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帝王裡不乏品茶高手,北宋有徽宗皇帝,一本大觀茶論奠定了其茶道皇帝的地位。另外還有一位宗師級的人物就是乾隆皇帝。如果說宋代盛行點茶法,茶葉種類還不夠健全的話,那麼清代基本上六大茶類就已經基本定型了。好了,問題來了,乾隆皇帝最愛喝什麼類型的茶葉呢?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宮中進單》表明,清宮用茶主要來自雲南、福建、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等著名產茶地的70多個府縣。其中不乏普洱茶、武夷茶、碧螺春、陽羨茶、龍井雨前、雀舌茶、六安茶、廬山茶、磚茶等著名品種。而整個紫禁城每年消耗的茶葉量高達13900斤。
反正不要代言費,所以現在誰賣什麼茶就說乾隆愛喝什麼茶。賣龍井的說皇帝最愛龍井,賣鐵觀音的說皇帝最愛鐵觀音,賣巖茶的說皇帝最愛巖茶,甚至賣奶茶的說乾隆皇帝最愛喝奶茶。比起明星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代言費,乾隆皇帝代言茶葉,真是無本的生意。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一下幾個維度來看,首先故宮博物館1963年清理的兩噸多清宮遺存茶裡存量最多的是雲南普洱茶,當然不排除普洱可以長久存放,綠茶等就不宜存放的原因。其次看乾隆皇帝的兩百首茶詩裡,哪一類的茶描寫的最多,統計了一下,應該是龍井茶。為龍井茶寫有《坐龍井上烹茶偶成》、《再遊龍井作》、《於金山烹龍井雨前茶得句》、《雨前茶》等12首膾炙人口的詩篇。而且還有他親封的十八棵御茶。
但又有人說了,乾隆動不動就下江南,當然對龍井情有獨鍾了。另外有人說是武夷巖茶,有詩為證:
更深何物可澆書,不用香醅用苦茗。
建城雜進土貢茶,一一有味須自領。
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
葵花玉銙舊標名,接筍峰頭髮新穎。
燈前手擘小龍團,磊落更覺頭炯炯。
水遞無勞待六一,汲取階前清渠井。
阿童火候不深諳,自焚竹枝烹石鼎,
蟹眼魚眼次第過,松花欲作還有頃。
定州花瓷浸芳綠,細綴慢飲心自省。
清香至味本天然,咀嚼回甘趣逾永。
坡翁品題七字工,汲黯少戇寬饒猛。
飲罷長歌逸頭誼,舉首窗前月移影。
這無法證明一定是最愛,但的確說明乾隆皇帝是一個武夷巖茶的品鑑高手。一個骨鯁,把武夷巖韻的情狀說透,一個咀嚼回甘把巖茶品飲的精髓點明。非武夷巖茶老喝家而不可得。
也有人說乾隆皇帝最愛喝三清茶,因為清宮以「三清茶」宴於重華閣者凡43次。三清茶,產於江西玉山,乾隆自謂其以松實、梅英、佛手三種烹茶,故謂之「三清」。乾隆皇帝曾以太上皇身份於茶宴上與群臣賦詩聯句曰《三清茶聯句》,長達145句七言詩,內容不啻是古今茶學故實之集大成者,堪稱中國宮廷君臣柏梁體聯句之最。
還有人說,乾隆皇帝最愛鐵觀音,因為連鐵觀音的名字都是乾隆皇帝起的,乾隆六年,王士讓因奉召人京,謁見禮部侍郎方苞,並把這種茶葉(鐵觀音)送給方苞,方侍郎聞其味非凡,便轉呈內廷,皇上飲後大加讚譽,因此茶烏潤結實,沉重似鐵,味香形美,猶如「觀音」,賜名「 鐵觀音 」。同時鐵觀音高揚的香氣與特有的音韻,和乾隆皇帝的審美情趣也頗為相合。
更有人說,乾隆皇帝是滿洲人,少數民族血統裡,離不開牛羊,因此一定愛喝奶茶。在《乾隆二年除夕大宴》裡也了解到一套進奶茶的禮儀,體現皇帝的尊貴,也是從側面說明了奶茶在皇帝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法國的傳教士就曾經目睹乾隆皇帝喝奶茶的場景,在他給友人寫信的時候就說過乾隆的飲料就是茶,或者就是奶茶,晚年的時候,乾隆腸胃不好,奶茶就是他助消化的飲料。同時乾隆皇帝還將奶茶器皿多穆壺入畫,並為奶茶題詩的記錄。
酪漿煮牛乳,玉碗擬羊脂。
御殿威儀贊,賜茶恩惠施。
子雍曾有譽,鴻漸未容知。
論彼雖清矣,方斯不中之。
巨材實艱致,良匠命精追。
讀史浮大白,戒甘我弗為。
看來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其實關於乾隆皇帝還有這麼兩句詩:後宮佳麗三千人,不及劉妻一泡茶。其中劉妻指的就是劉羅鍋(劉墉)的大老婆黃氏,嘉興人。生的貌美,且心靈手巧泡的一壺好茶。如果其它茶還在就茶說茶,那麼劉妻茶已經上升到和後宮三千佳麗來比較,看來拋開地域性和照顧各地貢茶官員的心情,若論乾隆皇帝最喜歡的茶,那還得算是劉墉妻子親手泡的茶了。求劉羅鍋心理陰影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