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紙面服刑」,權力失守背後有多少「蒙面人」?

2021-01-20 中國青年報

日前,備受輿論關注的「紙面服刑」事件等來官方回應,據新華社報導,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牽頭,聯合紀委監委、法院、檢察、公安、司法、監獄等相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已著手重新全面核查、調查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事件。

熱搜一天不追,你就可能完全不明所以,「紙面服刑」一詞對應的,是一樁足夠荒誕卻現實存在的刑罰執行亂象:1993年6月,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因犯故意殺人罪被法院判刑15年,但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涉事人員卻一天監獄未坐,在判決生效後順利辦理了保外就醫手續,直接從看守所回家,再然後就是2007年順利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在當地繼續人生開掛,入黨提幹當人大代表……與此同時,被害人家屬卻是在「持續20多年反映」中備受煎熬,直到2017年涉案人員被重新收監。而在2020年7月,《半月談》就此事採訪當地多個部門,之後數月卻未見回音。

從法院判決書到辦妥一應手續的保外就醫,再到「一保到底」的刑滿釋放,於外人看來頗具神秘能量的巴圖孟和,在服完他那段紙面程序上的15年刑期後的「開掛人生」頗令人詫異。但事實上,無論是在當地頗有影響力的職務、職位,還是人大代表的頭銜並未對「服刑期滿」人員有明確限制。在一般的社會常識中,保障刑滿釋放人員的就業權利,還遠未到既往不咎的程度,這也讓公眾對導致本案逆轉的背後人員有更多的疑問,需要聯合調查組一一查明。

毋庸諱言,即便是有新舊刑法發生變化的1997年,國家法律對故意殺人罪的嚴懲態度也並未有差異,而保外就醫的辦理流程對普通社會成員而言都同樣具有相當難度。復盤「紙面服刑」案前情,不免讓人猜測涉事人員背後的權力能量,他們是如何打通各方關係,讓已經被依法判決15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得以保外就醫,並確保每一個監管保外就醫的環節都形同虛設?

更可怖的是,面對「持續20多年反映」的被害人家屬,相關部門長時間裝聾作啞,可能同樣顯示出本案在當地政治土壤中詭異與極不正常。儘管在後續媒體報導中,促成本案「糾錯」、罪犯重新入獄的,是被害人家屬的持續反映被有關部門獲悉並啟動相關程序,但在2016年本案的詭異情況「被發現」之前,被害人家屬的持續反映同樣存在,但為何長期無法激活相應反饋?

一個謊言,需要一個又一個謊言來掩蓋,一次錯誤,可能同樣需要一系列應激性的無視來迴避,促成「紙面服刑」的,一定有一連串在各自領域、職權範圍內的「蒙面人」存在,是他們手握生殺大權、對個案翻雲覆雨。

此番對「紙面服刑」問題的聯合調查,有必要追溯對涉案人員進行違規保外就醫、長期不收監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失守,以及每一個責任人的問題。同樣必須徹查,在涉案人員「紙面服刑」過程中,以及期滿後的10年間,對受害人情況反映屢屢無視的部門及人員責任。無論機構、人員如何更迭,對彼時荒誕個案釀成起到關鍵性作用的每個權力職守,都必須給公眾一個徹底的交待。

沒有刑罰的嚴格執行,司法的尊嚴與權威就一定是空中樓閣。跋扈如雲南孫小果,尚且是在監獄服刑過程中打通各路關卡,而此番呼倫貝爾的神秘男子巴圖孟和,卻可以整段跳過服刑過程,手眼通天竟到如此地步。每一個紙面環節、程序的放過與不落實,背後可能都是一些自恃能量不凡的地方權力生態與關係網在彼此勾連、相互作用。而此番聯合調查組的徹查,也請務必抱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的態度,條分縷析,除惡務盡。

來源:南方都市報

相關焦點

  • 65人為「紙面服刑案」擔責的重大警示價值
    原標題:65人為「紙面服刑案」擔責的重大警示價值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在王韻虹「紙面服刑」7年案件的查辦中,內蒙古自治區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能職責、強化監督執紀,對其專利減刑、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等環節中有關人員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深挖徹查
  • 紙面服刑倒查20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2月3日作出裁定,以郭文思所獲減刑均系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得、對郭文思減刑的裁定均確有錯誤為由,撤銷對郭文思的9次減刑裁定,恢復原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刑罰的執行。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
  • 一個「紙面服刑」犯牽出65名公職人員,不能再發生了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楊於澤前一陣子議論紛紛的內蒙古死刑犯王韻虹「紙面服刑」7年案,近日有了處理結果。這個案子的奇特之處在於,一個因犯故意殺人罪,已於2005年12月12日被判死緩的死刑犯,服刑變成一場「傳奇」。2008年年中他被減為無期徒刑,後又被減為有期15年,2011年4月因患病被批准保外就醫6個月,從此再未回監,而是在外逍遙自在7年,被稱為「紙面服刑」。實際上,他的專利減刑、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等都是以上65名公職人員違法違紀乃至涉嫌犯罪的結果。
  • 「紙面服刑15年」背後:一個失子母親的27年
    對此,韓傑認為,「那些把他放了的人又是受誰指使。調查結束後,我要求依法獲得賠償。」巴圖孟和「紙面服刑15年」背後,是一個失子母親27年來的奔走。從一名餵牛養羊的農村婦女,到打零工維持生計的孤身老人,韓傑的夙願只有一個,就是為兒子討回公道。
  • 觀察丨紙面服刑倒查20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2月3日作出裁定,以郭文思所獲減刑均系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得、對郭文思減刑的裁定均確有錯誤為由,撤銷對郭文思的9次減刑裁定,恢復原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刑罰的執行。  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
  • 殺人犯不坐牢當上人大代表,神秘的「紙面服刑」藏可怕交易?媒體...
    這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骯髒無恥的利益鏈條?|作者:阿曄|編審:蘇蘇「紙面服刑」,一個最近深深刺痛了所有人的魔幻新詞,其背後對應的是一齣戲弄司法公正的荒誕鬧劇:殺人犯被判有期徒刑15年,卻連一天監獄都沒進過,還堂而皇之入了黨、當選嘎查達(即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混得風生水起。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 「保外就醫」漏洞如何堵上?
    9月3日,新華社《半月談》雜誌披露的一起離奇案件,讓輿論震驚,將其形象地稱為「紙面服刑」。「紙面服刑」15年這起離奇案件的主人公,是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的巴圖孟和。2018年,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但法院注意到他此前所犯故意殺人罪並未服刑,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5年。誰該負責?報導發出同一天,案件發生地--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政法委透露,已經聯合公檢法三方、紀委監委以及陳巴爾虎旗有關單位 就該事件展開調查。
  • 多所監獄倒查20年紙面服刑:保外就醫均有獄警等參與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2月3日作出裁定,以郭文思所獲減刑均系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得、對郭文思減刑的裁定均確有錯誤為由,撤銷對郭文思的9次減刑裁定,恢復原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刑罰的執行。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
  • 紙面服刑倒查20年:查處一案帶一串,保外就醫均有獄警等參與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2月3日作出裁定,以郭文思所獲減刑均系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得、對郭文思減刑的裁定均確有錯誤為由,撤銷對郭文思的9次減刑裁定,恢復原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刑罰的執行。 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
  • 7所監獄對「減、假、暫」案件排查 紙面服刑倒查20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2月3日作出裁定,以郭文思所獲減刑均系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得、對郭文思減刑的裁定均確有錯誤為由,撤銷對郭文思的9次減刑裁定,恢復原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刑罰的執行。  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一天牢沒坐還當上村主任
    最近有個叫「紙面服刑」的詞火了,而這個詞與一起離奇的案件有關,並引發社會關注和輿論。 據相關報導稱,這件離奇的案件主人公,是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的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
  • 北京晚報評論: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司法公正不能紙上談兵
    近日,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的巴圖孟和「紙面服刑」15年引發社會廣泛關注。9月4日,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牽頭的聯合工作組已經進駐呼倫貝爾,公眾期待工作組早日查明真相,依紀依法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 紙面服刑的操作,並不神秘、有人只是燒個鍋爐,有人只是按個按鈕
    要讓遲到的正義徹底歸位,僅重判犯罪者是不夠的,當地政法機關還應趁熱打鐵,繼續對當初縱容巴圖孟和紙面服刑,以及幫他發跡的公職人員進行徹查,用法律利劍斬斷其中的關係網和利益鏈,嚴懲這類執法不嚴、有法不依的行為,徹底還當事人以公道。雖然事情發生在多年以前,但這絕不是推脫責任、讓相關肇事者逍遙法外的理由。
  • 內蒙古「紙面服刑」命犯系買兇案殺手,曾兩次減刑,在獄外結婚生子
    延伸閱讀:殺人犯違法保外就醫「紙面服刑」7年,5名獄醫獲刑 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一監獄服刑的王某,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時間,旅遊、工作、結婚、生子,樣樣都沒有落下。王某逍遙法外的原因,與新華社《半月談》9月3日曝光的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紙面服刑」15年相似,都通過了「保外就醫」這一方式。8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的二審裁定書顯示,5名獄醫不同程度參與了對王某6次保外就醫、1次暫予監外執行的病情鑑定造假,使未達到病情危重程度的服刑犯王某,僅「紙面服刑」。
  • 紙面服刑15年,真相待揭穿!
    紙面服刑15年,真相待揭穿》,稱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男子巴圖孟和因故意殺人獲刑後並未實際服刑,甚至當選村主任、成為旗人大代表,直到2018年因貪汙公款獲刑3年,才被「數罪併罰」。 「判決書下來以後,巴圖孟和就被放出去了,這是什麼事啊?」9月4日,死者永春的母親韓傑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說她27年來一直想探尋背後的真相。
  • 紙面服刑15年殺人犯重新收監由被害人母親的堅持促成 入監後查出貪汙
    日前,有媒體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引發關注,大家也因此聽說了一個新詞組叫「紙面服刑」。被害人的母親韓傑表示,1992年,17歲的巴圖孟和因口角持刀將她兒子捅傷,此後她兒子因心臟破裂導致大出血死亡。次年,巴圖孟和被判故意殺人罪,獲刑15年。然而判決生效後,巴圖孟和直接從看守所回到了村莊,並未去監獄服刑。
  • 被害人母親的堅持促成「紙面服刑」15年殺人犯重新收監 入監後查出...
    央廣網呼倫貝爾9月6日消息(記者譚朕)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日前,有媒體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做,引發關注,大家也因此聽到了一個新詞組叫「紙面服刑」。
  • 「紙面服刑15年」內幕:當年保外材料丟失,原公安局長被查
    「紙面服刑」這幾個字最近火了,引發這場輿論風暴的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殺人犯巴圖孟和——他被判刑15年卻沒進監獄,還入了黨,當了村幹部,成了人大代表。犯故意殺人罪被判刑15年的巴圖孟和。 新華社視頻截圖巴圖孟和實現「紙面服刑」的手段是違法保外就醫,他的母親,以及他姑父——當地一名處級幹部進行了擔保。
  • 中紀委:紙面服刑倒查20年,排查案件8萬餘件,確認並整改違規違法...
    其中,針對「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社會高度關注的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呼蘭、松濱2所試點監獄及宜賓市所在的5所省屬監獄對「減、假、暫」案件倒查20年,抓住多次減刑、「踩點減刑」、編寫虛假病情鑑定等問題,排查案件8萬餘件,確認並整改違規違法問題307個。
  • 內蒙古命犯「紙面服刑」7年續:系買兇案殺手,曾兩次減刑
    9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報導了內蒙古監獄系統5名獄醫嚴重違反罪犯保外就醫病情鑑定規定,讓命犯王某「紙面服刑」7年多,在獄外結婚、生子、旅遊、工作。澎湃新聞多方核實發現,這位逍遙法外的命犯,正是2001年曾轟動一時的「高校校長買兇殺人案」中的殺人兇手王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