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宇宙|乾隆皇帝萌萌噠

2021-01-09 澎湃新聞
隨著今夏《延禧攻略》《如懿傳》的播出,有好事者言,好萊塢有「漫威宇宙」,咱們這兒就有「清宮宇宙」,一下串聯起幾十年來數不清的清宮影視劇。

小子不才,借著戲說清宮劇,梳理一下大清幾百年間,各位皇帝、太后、阿哥、格格等形象流變。我姑妄說之,您姑妄聽之,純當一樂。

第三篇,咱就來聊聊越來越卡通化、臉譜化的乾隆皇帝。

(回顧:

《清宮宇宙|太后都是老佛爺嗎》 《清宮宇宙|緋聞、醜聞和私生子》

《如懿傳》劇照,霍建華飾乾隆

乾隆如今的藝術形象,一定是他生前不想要的:乾小四、乾三歲、大豬蹄子、腹黑男,然而如此面目,都要怪現在的影視工作者嗎?

在本系列第一篇裡,我就曾提到過相聲大師劉寶瑞的單口相聲《官場鬥》,很可惜的是,由於種種原因,劉大師的這部作品並未錄完。但從現有的錄音資料裡,還是能了解一個大概。在劉寶瑞鋪陳的故事裡,聰明的劉墉一直在用智謀來警醒糊塗的乾隆、戲耍奸臣和珅,只是劉墉就算贏得了一場智鬥,也無法扭轉清廷腐敗昏庸的事實。

《官場鬥》所展現的,便是自晚清以來,乾隆一朝在民間曲藝裡的形象,而且如果剝離具體情節,這種小臣戲君王的套路,完全可以追溯到漢武帝時期的東方朔。

但大清十二帝,為何民間藝人偏愛將各種故事編排在乾隆身上呢?因為乾隆具備旁人所不具備的優勢。

首先,乾隆在位時間長,他當了60年皇帝,又以太上皇身份統御大清三年有餘。其次,康雍乾三代盛世,到了乾隆朝可謂海晏河清、國泰民安,康熙的故事裡平三藩、收臺灣等以武戲居多,雍正則因九龍奪嫡等事拖累,長期當著反派,唯獨到了乾隆這裡,雖然他自號「十全老人」,可他的武功真的不如文治來得出彩。此外,乾隆還愛出巡,光是六下江南就為京杭大運河沿岸的各種戲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養料。

《宰相劉羅鍋》劇照,張國立飾乾隆

說回《官場鬥》,以這樣一個故事為母本,衍生出形形色色的影視作品來,其中最為知名的有《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等。

無論是張國立飾演的乾隆,還是張鐵林飾演的乾隆,他們演繹的君王本質上,都偏向的是醜行而非是生行。這樣的乾隆皇帝被奸臣蒙蔽、被忠臣戲弄、與俠女發生情愫、與草民義結金蘭,他心中有著大清江山,想要勵精圖治,又不得不無奈接受「貪官是殺不完,還得靠貪官治國」的現實。

也就是說,「官場鬥」類型的影視劇裡,乾隆已不再是傳統戲曲裡君王形象,在戲曲舞臺上的皇帝大多是最後及最高的裁判者。可在《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等作品裡,就算乾隆最後下旨殺了貪官,他仍然只是棋子而不是棋手。

《鐵齒銅牙紀曉嵐》劇照,張鐵林(左二)飾乾隆

由於大多數「官場鬥」類型的影視劇都被包裝成喜劇的形式,所以那種身為皇帝的錯位感和無奈感並不明顯。而假設去掉了喜劇的表殼,用正劇的形式來演繹這類故事,觀眾就有可能不適應了。

舉兩部以和珅為視角的電視劇為例,一部是2002年播出的《夢斷紫禁城》,另一部則是2003年播出的《乾隆王朝》。這兩部都有點為和珅翻案或者說正名的意味,但在播出後的評價大相逕庭。而且由於播出間隔很短,兩部劇當年就有人拿來比較,很有點像現在《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的局面。

《夢斷紫禁城》中,乾隆(張勇手飾演)與和珅(王剛飾演)初遇

先來說說《夢斷紫禁城》,這部劇裡的和珅是由王剛飾演,故事從和珅如何一步步發跡開始講起。在這個版本裡,青年和珅曾勵志做個好官,但最終卻被官場這個大染缸吞噬。張勇手老師在劇中扮演乾隆。

由於此前王剛在《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等劇中扮演的和珅,是一個醜態百出的角色,一些觀眾一開始可能無法適應王剛在《夢斷紫禁城》裡一本正經地表演,不過隨著劇情的發展,王剛版和珅逐漸變回了丑角模樣。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張勇手老師扮演的乾隆,他一出場就是位老年皇帝,與此前觀眾印象中的中青年乾隆有所不同,更妙的是,全劇裡,其他人都顯得很滑稽,只有張勇手老師的表情是一直繃著的。

《夢斷紫禁城》仍然稍稍蒙上了一層喜劇的色彩,《乾隆王朝》卻從一開始就立志不戲說。

《乾隆王朝》劇照,焦晃飾乾隆

抄錄一下現在仍能在網上搜索到的該劇「創作背景」:

《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都是以二月河小說為劇本原型的。這一次製作方為《乾》劇定下的基調是兩條:一、置於現代社會的審視角度,乾隆王朝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積弱過程,即國家由盛轉衰,乾隆手裡既成就了一代盛世,也敗落了一個國家,因而對乾隆不能像對康熙、雍正那樣一味歌頌;二、乾隆與和(珅)關係不是簡單的主與奴,劉墉、紀曉嵐與和珅也不是簡單的忠與奸,從而《乾》劇不是只簡單地展現宮廷鬥爭,而是展示王朝命運,一種更大的政治文化。這與二月河小說是有區別的,因而製作方在劇本上另起爐灶。

十幾年後的今天,很多人大概已經看不懂劇組出的通稿裡這段話的含義,我以我的理解來說明一下,《乾隆王朝》裡飾演乾隆的演員是焦晃老師,當年他在根據二月河同名小說改編的《雍正王朝》裡飾演康熙,一躍成為最受國人歡迎的康熙扮演者,以至於後來根據二月河同名小說改編的《康熙王朝》電視劇還出了一個官司,即有投資方後來起訴劇組「未按約定」邀請焦晃飾演老年康熙。

所以《乾隆王朝》劇組聲明的畫外音是說:來看呀,我們請到了焦晃老師,但這個劇跟二月河的同名小說沒關係。至於為什麼不能用二月河的小說,各位如果讀過二月河的《乾隆王朝》就能理解,很多地方按照相關規定沒法拍,拍不了。

《乾隆王朝》之所以在播出後遭到劇評界和史學界的非議,就在於它雖號稱正說,實質仍然是戲說。裡面有一個關鍵問題就在於陳銳飾演的和珅,太正了。

在《如懿傳》裡,霍建華飾演的乾隆在那拉氏出了冷宮之後曾說,「朕首先是前朝的皇帝,然後才是後宮的皇帝」,這句臺詞很妙,在《乾隆王朝》裡,同樣展現了乾隆前朝後宮的兩樣皇帝。

繼後那拉氏因何而廢,清史稿裡諱莫如深,一種被民間廣泛接受的說法是,乾隆下江南時跟名妓好上了,惹得娘娘吃醋了。《乾隆王朝》裡就採用了這種說法,而解決這件事情靠的是和珅。在《延禧攻略》裡則成為那拉氏及弘晝等人的陰謀。至於《如懿傳》裡是否會有相似演繹,尚未可知。

在我看來,當年《乾隆王朝》有點兩面不討好,既想要「官場鬥」又想要「宮鬥」,相當於要通吃「男頻」「女頻」,顯然這是做不到的。

《延禧攻略》劇照,聶遠飾乾隆

《延禧攻略》《如懿傳》也基本展現了乾隆「情種」「風流皇帝」的一面,不過說到「痴情」,我遍觀影視劇驚覺一點,他的「痴情」被他老子佔去了,《甄嬛傳》裡雍正對於純元皇后的痴情,難道不更應該發生在乾隆與富察皇后之間嗎?

相對而言,「女頻」裡的乾隆就簡單許多,他們只需要放大一個面。聶遠版本的孩子氣、霍建華版本的腹黑,都是建立在「女頻」網文邏輯之上,一個故事裡需要有一個男主,但他只是襯託女主而存在的,他可以很有意思,也可以很氣人。只要讓人印象深刻就成功了,比如說聶遠和張鐵林版本的大型雙標現場。

《還珠格格》劇照,張鐵林(左四)飾乾隆

這種印象深刻,當然也包括《還珠格格》前兩部裡的皇阿瑪,張鐵林自從演了這樣一位乾隆之後,便自帶卡通氣質。而《還珠格格》第三部裡狄龍飾演的乾隆為何不出彩,不全是因為張鐵林版本的珠玉在前,也有瓊瑤阿姨編排的故事裡,到了第三部回歸到了慣有的敘事節奏。

《還珠格格》第三部中,狄龍飾演乾隆

《新還珠格格》中,邱心志飾演乾隆

插句題外話,清宮戲裡除了我之前說的「老佛爺」大多說錯外,「皇阿瑪」這個稱呼也是不對的,應該叫做「汗阿瑪」。

說回卡通氣質,充滿喜感的乾隆形象其實更多出現在乾隆微服私訪的影視劇裡,最初應該源自港臺,在1990年代之後傳入了大陸。

說一部邵氏老片《乾隆下江南》,1977年由李翰祥執導。這部電影裡所有的梗,其實都出自劉寶瑞的相聲,從大結構上說是《官場鬥》,裡面全部的對對子都出自《解學士》。當然你可以說,這一切都源自民間曲藝。

《乾隆下江南》中,劉永飾演乾隆。大陸觀眾對他比較熟悉的角色應該是1986年的《秦始皇》。

《乾隆下江南》可以看到許多後來者的影子,該片裡的乾隆鬥劉墉,不就是《宰相劉羅鍋》嗎,該片裡的微服私訪,不就是《戲說乾隆》《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嗎?

《戲說乾隆》劇照,鄭少秋飾乾隆

本文最後,要向1992年在大陸播出的《戲說乾隆》致敬,這部電視劇可謂是開創了兩岸電視劇的「戲說時代」,這部劇給了大陸影視工作者許多靈感,讓他們跳出了以往的桎梏。各位不妨把大陸的清宮劇做個年代排序,本文提到的大陸清宮劇沒有一部是早於《戲說乾隆》的。

而且,如今數以百計的乾隆形象裡,鄭少秋版的乾隆依然是最瀟灑的。

《戲說乾隆》主題曲《問情》裡唱道:「山川載不動太多悲哀/歲月禁不起太長的等待/春花最愛向風中搖擺/黃沙偏要將痴和怨掩埋/一世的聰明情願糊塗/一身的遭遇向誰訴/愛到不能愛聚到終須散/繁華過後成一夢啊……」

不正是「戲說」的箇中三昧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清宮藏密瑜伽圖典》揭乾隆御用秘籍
    《乾隆的秘籍:清宮藏密瑜伽圖典》書封。故宮出版社供圖  中新網北京4月29日電 (記者應妮)自詡為「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在位60年,活到了89歲,是中國古代帝王中最長壽的。故宮出版社日前推出的新書《乾隆的秘籍:清宮藏密瑜伽圖典》,或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揭開乾隆瑜伽健身方面不為人知的「秘籍」。  《清宮藏密瑜伽圖典》一書源自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部與瑜伽有關的圖典《大乘喜金剛各佛秘密脈相圖》。這是一部傳統形式的冊頁,共計119頁,版心橫25釐米,縱24.4釐米。經板上裱有綾面,圖案由六邊形和方形組成,六邊形中有龍紋,方形中為「萬」和「壽」字。
  • 欣賞|乾隆皇帝畫畫,可愛極了!
    郎世寧《 乾隆皇帝 朝服像》 乾隆皇帝, 著名的「文人 乾隆為祝賀母親八十壽辰而創作的《多祿圖》 乾隆皇帝學習繪畫起點很高。
  • 皇帝乾隆最愛喝普洱、西湖龍井、武夷巖茶、鐵觀音、還是奶茶?
    歷代帝王裡不乏品茶高手,北宋有徽宗皇帝,一本大觀茶論奠定了其茶道皇帝的地位。另外還有一位宗師級的人物就是乾隆皇帝。如果說宋代盛行點茶法,茶葉種類還不夠健全的話,那麼清代基本上六大茶類就已經基本定型了。好了,問題來了,乾隆皇帝最愛喝什麼類型的茶葉呢?
  • 清宮劇鼻祖不是《金枝欲孽》,而是鄭少秋趙雅芝演的《戲說乾隆》
    原標題:《乾隆宇宙裡,我最愛的是真·獨立女性·程淮秀啊!》「山川載不動太多悲哀,歲月經不起太長的等待」輕鬆哼起下半句的,都在暴露年齡啊!今天來說清宮戲說劇的鼻祖——《戲說乾隆》。最重要的,是要說一個乾隆深愛的女人。
  • 乾隆和康熙兩個皇帝,到底誰的功績更大?答案是乾隆
    康熙和乾隆的歷史功績相比,二人各有千秋,但乾隆的功績要相對更大一些。近幾年的清宮影視劇中,很多都以乾隆為題材。這些文藝作品中的乾隆,就是個輕佻油滑的公子哥兒。然而這並非乾隆的本來面目,真實歷史中的乾隆形象,與此迥然有別。宋代名相司馬光在《傳家集》中有一句名言:「人君之大德有三:曰仁、曰明、曰武」,而乾隆恰恰是中國古代為數極少的全部符合這三點的皇帝。
  • 她是乾隆九公主,母親是乾隆親封的皇后,弟弟還成了大清皇帝
    乾隆一生風流多情,共留下27個兒女,其中兒子有17個,女兒有十個,乾隆這十個女兒,成活率並不高,只活了五個,因此,乾隆對這五個女兒都是極其疼愛的,本文筆者要講的是乾隆第九個女兒,即和碩和恪公主。
  • 乾隆皇帝的惜物記:親自下命修復殘器
    乾隆年間,朝廷在景德鎮置御窯廠,設督陶官,專責燒造各色器皿雜玩,供奉內廷。遙想當年,御廠窯火長明,潯關轉運無間,殿闕陳設日用,其物必取用不竭,其器必臻美盡善。但若仔細翻閱清宮流傳下來的內務府造辦處檔案,則會發現宮中用於擺設的瓷器,損傷殘壞、粘補接焊者實不在少數。
  • 乾隆皇帝冬天是怎麼取暖的?李蓮英學會的方法,有點無恥
    各位,這大夏天的,按道理小編應該講講皇帝如何避暑的,對吧?但小編私心想著,皇帝老兒富有四海,其避暑方法肯定花樣迭出,不是你我這些凡夫俗子能夠模仿得來的。如果因此而勾起了各位的羨慕之心,那豈不是讓大夥的心裡更加煩躁?所以思前想後,小編我還是來講講古代皇帝在冬天是怎麼取暖的吧。先說東晉,據明代王世貞的《豔異編》記載,那時的皇帝喜歡用ji(第四聲)圍。
  • 清朝大貪官和珅,貪汙8億兩白銀,為何還深受乾隆皇帝恩寵?
    那麼和珅這樣的巨貪為何還會得到乾隆皇帝的恩寵?1773年,年僅23歲的和珅就被乾隆皇帝任命為儀仗隊的侍從。第二年升任御前侍衛,併兼任正藍旗滿洲副都統。1780年,和珅遠赴雲南地區查獲雲貴總督李侍堯貪汙案件。此後和珅升任鑲藍旗滿洲都統兼理藩院尚書。
  • 清宮除夕年夜飯:主食素餡餃子,參加宮宴者不能真的吃喝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特此從寫「福」字、除夕家宴、元旦明窗開筆等方面展開,呈現曾經的清宮皇帝是如何在宮裡過大年的。故宮博物院寫「福」字這種對春節儀式感的追求,對於曾經清宮裡的皇帝也不例外。
  • 乾隆皇帝后妃那麼多 他最愛的是誰呢?有5位
    近幾年,清宮劇非常火爆,幾乎每播出一部都能獲得極高的收視率。無論是以前的《還珠格格》,還是近幾年的《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乾隆和后妃們的故事,人們總是百看不厭。在歷史上,乾隆也是一位風流的皇帝,他一生共有41位后妃,那麼他最愛的是誰呢?真如清宮劇中所演的那樣嗎?
  • 清宮劇的「漏洞」,皇子公主對皇帝的稱呼,根本不是「皇阿瑪」
    事實上,在一個電視劇的背景下,小編認為,大多數原因是因為受眾的喜愛和某個主題的普及程度,清宮劇無疑是當前的潮流主題,外加上原本小說的之名程度,一個發布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人的關注,收視率自然不是問題。然後問題就來了。在拍攝電視劇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很多的「漏洞」。
  • 「清宮熱」降溫,宋朝宇宙要火!
    近幾年,隨著「清宮戲」的故事素材的減少,影視劇製作團隊開始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其它朝代,尤其是宋明兩朝。其中,以宋朝為背景的作品正在形成「宇宙」。宋時明月的「俠」與「義」《清平樂》可以說是少有的,獲得了高關注的宋朝宮廷戲。
  • 「清宮飲食禮俗」
    宮廷飲食禮俗發展到清代已相當完備了,了解清宮飲食禮俗,對於認識中國宮廷中的飲食禮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清宮的膳食檔案記載,清代皇帝每日進膳時間有一定的規定,到時務必開膳。皇帝每日進膳時間一般在卯正至辰正進早膳,在未正進晚膳。也就是說在早上七點前後進早膳,晚膳則在下午兩點。如果皇帝在清晨或是傍晚想吃食物,則隨時吩咐,也就是俗話說的「點心」。
  • 300年前的一本畫冊,畫中「人魚」讓人捧腹,乾隆皇帝卻愛不釋手
    乾隆皇帝(劇照)一本畫冊如何「欺君」?,到了乾隆皇帝的身邊。乾隆畫像提到乾隆皇帝,這應該是如今最「火」的一個皇帝,《鐵齒銅牙紀曉嵐》、《還珠格格》、《宰相劉羅鍋》等經典電視劇中都以他為主來開展,而在影視劇中,我們也不難發現,乾隆皇帝還是比較好說話的君主
  • 鄭州博物館新館試開放 「清高宗乾隆皇帝展」將持續至3月22日免費...
    本次「清高宗乾隆皇帝展」是鄭州博物館新館試開放的第一展,將持續至3月22日。大家拿著身份證就可以免費參觀。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吳國強攝影  展品精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弋 文 吳國強 攝影  近年來清宮戲的大火,讓乾隆成為電視觀眾心中最接地氣的清朝皇帝,張鐵林、霍建華、聶遠飾演的乾隆更是深入人心,但在螢屏之外,出生於三百多年前的弘曆似乎又離我們十分遙遠
  • 華麗彩瓷──乾隆洋彩(圖)
    清宮琺瑯彩瓷分兩類,一是磁胎畫琺瑯(琺瑯彩),一是磁胎洋彩,兩者均是盛清宮廷工藝的曠世傑作,深受清高宗寶愛,藏之於幹清宮,供皇帝幾暇賞玩,傳至今日已是極其珍貴稀有的藝術精品了。「華麗彩瓷」特展以磁胎洋彩為主,為了說明磁胎洋彩與磁胎畫琺瑯的不同,也選展磁胎畫琺瑯,以供觀眾比對。
  • 對大樹「封官進爵」的乾隆皇帝
    要說有一年,乾隆皇帝無聊了,帶著幾個小太監悄悄到皇宮外溜達,不想來到了團城這地方。他從圍牆外一眼就看到那棵繁茂高大的松樹,將枝葉從鋸齒狀的圍牆內伸了出來,生機盎然。乾隆皇帝乾隆這時的歲數已經很大了,看到這棵老樹能煥發出盎然生機,羨慕不已,為了表示敬意,他當下便為這棵老松賜爵為「白袍將軍」。自此,這棵樹身份無比尊貴。
  • 不露聲色的殘暴君主——乾隆皇帝
    「以倡優蓄之」這就是當時的《四庫全書》總編纂、學問滿腹的紀曉嵐在乾隆皇帝眼中的地位。也代表了讀書人在乾隆朝的地位。但無疑,紀大菸袋還算是極其幸運的。滿清的江山可以說是撿來的。恰逢明末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並發,加之大明內部傾軋嚴重,導致滿清以一山野部落入主中原,統治泱泱中華二百餘年。
  • 乾隆皇帝得知他繼位後,為何大哭不止?
    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在他知道自己繼承皇位後痛哭有什麼好奇怪的呢?我們要知道,他的繼位一定是在他父親雍正死亡的前提下,他的父親去世了,乾隆作為人子,他不難過,卻只為他自己繼承皇位而高興,這也不正常呀!再說中國歷來是以「仁、孝」治天下,乾隆如果對他自己的父親的死活都不在意,他還怎麼做皇上?所以,在弘曆得知自己繼承大統時痛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