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康王泥馬渡江,及《嶽飛傳》裡沒用的兩件事

2020-12-14 滄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

南宋高宗遺事

靖康之變後,康王(南宋高宗趙構)被囚禁在金國。有一天,他和金國太子一起射箭,三支箭都射中了靶心。金國人認為這是個假冒的王子,留著也沒用,就放了他。趙構逃脫後,晝夜不停的向南方逃去。

疲勞困頓在崔府君的廟裡休息,睡著後,夢到神人對他說:「金人反悔,追來了。已經在門口給你備好了馬,趕緊逃走。」趙構驚醒,騎上馬繼續南行。此馬非常神駿,馱著他遊過了長江。過了江,馬不動了,仔細看,原來是廟裡泥塑的馬。

康王趙構從金營逃回來後,整頓了軍馬和金兵對抗,卻被奸臣耽誤,再次大敗。他換上百姓的衣服繼續南逃。到了一座古廟,看到裡面有個和尚席地而坐誦經,就進入哀求躲藏。和尚讓他蹲在僧袍下,囑咐不要動。追兵遠遠的看到有個男人進入廟裡,就下馬持刀進來搜尋。和尚對來兵的主將說:「投降了敵人,又要殺原來的主人,還有良心嗎?就算得了富貴,也會留下萬古的罵名。而且,你和上峰不和,他會把你殺掉冒認功勞。宋朝的氣數未盡,不如聽我的,還是退去為好。」

來將恍然大悟,跪倒說:「我其實是宋人,被金人俘虜,投降不是我的本意。我聽大師的,放了康王,但我的做法騙不了金兵,我只有一死。」說完自刎,手下的兵沒了主將,都四散而去。

僧人請康王不要辜負了這個將軍,因為不知道姓名,高宗即位後,就把他稱作白馬將軍,封為當地的土地神。僧人讓康王趕緊奔往臨安,前面的路途要投奔張俊將軍。康王拜謝而去。

到了一個山腳,追兵又到,康王躲入桑樹林,向一個採桑葉的女子求救。

女子下樹,讓他跳入一個大筐裡,上面用桑葉蓋上。剛藏好,金兵也進入樹林,問採桑女是否看到個高大的男子。採桑女說:「看到了,已經過去半天了。」金兵繼續向前追趕,採桑女回家讓父親和哥哥把筐抬回去。他們看到筐裡有個青年男子,就罵採桑女無恥。康王來不及替女子辯解,跳出竹筐,往山後奔去。

康王在山後躲到日暮,迷了路,靠著一棵樹休息。遠遠的看到來了一盞燈,近前來是那個採桑女,她上前跪倒說:「我因為救青年男子,父母倍加責怪,我沒法說清楚,已經自縊身亡。現在您請隨著我的燈光向西走,就可抵達張帥的大營。」到了張俊的大營前,女子說:「前面就是張帥大營了,他是忠臣,您趕快進營投奔。將來登基的時候不要忘了封我為神。」

康王說:「如果我登基做了皇帝,就封你為半山神君。」女子再次叩謝,然後不見了。

康王因為前面就聽僧人說可以投奔張俊,所以大膽闖入軍營。小卒把他綁到大帳裡,將帥們看到康王,一齊歡呼起來。

隨後,韓嶽張劉四位元帥合力擊敗金兵,康王在臨安建立了南宋。登基後,召那個救駕的僧人為護國禪師,僧人沒用來。給採桑女立了廟,至今香火不絕,每年春天都祭拜半山娘娘。

【原文】靖康之變後, 康王 (即後來的南宋高宗)趙構質於金 ,與金太子同射。 康王三矢俱中, 金人以為此必揀選宗室之長於武藝者冒名為之,留之無益,遣還。 康王得脫,奔竄疲睏,假寐於崔府君廟 中,夢神人曰:「 金人追及,速去之。已備馬於門首。」 康王驚覺,馬已在側,躍馬南馳。既渡河而馬不復動,下視之,則泥馬也。

康王構自金營遁歸,創業後,為汪黃所誤,復為金人大破,王易服南奔。至州城郭北有古廟,見茅篷內一僧席地誦經,王潛入求庇,僧以衲衣蓋之,囑勿動。追兵主將騎白馬者遙見大漢入篷,遂下馬執刀往,將搜覓。僧見來將喝曰:「降人慾殺故主,良心安在?即得封侯,亦留萬代罵名。況有總領,氣誼不投,將冒汝功而戳汝。宋朝氣數未盡,不如依老僧言,退去為善。」來將悟,再拜曰:「予實南人,被金人擄去,降非本意。謹遵師命釋王。但不能掩北兵耳目,請就死以明心。」遂自刎。兵見主將死,皆散去。王出,僧請無負來將,因不知姓名,封為白馬將軍、土地尊神。僧指示王速上臨安,尚有一難。過此即投張帥,能退金人,仍登九五之尊,作南朝創業主也。王謝去。

行至半山。追兵又至,王避入桑林,見樹上有女彩桑,呼救。女下樹,出巨筐,使王躍入,以桑葉蓋之。甫定,金將入林,問女子見裋褐高大之男子否?女曰:「過去已半日矣。」詐來將退。女歸家,喚父兄舁筐歸,傾之,見少年丈夫,父兄皆詈女無恥。王不暇辯,即望山後奔走,天已暮,不知去路,依樹憩息。夜將闌,見一燈望樹而來,王驚駭,藏樹後,一女攜燈跪告曰:「此非吉地,請王隨妾燈速行。西去即抵張帥營,可平安矣。」王不暇細問,隨燈行甚急,轉瞬間鳴鉦呵號之聲,王止不敢前。女子跪伏萬歲曰:「妾彩桑人也,因父母不諒,痛加呵責,無以自明,遂縊。此心不昧,故攜燈送王,請乞陰封。」王曰:「寡人登極,當敕封汝為半山神君,永享祭祀。」女叩首謝曰:「前途即張帥營,忠臣也。王速投之,妾不能追隨矣。」倏不見,天亦向晨。

王先聞僧與神言,放膽闖入軍營,被獲,送帥營。張帥見王來,歡呼迎拜,遂號召韓嶽張劉四帥,合擊破金軍,定鼎於武林。帝不忘救駕功,徵僧為護國大禪師,不至。為女神立廟山巔,至今香火不絕,春間僉朝拜半山娘娘雲。

相關焦點

  • 康王南渡,捲土重來
    很快,趙構行至夾江邊,他只見江水滔滔,大浪拍岸,無船無渡。前有江水當道 後有追兵,真是進退兩難。偏在此時,他胯下之馬竟口吐白沫,被活活給累死了。可 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連串的打擊,使得趙構面江長嘆「天要亡我,一切聽天由命 吧」。趙構一面這樣想著一面拾起頭來,他看見夕陽西下,江中波光粼粼,無限美好 又想到自己命不久矣,更加惆悵。
  • 《推背圖》第二十二象詳解:天機洩露,趙構泥馬渡江建立南宋
    皮裡陽秋留以夢,醉中山水得之心。上天垂象莫須有,下界飛龍豈可尋。勿謂言之不預也,西風一葉一深沉。——《推背圖》推背圖《推背圖》是由唐代卦學大師李淳風和袁天罡二人合著,被譽為「中華預言第一奇書」。如果想到與馬有關的典故也無非泥馬渡江了,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也正是南宋的建立者趙構。此項到底是不是在說這回事,我們繼續往後看。後者的「否極見泰」諸位想必也已經爛熟於心了,「泰卦」和「否卦」是《易經》中最經典的兩個卦了。前者為吉,後者為兇,二者可相互轉換。
  • 宋高宗泥馬渡江,用一生演繹逃跑至上的真理,誰敢阻攔就殺無赦
    但是,歷史是不存在如果的,歷史的天平在偏向宋欽宗兩年以後,終於找到了它的新主人,康王趙構。壓根就沒想等趙構來談判的金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開封城,昏庸了一輩子的宋欽宗在被擄走北上之前將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官位交給了趙氏皇族唯一在外的康王趙構,趙構也不傻,根本不搭理宋欽宗的求救,先是跑到河北大名府避難,隨後又去山東東平府躲藏,最終把金人和自己的父兄全部盼走了以後,來到河南商丘開始稱帝。
  • 嶽飛傳裡最強英雄是誰?
    相信很多喜歡看歷史故事的人和小編一樣,喜歡給故事裡的英雄進行排名。著名的像單田芳老師演講的《隋唐演義》裡四絕四猛十三傑。還有《白眉大俠》裡的排名第一的橫推八百無對手,軒轅重出武聖人於和,以及排名第四的金燈劍客夏遂良,應該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吧?
  • 大鵬金翅鳥化身的嶽飛,為何鬥不過屬龍的趙構,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大鵬金翅鳥化身的嶽飛,為何鬥不過屬龍的趙構,原因你可能不知道。佛教傳說裡,大鵬金翅鳥是一種上古猛禽,專門吃龍,每天要吃一條成年的龍和幾十條幼龍。用我們現代話形容的,大鵬金翅鳥就是龍的天敵。南宋名將嶽飛,據說是大鵬金翅鳥臨凡,所以才能武功蓋世,百戰百勝。
  • 在對抗金國的戰場上,木華黎比嶽飛更像名將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都一定會對大破連環馬這個故事印象深刻,在正面戰場上,大破連環馬是一個為數不多的體現梁山陣地戰實力的重頭戲。在施耐庵的描述中,這種騎兵是:「馬帶甲,蹄懸地;人披鎧,只露睛。整體像巨浪一樣推進,所當者破,所擊者服。」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連環馬存在過嗎?
  • 【睡前閱讀·海上志怪】泥做的骨肉
    【睡前閱讀·海上志怪】泥做的骨肉 百魅夜行 2014-09-24 22:00 來源:澎湃新聞
  • 嶽飛被趙構殺害,真的是因為他要迎回二聖?專家:嶽飛沒那麼笨
    提起嶽飛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在很多人的認知當中嶽飛都是一個愛國的大英雄,宋朝也正是在他的一次次浴血奮戰中才得以保全,不幸的是嶽飛最後卻被奸臣秦檜和趙構所害,讓人唏噓不已。很多人都認為嶽飛之所以被害是因為他一直都主張迎回二聖,威脅到了趙構的帝位,所以才會引來殺身之禍,事實真的如此嗎?在公元1127年,金兵大舉進犯宋朝,最終公婆宋朝都城開封皇帝以及皇族去拿不被俘,北宋正式滅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難」,而當時作為康王的趙構因為在外所以才倖免於難,隨後便在應天府稱帝。
  • 唐朝的羅家槍、宋朝的楊家槍、嶽飛傳中的嶽家槍,誰更勝一籌?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古代將領最愛用的武器——槍。說起槍的適用人群,在古代大部分都是軍隊將領,這與槍的使用技巧和人物身份有很大的關係。在古代有句這樣的話來形容槍的「槍挑一根細,棍掃一大片」,可見槍在古代戰場中的地位有多高。因此對槍的使用,也演變出了一系列的用法,至今仍有傳聞的有羅家槍,高家槍,嶽家槍,楊家槍和林家槍等派系。
  • 盤點古代最有名戰馬:嶽飛的白龍馬排名第三,第一是秦叔寶的坐騎!
    盤點古代最有名戰馬:嶽飛的白龍馬排名第三,第一是秦叔寶的坐騎! 在一些電視劇當中,我們能看到在戰爭開始的時候有一些將軍都會騎著馬奔出來,帶著工具帶著武器與對面的將軍進行交鋒。 劉備的的盧。著名詩句馬坐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快說的就是劉備的戰馬。
  • 精忠嶽飛:嶽飛真實的文武造詣如何?
    還有一首: 《滿江紅·怒髮衝冠》 嶽飛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 【一廟一故事】(五)半山娘娘廟:倪姑娘與泥貓的故事
    【一廟一故事】(五)半山娘娘廟:倪姑娘與泥貓的故事 2020-05-31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說嶽全傳》中嶽飛帳下使棍的六大猛將:個個棍法超群,厲害無比
    古代將軍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棍之介紹,簡而言之,筆者悔昔與大家來談談古典歷史演義英雄小說中使棍的高手,諸如《說唐全傳》裡的靠山王楊林,《水滸傳》裡的九紋龍史進、《飛龍全傳》裡的鄭恩因與兄弟不知父親詐降金軍,逃出家門對抗金軍,但金軍人馬多,故而避難流落在外,後失散。聽聞嶽飛駐紮藕塘關,打算去投靠。在投靠之前他想立點功勞當作見面禮,可陰差誤陽錯打了嶽飛的催糧官河口總兵謝昆,只能暫退他處,後來在官塘上遇見金軍押解嶽飛帳下大將吉青,張立二話沒說舉起鐵棍下山救人,一人與番兵番將打了起來,幾回合便將金軍猛將金眼郎郎打死,之後又將番兵猛將銀眼郎郎連人帶馬打成四段,成功將吉青救出。
  • 中國古代五大精銳部隊之一,嶽飛的背嵬軍到底有多強?
    作為中國古代五大精銳部隊之一,背嵬軍不僅在與金軍作戰中形成碾壓優勢,更是開創了「步兵在平原擊潰精銳騎兵」的經典戰例。 眼看鐵浮屠刀鋒已經刺向嶽家軍的胸膛,只見這些步兵,個個亮出長刀大斧,揮起利刃就往馬腳砍去,而這些人正是背嵬軍的步兵,一時間金兵人馬俱毀,哀嚎之聲不絕於耳,嶽飛本人上陣,左右開弓、箭無虛發! 郾城一戰,嶽飛的背嵬軍先以步兵大破金軍精銳「拐子馬」,再以極少的精銳騎兵猛衝敵陣,終於大敗兀朮的精騎15000人及步軍十萬人。
  • 南宋雙神韓世忠與嶽飛,為何嶽飛生死道消,韓世忠卻能夠善終?
    南宋雙神韓世忠與嶽飛,為何嶽飛生死道消,韓世忠卻能夠善終?關鍵在於一位傾世佳人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字良臣。綏德(今屬陝西)人。幼年家貧,年十八,應募入伍,性格粗獷、豪爽、嗜酒使氣,人呼為韓潑五。能挽強弓,勇冠三軍,在對西夏作戰中屢立戰功。
  • 《嶽飛傳》中秦檜為何以莫須有罪名陷害嶽飛?
    《嶽飛傳》中秦檜以莫須有即或許有罪名陷害嶽飛父子。他為何要陷害嶽飛父子?1.秦檜反對立異姓皇帝,由反對議和變為忘仇議和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兵圍攻宋都城汴京。徽、欽宗被迫出城求和,被金扣在金營。完顏宗弼的信發揮了作用,正當嶽飛北進時,秦檜上奏以嶽飛孤軍深入,不能久留為由,朝廷一天內用十二道金牌令其班師。嶽飛憤然流淚說:「十年的努力,毀於一旦」,嶽飛被迫撤軍,民眾都跪倒哭泣,問嶽飛為何撤軍,取出皇帝詔令,我不能擅自留下。哭聲遍野。
  • 宋高宗寫給嶽飛的兩封手札,殺機暗藏
    趙構,是宋朝第十個皇帝,早年為「康王」,年少時他懷著保家衛國的決心,曾經孤身一人深入敵營談判,被扣留在金營十餘日,毫不畏懼。靖康之變後,他逃難到杭州即位,廟號高宗。 少年時英勇無畏的康王,黃袍即位後,不曾想在秦檜等人的影響下,性格大變,從當年的保家衛國,到傾向與金國和談稱臣。
  • 殺死嶽飛的不是秦檜,也不是宋高宗,而是古代政治上的流氓文化
    可惜,嶽飛只懂軍事,不懂政治;只懂做事,不懂人心。他沒等來援軍復返,卻等來宋高宗連發的十二道金牌,催他徹軍回朝!嶽飛只能徹軍。但他不知道的是,宋高宗要徹的不止是他的嶽家軍,還要徹掉他嶽飛嶽鵬舉的腦袋。果然,嶽飛被催徹回朝後,就被以謀反罪下獄,然後被毒死在大理寺。時年39歲,兒子嶽飛、部將張憲被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