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慶祝60大壽準備放生,為何鳥不飛、魚不遊?只因李蓮英這樣做

2020-12-12 騰訊網

慈禧一生驕奢淫逸,過著難以想像的高質生活,她的吃喝住行以「浪費」二字形容最適合了。清政府在她的管理下糜爛不堪,地方官員貪汙盛行,導致民間百姓痛不欲生。在列強入侵時,慈禧扔不惜使用大量軍費籌辦她的六十大壽,光是這點,就足以說明清朝的滅亡與她有很大的關係。

在封建社會中,有「六十甲子」之說,即代表一輪迴,一個新的開始。所以慈禧為了此次壽宴,那可是大費周章,同時全國的官員也為送禮一事發愁,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討老佛爺歡心。說到這,熟悉歷史的看官應該知道,誰最會討慈禧開心了,他就是清末總管太監李蓮英。

出身普通家庭的李蓮英,原本家庭日子過得安穩,但後來父親工作丟了,一家人只好遷到北京發展。由於「北漂」生活不如意,李蓮英8歲時被迫入宮當太監,人心叵測的宮中生活,造就了李蓮英慧眼識人的本領。他深知主僕之間的關係,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再加上他精明的圓場能力,常常能將主人的英明表現出來。

有次慈禧看戲,為了表揚藝人出色的表演,決定賜字獎賞。慈禧提筆一揮,準備寫個「福」字,等停筆後,大家才發現慈禧將福的『示』字旁寫成『衣』字旁。空氣突然安靜了,藝人不敢拿,慈禧也不好意思收回來,這時一旁的李蓮英便出來解圍,笑著說:「老佛爺非等閒之輩,她的福自然要比別人多一點!」藝人回過神後,急忙說道:「此福為萬福之福,奴才可不敢領!」就這樣,這場烏龍鬧劇才得以結束,事後,慈禧對李蓮英更加愛不釋手。

當然,李蓮英的無微不至也換來了地位與金錢,慈禧為了他打破(太監品級以四品為限)的祖制,封他為正二品的官。在晚清時期,李蓮英的地位更是直逼朝中大臣,官員為了能讓他在慈禧面前美言兩句,常送大禮用來賄賂。而李蓮英能走到這一步,靠的正是他那張能說會道的嘴和人情練達的功夫。

放生節目

在慈禧60大壽時,為了顯出老佛爺的仁慈,李蓮英專門準備一個叫「放生」的節目。李蓮英先是拿出一籠子鳥,交到慈禧手上,當鳥籠打開時,小鳥紛紛往外直飛,停落在不遠的大樹上,然後發出嘰嘰喳喳的聲音,仿佛在說「老佛爺吉祥」。

慈禧認為這只是個小把戲,並沒有驚豔到她,於是李蓮英又領她到頤和園內的昆明湖。派人拿出滿滿一桶的魚簍,然後往湖裡傾倒,誰能料到,魚剛遊到湖中心,又返回岸邊了。見此,李蓮英說道:「老佛爺不愧是仁慈的化身,鳥兒、魚兒都捨不得離去。」這話逗得慈禧哈哈大笑,直接拿出金銀財寶賞賜李蓮英。

為何鳥不飛走,魚不遊走呢?

原來魚和鳥都受過「特殊訓練」,這些鳥從小就被關進籠子裡,沒有展翅飛過。所以剛出籠時,鳥兒會興奮地往外飛,但由於剛剛學習飛行,所以飛一會就會停留在一個地方休息;而這些魚是熱帶魚,生活的水溫一般在20-30℃。當時北京的天氣已經慢慢轉變為寒冷,湖中的水自然冰涼,所以魚感受到水的溫度不同,便會遊向溫度高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慈禧最寵愛的太監李蓮英,主子死後過得怎麼樣?處世哲學不簡單
    可不要小看這幾個字,其中的意思是保留李蓮英原有的品級待遇,這就不僅僅是每月60兩白銀的退休金的問題,更是保留著李蓮英二品官的地位和待遇。李蓮英的二品官是哪裡來的?李蓮英的上位技巧李蓮英討好人的本領非同一般,當年為了能夠獲得慈禧太后的青睞,李蓮英也是用盡心機、絞盡腦汁。有一次,慈禧外出遊玩,李蓮英在跟前侍奉,為了博得慈禧的歡心,李蓮英為慈禧安排了放生魚鳥的活動。
  • 慈禧太后身穿一件新做的壽袍,為什麼李鴻章評價是「有點大」?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32期:光緒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這一年正好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而這場大壽足足準備了十年之久。這邊清朝還在準備慶典,那邊日本已經對朝鮮出兵,並對清朝虎視眈眈,大戰一觸即發。畢竟李鴻章的慈禧太后的人,當然要諮詢太后的意見,那麼在國際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他去見太后,為什麼卻扯上了一件壽袍呢?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32期:慈禧問李鴻章,自己這身壽袍怎麼樣,李鴻章為何只回答一個大字?
  • 雍正皇帝認定宦官四品為限,慈禧為何讓李蓮英升為二品?
    雍正皇帝認定宦官以四品為限,慈禧為何讓李蓮英升為二品?慈禧太后沒人教導好自己的寶貝兒子(同治帝),同治帝也在貪圖玩樂的過程中,不到20歲就離世,後來光緒帝接上了同治帝的班底。慈禧老佛爺依然不願意把自己的位置拱手讓出來給光緒帝。時間一長久兩個人看似「母子」,私底下卻是君臣。慈禧並沒有像雍正皇帝以民為本的思想。
  • 宦官李蓮英全彩照片曝光,滿臉麻子的他,為何會贏得慈禧太后喜歡
    李蓮英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宦官,提到他就會想起慈禧太后,可以說他成為了慈禧太后的代言人了。那麼你知道李蓮英到底什麼樣子嗎?經過還原他本人的照片,用現代技術上了顏色後發現,原來他是一個一臉膿包的人,就這樣天天在慈禧太后面前,都沒有對他的長相感到厭惡嗎?其實原因很簡單,是李蓮英處處小心謹慎,有很強的心機。
  • 李蓮英到底跟慈禧是什麼關係?看完這個恍然大悟!
    在他入宮之前,一直做的是皮製生意,而且時不時的也會販賣硝磺,人送外號「皮硝李」。後來因為犯事,曾經進過一段時間的監獄。出來後就靠著補鞋為生。有幸經過老鄉沈蘭玉的推薦,進宮做了太監。而在機緣巧合之下,李蓮英能夠服侍慈禧。而李蓮英之所以可以脫穎而出,還是因為有著一手好的盤頭本事。經過他手的頭髮不僅漂亮,而且很有特點。到了晚年,慈禧經常掉頭髮,每天都得讓李蓮英親自來,別人都不願意。
  • 李蓮英「上色照」曝光:面露陰狠,一臉膿包,為何還獨受慈禧寵愛
    說起到慈禧太后,就不得不說到他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老實說,此人在歷史上形象非常獨特,因為他是慈禧太后最親近的大太監,由於人們痛恨慈禧,所以很多人就給這位太監進行抹黑,使得這位太監的歷史形象面目模糊。在很多民間傳說中,李蓮英不僅如同一個惡棍,而且還曾經可能和慈禧有不正當關係。
  • 籠養觀賞鳥放生後,在野外能生存嗎?鳥兒放生,注意這些避免悲劇
    籠養鳥放生後的生存能力如何呢?籠養鳥放生,有哪些忌諱和注意事項?這些卻是很多養鳥朋友不了解的。不少人覺得鳥兒的野外生存能力都很強,放生後就能活,真的是這樣嗎?所以今天小編就根據不同鳥的野生現狀和籠養鳥的飼養情況,來為各位仔細分析關於籠養鳥放生那些事。
  • 李蓮英的上色照曝光:面露陰險,一臉膿包,為什麼極受慈禧寵愛?
    李蓮英在清宮中足以算得上運氣非常好,1869年,年僅21歲的李蓮英便是當上了太監總管,在宮廷的紛紛擾擾中,李蓮英意識到,在宮廷中沒有絕對的好事壞事,將慈禧跟皇帝打好關係,就已經贏了很多了。後來的一連串事情證明,李蓮英這一觀點非常對,若是有些大臣早一點料到這一點,也不至於不被慈禧重用。
  • 李蓮英長期得到慈禧太后的寵愛,他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太監呢?
    雖然她身邊的奴婢奴才被換了一撥又一撥,但卻總少不了一個人的身影,這個人就是晚清時期最有權力的總管太監李蓮英。 慈禧年紀輕輕就開始守寡,她開始迷戀上權勢,在利用垂簾聽政大權在握長達幾十年。伴君如伴虎,李蓮英能長期得寵於慈禧而不倒,這就為是非八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就算慈禧貴為太后也堵不住外人的悠悠之口。
  • 慈禧面前第一紅人,大太監李蓮英是怎樣一個人,最終有何結局?
    清朝末期的慈禧太后為非作歹,做了不少壞事,為了自己能夠安度晚年,大肆修建了頤和園,使得國庫虧空,在北洋水師的建設上經費緊張,可以說她是一個為了享受安樂榮華生活而不顧百姓困苦的老太太,因為她不是什麼好人,所以在她身邊做事的大太監李蓮英,在人們的印象裡似乎也一直都不好。
  • 慈禧第一次見洋人送的燈泡,點亮後大喊2個字,至今成為世人笑柄
    但來年就是慈禧60大壽,圓明園是皇家第一園林,只有圓明園能夠當得上慈禧壽宴的設宴之地。可圓明園在1860年時被英法聯軍給燒了,不重新修就是一堆殘垣斷壁而已,翁同龢此言,便是要她慈禧過不成60大壽啊! 因此,她不僅沒有撥款給北洋水師等清朝軍隊,還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前挪用了大量軍費用以修繕圓明園,一來一回一增一減之下,致使清朝軍隊戰鬥力更加疲弱,最終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再次戰敗,屈辱地籤訂了《馬關條約》。
  • 慈禧給戲子賜福,不料寫錯字,李蓮英一句話解決尷尬
    到了清末,大清朝實際上就掌握在慈禧的手中,所以,寫「福」字賜「福」字,什麼時候賜、賜給誰,還是慈禧一個人說了算!慈禧太后,政治遠見或許有限,但是她的藝術造詣還是不低的,寫得一手好書法,也畫得一手好國畫。老太后又喜歡賣弄,更是喜歡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辦事。本來皇帝賜福字,一般只賜給大臣,至少也是朝堂官員吧!
  • 慈禧太后過壽,光緒帝親自上臺打鼓,為什麼打著打著痛哭流涕?
    由於慈禧太后過生日,又是六十大壽,自然是高興,高興之餘給眾臣放了三天假,不用理朝政,這三天的任務就是陪同她一起看戲。也就在這個時候,光緒帝接到了袁世凱的來電,日軍軍艦已經開進大清水域。於是光緒帝離開戲場去跟大臣商議,慈禧太后不高興了,派李蓮英找回大家。
  • 大太監李蓮英的四個兒子都是誰?李蓮英對他們怎麼樣?
    李蓮英大家都知道,清朝比較出名的大太監,他以前不叫李蓮英,原名叫李進喜,李蓮英的名字是慈禧賜給他的,李蓮英靠著自己聰明謹慎,處事圓滑,成為慈禧信賴的太監之一。影視劇照慈禧與李蓮英李福德酷愛京劇,是個戲迷票友,還出錢與人投資辦了一個京劇班,培養京劇學徒,不光愛京劇,還喜歡研究佛學,在廣濟寺與僧人聊天時,一位叫現明和尚拿出一張經文的唱片讓李福德聽
  • 慈禧生前生活用品曝光:圖4是慈禧的「按摩器」,圖8是其御用汽車
    照片中慈禧的這兩雙鞋子上面都有珠寶裝飾,上面的那雙鞋子底部鑲滿珠寶,下面的這雙鞋子鞋幫綴滿珠寶。即便如此精緻,這種鞋子慈禧也不會一直穿,因為像這樣的鞋子她還有四十多雙,而且每雙都精緻無比,全都鑲嵌著珍珠、寶石。
  • 慈禧到底是怎麼死的?李蓮英姐姐隱瞞幾十年,清朝滅亡後說出真相
    後來一位曾經侍奉過慈禧的宮女,在臨死前說出了她的死因真相。這個人就是李蓮英的姐姐李女士。 慈禧太后出生於1835年11月,她的原名是葉赫納拉氏,慈禧原本是鹹豐皇帝的妃嬪,因為生了同治而升為貴妃,後來設計一步步走向了皇太后的寶座。但是這樣的地位,仍然無法滿足她對權利的欲望。清朝後期,她以輔佐皇帝為名開始掌權,到光緒帝時真正實現了一人獨大的局面。慈禧雖然不是歷史上的正統女皇,但是已經享受著女皇的一切待遇,並掌握著國家大權。
  • 慈禧的太監們:最後一個害死了光緒的珍妃,還有李蓮英的真實模樣
    慈禧身邊的總管太監李蓮英。作為晚期最有權勢和名氣的太監,李蓮英留下的照片並不多。圖上李蓮英的這張照片,由於拍攝的是慈禧起駕的場面,人物眾多,攝像師就未一一對照片進行修飾。因此,我們今天也就看到了未經後期修飾處理的李蓮英真容。
  • 李鴻章給慈禧買了個燈泡,慈禧第一次見,說了句話鬧了場笑話
    在晚清,慈禧和一眾官員貪圖享樂,日夜沉浸於大國的美夢中,誤了家國。放眼當年,慈禧曾做過多少糊塗的事情,害苦了多少黎民百姓呢。對比曾經的女皇帝武則天,慈禧作為一名女性政治家,既沒有提高社會的女性地位,也沒有讓中國得到發展的機會,反而將晚清的中國拉到了無底深淵。
  • 李蓮英官居二品,大太監是怎樣煉成的
    這樣的事,歷史上有過,甚至有些野史懷疑,說怎麼慈禧太后跟李蓮英走的那麼近呢?準備當太監的孩子,在做淨身手術之前,都要先籤一個合同,表示自己是自願接受手術的,出了生命危險,完全由自己付全部責任。因宮中每年需要的太監較多,這種殘忍的閹割手術,竟然也發展成了一門手藝,在清朝光緒年間,南長街會計司胡同的「畢五」和地安門內方磚胡同的「小刀劉」就是這一行的「刀子匠」,而河北河間一帶,因為從這裡走出的大太監較多,這裡也成了宮廷侍者的主要輸出地。
  • 珍妃墜井一年半後,慈禧為打撈遺體想方設法,崔玉貴道出慈禧居心
    崔玉貴和李蓮英都是清朝末期的大太監,屬於慈禧身邊的頂級紅人,雖然崔玉貴一直也沒有機會超越李蓮英,可也就是這個萬年老二的身份,成就了崔玉貴很多好事。不過在崔玉貴當老二的過程中,也做了一些不得已的事情,比如推珍妃入井,就是崔玉貴做的一件不可原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