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紙面服刑」犯牽出65名公職人員,不能再發生了

2020-12-16 長城網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楊於澤

前一陣子議論紛紛的內蒙古死刑犯王韻虹「紙面服刑」7年案,近日有了處理結果。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9月16日消息,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共對自治區監獄管理局、自治區高法、高檢、公安、人民醫院等26個單位的65名公職人員進行了黨紀政務處分。

這個案子的奇特之處在於,一個因犯故意殺人罪,已於2005年12月12日被判死緩的死刑犯,服刑變成一場「傳奇」。2008年年中他被減為無期徒刑,後又被減為有期15年,2011年4月因患病被批准保外就醫6個月,從此再未回監,而是在外逍遙自在7年,被稱為「紙面服刑」。實際上,他的專利減刑、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等都是以上65名公職人員違法違紀乃至涉嫌犯罪的結果。

從嚴格執紀的角度看,這次當地紀委監委對違紀違法和涉嫌犯罪的問題進行了深挖,揪出65名問題公職人員,清除了隊伍中的害群之馬,端正了黨風政風,淨化了法治生態。但換一個角度看,一個服刑犯,居然有多達65名居於專利減刑、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等環節的公職人員,為他飛蛾撲火般違法違紀乃至涉嫌犯罪,充分說明「靠獄政吃獄政」行動的破壞力與毀傷力之大。

這種「靠獄政吃獄政」、以幫服刑犯人保外就醫、減刑、暫予監外執行等牟利的行為,似乎還不是個別現象。同樣在內蒙古,17歲的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卻連一天監獄都沒進過,還當選旗人大代表。雲南孫小果無惡不作,也是在19名公職人員包庇下逍遙法外好多年。

「紙面服刑」也好,其他各種專利減刑、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也好,首先損害了法律與法治的公正性。人們常說,不法行為弄髒的不過是水流,而不公的判決則將水源汙染了。其實獄政與審判同屬司法環節,獄政腐敗與審判不公性質相同,都屬於對社會生活「水源」的汙染,它摧毀公眾對法律的信仰,使人們看到社會生活的陰暗面,其損害世道人心無以復加。

獄政腐敗還有其特別之處,在於它波及面很廣,對公平正義損害是系統性的。要給一個服刑犯減刑,往往涉及監獄、獄政管理、監獄醫院、檢察和法院等各個方面。一個王韻虹「紙面服刑」,用到了專利減刑、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等多種非法手段,將65名公職人員拖下水。這說明獄政腐敗的社會危害性非常之大,不能等閒視之,更不能輕拿輕放,必須從嚴處理,而且要痛下快刀斷其病根。

所謂斷其病根,首先要深挖最大的幕後黑手,不能搞各打五十大板。服刑犯「紙面服刑」要用到一系列手段,背後沒有「高人點撥」,恐怕只會不得其門而入。背後很可能是一條「產業鏈」,有人收錢充當「總承包」,然後讓服刑犯及其親友「按方抓藥」。對於那些居於「產業鏈」高端的人,必須從嚴從重打擊。原因就在於,獄政腐敗是知法犯法,理應從重從嚴繩之以法。

其次要從制度上築牢獄政腐敗的防線,進一步對保外就醫、減刑、暫予監外執行等規定作出規範,防止相關規範被違法犯罪分子所「俘獲」。對於獄政腐敗適用法律的問題,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對法律進行修訂或作出新的司法解釋,以體現從重從嚴的精神。

相關焦點

  • 65人為「紙面服刑案」擔責的重大警示價值
    截至今年8月21日,共對內蒙古自治區監獄管理局、自治區高級法院、檢察機關、公安機關、人民醫院等26個單位的65名公職人員進行了黨紀政務處分。(9月17日,中國青年報)正義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今年,內蒙古發現了兩起「紙面服刑」案件,其一為巴圖孟和故意殺人案「紙面服刑」15年案件,其二為王韻虹「紙面服刑」7年案件,巴圖孟和案還正在進行,王韻虹案已經傳遞進行了深挖,截止今年8月21日該「紙面服刑案」有26個單位的65名國家公職人員受到了嚴肅處理。
  • 紙面服刑倒查20年
    1998年,孫小果因犯強姦罪、強制侮辱婦女罪、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死刑,後其繼父、母親通過向多名公職人員行賄等方式,多次使孫小果違規獲得減刑,直至刑滿釋放。2019年,涉案公職人員和重要關係人受到嚴肅處理。圖為孫小果再審案件宣判現場。
  • 觀察丨紙面服刑倒查20年
    1998年,孫小果因犯強姦罪、強制侮辱婦女罪、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死刑,後其繼父、母親通過向多名公職人員行賄等方式,多次使孫小果違規獲得減刑,直至刑滿釋放。2019年,涉案公職人員和重要關係人受到嚴肅處理。圖為孫小果再審案件宣判現場。新華社發(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供圖)  12月7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郭文思涉嫌犯故意傷害罪一案。
  • 紙面服刑倒查20年:查處一案帶一串,保外就醫均有獄警等參與
    1998年,孫小果因犯強姦罪、強制侮辱婦女罪、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死刑,後其繼父、母親通過向多名公職人員行賄等方式,多次使孫小果違規獲得減刑,直至刑滿釋放。2019年,涉案公職人員和重要關係人受到嚴肅處理。圖為孫小果再審案件宣判現場。新華社發(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供圖) 12月7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郭文思涉嫌犯故意傷害罪一案。
  • 7所監獄對「減、假、暫」案件排查 紙面服刑倒查20年
    為何倒查20年  ——違規「減、假、暫」案件時間跨度長  據了解,「郭文思減刑案」所涉相關人員行賄案,公職人員受賄案、徇私舞弊減刑案也將開庭審理。此前,北京市紀委監委已公布調查結果,北京監獄系統、檢察院、法院等多名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因在郭文思違規減刑方面提供幫助受到嚴肅處分和問責,多人被移送檢察機關。  除「郭文思減刑案」外,因王韻虹「紙面服刑」7年案件,截至今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監獄管理局、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檢察機關、公安機關、人民醫院等26個單位的65名公職人員已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 多所監獄倒查20年紙面服刑:保外就醫均有獄警等參與
    黑龍江呼蘭、松濱2所試點監獄及四川宜賓5所省屬監獄對「減、假、暫」案件開展排查紙面服刑倒查20年12月7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郭文思涉嫌犯故意傷害罪一案。此前,北京市紀委監委已公布調查結果,北京監獄系統、檢察院、法院等多名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因在郭文思違規減刑方面提供幫助受到嚴肅處分和問責,多人被移送檢察機關。除「郭文思減刑案」外,因王韻虹「紙面服刑」7年案件,截至今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監獄管理局、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檢察機關、公安機關、人民醫院等26個單位的65名公職人員已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 復盤「紙面服刑」,權力失守背後有多少「蒙面人」?
    熱搜一天不追,你就可能完全不明所以,「紙面服刑」一詞對應的,是一樁足夠荒誕卻現實存在的刑罰執行亂象:1993年6月,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因犯故意殺人罪被法院判刑15年,但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涉事人員卻一天監獄未坐,在判決生效後順利辦理了保外就醫手續,直接從看守所回家,再然後就是2007年順利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在當地繼續人生開掛,入黨提幹當人大代表……與此同時,被害人家屬卻是在「持續
  • 內蒙古「紙面服刑」命犯系買兇案殺手,曾兩次減刑,在獄外結婚生子
    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於2006年4月14日交付執行。王韻虹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延伸閱讀:殺人犯違法保外就醫「紙面服刑」7年,5名獄醫獲刑 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的王某,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時間,旅遊、工作、結婚、生子,樣樣都沒有落下。
  • 服刑相當於住賓館?獄中「帝王」牽出93名「保護傘」
    服刑期間,他在獄中住單間、開小灶、用冰箱、用電腦,享受「帝王」待遇,還曾7次違規減刑。2018年,「小四毛」黑社會組織再次被打掉,牽出93名「保護傘」,山西省監獄系統的領導幹部為此「倒下一片」。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接近尾聲,這起罕見的涉黑型、系統性、塌方式司法腐敗窩案,給我們敲響警鐘:要加強「高牆內」執行環節監督管理,避免非法減刑、紙面服刑。
  • 紙面服刑的操作,並不神秘、有人只是燒個鍋爐,有人只是按個按鈕
    內蒙古發生的這起案件很罕見,性質也很惡劣,有關部門對該案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值得肯定,但這絕不是終點。犯罪嫌疑人不僅在服刑期間逍遙法外,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在此之後甚至還順利入黨、從政。如果沒有多名公職人員為其聯手「開綠燈」,這一系列情形都無法實現。
  • 服刑相當於住賓館,獄中「帝王」「小四毛」牽出93名「保護傘」
    服刑期間,他在獄中住單間、開小灶、用冰箱、用電腦,享受「帝王」待遇,還曾7次違規減刑。2018年,「小四毛」黑社會組織再次被打掉,牽出93名「保護傘」,山西省監獄系統的領導幹部為此「倒下一片」。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接近尾聲,這起罕見的涉黑型、系統性、塌方式司法腐敗窩案,給我們敲響警鐘:要加強「高牆內」執行環節監督管理,避免非法減刑、紙面服刑。
  • 北京晚報評論: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司法公正不能紙上談兵
    近日,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的巴圖孟和「紙面服刑」15年引發社會廣泛關注。9月4日,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牽頭的聯合工作組已經進駐呼倫貝爾,公眾期待工作組早日查明真相,依紀依法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 「紙面服刑15年」背後:一個失子母親的27年
    巴圖孟和「紙面服刑15年」背後,是一個失子母親27年來的奔走。從一名餵牛養羊的農村婦女,到打零工維持生計的孤身老人,韓傑的夙願只有一個,就是為兒子討回公道。因此兩天後,當韓傑聽到永春被巴圖孟和刺死時,一度不敢相信,「具體發生了什麼事要殺我的兒子,有什麼事至於動刀子呢?我到現在也不能理解,如果可以,我很想當面問問巴圖孟和,你的殺人動機是什麼?」▲韓傑老人由於案發時巴圖孟和未滿18歲,根據《刑法》相關規定,被告人巴圖孟和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兩年。
  • 殺人犯不坐牢當上人大代表,神秘的「紙面服刑」藏可怕交易?媒體...
    |作者:阿曄|編審:蘇蘇「紙面服刑」,一個最近深深刺痛了所有人的魔幻新詞,其背後對應的是一齣戲弄司法公正的荒誕鬧劇:殺人犯被判有期徒刑15年,卻連一天監獄都沒進過,還堂而皇之入了黨、當選嘎查達(即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混得風生水起。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 「保外就醫」漏洞如何堵上?
    9月3日,新華社《半月談》雜誌披露的一起離奇案件,讓輿論震驚,將其形象地稱為「紙面服刑」。「紙面服刑」15年這起離奇案件的主人公,是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的巴圖孟和。2018年,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但法院注意到他此前所犯故意殺人罪並未服刑,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5年。誰該負責?報導發出同一天,案件發生地--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政法委透露,已經聯合公檢法三方、紀委監委以及陳巴爾虎旗有關單位 就該事件展開調查。
  • 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發揮教育改造職能促進新生 6名未成年服刑人員...
    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6名未成年服刑人員參加了此次自學考試,涉及法律、電子商務、心理學等9個專業16科次。在兩天的考試中,考場無一名考生發生違規違紀行為,嚴明的紀律,嚴謹的考風,展現了未成年服刑人員積極的改造態度和學習風貌。「我之前每天都為自己漫長的刑期感到失落,後來經過管教民警的耐心教育引導,我參與了自考學習。」未成年服刑人員石某報名參加了法律專業自學考試。
  • 紙面服刑15年,真相待揭穿!
    紙面服刑15年,真相待揭穿》,稱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男子巴圖孟和因故意殺人獲刑後並未實際服刑,甚至當選村主任、成為旗人大代表,直到2018年因貪汙公款獲刑3年,才被「數罪併罰」。 「判決書下來以後,巴圖孟和就被放出去了,這是什麼事啊?」9月4日,死者永春的母親韓傑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說她27年來一直想探尋背後的真相。
  • 內蒙古命犯「紙面服刑」7年續:系買兇案殺手,曾兩次減刑
    9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報導了內蒙古監獄系統5名獄醫嚴重違反罪犯保外就醫病情鑑定規定,讓命犯王某「紙面服刑」7年多,在獄外結婚、生子、旅遊、工作。澎湃新聞多方核實發現,這位逍遙法外的命犯,正是2001年曾轟動一時的「高校校長買兇殺人案」中的殺人兇手王韻虹。
  • 獄中「帝王」牽出93名「保護傘」是怎麼回事?真相來了!
    【獄中「帝王」牽出93名「保護傘」】20多年間,任愛軍多次入獄,兩次被判無期徒刑,他在獄中住單間、開小灶、用冰箱、用電腦,享受「帝王」待遇,還曾7次違規減刑。服刑期間,他在獄中住單間、開小灶、用冰箱、用電腦,享受「帝王」待遇,還曾7次違規減刑。2018年,「小四毛」黑社會組織再次被打掉,牽出93名「保護傘」,山西省監獄系統的領導幹部為此「倒下一片」。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接近尾聲,這起罕見的涉黑型、系統性、塌方式司法腐敗窩案,給我們敲響警鐘:要加強「高牆內」執行環節監督管理,避免非法減刑、紙面服刑。
  • 獄中「帝王」牽出93名保護傘
    服刑期間,他在獄中住單間、開小灶、用冰箱、用電腦,享受「帝王」待遇,還曾7次違規減刑。2018年,「小四毛」黑社會組織再次被打掉,牽出93名保護傘,山西省監獄系統的領導幹部為此「倒下一片」。 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接近尾聲,這起罕見的涉黑型、系統性、塌方式司法腐敗窩案,給我們敲響警鐘:要加強「高牆內」執行環節監督管理,避免非法減刑、紙面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