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冬天是怎麼取暖的?李蓮英學會的方法,有點無恥

2020-12-17 海派思維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豔異編》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各位,這大夏天的,按道理小編應該講講皇帝如何避暑的,對吧?但小編私心想著,皇帝老兒富有四海,其避暑方法肯定花樣迭出,不是你我這些凡夫俗子能夠模仿得來的。如果因此而勾起了各位的羨慕之心,那豈不是讓大夥的心裡更加煩躁?所以思前想後,小編我還是來講講古代皇帝在冬天是怎麼取暖的吧。先說東晉,據明代王世貞的《豔異編》記載,那時的皇帝喜歡用ji(第四聲)圍。

說白了,就是讓宮女們手牽手圍成一個圈,皇帝則待在圈內。請注意,這些宮女一般身材魁梧,結實。因為她們主要是用來擋風的!各位知道西晉時期的大土豪石崇吧?對,就是和王愷鬥富的那位。這石崇啊,就喜歡這種取暖方式!並特意將其寫了下來,要不今天我們哪能知道這種取暖方式呢?據史料記載,李蓮英當年就向慈禧介紹過這種取暖方式,據說慈禧很是喜歡。

據裕德齡回憶,說每到冬天,慈禧手腳冰冷,她就找來宮女,把手放入她們的懷中取暖。各位,這種方法有點草菅人命,所以我說李蓮英學會的方法,有點無恥,沒問題吧?當然,作為皇帝(或者像慈禧這種不是皇帝勝似皇帝的人),冬天取暖的方法肯定不止這一種。據《豔異編》記載,乾隆皇帝在位期間,他命人在自己起居的宮殿底下設計了火道。

這些管道四通八達,只要一燒火,熱氣就會隨著這些管道四處流動,將整間屋子烘得暖洋洋的!但是各位,這種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而且對房屋的構造等都提出了不小的要求。所以我才說,乾隆皇帝的方法很昂貴,一般人學不起!當然,在此之前,還有個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他才是這暖閣的真正發明者!

另外,我們在很多清宮劇裡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到冬天,不管宮女還是妃子,都穿著厚厚的衣服,屋裡頭正中放置一燒著的火爐,然后妃子們整天就圍在炭爐旁,拿手湊上去取暖。有時候皇帝來了,坐下來的第一件事,也是伸手取暖。事實上,據史料記載,用炭爐取暖,這在清朝是有名號的妃子們最常用的方法。但請注意,像乾隆皇帝這樣優秀的人,是不會用這種方法取暖的!

因為燒炭太危險了,而且多少總有點菸的,燻到了皇帝咋辦?所以,除了暖閣,乾隆皇帝還獨創了一個取暖之法。他會先讓人用炭爐把某個屋子烤暖和。然後等乾隆皇帝過來時,宮女會將炭爐取走。這樣屋子暖和,而且沒有煙味了哦!各位看官,你還知道哪些古代皇帝取暖的方法呢?歡迎告知,讓小編我長點見識哦!

相關焦點

  • 古代皇宮既沒空調也沒暖氣,皇帝冬天怎麼取暖,有種方式很「無恥」
    說到這我們也要感謝科技的進步,要不然我們哪有空調可以享受呢,那麼問題來了,在中國古代皇宮沒有空調暖氣,皇帝在冬天怎麼取暖?在夏天怎麼納涼呢?我們總是會在不斷的抱怨,在寒冷的冬天我們期待著夏天趕緊來溫暖一下自己,可是真的到了夏天,大家又巴不得趕緊回到冬天,因為夏天實在是太炎熱了。
  • 古代皇帝冬天怎麼取暖?木材一燒就沒了,他們用了這種無恥方法
    今天電熱匯介紹——古代皇帝冬天是怎麼取暖的。大家都看過《闖關東》這部電視劇吧?傳聞在雪地裡尿尿都能凍成一個冰棍,如今條件好了都躲在家裡用空調、用納米採暖爐等取暖,躺在床上,看著電視劇。那麼大多數的古代皇帝是如何來解決採暖需求的呢?我國古代時期,生活條件落後,過冬時會用木頭來燒火取暖,這是之前就準備的,那種木頭據說非常的耐燒,不過在其過程當中會有濃煙和一股刺鼻的氣味,一些大戶人家會買來一些木炭燒火取暖。
  • 古代皇帝無恥的「取暖」行為,宮女低頭哭訴:陛下,不可以!
    就拿我們如今看似簡單取暖進行對比吧,古人們絕對羨慕不已,如今的人們的保暖方式很多,不僅可以穿著各種保暖衣物,美觀保暖兩不誤,還有各種保暖設備,讓人冬天出汗,可以說是人們最愛的季節。
  • 古代皇宮沒有空調暖氣,皇帝冬天靠什麼取暖,有種方式很「無恥」
    在這兒,少有人了解古代這些帝王用嬪妃身體取暖的無恥方式。這種令人無法想像的供暖方式大多數是唐高宗李隆基弟兄們「創造發明」的,能夠稱之為是史無前例了。「贈言北京長安眾青春年少,妓圍不像獵圍豪。」此詩詞源於宋代知名詩人陸遊的作品,詩裡提及了「妓圍」一詞實際上是古代人的一種群暖方式 。
  • 農民冬天怎麼過冬取暖?
    農民冬天怎麼過冬取暖?農民過冬取暖方式方法很多,而過去和現在又有很大的不同了。我從兩個時段來交流一下。一、過去農村冬季取暖問題。過去改革開放前後又不盡相同。一是改革開放以前,冬季農村取暖多以木材、散煤炭為主。我們這邊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才通的電,八十年代前尚很少用空調的。
  • 雍正皇帝認定宦官四品為限,慈禧為何讓李蓮英升為二品?
    雍正皇帝認定宦官以四品為限,慈禧為何讓李蓮英升為二品?看過慈禧太后的相關紀錄片之後,就忍不住地被那些彈幕所深深吸引,很多人都在感慨鹹豐皇帝,如果康熙帝和雍正帝知道,你(鹹豐)會如此這般作為,看到後該有多心痛大好的江山就這麼被你拱手讓人(慈禧)。鹹豐帝在臨去世前將印章交由慈禧,讓慈禧成為西太后。這就是變相的讓慈禧成為了權勢的監護人之一,後面的慈禧也成了掌握權勢命脈的主要人物。
  • 對大樹「封官進爵」的乾隆皇帝
    這封號是怎麼來的?要說有一年,乾隆皇帝無聊了,帶著幾個小太監悄悄到皇宮外溜達,不想來到了團城這地方。他從圍牆外一眼就看到那棵繁茂高大的松樹,將枝葉從鋸齒狀的圍牆內伸了出來,生機盎然。乾隆皇帝乾隆這時的歲數已經很大了,看到這棵老樹能煥發出盎然生機,羨慕不已,為了表示敬意,他當下便為這棵老松賜爵為「白袍將軍」。自此,這棵樹身份無比尊貴。
  • 清宮宇宙|乾隆皇帝萌萌噠
    小子不才,借著戲說清宮劇,梳理一下大清幾百年間,各位皇帝、太后、阿哥、格格等形象流變。我姑妄說之,您姑妄聽之,純當一樂。第三篇,咱就來聊聊越來越卡通化、臉譜化的乾隆皇帝。這樣的乾隆皇帝被奸臣蒙蔽、被忠臣戲弄、與俠女發生情愫、與草民義結金蘭,他心中有著大清江山,想要勵精圖治,又不得不無奈接受「貪官是殺不完,還得靠貪官治國」的現實。也就是說,「官場鬥」類型的影視劇裡,乾隆已不再是傳統戲曲裡君王形象,在戲曲舞臺上的皇帝大多是最後及最高的裁判者。可在《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等作品裡,就算乾隆最後下旨殺了貪官,他仍然只是棋子而不是棋手。
  • 慈禧最寵愛的太監李蓮英,主子死後過得怎麼樣?處世哲學不簡單
    慈禧太后的心腹死後,李蓮英就逐漸佔據了安德海的地位,慈禧太后開始對李蓮英非常寵信,甚至打破大清朝的祖宗規矩,為太監李蓮英加封二品頂戴。李蓮英退休後先是來到南花園,可能是家中太過冷清的緣故,沒過多久李蓮英就搬到了北京棉花胡同的老宅中,這裡住著李蓮英的哥哥弟弟們,李蓮英也開始感受兒孫繞膝帶來的天倫之樂,雖然並不是他親生的。
  • 冬天空調取暖,學會5種方法,幾天就能省下一大筆電費
    冬天呀,很多家都會用空調取暖。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有暖氣,所以南方的小夥伴應該用的比較多,但是這空調呀確實是很費電的。這一個冬天下來呀,就花下不少錢。所以今天要是來教大家冬天空調這樣用,既能夠保證取暖,又能夠省下一大筆電費。
  • 乾隆皇帝晚年昏庸到什麼地步?
    乾隆作為年號,寓意是「天道昌隆」,而清朝的巔峰確實在乾隆皇帝時期,乾隆皇帝在位時間長,也做出很大的歷史功績。歷史上有明君晚年昏聵的例子有不少,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清朝康熙皇帝,在乾隆皇帝晚年,也不可避免地做出昏庸之事,導致乾隆晚期吏治敗壞,農民多次起義,採取的閉關鎖國政策與世界拉開差距,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黑暗埋下伏筆。
  • 紀曉嵐為什麼稱乾隆皇帝為老頭子
    紀曉嵐的畫像正好這天乾隆來到紀曉嵐他們這裡。有人說皇上來了。紀曉嵐一聽皇上來了,穿衣服是來不及了,就順勢鑽進桌子下面。沒成想桌子下面更熱,紀曉嵐熱得是渾身大汗。一邊人不敢說話,乾隆皇帝說,紀曉嵐你出來吧。紀曉嵐只得硬著頭皮從桌子下面出來了,趕緊叩頭請安。乾隆皇帝看見一個只穿著大褲衩子的紀曉嵐,不高興地問紀曉嵐,怎麼稱呼朕老頭子
  • 取暖用空調還是取暖器 取暖有什麼主要方法
    如果有這方面的需要,可以看看取暖用空調還是取暖器,了解一些基本的材料類型,然後再謹慎對比,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進行判斷。下面介紹的就是取暖有什麼主要方法,希望大家都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來做決定。取暖用空調還是取暖器取暖用空調還是取暖器應該從幾個角度看,包括能效對比、取暖面積等等,根據使用的場景來決定。
  • 男生冬天手冷,應該把手放在女朋友哪個部位取暖?
    經過我苦心研究和多番對比 終於找到了 正確使用女朋友取暖的方法 根據我日常經驗可知:以下幾個部位堪稱是「取暖聖地」。
  • 不能燒煤取暖了,今年農村冬天怎麼過?有解決的辦法嗎?
    對於生活在城市的家庭來說,冬天的取暖方式主要還是暖氣,如北京15也將開始供暖了,過去在農村取暖方式用得最多的還是通過燒煤或者燒柴火取暖,記得筆者小時後村裡冬天都是人手一個「火桶」(我們那的土話,桶裡燒著木炭),而現如今未了不汙染環境,在農村地區也開始精緻燒煤了,大部分家庭也由傳統的燒煤,燒柴改為氣了。
  • 農村不讓燒煤,冬天取暖靠燃氣,靠得住嗎?
    每到冬天,取暖就成了一個讓人頭大的問題。北方靠暖氣,南方靠正氣,集中供暖的北方小夥伴令無數南方的朋友眼饞羨慕。所以,農村地區(包括南北方)的取暖手段,就沒那麼高大上了,怎麼暖和怎麼來,其中最普遍的要屬燒煤。燒煤算是農村地區在冬天裡的救星了,成本低,取暖效果好,讓怕冷的老人和小孩可以安然度過嚴冬。
  • 被搶出圓明園的這件寶物,還原了乾隆皇帝和12位妃嬪的真實面貌
    下面這一張作品是郎世寧的《心寫治平》卷,作品其實並不大,但很長,因為上面畫了乾隆皇帝與另外的12個妃嬪,所以很長。整個作品是真實地記錄了當時乾隆皇帝與他身邊的那些妃子們,如今這一張作品被收藏到了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內。有網友提出疑問:咱們老祖宗的畫像,怎麼就落到了外國人的博物館收藏呢?
  • 乾隆和康熙兩個皇帝,到底誰的功績更大?答案是乾隆
    康熙和乾隆的歷史功績相比,二人各有千秋,但乾隆的功績要相對更大一些。近幾年的清宮影視劇中,很多都以乾隆為題材。這些文藝作品中的乾隆,就是個輕佻油滑的公子哥兒。然而這並非乾隆的本來面目,真實歷史中的乾隆形象,與此迥然有別。宋代名相司馬光在《傳家集》中有一句名言:「人君之大德有三:曰仁、曰明、曰武」,而乾隆恰恰是中國古代為數極少的全部符合這三點的皇帝。
  • 李蓮英的上色照曝光:面露陰險,一臉膿包,為什麼極受慈禧寵愛?
    然而在皇宮中有著一類特別的人,他們也許是最為了解皇帝的人,每天面對著皇帝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他們成了比太子還了解皇帝的人,他們就是太監。要說古代太監中最為出名的一位,那莫過於輔佐慈禧太后的李蓮英了,而李蓮英身上最為神秘的一點就是,向來心狠手辣的慈禧,為什麼一直以來都沒有為難過李蓮英呢?
  • 欣賞|乾隆皇帝畫畫,可愛極了!
    郎世寧《 乾隆皇帝 朝服像》 乾隆皇帝, 著名的「文人 乾隆為祝賀母親八十壽辰而創作的《多祿圖》 乾隆皇帝學習繪畫起點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