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與武夷巖茶有什麼區別?

2021-01-15 品中王茶業

品中王,只為重要的人,精挑細選。

事實上,武夷巖茶屬於烏龍茶,當然的,武夷巖茶也是烏龍茶中一種非常好的存在。接下來,我將從幾個方面去說烏龍茶。

烏龍茶的口感特徵

茶湯滋味不應帶有苦味、澀味、酵味、酸味、餿味、煙焦味以及其他不正常的味道。福建烏龍茶一品種一個味,品味時自己口感良好就可以。

烏龍茶的外觀

福建閩南、閩北兩地的烏龍茶外形不同,閩南的為捲曲形狀,閩北的為直條形狀,都帶有光澤度。外觀比較粗散、粗松、不緊結、無光澤、顏色比較暗、失去鮮活的茶葉屬於中下品或者是陳年茶。同時,還要看外觀是否整齊均勻、潔淨無雜物,有無茶梗、茶片、茶末和其他物質。最好再用手抓一把茶葉掂一掂,感覺茶葉輕重,重者為優,輕者為次。

烏龍茶的葉底

品飲後要觀察杯中的茶渣。茶渣要平伏有光澤,有紅邊或是紅點。還要用手捏一捏茶渣,手感感覺柔軟厚實不硬不刺手,說明原料好,加工工藝掌握得當。

烏龍茶的種類

1、按產地劃分

(1)、閩南烏龍茶

紅遍大江南北的安溪鐵觀音就是閩南烏龍的代表,除了鐵觀音,黃金桂、永春佛手、閩南水仙等也屬於閩南烏龍。

「鐵觀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樹品種名,此茶外形條索緊結,有的形如秤勾,有的狀似蜻蜒頭,由於咖啡鹼隨著水份蒸發,在表面形成一層白霜,稱作「砂綠起霜」。衝泡後異香撲鼻,滿口生香,喉底回甘,稱得上七泡有餘香。

(2)、閩北烏龍茶

閩北烏龍最主要的還是武夷巖茶。武夷山的茶樹種類繁多,除去五大名叢、武夷肉桂、武夷水仙之外,其中也不乏精品,而選育出品種優良的單株被稱為武夷名叢,其它的就可以稱之為武夷奇種,也可以叫它們武夷菜茶。大紅袍則是武夷巖茶中品質最優、名氣最大者。

武夷巖茶外形肥壯勻整,緊結捲曲,色澤光潤,葉背起蛙皮狀小泡。顏色砂綠褐黃,葉底、葉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呈墨綠色。品飲此茶,香氣濃鬱、滋葉濃醇、鮮滑回甘,具有特殊的「巖韻」。

(3)、廣東烏龍茶

廣東烏龍以單叢出名,最有名的還是鳳凰單叢,此外還有嶺頭單叢、石古坪烏龍和鳳凰水仙,至於其它的都被稱為鳳凰浪菜。

鳳凰單叢產於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一帶,茶形壯實,葉色淺黃帶微綠,湯色黃豔襯綠,香氣高揚,多次衝泡,餘香不散,甘味尤存。其中香型繁多,以十大香型最為突出。

(4)、臺灣烏龍茶

臺灣烏龍茶是清代由福建傳入臺灣的,其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包種茶,最為出名的還是文山包種。另一個就是臺灣烏龍茶,白毫烏龍、凍頂烏龍都是聞名天下的。

當然還有金萱、翠玉、木柵鐵觀音等品種,至於其他的大部分可以稱為臺灣高山烏龍茶。

2、按形態劃分

烏龍茶的外觀主要有條形、顆粒形等形態,還有其他一些特別的造型。

(1)、條索形烏龍茶

常見的有文山包種、武夷巖茶、鳳凰單叢等。

(2)、顆粒形烏龍茶

常見的有鐵觀音、凍頂烏龍等。

烏龍茶的口感特徵烏龍茶的外觀

(3)束形烏龍茶

八角亭龍鬚茶是綑紮成束狀的茶。

(4)團塊型烏龍茶

漳平水仙是烏龍茶中的緊壓茶。

3、按發酵程度劃分

根據發酵程度的不同,烏龍茶通常可分為輕度發酵茶(約10%—25%)、中度發酵茶(約25%—50%)和重度發酵茶(約50%—70%)。

(1)、輕度發酵烏龍茶

輕度發酵烏龍茶以文山包種茶、清香型鐵觀音為代表。文山包種茶發酵程度在烏龍茶中為最輕,約8%—10%。焙火亦輕,比較起來更接近綠茶,在烏龍茶中別樹一幟。

清香型鐵觀音屬於流行性的輕發酵烏龍茶,發酵程度15%—20%。「清湯綠水」就是清香型鐵觀音的代表特性。

比起福建傳統「綠葉紅鑲邊」的烏龍茶,「清香型」烏龍茶具有明顯的「三綠」特點:即幹茶綠、湯色綠、葉底綠。衝泡後香氣清香持久,茶湯明亮見底,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韻味強,嫩香回甘。

(2)、中度發酵烏龍茶

傳統工藝生產的「濃香型」烏龍茶的發酵程度一般較重,屬於中度發酵,主要代表有傳統製法的鐵觀音、武夷巖茶、閩北水仙以及廣東鳳凰單叢等。

比如閩北烏龍,其外形粗壯緊結,色澤青褐油潤,俗稱「寶光」。湯色深橙黃或橙紅色,顯金圈,葉底肥厚,柔軟,花果香濃鬱高長,滋味濃醇甘爽。一般其發酵程度可高達50%左右。

(3)、重度發酵烏龍茶

重度發酵的烏龍茶,非白毫烏龍茶莫屬。白毫烏龍也叫東方美人,是臺灣獨有的名茶,是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發酵度為60%,有的甚至到80%。

其外形枝葉連理,白毫顯露,湯色呈琥珀色,帶蜂蜜香或熟果香,滋味甘甜、醇厚。

烏龍茶的衝泡步驟

1、備具

先將欲使用之泡茶器具用沸水衝洗,以免等會泡茶時參雜之前的氣味,也為了保持潔淨。

2、整形

將本次欲衝泡之茶葉按照需要倒入白紙上,輕輕抖動用以分離粗茶及細末;若是有準備小篩子,亦可使用小篩子直接於壺口過濾分離將細末及粗茶先篩入壺中,如此就可免去置茶此步驟。

3、置茶

先將細末置入壺中,再置入粗茶,最後將完整茶型置於最頂,此處用意是為了避免細末堵塞,阻礙茶湯流出。

4、衝茶

衝茶時,水壺於高處邊緣處不間斷的緩緩注入茶壺中,促使茶葉於壺中呈現太極一般的滾動,形成循環。由於此時我們假設衝泡的是凍頂烏龍茶,所以此時注入茶壺之水溫應為90-100度之間;若是衝泡的是半生或是生茶的話,則此時溫度最好為80-90度。

5、洗茶

這時的烏龍茶泡茶的步驟其實分為兩種,一種稱之為刮沫:利用壺蓋輕輕刮去浮於茶湯表面的泡沫。另一種就是洗茶:充完茶後過約3至5秒立刻將茶湯倒出至聞香杯中。

6、洗盞

洗完茶後再次衝茶,然後蓋上壺蓋再於其上淋上沸水,並順便衝洗將等會要使用的茶杯,提升茶杯的溫度,如此可以使茶湯維持在高溫,保持香氣。

7、斟茶

此時假設我們衝泡的是凍頂烏龍茶,偏向熟茶,因此通常靜置40-60秒即可斟茶,過久容易苦澀。其後每泡靜置時間都再加上10-20秒,例如第二泡為60秒、第三泡為70秒。

8、品茶

通常我們會用拇指及食指夾住杯緣,中指抵於杯底,若是平時沒有喝茶之人,可以免用中指,避免被燙傷。提起茶杯,先觀其色,再聞其香,而後啜飲,如此才能領略品茗烏龍茶個中之樂趣。

總而言之,烏龍茶也是屬於武夷巖茶,是一款值得去細細品嘗的好茶。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茶葉丨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
    「赤紫」乃發酵茶之端倪,為紅茶、烏龍茶製作工藝奠定了基礎。此間便出現了始於明代、盛於清代的「正山小種」紅茶,此茶深得歐洲人歡迎,多為外銷茶。所以說,武夷山市是紅茶的發源地。 清代制出半發酵的烏龍茶。武夷巖茶(烏龍茶)初始於16世紀明代,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至清中期烏龍茶製作工藝始臻完善。福建同安人阮錫入武夷山為僧,法名釋超全。
  • 從天價拍賣的茶園,到57萬一斤的巖茶,武夷巖茶還能炒出什麼新梗
    故而,這塊地的拍賣新聞一出來,整個巖茶圈,普天同慶。 沒有一個出來嗆聲的。 都是既得利益者,嗆聲做什麼,當人家噴子們沒腦子麼。
  • 烏龍茶屬於什麼茶,烏龍茶和黑茶、普洱茶的區別
    烏龍茶是什麼茶烏龍茶是什麼茶?烏龍茶是一個茶類,所以不再屬於什麼茶。普洱茶是一個茶葉品種名稱,屬於黑茶類。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既有紅茶的濃鮮味,又有綠茶清香味,是介於不發酵茶和全發酵茶之間的一種。在六大茶類中,烏龍茶工藝最複雜費時,泡法最講究,所以烏龍茶也稱為工夫茶。烏龍茶的種類有哪些?烏龍茶種類主要有:1、閩南烏龍茶:鐵觀音、黃金桂、大葉烏龍、奇蘭、本山、毛蟹等。2、閩北烏龍茶:武夷大紅袍、武夷肉桂、武夷水仙等。3、廣東烏龍茶:鳳凰單樅、鳳凰水仙、嶺頭單樅等。4、臺灣烏龍茶:凍頂烏龍、阿里山烏龍、東方美人、文山包種等。
  • 茶葉品鑑:武夷巖茶正巖是指什麼?水仙、肉桂、大紅袍如何分辨?
    現在喝武夷巖茶的人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疑問也越來越多,綜合起來,今天給大家先來回答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武夷巖茶正巖、半巖是什麼意思?2002年3月,武夷巖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地理區域上界定為武夷山市行政轄區全部範圍2798平方公裡。
  • 三分鐘看懂烏龍茶的分類
    閩北烏龍在福建省北武夷山生產的烏龍茶屬於閩北烏龍。主要是武夷巖茶。武夷山獨特的丹霞地貌和優越的山嶽環境使花香有一種不同於其他烏龍茶的丹霞地貌茶。如武夷水仙、武夷肉桂等,都有特殊的「巖韻」、湯色橙紅、醇厚回甘、葉軟基肥、綠葉紅鑲邊。
  • 烏龍茶屬於什麼茶?最全的烏龍茶分類
    烏龍茶是什麼茶?烏龍茶屬於什麼茶?烏龍茶有哪些品種?這些問題困擾了很多喝茶者。今天茶人就為大家分享上烏龍茶的分類。鐵觀音烏龍茶烏龍茶是什麼茶烏龍茶是一種茶類,亦稱青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葉。
  • 什麼是烏龍茶?是茶類、品種還是商品名
    什麼是烏龍茶?很多人都知道鐵觀音、大紅袍甚至鴨屎香,但問起烏龍茶,往往會想半天,然後遲疑地問:是臺灣的茶嗎?「烏龍」這個名詞在茶裡使用非常廣泛,有時可能出現在產品包裝上作為商品名,有時又作為茶樹的品種名出現。很多人往往搞不懂,什麼是烏龍茶?01.
  • 深圳長藤青的天氏茗茶榮獲「2018中國武夷巖茶十大品牌」
    熱烈祝賀深圳市長藤青實業旗下品牌「天氏茗茶」榮獲 」2018年度中國武夷巖茶十大品牌」!該活動由消費品牌雜誌媒體中國品牌網舉辦,通過茶葉市場從業專家以及網絡大眾投票,「天氏」品牌在武夷山眾多參選品牌中脫穎而出,感謝茶友們對「天氏茗茶」的喜愛和支持!
  • 武夷巖茶跨海移植臺灣,成就臺灣名茶凍頂烏龍茶,可謂一脈相連
    現在凍頂茶的茶園有1500公頃。謝東閔曾說:「臺灣聞名的凍頂烏龍茶及文山色種茶都是從大陸跨海移植臺灣的。一部臺灣的茶葉史,也是臺灣與大陸血肉相連的見證。」凍頂茶源自武夷,跨海移植臺灣是在清鹹豐五年(1858 年)。這年臺灣鹿谷鄉書生林鳳池渡海參加省試,中了舉人。 福州林氏宗親特為這位來自臺灣的同宗設宴慶賀,並邀請他遊覽武夷山。
  • 皇帝乾隆最愛喝普洱、西湖龍井、武夷巖茶、鐵觀音、還是奶茶?
    歷代帝王裡不乏品茶高手,北宋有徽宗皇帝,一本大觀茶論奠定了其茶道皇帝的地位。另外還有一位宗師級的人物就是乾隆皇帝。如果說宋代盛行點茶法,茶葉種類還不夠健全的話,那麼清代基本上六大茶類就已經基本定型了。好了,問題來了,乾隆皇帝最愛喝什麼類型的茶葉呢?
  • 頂級武夷巖茶 價目表你喝的已經不是茶了
    武夷山的巖茶,風頭很足,簡單的一盒茶葉,動輒就是所謂大師手工製作,著名坑口的原料,每斤上萬元、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很多消費者都在發出疑問?一杯茶,清濁香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孝文家茶:牛首 1988 一泡九鶴:香甘厚 1988 一泡詹御巖:牛就是牛 1900 一泡瑞泉:匠心歸來 1833 一泡萬木如秀:一品牛爵 1800溪谷流香:必有回想
  • 武夷巖茶中,正巖山場的肉桂,為什麼苦澀味不重?
    肉桂作為武夷山的名叢,作為武夷巖茶的當家花旦。它的品種香氣是桂皮香。 桂皮香,在茶葉的香型裡很有個性,獨樹一幟。 聞起來的感覺,像灑在卡布奇諾上的肉桂粉。 同時,也像香料滷料裡的桂皮味,只不過味道沒這麼衝。
  • 青葉大陸:武夷巖茶妖精的製作工藝原來可以這麼複雜(二)!
    昨天和各位茶友說了武夷巖茶製作的粗製過程,今天接著和大家聊聊精製的過程。做完青的茶,還是毛茶,只能算是半成品,到消費者手中還需要精製。精製過程包含了下面的這些工序。和茶友約泡,微信搜青葉大陸毛揀:挑茶梗、老葉等外觀有瑕疵的,老葉就是揉捻時沒能揉成條索狀,經過烘乾葉片發黃。其實老葉也是可以喝的,只是不耐泡,味淡。
  • 它竟結合紅茶與綠茶的優點,這是什麼茶?
    中國茶文化底蘊深厚,可考究的茶類的歷史已經有了幾千年。烏龍茶更是植根於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吸收融合了紅茶和綠茶的加工技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人們通常將龍鳳團茶視為烏龍茶的前身,這是不無原因的。烏龍茶的生產製作與龍鳳團茶以及其他茶類都有不同,但烏龍茶並非無根之茶。在它之前發展近千年的龍鳳團茶,以及其他茶類的栽培、製作工藝、衝泡品飲技藝,為烏龍茶的橫空出世奠定了深厚的基礎。烏龍茶源於武夷山,這在中國茶界是基本公認的史實。但是長期以來,在報刊中也偶見不同說法,這其中有的是主觀臆解古籍詩文,有的是誤把地點與製作人混淆起來,有的則是為本地爭譽而杜饌文章。
  • 從一片白紙,到略懂巖茶,你會遇到的這些28條經典巖茶語錄
    巖茶,它不論怎么喝,都只是茶的一種。當你喝習慣了它,會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那種焙火後獨特的巖骨花香。讓巖茶成為生活裡的日常,就不會再覺得它有什麼特殊的神秘感!任何新手小白,從一片白紙,到略懂巖茶。那在喝巖茶的過程中,少不了常會見到/聽到今天要提的N多條經典語錄。《2》1、巖茶是什麼?不知道。啊,大紅袍是吧。大紅袍我聽過。不知道有武夷巖茶,只知道有大紅袍的人。
  • 小品種、品種茶、名叢、奇種,這些巖茶的分類,看完可別再臉盲了
    上禮拜,有朋友和我們一起試喝剛從武夷山寄來的獲獎名叢。按朋友的說法,他平時很少喝除了水仙肉桂外的巖茶品種。但沒有想到,偶爾喝一喝,體驗居然還不錯。要香氣,有香氣。要滋味,有滋味。總想讓人弄清,杯子裡讓人回味無窮的,究竟是一泡什麼茶。話說,除了常規的水仙肉桂這些選項外。巖茶裡的小品種,品種,名叢,奇種,它們究竟是啥?這篇,且來做一回概念介紹。列位看官們在喝巖茶時,千萬別臉盲!
  • 從肉桂到「肉桂」,玩壞的肉桂,還能撐起武夷巖茶的一片天嗎?
    肉桂是品種,但凡喝巖茶的人都知道,這應該是想當然的事情,況且在之前的文章裡也在反覆談及這個最基礎的概念。如今,卻被問到肉桂是什麼品種,這就有點怪異了。今天的肉桂,不僅是武夷巖茶的品種之一,還是時下最為流行的巖茶品種,好比現在那些娛樂圈的俊男靚女,不需要演技和能力,站在那裡就是一臺流量發動機。流行的事物能製造話題,產生流量,帶來無限的經濟價值。作為茶農和商家站在賣方角度,想的是如何把肉桂的流量變現,追求利益最大化。
  • 武夷巖茶的一段羅生門,鬼洞肉桂是真有其事,還是天外來客?
    確實,這些年來的巖茶肉桂,發展的勢頭一直很旺。從牛肉、馬肉,再到豬肉,鬼肉。不知情的人聽到這些名字時,完全不知所云,哪怕是腦洞大開也想不到這是一款茶的代號。有茶友過來留言說,他覺得巖茶喝的是什麼,從來都沒有鬧清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