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一首深情質樸的詩,思念故友元稹,感情真摯,令人感動

2020-12-16 每天讀文史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死亡是誰也逃脫不了的註定結局,只不過雖然我們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面對死亡之時,卻仍舊感到十分的難以接受。死去的人或許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但是對於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來說,身邊人的離開無疑是萬分痛苦。人總是多愁善感的,關於這一點無論是古時候的人還是現如今的人都是一樣的,其實在面臨生離死別時,這樣的感情更是分外的猛烈,尤其是感情越深,思念來得就越加洶湧。

有多少個午夜夢回之時,腦海中思念的那些親人、愛人、朋友,會出現在我們的夢境之中,剛醒來時滿腔感慨,竟然不知道如何去抒發。或許是我們的表達能力有限吧,但是對於古時候的大文豪來說,表達這種感情卻並不是一件什麼困難的事情,白居易就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他也曾在午夜夢回之間夢到自己的好友,於是他便將自己心中噴湧的情緒化作為一首詩,言語雖然不華麗,可是情感卻最為真摯動人,直觸人心底最柔軟的那個地方。

《夢微之》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白居易所,寫題目中的"微之",其實就是他的好朋友元稹,元稹的名字大家也不陌生,同樣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詩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的經典佳作。他們二人關係很好,就算遠隔千裡卻也仍舊時常用書信去溝通交流,而他們互相唱和之間所留下的詩作更是有許多。

算年紀的話,白居易其實是要年長於元稹的,只不過元稹離世的時間卻要比白居易早上10年,在寫這首詩時,白居易已經是六、七十歲,處於暮年,未曾到這個年紀的我們很難理解他夢到友人時的那種感情,所以我只有從詩文中去領略一番。

在這首詩的前兩句中,詩人就為我們交代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那是在昨天晚上夢中的一次相見,但對方卻已經離去了8年。對於詩人來說,這種久違的遇見讓他感到非常高興,這個戲清晨醒來之時卻發現原來只是夢境,不禁讓他感到萬分傷感,淚流滿面,枕頭也已經打溼了。

想想曾經兩個人在一起相伴的日子,每日吟詩頌詞,好不開懷。可現在最好的朋友已經離去八年,而在這十年間,他也生了三場病。整整八年的時間啊,想來朋友的身體也和那泥土融為一體了,而詩人雖然現如今還活在這世間,可是卻已經是滿頭白髮,於是他發出一聲感慨: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這兩句詩是這首詩最經典的兩句,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這兩句詩文意思非常直白,可是其中卻飽含著最為真摯的情感。值得一提的是他不僅表達了對於朋友的追思,同時也寫出了生與死,寫出了在世的人對離開的人最深情的道別。

在這首詩的最後兩句詩中,詩人則發出了詢問,在你離開的這些年,你的兒子和你的女兒也逐漸離開了,不知道你們在陰間是否再次團聚呢?讀到這裡可能覺得有些奇怪,似乎有些不著邊際,其實詩人正是想用這樣的描寫來暗示,想必等自己百年之後,也是可以與好友在陰間團聚的吧!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不過要論唐代關係最鐵的詩人友誼,李白和杜甫只能靠邊站,因為還有白居易和元稹這對「鐵哥們」。元稹在通州時聽聞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哪怕當時他已然病重臥床,依然立馬起身提筆寫下「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來表達對白居易的思念。而白居易在元稹去世後對他的思念也從未斷絕,也曾寫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樣的深情詩句來悼念好友。
  • 元稹給白居易的一首答詩,翻譯過來就是:我真的一點都不想你
    你以為這就夠了,這些在白居易和元稹面前,簡直不值一提,據後人統計,兩人來往通信1800多封,互贈詩篇接近1000篇。不信你看隨便拎一首白居易的詩出來,標題多有微之,如《除夜寄微之》、《夢微之》,再看白居易給元稹的信,開篇就是:微之微之!不見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書欲二年矣,人生幾何,離闊如此? 而結尾更誇張:微之微之!
  • 白居易最深情的6句詩詞,全是寫給元稹的,最後一句成網紅金句
    白居易留下許多深情的名句,其中,許多都是寫給元稹的,因為太過深情,一度被認為是愛情詩句。今天,隱娘分享6句白居易寫給元稹的深情詩句,不是愛情,勝似愛情。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白居易在長安,與他的弟弟白行簡和李杓直(即詩題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遊,又到杓直家飲酒,席上憶念元稹,就寫了這首詩。許多人有這樣的體驗,當你離家遠行時,爸媽在家,會非常自然地說:哎呀,今天應該到哪裡了呀?明天應該到哪裡了呀?普通的話語裡,藏著自然而然的關心。
  • 白居易關於友情的詩,短短8句道盡對知己最真摯的懷念,令人感動
    人的一生何等的漫長,能有朋友的陪伴,才是最幸福事情,然而白居易就這樣一個人獨自闖蕩了9年的時間,風也走,雨也過。白居易和元稹認識了幾十年,也成為朋友了幾十年。然而現在元稹已經離開自己有9個年頭了,悲痛欲絕的他於是便寫下了這首懷念朋友的詩。
  • 元稹很感人的一首愛情詩,通篇句句是經典,最後兩句還是千古名言
    現實生活中的元稹也的確是一位深情的男子,談過了好幾段戀情,不過他對於妻子韋叢的愛,則又是最為令人感動。兩個人可謂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但是後來由於韋叢因病逝世,這也使得元稹的後期一直是處於悲痛之中。雖然現在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元稹很花心,並沒有多少真愛,談過了很多的戀愛,即使是在韋叢逝世之後,他依舊還是與別的女子交往。
  • 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開篇4句就十分驚豔,打動了無數人!
    看到題目「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大家第一時間是不是想到了《長恨歌》?雖然《長恨歌》也是情深至極,但終究寫的是別人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白居易很深情的詩」,說的是他自己的深情,是屬於白居易對一個女子的深情。
  • 白居易的一首冬至詩,通篇沒有一個「思」字,卻字裡行間都是深情
    ——唐.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的這首冬至詩,通篇不見一個「思」字,卻處處都是濃濃的思念之情,讀來令人動容,堪稱冬至思親的經典之作。01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這個團圓的節日因為自己的缺席並不圓滿,親人們心裡一定也是滿滿的思念和牽掛。還應說著遠行人。詩的最後一句是如此地溫暖,讀來令人心生歡喜。原來,詩人並不孤獨,而且還特別幸福。
  • 白居易與元稹關係有多鐵?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那依舊還是令人嘖嘖稱讚。白居易就寫過很多詩贈送給元稹,特別是在元稹逝世後,他依舊還是在思念對方,寫下一首經典的《夢微之》,可見兩人深厚的友誼,在這首詩中白居易以一種極為深情的口吻表達出了自己的一片真誠,通篇描寫得感人肺腑,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但是卻感動了無數的讀者,也讓我們知道兩人有著深厚的友誼。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一位唐朝有名的多情才子,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詞,這兩者之間似乎在感情上不存在任何交集,但是在邏輯與現實歷史中,卻是真實存在的。這位多情的才子就是元稹。元稹似乎除了在友誼方面與白居易交好之外,剩下的感情生活、交際基本上是與不同的女性打交道了。他與薛濤的斷舍離,使他成為《西廂記》張生的原型人物,但是元稹卻不是一位薄倖的人,當他後來遇到了韋叢,倆人的愛情中成為唐朝的一段佳話。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
  • 多情的元稹寫下一首情詩,每一句都感人肺腑,道出了他的一片深情
    元稹筆下的愛情也是感人肺腑,每一首愛情詩都情意綿綿,他也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遠方的戀人,寫下了很多經典的愛情詩,以這首《桃花》來說,那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詩人借景抒情,通過桃花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一片深情,還有對於過往歲月的追憶,回想到了以前的愛情經歷,於是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麼一首悽美之作。
  • 白居易思念弟弟的一首詩,夢見弟弟卻感嘆沒有寫出好詩
    親情令人溫暖,「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母親與燈前細密縫補衣衫的畫面最能撩動人心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愛情就是這般如像鳥兒般比翼雙飛,如同連理樹,相互依存緊靠在一起;「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有朋友在,又何懼天涯海角呢。親情友情愛情都是那麼珍貴迷人,讓這個世界充滿酸甜苦辣各種滋味。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親情詩,《夢行簡》寫白居易思念弟弟行簡。
  • 元稹病重時聽到白居易被貶,寫下這首詩,此中情意,感動天地!
    經過一番仔細回憶,相信你會肯定地說:元稹和白居易。他們兩個人的緣分之深令人嘆服:同年登科,同年入朝為官,同年遭貶,同年又升官。相似的經歷和文學素養,使他們成為莫逆之交。無論誰在哪裡,贈、寄、酬、唱、和、答詩不斷。
  • 元稹很孤獨的一首詩,僅開頭七個字就很傷感,結尾更是耐人尋味
    以中唐詩人元稹這首《雨聲》來說,那就是一首感傷之作,整首詩意境悽美,僅僅是開篇的七個字,那就營造出了一種孤獨之感,讀來讓人耐人尋味。《雨聲》唐代:元稹風吹竹葉休還動,雨點荷心暗復明。曾向西江船上宿,慣聞寒夜滴篷聲。元稹最為大家熟悉的是愛情詩,尤其是他在妻子韋叢逝世後,寫下了很多的這一類的作品,從而感動了歷代的讀者。
  • 白居易和元稹的曠古「愛情」
    這樣的感情雖好,卻欠缺些真正朋友的味道。可了解了元稹和白居易的相愛相殺,才似乎明白古今之情原是相通。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唐代 · 白居易《夢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彼時白居易與元稹分隔兩地,明明是白居易夢見了元稹,卻戲謔的說是元稹想他,於是「託夢」。當他將此詩寄與元稹,元稹回詩卻更見意思。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 古代七首絕美愛情詩,白居易無愧第一!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七首絕美的愛情詩句,白居易無愧第一!七、《無題》 李商隱(唐)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這首詩依舊寫得堂皇迷離,令人嘆惋!室外是東風細雨,隱隱雷聲,室內是金蟾香爐,輕煙嫋嫋。每一個意象都帶著暗示。
  • 白居易為何能善終?送給元稹的這組詩蘊含大智慧,學者:佛門真經
    唐朝的詩壇有一段真摯令人羨慕的友情,這就是著名的元白之交。白居易元稹意氣風發的前半生白居易是官宦之後,他的祖父曾當過縣令,父親白季庚也是縣令,後來因為守城有功升任為徐州別駕,雖然白居易祖父、父親都不是什麼大官,但也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物,白居易算是正宗官二代。
  • 他憑什麼能讓白居易和元稹兩個大才子魂牽夢繞,還為他寫下悼亡詩
    他們兩個都夢到了他們共同的老上級:裴垍(ji),並且每人寫了一首懷念老上級的悼亡詩。裴垍是誰?裴垍出自河東望族裴氏東眷房道護支,唐憲宗元和初年曾經在學士院擔任翰林學士,後來擔任宰相。裴垍是元白仕途上的領路人,元稹在《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一詩的自題詩注中提到:"初就業時今裴相公戒予慎勿策苑為美,予深佩其言,然而怪其多大擬取。"這裡的今裴相公就是裴垍,他在元白參加考試之前,好心提醒元稹,不要用激烈直率的言語,萬一激怒當權者會很危險的,雖然最後元稹沒有採納裴的建議,但對此仍然心存感激。
  • 白居易寫詩諷刺薛濤倒追元稹,通篇輕侮之言,滿紙狎褻之意
    唐朝寫詩最多的人,既不是「詩仙」李白,也不是「詩聖」杜甫,而是「詩魔」白居易,有近三千篇詩作傳世。正如言多必失,詩寫得多了,也更容易招惹是非,畢竟基數越大,出錯的概率越大。比如《贈薛濤》(又稱《與薛濤》),就是白居易筆下非常具有爭議的一首詩。看到《贈薛濤》這個標題,讀者很容易聯想到元稹的《寄贈薛濤》,很顯然,這兩首都是寫給名妓薛濤的贈詩。
  • 元稹不容忽略的一首愛情詞,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寫得很深情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公元779年生於洛陽,中唐著名的詩人,他與白居易齊名並稱為「元白」,兩人一發起了「樂府運動」,對於後世的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且他的作品情感細膩,寫得極為感人;尤其是他的愛情詩,每一首都情意綿綿,讓人們從中感受到了他的一片深情。
  • 元稹去世9年,白居易因夢寫首悼念詩,讀完淚流滿面,第2句成絕唱
    陶淵明有一首詩寫的很精闢:「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還有一句「去者日以疏,來者日以親」。這兩句就足以表達當時人們對死亡的悲歌,說明了個體的死亡對時代、對其他人而言是多麼渺小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