在繪畫水平上也有了明顯的提升,這和青山老師繪製這麼多年漫畫也有密不可分的聯繫。
  • 福州這個美術老師不得了!既在耶魯辦過畫展,也為古詩配過圖
    今年49歲的吳建峰畢業於福建師大美術系,如今是福州外國語學校的一名美術老師,同時還是福建師範大學兼職副教授。吳建峰老師他擅長中國畫寫意花卉、山水,尤工牡丹。以畫配詩,花費一年時間為小學課本編制教輔吳建峰自幼喜歡畫畫,「小時候就仰慕中國畫,但那時候還不會畫,就自己學著小人書畫一些連環畫。」那些形形色色的小人書,可以說是吳建峰的繪畫啟蒙。因為喜歡畫畫,他常常在學校的課本上、黑板上留下自己的「畫作」。
  • 福州迎盛會 妙句頌非遺
    省會福州不僅是一座有「福州三寶」的工藝美術之城,而且是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福州歷史悠久,「三山兩塔一條街」古城格局保留至今,孕育出三坊七巷文化、曇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壽山石文化,共有不可移動文物474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24處,這些歷史文化遺產,是福州的城市文化基因,也是福州得以傳承的歷史文脈。
  • 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作為為第二屆船政文化節重要活動的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吳丹紅 攝中新網福州12月17日電 (王曉霞 吳丹紅)作為第二屆船政文化節的重要活動,媽祖文化交流活動16日在福州馬尾船政天后宮舉行,由「晨拜媽祖」及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圖片展等環節組成。當天,冬雨淅淅瀝瀝,船政天后宮早早迎來了一眾香客,等待著一場盛大的儀式。
  • 福州彩繪玻璃:喚醒閩都百年鄉愁
    手工彩繪玻璃工藝在福州已有上百年歷史,是清代中西交流的重要實物例證,但隨著時間流逝一度淡出人們的視線。10年前,福州人趙獻重拾這門技藝,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玻璃畫中,並不斷創新。2019年,該技藝被列入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復學演練 小學美術老師10張漫畫畫出「一日防控」全流程
    四川南充一所小學6名美術老師集體作畫,用3天時間畫出10張漫畫。3月2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南充市涪江路小學獲悉,學校漫畫已在微信公眾號掛出,全流程展示「一日防控」,家長、學生及全校教師正對照漫畫進行反覆演練。
  • 這位小學老師憑藉精湛的硬筆書法,斬獲全國首屆硬筆書法一等獎
    大勇說生活 舉報   在當前這種書法進校園的大背景下,寫得一手好字,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對於小學老師來說
  • 小學美女老師試卷上畫表情包鼓勵學生,學生很受用
    應麗娜,是浙江金華一小學三年級的英語老師。她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就嘗試了一種不同的方式批改學生的作業。結果事後很多學生表示,自己受到了來自老師的鼓勵,因此學習起來也更有興趣了。 翻閱學生們的作業可以看到,應麗娜老師在每一位學生的作業或試卷上,都畫上了一些可愛的表情包,用以替代教師評語,同時表達自己對學生的希望和寄託,鼓勵學生學習。
  • 論一張紙如何畫出三張紙的效果
    準備工具:素描紙,鉛筆(炭筆),橡皮,剪刀。 先來看效果圖: ▼ 第一步:先概括出外形,至於大小就看自己喜好啦。形的比例到位一般就沒問題的!(尺寸僅供參考,洪用的是八開的素描紙。)
  • 小學老師點評學生作文,附上超萌表情包,老師:希望孩子學得快樂
    文|文竹媽媽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老師批改作業時應該是一板一眼的,批改完之後也只是照常打上分數或者評語。隨著越來越多思想比較開明的年輕人當上了老師,越來越多的和學生們互動的模式也出現了,老師和學生可謂是「打成一片」。
  • 原創手繪3D立體畫,讓神奇的畫從紙上走到街頭
    小時候的我,因為喜歡畫畫而挑戰了自己耐心的極限,臨摹了一張國外作品,被老師捧為「天才」。於是乎我娘信以為真把我的暑假全部給了美術班,而且她認為起點要高,於是就直接扔到當年央美的地下室,從那以後,我就開始了美術這條不歸路了……——來自吧友「xu0374」由於太長時間沒有再畫畫了,所以基本功也慢慢下降了,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國外的3D畫,於是開始拿起筆慢慢摸索。
  • 舊鞋盒也可變身「古董」 包河苑小學娃娃們變廢為寶
    合肥市包河苑小學的孩子們用他們的奇思妙想作了回答:廢鞋盒能做成逼真的磚雕,廢紙筒能改成精美的瓦當,舊酒瓶能變身成美麗的酒瓶畫。「用這些廢舊物品做手工,不僅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培養了綠色環保的觀念」,校長尚昌平特別看重對學生綠色素養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