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認定宦官以四品為限,慈禧為何讓李蓮英升為二品?
看過慈禧太后的相關紀錄片之後,就忍不住地被那些彈幕所深深吸引,很多人都在感慨鹹豐皇帝,如果康熙帝和雍正帝知道,你(鹹豐)會如此這般作為,看到後該有多心痛大好的江山就這麼被你拱手讓人(慈禧)。鹹豐帝在臨去世前將印章交由慈禧,讓慈禧成為西太后。這就是變相的讓慈禧成為了權勢的監護人之一,後面的慈禧也成了掌握權勢命脈的主要人物。
慈禧太后成為了掌控權力的主人。
清朝的歷史也是經過向漢朝和明朝一樣都是先輩們從辛苦奮鬥而來,所以清朝的大部分皇帝都非常的有所作為,但是到了鹹豐帝這一階段。鹹豐帝內心當中是想把權力和地位讓給自己的兒子同治帝,可是誰都沒想到,慈禧太后竟然成為了權力的主宰者。慈禧太后沒人教導好自己的寶貝兒子(同治帝),同治帝也在貪圖玩樂的過程中,不到20歲就離世,後來光緒帝接上了同治帝的班底。慈禧老佛爺依然不願意把自己的位置拱手讓出來給光緒帝。時間一長久兩個人看似「母子」,私底下卻是君臣。
慈禧並沒有像雍正皇帝以民為本的思想。
也許你會說,慈禧太后是看透了後宮的紛紛擾擾,才會始終把權力掌握在手中,不能像雍正皇帝那樣展開手腳的去做一番作為,但是事實卻遠非我們所想像。曾經的慈安太后名義上比慈禧太后更高一層,她卻願意把權力下放到小皇帝的手上,並沒有用自己的權勢去呼風喚雨,影響事務。 慈禧卻應用了自己的個人意念,成為了清朝的掌門人。
也許看到慈禧太后,你會想到曾經的武則天,但是武則天和慈禧太后的差距簡直不是同等層次,雖然她們都一樣站在過權勢的頂峰,但是思想格局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個體。慈禧太后的一切行為出發點是以自身利益為出發,武則天是站在民心所向的方向去處理事務,武則天最後把江山還給了李家,這也成為了萬民所歌頌的一大歷史事件。慈禧太后從頭到尾一方面是把江山歸還給愛新覺羅,一方面私底下卻又不甘心放下一切。這樣明裡和暗裡都不願意放下的概念,慈禧成了很多大眾為之不能理解的歷史事件。
慈禧太后重用宦官。
慈禧太后在風華正茂時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後來又在意氣風發時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兒子。這樣雙重的壓力下,慈禧太后又不甘心於將自己的權力下放給光緒帝。後來的慈禧只能把內心的不甘和生活的瑣碎寄放在其他事物上。慈禧太后身邊的人事換了一茬又一茬,李蓮英卻成為了直到慈禧太后去世前,還存活著的宦官之一。
李蓮英為何能被重用?
其實李蓮英有一個特別好的品質,那就是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李蓮英因為為人處事非常的巧妙。無論是鹹豐皇帝或者是慈禧,李蓮英都能很好地去處理各種事件。曾經在慈禧太后遇難時,李蓮英就為了照顧好慈禧太后,將慈禧太后安排得非常的舒適。後來李連英到光緒帝身旁時,卻發現光緒帝在冬日裡連正經的被子都沒有,如此這般情景,李連英趕忙把自己的被子拿過來給光緒帝使用,他並不會因為光緒帝的身份而像其他宮女和宦官們那樣去對待光緒帝。後來李連英也因為自己低調做人的方式,深得慈禧太后的喜歡,慈禧太后經常會誇耀李蓮英為自己梳頭並不會讓頭髮掉落,其實是李蓮英私底下將慈禧太后的頭髮藏在衣袖當中。
結語:
後來李蓮英因為突出的表現被慈禧太后的賞識,李蓮英破格升級為二品官員。其實在老祖宗雍正為了防止宦官的勢力過大,就明確規定判官只能升級到四品官員。可是慈禧還是願意為李連英不顧眾人的反對,提拔李連英。後來李連英為了感激慈禧太后對於自己的栽培,甚至於將自己三個房間的財務全部歸還於朝廷,當時還是在去慈禧去世之後。至今為止,關於李連英最後的動向一直都是一大謎題,但他個人為人處世的風格卻深深地讓世人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