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世峰
8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破了首相在位時間紀錄之後,又去醫院「查體」了。這已經是他繼17日之後,本月第二次進入慶應大學醫院,而他6月份剛剛進行過體檢。
儘管安倍本人一再聲稱這是「常規體檢」,但民間仍議論紛紛,猜測他的身體出了狀況,甚至有媒體說他得了癌症。畢竟,在這方面安倍有「前科」,他第一次任首相時就是因潰瘍性大腸炎病情惡化而辭職。而給安倍查體的慶應大學醫院的強項就是消化系統疾病,其消化內科系主任日比紀文是該院最知名的教授之一,擅長潰瘍性大腸炎的診治。
慶應大學醫院,按照日本的叫法是慶應義塾大學病院,類似於我們的大學附屬醫院。慶應大學創立於1917年,是日本最早的私立大學之一,與早稻田大學並稱日本私立大學雙雄。而它的醫院,就是慶應大學歷史的一部分。
慶應大學起源於1858年福澤諭吉開創的蘭學塾,1917年,大學創立之初就設有醫學部,1920年成立附屬醫院。醫學部首任學部長、醫院首任院長北裡柴三郎是全世界首個成功培育出破傷風菌的人,被稱為「日本細菌學之父」和「近代日本醫學之父」,其肖像登上了日本2019年新版一千日元紙幣。
2009 年,世界第一例心臟畸形患兒的活體肝移植手術在該院成功實施。2013 年,世界首例聽力障礙耳內細胞再生手術也在該院獲得成功。不只安倍,日本很多演藝人士、著名政治家,如藝人石原裕次郎、演員夏目雅子、哆啦A夢之父漫畫家藤子不二雄、設計大師岡本太郎、作家遠藤周作、前首相田中角榮等,都曾在這家醫院進行過治療。
據說在日本最難考的大學醫學部,就是慶應大學醫學部。慶應大學醫院在日本屬於特定機能醫院,類似於我們國內的三甲醫院。在日本,一般人生了病不會去這種大型綜合性醫院,而是去社區醫院或者附近的私人診所,如果有必要,再聯繫大醫院和醫生,去做進一步的診治。所以,在日本沒有小醫院門可羅雀,大醫院車水馬龍的現象。
日本人信任社區醫院和私人診所,是因為自明治維新時期引進西醫以後,日本就允許私人行醫,這些小診所往往代代相傳,醫術高明,私立醫科大學的教授也可以到這裡坐診,所以其專業醫療水平相比大醫院毫不遜色。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診所都會秉持良心,不會坑人宰人,更不會沒病看出病來。
當然,安倍不是一般人,生病肯定直接奔大醫院,但也可見安倍的病情確實不簡單。安倍中學的時候就得了這個病,1998年擔任自民黨國會對策副委員長的時候,就曾入慶應大學醫院住院三個月,嚴重的時候不能進食,只能以粥和點滴補充營養。日本《郵政周刊》爆料稱,本來負責安倍治療的日比紀文教授,在2014年底眾議院大選後,就換成了慶應大學醫院腫瘤中心的教授高石官均,而高石官均在醫院裡正是負責診治癌症初期患者。
儘管坊間的這些傳言都沒有得到官方的確認,但從安倍頻繁進出慶應大學醫院來看,其潰瘍性大腸炎舊病復發的可能性極大,甚至出現了更嚴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