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各位茶友說了武夷巖茶製作的粗製過程,今天接著和大家聊聊精製的過程。
做完青的茶,還是毛茶,只能算是半成品,到消費者手中還需要精製。精製過程包含了下面的這些工序。
和茶友約泡,微信搜青葉大陸
毛揀:挑茶梗、老葉等外觀有瑕疵的,老葉就是揉捻時沒能揉成條索狀,經過烘乾葉片發黃。其實老葉也是可以喝的,只是不耐泡,味淡。
和茶友約泡,微信搜青葉大陸
分篩:通過特製的茶篩,根據孔的大小,將毛揀的茶進行分篩,根據品級銷售時,茶的外觀品相也有著至關重要的的作用。
風選:現在一般都是用風選機了,目的就是為了茶葉的乾淨程度,去除茶末等其他雜物。
和茶友約泡,微信搜青葉大陸
歸堆:將毛茶按一層層倒好,然後均勻混合一起進行歸堆。
最後一步就是焙火了,這一步上一篇已經跟大家說了,就不再強調。到了這一步各位茶友應該對巖茶的整個製作過程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巖茶製作過程,有兩大難點一是發酵二是焙火。
和茶友約泡,微信搜青葉大陸
巖茶是半發酵茶,這個「半」字的度可不是那麼容易把握的,發酵過了做出來就成紅茶了,發酵不到位,茶葉茶葉發青,品相不好質量不行。
再說焙火的難點,焙火的輕重及時間對茶的香氣和口味影響非常的大,前面毛茶做的再好,焙火出問題那就是前功盡棄。所以焙火也是非常考驗制茶師經驗是否老到的標準之一。
整個巖茶的製作過程到這裡就算說完了,有問題或者對文章中某些地方有異議,還請各位茶人不吝賜教。
來「青葉大陸」茶樣免費喝,和全國茶友約「泡」,還可以和茶友玩偷茶小遊戲(微信搜青葉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