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諉的原罪|亞當和夏娃的因果邏輯錯在哪?

2020-12-22 王的小羊

天不敢聊熱點,只聊點兒關於「為什麼」的胡思亂想。#邏輯#,作者-四眼格格

1

舊約的故事

《創世紀》裡,亞當夏娃忤逆上帝,偷吃了智慧樹的果子,立刻有了意識和對赤身露體的羞恥。這個故事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學習並不能使人快樂,反而帶著叛逆、內疚和懲罰。

學外語的時候,我時常在想:如果不是人類繼續忤逆,上帝也不會變亂巴別塔,我們也不必這麼痛苦的學小語種,背詞彙和陰陽性了。

再後來,看到世界上充斥於各個角落的貧困、戰爭和社會不公,我又在想:亞當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他的子孫會因為他的一念之差,要吃這麼多苦?

放棄伊甸園衣食無憂的生活,從土裡刨食依然食不果腹,在所謂人類知識和文明的累積基礎上發起的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真的值得嗎?

比這還讓人沮喪的是:我們常說「壞人變老了」,並以此來解釋現今社會的崩壞只是因為一小撮人在特殊時期被思想閹割的後遺症,其實不是。人一直都壞,從亞當和夏娃就開始了。

2

推卸責任是一種原罪:

上帝的What和亞當的Why

亞當藏在樹林裡躲避上帝,上帝問他:「你在哪裡?」——這是一個「Where在哪裡」的問題。

亞當說:我在園子聽到你的聲音,我害怕,因為我沒穿衣服,我就藏起來了。亞當只需要回答在園子裡就夠了,但他追加了一個「Why為什麼」躲起來的回答,而且給的理由是「因為我害怕你上帝,因為我沒穿衣服」。

上帝說:我禁止你吃那樹的果子,你是不是偷吃了?這是一個要回答Yes或No的問句。

亞當說:是你賜給我作伴的女人,她讓我吃的。亞當的回答卻是「Why」吃了果子,而且追加了一個鍋:「不是我要吃,是那個女人讓我吃的,那個女人是你上帝當初造了賜給我作伴的女人」。伊甸園當時有第三個女人嗎?亞當為什麼要強調是哪個女人?

上帝問夏娃:你做了什麼?這是一個「What」的問題。

夏娃說:是那蛇騙我吃的,我就吃了。夏娃依然給了一個「Why」吃果子的答案。

鍋就這麼擊鼓傳花的傳到了「蛇」身上。

他們被逐出了伊甸園。

在全知全能的上帝這裡,推卸責任根本不起作用,但這種劣習卻被帶出了伊甸園,傳承至今。

3

伊甸園案的邏輯漏洞在哪裡?

上帝問他們What,他們試圖回答Why。上帝問事實,他們回答理由。典型的答非所問。

但即便回答一個「你為什麼要吃」的Why的問題,他們也沒有回答好,因為他們給出的答案都可以被進一步追問:

亞當說「因為夏娃讓我吃的」。為什麼夏娃讓你吃你就吃?上帝不讓你吃你怎麼不聽呢?

夏娃說「因為蛇讓我吃的」。為什麼蛇讓你吃你就吃?你吃完為什麼還要給亞當吃?

蛇說「吃吧,吃了不一定死」。不一定死,意味著有可能死,為什麼夏娃還要冒險吃?

蛇說「吃吧,吃了能變的和上帝一樣聰明」。為什麼夏娃想跟上帝一樣聰明?

……

回到亞當的邏輯,他以為的因果關係,並不是真正的因果關係。

他不能把夏娃的勸誘當成他忤逆上帝的原因,除非他能證明在一個平行宇宙裡,夏娃沒有遞給他禁果,他也永遠沒碰禁果。

夏娃也一樣。她沒有辦法設定一個反事實:假如我沒有遇見蛇,假如蛇沒有勸誘我,會發生什麼?

無論亞當還是夏娃,都在用一些就近的事件痕跡來解釋其「偷吃水果這一犯罪行為」發生的原因或動機。

此外,亞當還試圖用一種「行動合理化」的策略狡辯:他躲起來之後,解釋說因為自己怕上帝,因為自己沒穿衣服,實際上,他要是真的害怕上帝,他敢偷吃禁果嗎?

4

推卸責任常用的邏輯謬(工)誤(具)

訴諸公眾

尤瓦爾·赫拉利在他的《人類簡史》裡說,人類能夠想像不存在之物的能力是一切的關鍵。這句話引申出很多人類江湖才會出現的複雜問題。比如說承諾與信任,什麼是信任?信任可能就是一種共同的幻想和期許。

你為什麼出軌?

成龍:因為我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他用過度歸納(全天下男人都會出軌)和強行訴諸公眾,躲在了全體男人的身後:See,出軌的不止我一人,全天下的男人都一樣。

亞當也可以用成龍的邏輯來給自己開脫,當然,不能給自己挖坑說「全天下的男人都會偷吃水果」,畢竟伊甸園就他一個男人。但他可以狡辯說「不是只有我吃了,夏娃也吃了呀,我只是犯了全人類都會犯的錯誤」。

5

推卸責任常用的邏輯謬(工)誤(具)

破窗理論

破窗理論有犯罪心理學和經濟學兩種意義。

犯罪心理學上的破窗理論是指: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

推卸責任涉及的是經濟學上的破窗理論:一個孩子把窗戶打破了,窗戶主人要去買玻璃,生產玻璃的工人完成訂單掙了錢,就可以去買麵包,麵包工人賣了麵包又有錢去買衣服,這樣,一個頑童的劣舉如蝴蝶效應一般推動了一連串的GDP。

破窗理論的支持者說:這玻璃砸的好呀,不破不立,多難興邦呀!感謝苦難!沒有苦難,就沒有新生活,就沒有今天的我!沒有二戰哪來的德國復興,沒有被原子彈轟,哪輪得到日本崛起?

韓信的成功在於當年賜予胯下之辱的街霸;勾踐的成功在於那塊吊在房梁的苦膽;吃得苦中苦;天將降大任;責之切說明愛之深;996是福報……

PTSD,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6

結語

答非所問,用就近行為強行釋因,後行為合理化,過度歸納,訴諸公眾,用破窗理論炮製偽因果、偽相關,這些都是推卸責任的慣用伎倆。

輕者被忽悠瘸,重者被連根割禿,學點邏輯,見招拆招,沒毛病。

收藏!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的20部電影

相關焦點

  • 亞當和夏娃吃了善惡樹果子為什麼當日沒有死?聖經翻譯錯了?!
    經上說:「上帝和亞當說園中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別吃善惡樹上的果子,因為你吃的那日子一定會死」。你吃的那個日子,你吃的「那一日」你就會死。但實際情況是,亞當和夏娃吃了以後不但沒有死,還又多活了幾百年。這是什麼原因呢?實際上就是因為中文翻譯中的」時態」錯了。在接下來我會先介紹一下故事背景,然後在最後的時候,我們會徹底搞明白,到底哪裡翻譯錯了,應該怎麼翻譯才正確?
  • 亞當和夏娃是否存在?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的確存在
    在《聖經》之中,亞當是世界上第一個男人,而夏娃是世界上第一個女人,後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他們的孩子。在書中,人類的起源變得簡單而純粹,但以科學的視角來看,則要複雜得多。那麼在現實之中,亞當和夏娃是否有可能真的存在呢?是的,真的存在。
  • 義大利文藝復興思想下的北歐之風——賞析丟勒的《亞當和夏娃》
    丟勒作品(由於平臺管理規則限制,不允許發布原圖,有興趣的可自行查找原作欣賞)《亞當和夏娃》是丟勒承襲和發展文藝復興藝術思想我們從這幅作品的表現風格上,能看出其創作手法和表現形式上帶有明顯的義大利畫風。畫面描繪的是亞當和夏娃在智慧之樹下正在準備偷食禁果的情景。
  • 你知道亞當還有個前妻嗎?|女性主義|路西法|亞當|莉莉絲|夏娃
    應該所有人都不會陌生亞當和夏娃的故事吧,這對著名的夫妻在《聖經》裡作為人類的祖先出現。不過你是否知道,在肋骨(最近也有學者將其翻譯成「陰莖骨」,因此人類男性失去陰莖骨這根骨頭,與喉結「Adam's apple」異曲同工)變成溫順的夏娃之前,亞當還有著一個桀驁不馴的前妻呢?
  • 線粒體「夏娃」與Y染色體「亞當」之謎
    她被形象地稱為「線粒體夏娃」。細胞核中決定男性性別的Y染色體也是單性遺傳的,只不過它是父系遺傳,由父親傳給兒子。通過比較各個個體之間Y染色體序列的差異,我們也可以計算出現在所有人的Y染色體都來自大約6萬年前的一名男性。他被稱為「Y染色體亞當」。所謂「夏娃」、「亞當」本來只是一種比喻說法,但是一般人都誤會了這個發現,以為它意味著在當時只存在一個女人或一個男人。
  • 真實的伊甸園:沒有原罪,沒有墮落,亞當其實是一個國王
    伊甸園是因為人類的背叛而喪失的樂園,也是人類背負原罪的開端,而那條蛇被定為撒旦,夏娃被定為女性弱點的象徵。伊甸園也是人們對美好樂園的嚮往,所以很多人並不認為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方,即使是基督徒也認為伊甸園描繪的是天堂裡的情景。但是現代學者卻提出一種觀念,認為伊甸園的位置不在天堂,而是在地球上真實的地方。而關於夏娃,蛇和蘋果等意象,更多是被後來的宗教和西方的文學藝術給篡改了。
  • 「亞當是亞洲的當,夏娃是夏國的娃」,抱歉我沒憋住笑
    視頻裡,一位學者模樣的中老年男性,拿著話筒一本正經地說:「聖經裡有一個夏娃,有一個亞當——他們就借鑑了中國的文化,亞當是亞洲的當,當是誰?中國的伏羲,伏羲人面蛇身,蛇一走動是『噹噹響』的。夏娃是夏國(夏商周的夏)的娃,夏國有個娃,那個娃是誰?女媧,女媧造的人。」此番高論,不禁讓我發出了槓鈴般「噹噹當」的笑聲。不瞞你說,我第一遍看這個視頻,第一反應是「這是個單口相聲吧?」
  • 亞當和夏娃,在蘇美爾文明傳說當中,第一批外星試管嬰兒?
    西琴的《地球編年史》當中,又說蘇美爾人留下的楔形文字記載,阿努納奇人,也就是尼比魯星人來到地球開採黃金,由於他們的壽命之長,從海洋到河流開採黃金費力,最終走向了礦坑,但是礦坑裡條件太過艱苦,阿努納奇人發生了叛亂,後來阿努納奇人的領導為了壓制叛亂,用他們的基因與智人的基因混合,做出了試管嬰兒,經過無數次測試,最終最適合他們需要的人類出現了,那就是亞當和夏娃,他們有了生育能力
  • 誰是那個「亞當」和「夏娃」?
    我們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計算出「亞當」和「夏娃」生活的年代和地區。1987年,美國的科學家威爾遜和卡恩就通過研究來自全球的147個線粒體DNA,得出了驚人的結論。線粒體DNA只能是女性單傳,只能由母親傳給女兒。他們發現這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線粒體DNA之間的基因突變只有百分之0.32。
  • 吃貨的「原罪」
    《藝術中的食與宴》內頁:原罪故事出處《舊約聖經》(創世紀),3∶1—6解析這是 《舊約聖經》中一個非常經典的片段,中世紀以來許多繪畫和雕塑作品都描繪了這一主題。亞當生活在伊甸園裡,那裡有各種各樣的果樹,樹上結滿令人垂涎欲滴的果實。伊甸園最深處有兩棵特別的樹,一棵是生命樹,一棵是智慧樹, 上帝告訴亞當,智慧樹的果實絕對不能吃,否則會有生命危險。為了讓亞當不孤獨,上帝讓夏娃陪伴亞當。伊甸園裡有一條狡猾的蛇,蛇向夏娃詢問上帝是否允許他們食用伊甸園的果實。夏娃告訴蛇只有智慧樹的果實是禁果,如果食用會導致死亡。
  • 《死亡擱淺》弩哥角色名真叫亞當 那夏娃是誰呢?
    《死亡擱淺》弩哥角色名真叫亞當 那夏娃是誰呢?作為補充,早前我們對吉爾莫團隊內部成員的爆料進行過詳細報導,他透露弩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代號為「亞當(Adam)」,而他所愛之人名為「夏娃(Eva)」。現在,這條信息似乎被確認了一半。
  • 罪不從亞當來,貝拉基主義,原罪論的異端
    從3世紀到5世紀,各種異端思潮湧動,其中有一種被判定為異端的,是關於原罪的看法。在基督教教義看來,亞當的罪是吃了神禁止他吃的果子,當他吃的時候就犯了罪,因為他違背了神的命令,沒有依照神的旨意去做。神對他作的懲罰就是趕出伊甸園,然後經歷痛苦和死亡。
  • 「線粒體夏娃」是怎麼一回事?是說她是我們每個人的祖先麼?
    線粒體,是一種存在於大多數細胞結構中的用於提供能量的細胞器,擁有自身的遺傳物質和遺傳體系。夏娃,是聖經中的人物。據聖經記載,是神用亞當身上的一根肋骨製作的女人,與丈夫亞當是所有人的始祖。亞當稱夏娃為他的「骨中骨,肉中肉」,那這也應該是人類最早的情書了。那把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的「線粒體夏娃」是什麼意思呢?
  • 《水果硬糖》人類原罪一次小小懲罰
    正如聖經中亞當必須和夏娃犯下原罪,影片也簡單的用兩個人,一男一女,象徵著亞當和夏娃,用亞當的家作為舞臺,將女性剝去男性虛偽外衣的手術臺安置在亞當的家裡。家,是一個人最隱私的地方。這個男人將工作和生活捆綁在一起,寓意也很明顯。工作、生活、追逐異性,所有的印記都將投射到男人的家裡。主動上門的女孩,一定是別有所求。女孩用幾近調侃的話,一一向觀眾解開一個男人家裡的隱藏的秘密。
  • 聖經人物傳1:要不是人類始祖亞當吃錯東西,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
    你以為王子和公主從此就過著幸福的生活啦?怎麼可能!一個故事裡怎麼可以沒有反派,噹噹當,大反派——蛇登場了。蛇跑去對那女人說,慢著,蛇怎麼能說話?當然不是蛇學會了人的語言,而是亞當和那女人管理萬物,懂得一切動物的叫聲代表什麼意思。於是蛇就對那女人說道:「你幹嘛不吃那棵惡樹上的果子呢?園中沒有哪棵樹的果子比它更甜更好吃了」。
  • 《聖經》故事裡,原罪被巧妙地甩給一條蛇
    在西方世界,《聖經》所代表的基督教流傳甚廣,其中宣傳的人類原罪說對歷史文化發展的影響不可估量,甚至不可避免地影響了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這種原罪說認為創世之初,人類的萌芽尚在伊甸園時,就受到了代表邪惡的蛇的蠱惑,偷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違背了造物主的旨意。
  • 被譽為「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有著世外桃源般的夢幻秘境
    巖石是這裡的獨有的,整座古城的地貌,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全部是巖石,如同進入了古老異域世界,當現代人們發現她的時候,被眼前景色深深吸引,夢幻般的秘境、絢麗多彩的美景讓人震撼不已,被譽為「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的處女地。
  • EVA:亞當與莉莉絲的秘密
    直到如今,小編依然活在碇真嗣般懦弱、疏離和不信任感鑄就的世界裡。但也是因為這部體系龐雜的動漫作品,使小編較普通的孩子更早接觸到很多「高深」的知識,比如,亞當的原配竟然不是夏娃。 傳說亞當被上帝造出來之後,看世間萬物都出雙入對,只有自己形單影隻。寂寞難耐之下,亞當就找上帝反映,希望造物主能給他找個伴。
  • 我女朋友的男朋友亞當是誰演的 亞當結局和誰在一起了?
    網劇《我女朋友的男朋友》正在熱播中,和機器人談戀愛的故事我們也看了不少,這部劇會有什麼特別嗎?機器人亞當是一個十足的大暖男,劇中它和阿宅以及夏娃之間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這三者之間的相處日常用雞飛狗跳來描述再好不過。那麼,亞當喜歡夏娃還是阿宅?亞當是誰扮演的?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介紹。
  • 人類起源的秘密,露西理論和夏娃理論,人類祖先究竟是誰?
    例如西方的上帝創世說,上帝在前6天的時間裡創造了世間萬物,在第7天的時候創造了亞當。然後將亞當的脊椎取下創造了夏娃,亞當與夏娃成了所有人類的祖先。在中國比較流行的就是女媧造人說,女媧根據自己的體貌特徵,用黃土捏出了人。然後吹了一口仙氣,所有的人就變成了真人。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只能寄託古人對於人類起源好奇的一種希翼,並不具備任何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