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飲食禮俗」

2020-12-05 北京海澱

清代宮廷飲食禮俗是集歷代宮廷飲食禮俗為大成,最具有代表性。宮廷飲食禮俗發展到清代已相當完備了,了解清宮飲食禮俗,對於認識中國宮廷中的飲食禮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清宮的膳食檔案記載,清代皇帝每日進膳時間有一定的規定,到時務必開膳。皇帝每日進膳時間一般在卯正至辰正進早膳,在未正進晚膳。也就是說在早上七點前後進早膳,晚膳則在下午兩點。如果皇帝在清晨或是傍晚想吃食物,則隨時吩咐,也就是俗話說的「點心」。現以乾隆年間的《江南節次照常膳底檔》為據,錄之如下,以見乾隆每日的飲食時間及早、晚膳的區別。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十八日卯正(六點),請駕伺候,冰糖燉燕窩一品。

卯正二刻(六點二刻),涿州行宮進早膳,用摺疊膳桌擺。皇太后賜:「炒雞大炒肉燉酸菜熱鍋一品,燕窩鍋燒鴨子一品,豬肉餡侉包子一品,燕窩肥雞掛爐鴨子熱鍋一品,羊肉片一品,羊烏叉燒羊肚攢盤一品,竹節卷小饅頭一品,烤祭神糕一品,銀葵花盒小菜一品,銀碟小菜一品。上傳叫馮鼎(廚師)做鴨絲肉絲粳米麵膳一品,鴨子豆腐湯一品。」

未正(午後兩點),「上至宮門升座,進晚膳,用摺疊膳桌擺:蓮子八寶鴨子熱鍋一品,肥雞火燻燉白菜一品,羊肉他他士一品,蓮子豬肚一品,青筍香覃燉肉一品,水晶丸子一品,奶酥油鴨子一品」;後送「青筍爆炒雞一品,攤雞蛋一品,蒸肥雞炸羊羔攢盤一品,象眼棋餅小饅首一品,葷素餡包子一品,烤祭神糕一品,銀葵花盆小菜一品,銀碟小菜四品,鹹肉一品。」隨送「粳米膳一品,雞湯一品。額食六桌:餑餑奶子十二品一桌,內管領爐食八品一桌,盤肉二桌(每桌八品),羊肉四方二桌。」「上要:餑餑二品,二號黃碗菜二品一盒。」

酉時(午後五點),「上至看燈樓,看花炮盒子,放盒子時隨送上用,豐燈寶盒一副,元宵一品,三號黃碗膳房麵筋,茶房叉子」;「看花炮畢,還行宮伺候;炸八件雞一品,醋溜脊髓一品,火燻豬肚一品,小蔥拌小蝦米一品,涿州餅子一品。」

閏二月十一日,卯初「請駕伺候:冰糖燉燕窩一品。」辰初二刻(午前七點二刻),「虎跑泉(杭州)進早膳,用摺疊桌擺:燕窩火燻鴨絲一品,雞冠肉燉雞軟筋一品(系宋元做),羊肉絲一品,煳豬肉家雞卷攢盒一品,孫泥額芬白糕一品,蜂糕一品,竹節卷小饅頭一品,銀葵花盒小菜一品,銀碟小菜四品。」「上傳:攤雞蛋一品」;隨著送「清蒸鴨子湯膳,粳米膳一品,金銀豆腐湯、額食二桌」。

未正(午後兩點),「西湖行宮進晚膳,用摺疊膳桌擺:燕窩膾糟鴨子一品,鹿筋酒燉羊肉一品(張成做),肥雞豆腐片湯一品,燕窩肥雞燒狍肉攢盤一品」;後送「春筍爆炒雞一品,棗爾糕老米麵糕一品,象眼棋餅小饅首一品,火燻豆腐餡包子一品」,「高恆進:酥油野雞爪一品,糟鹿筋糟豬腰一品,銀葵花盒小菜一品,銀碟小萊一品;」隨送:「肉丁炒粳米老米膳一品,燕窩芙蓉湯,鴨子豆腐湯一品,額食四桌。」

晚晌伺候:「爆肚子一品,燕窩拌雞一隻,青韭鮮蝦一品(宋元做),拌老虎菜一品。」

從以上食單中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在南巡期間,進食時間也是與宮中一致的。

清代皇帝在進膳時程序是:御前侍衛傳膳,尚膳正即令大小太監去布置膳桌,並從御膳房將早已準備好的膳饈抬出來,按照傳膳規定布菜。皇帝此時並不立即用膳,而是先看銀牌是否有毒性反應,然後再令隨侍的太監把每樣飯菜各嘗一點,即嘗膳。如果飯菜有毒,太監就會被毒死。進膳之嚴及皇帝防範、猜忌之心可見一斑。

清代皇帝及其皇室成員在進行筵宴時,不僅精於美食,而且重視美器,通過精美的食品和精巧的食器來體現政治上的至尊至榮地位。所用食器多為金銀、玉石、象牙器皿,並由專門的工匠精工製作。瓷器則由江西景德鎮「官窯」燒造,再由專門派遣之官送到紫禁城。這些食器上一般都有專名,如「大金盤」、「青白玉無蓋葵花盒」、「上交三陽開泰碗」、「雙鳳金碗蓋」、「綠龍白竹金碗蓋」、「大紫龍碟金蓋」。每一件餐具都從外形到內觀,充分體現出皇家獨有的氣派和權勢。

相關焦點

  • 清代宮廷做壽禮俗與相見禮俗
    萬壽節這天,清宮要舉行大朝會,皇帝在太和殿中,接受諸王、貝勒、貝子、文武百官和外國使臣的朝賀,然後移駕乾清宮,接受皇子皇孫和后妃等的內朝賀禮。其儀式與元旦、冬至兩節略同。不同的是,參加賀壽的人均須向皇帝貢獻壽禮。按清宮習俗,壽禮有如意、壽佛、書畫、珠室及金銀製品等,以九件為一組,稱「一九」,最多可達「九九」之數。
  • 關鍵詞:祭祀、家禮、宴席,中國飲食禮儀是如何發展完善的
    傳統的飲食禮俗也在這種循環交替下,得到了代代相傳,在不斷發展演變中延續至今。同時,全部成員參與的盛大家宴,也為成長中的個體提供了實踐飲食禮儀的演練場所。擴大家庭是古代時期主要的家庭組織形式,往往幾代共處一室。
  • 亞美尼亞禮俗
    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亞美尼亞都有哪些禮俗呢?
  • 紅白喜事大瘦身 台州婚喪禮俗整治涵養文明新鄉風
    近日,台州溫嶺市大溪鎮中溪村黨員鄭玉忠按照規定,將填寫好的《操辦婚喪禮俗事宜事後報告表》遞交村黨組織書面備案。「這次兒子婚禮放在村裡辦,只辦一場酒席,不發煙不上高檔酒,總共花了不到4萬元,省錢又省心。」
  • 同出一脈,卻又形態各異,先秦時期與古希臘時期的禮俗有何差別?
    這說明了禮俗在當時社會已經十分普遍了,並且禮俗包含了禮、儀、俗等不同內容。這些禮俗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而先秦禮俗主要指的是先秦儒家的禮俗,他們的禮俗很是繁雜,囊括了祭祀禮儀、兇禮、賓禮、喜禮等。總而言之,先秦時期擁有較為成熟的禮俗,其主要體現在宗教禮俗、祭祀禮俗以及婚嫁禮俗上。
  • 每月初二是清宮宮女探親日,但與家人見面,不能走正門只能爬洞
    從許多清宮影視劇中,我們不難發現,她們整天忙忙碌碌,忙忙碌碌地伺候著皇帝、太后、皇后和妃嬪,負責她們的飲食和宮中的一切雜務。但實際上,清宮太監的數量大約在三千人左右,宮女的數量也就幾百人。畢竟要侍奉主子的太監還是少數,太監忙得不可開交。根據清宮史書記載,太監不但沒有忙,反而時間多了,這是因為他們都要嚴格遵守宮中的規矩。
  • 清宮宇宙|乾隆皇帝萌萌噠
    隨著今夏《延禧攻略》《如懿傳》的播出,有好事者言,好萊塢有「漫威宇宙」,咱們這兒就有「清宮宇宙」,一下串聯起幾十年來數不清的清宮影視劇。小子不才,借著戲說清宮劇,梳理一下大清幾百年間,各位皇帝、太后、阿哥、格格等形象流變。我姑妄說之,您姑妄聽之,純當一樂。
  • 今日立春:被遺忘的春神,不可遺忘的立春傳統禮俗
    句芒禮俗 東漢以後,一直到清代,立春禮俗在各代都有延續,句芒在北宋時期一度消失,於南宋時期再度興起,出現「扮芒神」的習俗。到了明代,朝廷制定了相應的禮規,從禮制上確立了句芒神的地位。然而到了民國時期,傳統夏曆(農曆、陰曆)被西曆(公曆、陽曆)所取締,立春作為一個古老的農事節日的屬性被逐漸淡忘,關於春神句芒的信仰習俗也逐漸式微,甚至幾近消失。
  • 呆萌動物、九頭神獸……清宮「科普讀物」裡有什麼?
    在清宮裡就有幾本這樣的動物圖譜,比如《清宮獸譜》《清宮鳥譜》以及《清宮海錯圖》。這些今天看起來好像繪本、畫冊一樣的圖譜,幾乎就是當年的「清宮動物園」。其中的《獸譜》和《鳥譜》出自乾隆年間的兩位宮廷畫師之手,配圖的文字解說則由八位大臣聯手完成,其中就有富察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恆。《延禧攻略》中的富察·傅恆。視頻截圖而《清宮海錯圖》則來自民間。
  • 《清宮巨匠樣式雷》電視劇正在籌拍中
    新華網南昌11月27日電(記者沈洋)《清宮巨匠樣式雷》電視文學劇本已經改編好,並獲得拍攝許可證。電視拍攝顧問、該劇的小說原作者朱禮生教授告訴記者,《清宮巨匠樣式雷》電視劇籌拍工作得到多方支持,正在積極籌拍之中。
  • 《清宮藏密瑜伽圖典》揭乾隆御用秘籍
    故宮出版社日前推出的新書《乾隆的秘籍:清宮藏密瑜伽圖典》,或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揭開乾隆瑜伽健身方面不為人知的「秘籍」。  《清宮藏密瑜伽圖典》一書源自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部與瑜伽有關的圖典《大乘喜金剛各佛秘密脈相圖》。這是一部傳統形式的冊頁,共計119頁,版心橫25釐米,縱24.4釐米。經板上裱有綾面,圖案由六邊形和方形組成,六邊形中有龍紋,方形中為「萬」和「壽」字。
  • 檳榔——深植於人們的飲食、習俗甚至醫藥領域之中
    但大多數人對檳榔的藥用價值卻了解甚少,更不知檳榔傳承千年,圍繞其所衍生的飲食、習俗。在醫藥領域,檳榔是四大南藥之一,文藝的講,檳榔乃是一顆「治癒系」的小青果。檳榔入藥,古時候的醫學典籍就有記載,從性味、功能主治到炮製方法、注意事項等,均被醫學家們記錄了下來。魏晉時期的醫書上就記載著檳榔具有消食和驅蟲的藥用價值,唐代的藥書裡還普遍出現了檳榔防瘴氣的說法。
  • 《女朋友》還在熱播,趙弈欽首部清宮戲官宣定檔,粉絲:預定爆款
    hello,大家好,最近又有很多的新劇都官宣開機了,例如《雪中悍刀行》、《夢醒長安》等等,都是也有很多新劇官宣定檔了,其中就有被很多粉絲譽為是《人民的名義2》的《人民的正義》、《騰空之約》,此外還有就是今天我們將一起了解的清宮劇——《那江煙花那江雨》。
  • 中國歷史這麼久,為什麼清宮劇那麼火
    清宮劇很火,早已火成了一種現象,形成了一個體系龐大的清宮劇體系。 第一代清宮戲是早期的港臺作品。《甄嬛傳》、《步步驚心》、《宮》、《孝莊秘史》、《金枝欲孽》……紛紛熱播,這使得清宮劇火上加火,火成了一種姿勢。
  • 又有清宮劇被強制下架!得知真相後,網友直呼《甄嬛傳》也要沒了
    又有清宮劇被強制下架!得知真相後,網友直呼《甄嬛傳》也要沒了就在9月28號凌晨,曾經的熱門大爆劇《延禧攻略》被強制下架了,這一操作讓不少重刷的觀眾覺得非常納悶。很多網友都還沒反應過來,緊接著又有一部清宮劇被強制下架!
  • 一把手訪談︳當移風易俗遇上網際網路 永嘉婚喪禮俗改革撞出新火花
    近年來,面對婚喪禮俗大操大辦愈演愈烈的嚴峻局面,永嘉縣委縣政府順應「降人情、控規模、減餐標,抵制鋪張浪費」的民情民意,成立了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出臺《關於在全縣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在全縣公職人員中開展移風易俗承諾、報告和公示制度的通知》《關於印發<永嘉縣移風易俗改革攻堅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等10個政策性文件,推出了「婚事新辦五項制度、喪事簡辦五項治理
  • 清宮御藥傳承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_綜合_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陳克冀院士學術傳承人、北京中醫藥學會宮廷醫學研究專委會主委張京春教授報告題:中國宮廷醫學的發展及在心系疾病調治中的應用好醫生集團醫學部袁麗經理介紹瀋陽清宮藥業集團產品中醫雜誌社副社長賈守凱主持會議專家自由討論發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專...
  • 《金釵諜影》熱播 陳紫函首演清宮造型驚豔
    陳紫函在劇中飾演的外表溫柔嫻靜,內心深藏不漏的端敏郡主,此次也是陳紫函第一次出演清宮劇,造型端莊貴氣十分驚豔。  《金釵諜影》是一部集懸疑、諜戰、武俠等多種元素的後宮虐戀故事,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造型考究也使得劇集更具可看性。而名導黃建勳擔綱執導以及高顏值的主演陣容,令該劇一經播出便備受觀眾關注。
  • 清宮的嬪妃,為何脖子上都戴個「白布條」?作用比你想像的大!
    清宮的嬪妃,為何脖子上都戴個「白布條」?作用比你想像的大! 清宮劇大家肯定看得也不少了,最有名的就是,而且在去年還熱播了一部,這兩部劇的劇情可以說是相當精彩了,而且與真實的歷史狀態是十分接近的。清朝是離現代時間上最為相近 的一個朝代,有女人的地方,自然是非也就多了。
  • 製片人王利鋒轉型清宮劇,《那江煙花那江雨》再度熱播超8億
    在多種類型的影視作品當中,清宮劇也是非常受大家歡迎的。像頂流楊冪就因為清宮劇而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因為這部電視劇,她人氣大漲,後來她在娛樂圈當中發展的也越來越順利,呈現了一部又一部經典的作品給大家。還有因為《延禧攻略》爆紅的秦嵐、吳謹言、聶遠以及佘詩曼等人,不得不說,清宮劇很受觀眾的喜愛。今年芒果TV獨播的清宮劇《那江煙花那江雨》又掀起了一股清宮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