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認定宦官四品為限,慈禧為何讓李蓮英升為二品?

2020-12-17 紅塵夢語

雍正皇帝認定宦官以四品為限,慈禧為何讓李蓮英升為二品?

看過慈禧太后的相關紀錄片之後,就忍不住地被那些彈幕所深深吸引,很多人都在感慨鹹豐皇帝,如果康熙帝和雍正帝知道,你(鹹豐)會如此這般作為,看到後該有多心痛大好的江山就這麼被你拱手讓人(慈禧)。鹹豐帝在臨去世前將印章交由慈禧,讓慈禧成為西太后。這就是變相的讓慈禧成為了權勢的監護人之一,後面的慈禧也成了掌握權勢命脈的主要人物。

慈禧太后成為了掌控權力的主人。

清朝的歷史也是經過向漢朝和明朝一樣都是先輩們從辛苦奮鬥而來,所以清朝的大部分皇帝都非常的有所作為,但是到了鹹豐帝這一階段。鹹豐帝內心當中是想把權力和地位讓給自己的兒子同治帝,可是誰都沒想到,慈禧太后竟然成為了權力的主宰者。慈禧太后沒人教導好自己的寶貝兒子(同治帝),同治帝也在貪圖玩樂的過程中,不到20歲就離世,後來光緒帝接上了同治帝的班底。慈禧老佛爺依然不願意把自己的位置拱手讓出來給光緒帝。時間一長久兩個人看似「母子」,私底下卻是君臣。

慈禧並沒有像雍正皇帝以民為本的思想。

也許你會說,慈禧太后是看透了後宮的紛紛擾擾,才會始終把權力掌握在手中,不能像雍正皇帝那樣展開手腳的去做一番作為,但是事實卻遠非我們所想像。曾經的慈安太后名義上比慈禧太后更高一層,她卻願意把權力下放到小皇帝的手上,並沒有用自己的權勢去呼風喚雨,影響事務。 慈禧卻應用了自己的個人意念,成為了清朝的掌門人。

也許看到慈禧太后,你會想到曾經的武則天,但是武則天和慈禧太后的差距簡直不是同等層次,雖然她們都一樣站在過權勢的頂峰,但是思想格局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個體。慈禧太后的一切行為出發點是以自身利益為出發,武則天是站在民心所向的方向去處理事務,武則天最後把江山還給了李家,這也成為了萬民所歌頌的一大歷史事件。慈禧太后從頭到尾一方面是把江山歸還給愛新覺羅,一方面私底下卻又不甘心放下一切。這樣明裡和暗裡都不願意放下的概念,慈禧成了很多大眾為之不能理解的歷史事件。

慈禧太后重用宦官。

慈禧太后在風華正茂時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後來又在意氣風發時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兒子。這樣雙重的壓力下,慈禧太后又不甘心於將自己的權力下放給光緒帝。後來的慈禧只能把內心的不甘和生活的瑣碎寄放在其他事物上。慈禧太后身邊的人事換了一茬又一茬,李蓮英卻成為了直到慈禧太后去世前,還存活著的宦官之一。

李蓮英為何能被重用?

其實李蓮英有一個特別好的品質,那就是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李蓮英因為為人處事非常的巧妙。無論是鹹豐皇帝或者是慈禧,李蓮英都能很好地去處理各種事件。曾經在慈禧太后遇難時,李蓮英就為了照顧好慈禧太后,將慈禧太后安排得非常的舒適。後來李連英到光緒帝身旁時,卻發現光緒帝在冬日裡連正經的被子都沒有,如此這般情景,李連英趕忙把自己的被子拿過來給光緒帝使用,他並不會因為光緒帝的身份而像其他宮女和宦官們那樣去對待光緒帝。後來李連英也因為自己低調做人的方式,深得慈禧太后的喜歡,慈禧太后經常會誇耀李蓮英為自己梳頭並不會讓頭髮掉落,其實是李蓮英私底下將慈禧太后的頭髮藏在衣袖當中。

結語:

後來李蓮英因為突出的表現被慈禧太后的賞識,李蓮英破格升級為二品官員。其實在老祖宗雍正為了防止宦官的勢力過大,就明確規定判官只能升級到四品官員。可是慈禧還是願意為李連英不顧眾人的反對,提拔李連英。後來李連英為了感激慈禧太后對於自己的栽培,甚至於將自己三個房間的財務全部歸還於朝廷,當時還是在去慈禧去世之後。至今為止,關於李連英最後的動向一直都是一大謎題,但他個人為人處世的風格卻深深地讓世人所震撼。

相關焦點

  • 宦官李蓮英全彩照片曝光,滿臉麻子的他,為何會贏得慈禧太后喜歡
    李蓮英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宦官,提到他就會想起慈禧太后,可以說他成為了慈禧太后的代言人了。那麼你知道李蓮英到底什麼樣子嗎?經過還原他本人的照片,用現代技術上了顏色後發現,原來他是一個一臉膿包的人,就這樣天天在慈禧太后面前,都沒有對他的長相感到厭惡嗎?其實原因很簡單,是李蓮英處處小心謹慎,有很強的心機。
  • 慈禧慶祝60大壽準備放生,為何鳥不飛、魚不遊?只因李蓮英這樣做
    慈禧一生驕奢淫逸,過著難以想像的高質生活,她的吃喝住行以「浪費」二字形容最適合了。清政府在她的管理下糜爛不堪,地方官員貪汙盛行,導致民間百姓痛不欲生。在列強入侵時,慈禧扔不惜使用大量軍費籌辦她的六十大壽,光是這點,就足以說明清朝的滅亡與她有很大的關係。
  • 李蓮英官居二品,大太監是怎樣煉成的
    李蓮英那麼李蓮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要說清這個事得把太監的歷史給了解一下,有的人說太監叫宦官怎麼又叫太監呢?宦官是以前的說法,其實宦官是怎麼來的,就是皇上在宮裡頭得有人伺候他,你幹個雜活不得有點力氣的人嗎,要都是宮女什麼的,沒有力氣,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所以得讓男人幹,可是男人進後宮就壞了,因為後宮裡面皇子皇孫不算,剩下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都是皇帝的女人,你說整一幫老爺們進來這怎麼辦,皇帝要保持自己血統純正。
  • 慈禧面前第一紅人,大太監李蓮英是怎樣一個人,最終有何結局?
    根據民間傳說,李蓮英權勢滔天,他不僅賣官求榮,而且還反對維新人士,甚至有人說光緒的死就與他有關,李蓮英在宮中度過了幾乎大半輩子,現實中的他果真如此嗎?那麼真實的他究竟是什麼樣子?與其說是一個下人,他更是像慈禧的一個"伴"。
  • 李蓮英長期得到慈禧太后的寵愛,他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太監呢?
    1861年8月鹹豐皇帝在熱河去世時,當時身為懿貴妃的慈禧是1835年11月出生的人,也就是說在鹹豐帝駕崩之時慈禧才26歲,正是女人一生中風華正茂的大好年紀。
  •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總管:權勢滔天娶四個老婆,曾揚言要殺兩江總督
    在敬事房裡,太監能夠得到的最高職位是大總管,授督領侍銜,屬四品宮殿監。獲得這個頭銜的待遇如下,「督領侍月食錢糧銀四兩,恩賞在外,至多加賞二、三兩。」不過,如果事情做得好,還是能得到很多賞賜的。大總管下面的太監級別主要有副總管、帶班首領、御前太監、殿上太監、一般太監和下層打掃處小太監之分。
  • 慈禧最寵愛的太監李蓮英,主子死後過得怎麼樣?處世哲學不簡單
    按照《李氏族譜》記載「百日孝滿,出宮養老」,李蓮英在宮中為慈禧太后守靈百天,守孝期滿已經是1909年2月,此時後宮是隆裕太后在負責管理,李蓮英向隆裕太后提出退休申請。其實隆裕太后並不喜歡李蓮英,但是考慮到他曾是慈禧的心腹太監,就大方地回復四個字「原品休致」。
  • 李蓮英到底跟慈禧是什麼關係?看完這個恍然大悟!
    晚清時期,掌握中國實質政權47年之久的無冕女皇慈禧,做為一個權傾朝野的女人,讓一大批如: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傑出的將相俯首貼耳,並擁有晚清最高實質統治權力。其實李蓮英進宮之前,叫做李進喜,蓮英還是後來慈禧給改的。
  • 李蓮英書法真跡公開:內容雖然不雅,但字體卻遠勝很多書法家
    但是由於宦官一生都是與皇室朝夕相處,所以就有機會博取皇室新人,所以就在一些朝代中存在著宦官掌握著國家大權的情況發生。明朝時最為劇烈。。  清朝時期雖然吸取明朝的教訓設置了許許多多的幹預措施,但是到了清朝末期在慈禧的掌權之下還是出現了諸如安德海,李蓮英之流的掌權奸宦。其中李蓮英就是我們現代最為耳熟的奸宦之流,且名聲可謂是人人喊打。
  • 北京發現李蓮英墓室,機關巧妙被一根鋼絲破解,挖出一具紅色棺材
    皇宮後院基本上是由皇帝、妃子、太監、宮女四部分構成,其中太監在僕人階層更有話語權,尤其是有時候皇帝偏寵太監,可能會導致宦官專權,成為朝廷和後宮數一數二的人物。而清朝雖然沒有出現宦官專權,但也出現了家喻戶曉的太監,比如說李蓮英。
  • 慈禧到底是怎麼死的?李蓮英姐姐隱瞞幾十年,清朝滅亡後說出真相
    後來一位曾經侍奉過慈禧的宮女,在臨死前說出了她的死因真相。這個人就是李蓮英的姐姐李女士。 慈禧太后出生於1835年11月,她的原名是葉赫納拉氏,慈禧原本是鹹豐皇帝的妃嬪,因為生了同治而升為貴妃,後來設計一步步走向了皇太后的寶座。但是這樣的地位,仍然無法滿足她對權利的欲望。清朝後期,她以輔佐皇帝為名開始掌權,到光緒帝時真正實現了一人獨大的局面。慈禧雖然不是歷史上的正統女皇,但是已經享受著女皇的一切待遇,並掌握著國家大權。
  • 慈禧給戲子賜福,不料寫錯字,李蓮英一句話解決尷尬
    導讀:皇帝給大臣賜福是清朝皇帝康熙開創的一個先例,康熙每年都會給某些大臣賜福字,但並不是每個大臣都可以得到福字的賞賜的,只有那些被他寵信的大臣,或者功勞特別大的大臣才有資格得到皇帝賜的「福字」!從康熙開始,基本上每一代皇帝都會謹慎對待賜福字這件事。
  • 大太監李蓮英的四個兒子都是誰?李蓮英對他們怎麼樣?
    李蓮英大家都知道,清朝比較出名的大太監,他以前不叫李蓮英,原名叫李進喜,李蓮英的名字是慈禧賜給他的,李蓮英靠著自己聰明謹慎,處事圓滑,成為慈禧信賴的太監之一。小報估計是為迎合廣大人民群眾的趣味,編出來的荒唐故事,不能當作正史。李連英沒有結過婚,可他卻有四個兒子,那麼這四個兒子都是誰呢?
  • 在關於太監的問題上,清朝是如何做得,以至於沒有宦官專權發生?
    這當中就有一個悖論,皇帝離不開太監,又要防止太監幹政。皇權和相權、和文官集團的利益不一定是一致的,皇權和其他集團也存在矛盾,皇帝得提防大臣篡位,只能依靠身邊的太監來制約大臣和其他集團。因為太監不可能篡位。所以,皇帝很自然地想依靠太監來壓制相權,抵禦其他威脅。皇帝的政治需要是中國歷史上宦官專權產生的重要緣由。宦官專權比較嚴重的朝代有三個∶漢朝、唐朝和明朝。
  • 李蓮英的上色照曝光:面露陰險,一臉膿包,為什麼極受慈禧寵愛?
    然而在皇宮中有著一類特別的人,他們也許是最為了解皇帝的人,每天面對著皇帝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他們成了比太子還了解皇帝的人,他們就是太監。要說古代太監中最為出名的一位,那莫過於輔佐慈禧太后的李蓮英了,而李蓮英身上最為神秘的一點就是,向來心狠手辣的慈禧,為什麼一直以來都沒有為難過李蓮英呢?
  • 雍正封胤祥為鐵帽子王,子孫世襲罔替的權力,為何被慈禧給廢了
    因為他幫助雍正奪嫡,幫助雍正治理天下,所以得到了鐵帽子王的封號。恭親王奕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個兒子,也是鹹豐皇帝的弟弟。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個兒子,娶了慈禧的妹妹,生下了光緒皇帝。光緒登基後,他也就成了鐵帽子王。慶親王奕劻是乾隆十七子永璘的嫡孫,光緒十年被封為慶郡王,慈禧六十大壽的時候,被封為慶親王。
  • 珍妃被慈禧扔到井裡前,嘴裡一直喊3個字「李安達」是啥意思
    他的兩個女兒,在這一天走入紫禁城,並且同時被選中成為光緒皇帝的妃嬪,姐姐被冊封為瑾妃,妹妹被冊封為珍妃。 光緒別看貴為一國皇帝,但頭上卻壓著一座大山一樣的慈禧太后、慈禧強勢驕橫,對皇權有著極強的佔有欲,幾乎不容光緒染指。 光緒空有皇帝之名,實則已經淪為徒有虛名的傀儡,內心苦悶不已。而他身邊的人,又幾乎都是慈禧的心腹眼線,連他的皇后隆裕也是慈禧親弟弟的女兒,光緒無時無刻不感到孤立寂寞。 而珍妃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 報廢三把鐵錘才打開李蓮英的墓,究竟是什麼專家看後也感到害怕?
    然而在古代,人人都想進宮混個一官半職,然而唯獨太監是被人所不齒的宮中職業,每個男人都不想失去一個男人的尊嚴,所以一般進宮做太監的都是走投無路,為求生存之人。李蓮英是誰?在探尋棺材內真相之前,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一下李蓮英這個人。李蓮英,山東齊河人,出生於1848年,原名叫李進喜,進宮後一路升官至二品總管太監,後被慈禧賜名連英,後來便都叫做李蓮英。
  • 李蓮英「上色照」曝光:面露陰狠,一臉膿包,為何還獨受慈禧寵愛
    說起到慈禧太后,就不得不說到他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老實說,此人在歷史上形象非常獨特,因為他是慈禧太后最親近的大太監,由於人們痛恨慈禧,所以很多人就給這位太監進行抹黑,使得這位太監的歷史形象面目模糊。在很多民間傳說中,李蓮英不僅如同一個惡棍,而且還曾經可能和慈禧有不正當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