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欄坑肉桂就是個名字,所有高端的武夷巖茶肉桂,都可以做牛肉?

2020-12-1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聽到這樣的說法,高端肉桂都可以稱為牛肉。

這不是從茶友那聽來的,而是朋友到一家茶葉連鎖裡喝茶時,店裡的茶藝師親自說的。

這家茶葉品牌,在福州,廈門都開有不少店。

過去的銷售重點放在鐵觀音,近幾年來開始逐漸發展巖茶生意。

因為那天朋友帶客戶過去喝茶,點名要試一試「牛肉」。

然後,店裡的茶藝師滿臉笑意的遞過去單子,我們家的「牛肉」有好多款,你看想要喝哪種?

不看還好, 翻過三四頁單子後,那位選擇困難症的朋友,直接暈了。

別的不是, 因為「牛肉」實在太多了。

那位朋友本身喝巖茶不多,小白一個,想著帶客戶喝茶,點泡牛肉比較有面子。

誰知道,這「牛肉」在同一家店裡,還能分出這麼多!

然後,就請店員作大致介紹。

這款紅色包裝的,是「牛肉」的入門款,性價比很高。

藍色泡袋裝的呢, 平時是最多客人點的,大家都說好喝。

最後這款金色包裝的比較高檔,價格也要貴一點, 如果你是送禮,推薦你買這個。

聽完這番簡短的介紹後,朋友爽快的點了中間檔的那款。

不算貴, 也不算便宜,一泡茶接近300。

附帶送數個小時的包廂時間,以及簡單的堅果茶點。

然後回到座位上,茶藝師轉身去拿茶,他拍了茶單給我們。

「這家茶你們喝過嗎?以前還真不知道『牛肉』還有這麼多。」

《2》

看到消息,我耿直的給他回。

別被忽悠了,都是假牛肉。

朋友一臉懵,發來一個大大的問號。

於是給他支了一招,等會你去問。

他們的「牛肉」分別是哪產的,山場位置大概在牛欄坑的哪裡?

為什麼同樣是牛肉,身價還能直接差出一兩倍?

然後,朋友將上面的問題,原封不動的在後面喝茶閒聊時,拋給店裡的茶藝師。

那家店的茶藝師看著比較年輕,然後對巖茶的具體知識,也說得不是特別清楚。

估計是上崗培訓前,也沒預備這類特殊問題的話術。

於是就,語焉不詳的解釋了一番。

牛肉這款茶很好,名氣特別響,很多老客戶每年送禮都在我們這裡訂。

現在喝的這款, 平時是最多人喜歡的,它有花香,有果香。

最後閒聊幾句後,索性拋出一句金句。

「牛欄坑肉桂就是一個名字,所有高端的肉桂,都可以做牛肉。」

這番話說完,朋友也覺得在理。

一分錢,一分貨。

既然店裡擺的赤橙黃綠青藍紫包裝的「牛欄坑肉桂」,都是牛肉。

那當然是越貴的,理所應當越高檔些。

……

那位平時不喝茶的朋友,將上面的說法和想法,大致轉過來後。

屏幕的這頭,讓我無語了。

《3》

當天晚上,我倆通了電話,照例敘舊。

然後直接問他,那泡牛肉喝起來怎麼樣?

他說自己覺得還不錯,挺香的。

不過客戶說,茶湯不夠霸道,水略薄。

但總體還不錯,一泡茶總共衝了5次。

嗯,不錯,接著說。(循循善誘狀)

喝起來挺香的,那是什麼香?花香,果香?

朋友:果香我沒喝喝出,不夠花香倒是挺濃的。

具體是什麼花香,聞起來像哪種花?

朋友:梔子花吧,聞起來特別香,我們仨個人都覺得挺香的,就是喝到後面時,舌頭略微有些澀麻。

咦,澀麻?

朋友:就是喝進去挺香的,不苦,就是喝完後舌頭微微澀麻。

但吃了點桌上的花生瓜子後,感覺又好一些。

店裡的人說,澀是因為收斂,然後又澀又麻,估計是一時間喝茶太多不適應,有些茶醉了。

聊到這裡,我已經大致猜到了原因。

如果我沒有猜錯,那泡「牛肉」估計是普通高香小品種。

並且,還很可能是沒焙火。

連走水都沒走乾淨的那種!

《4》

這裡給列為看官們,聊一聊我的推理過程。

一,這不是真牛肉。

那家茶葉連鎖店,本來走的路線就不高端。

真牛肉,資源有限,註定是小眾茶。

不可能滿大街都是。

也不可能一年到頭供貨不斷,足夠支撐好幾家連鎖店的持續推廣,從不斷貨。

從天心村那據悉的「牛肉」真實產量數據看,真牛肉的產量一年不過一千五百件左右,並且還是零散分布在各家。

所以隨隨便便一家茶葉店,都能喝到「牛肉」,這不現實。

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觸到真牛肉的資源。

而一家店面不大的小店,竟然能擺出赤橙黃綠青藍紫N多款樣式不同的牛肉,更是不可能。

只能說,那是假冒「牛肉」們的一場大聚會!

二、這泡所謂的「牛肉」,很可能連肉桂都不算。

從肉桂的本身特點看,它不可能會有這麼濃,這麼重,這麼抓人的花香。

尤其還是,比較讓人敏感的梔子花香。

肉桂本身香氣是桂皮香,花香細幽,不張揚。

而這從頭到尾都是濃濃的妖豔梔子花香,只能說那泡茶主要是高香品種。

猜過去,不外乎是鐵觀音和黃旦雜交出來的那批後代,黃觀音,金牡丹之類。

不然,怎麼會喝起來,如此的香沖天。

要說那是「牛肉」,我一百個不相信。

要說那是「肉桂」,那也得是往高香品種裡,拼了幾根肉桂!

三、香高,水薄,味澀麻的巖茶,工藝問題多多。

客觀講,對不懂茶的新手小白來說,巖茶是焙火茶。

所以讓一個零基礎的新人喝茶,他們肯定繞不開去聊巖茶的火香,焦糖香。

但那位朋友和他的客戶,從頭到尾沒提這一茬。

這證明那泡茶,火味很寡淡,本身沒怎麼焙火。

或者是,只輕輕燉了一下火,茶葉內的火氣根本保留不多。

另外,對不喝茶的人來說,短時間內一連喝入好幾杯巖茶,確實容易不適應。

尤其是在空腹喝茶的狀態下,更是如此。

不過按朋友的說法,舌頭感覺澀麻,和喝茶太多略微茶醉沒有關係。

當你瘋狂喝茶,大量喝茶,喝茶直接喝到茶醉時,常見的症狀反映是頭暈,乏力。

這時多吃點茶點,堅果,補充葡萄糖,就能夠快速緩和過來。

而這舌頭澀麻,可不是茶醉帶來的反應,而是與茶湯內部含有過量澀味、刺激性物質有關。

結合巖茶的常見工藝問題看,做青時,走水沒走透。

茶葉內部的「苦澀水」沒有走乾淨,才會留下喝茶時舌頭澀麻的淚!

《5》

牛欄坑肉桂,是巖茶界的現象級存在。

真的少,假的多。

每年打著「牛肉」旗號,裝進泡袋內的冒牌茶,數不勝數。

折算下來,估計這些假牛肉們,可以環繞地球赤道好幾圈。

按「高端肉桂就能當成『牛肉』」的說法,完全是瞎扯。

有位茶友說得沒錯,以當下的「牛肉」市場行情,還玩這些弄虛作假,完全就是欺詐!

一泡肉桂高端不高端,暫且不說。

首先,你得來源真實。

先是一泡肉桂,再說!

別將普通高香品種茶,充當成「注水肉」!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主筆,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1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馬頭巖、牛欄坑的肉桂和水仙,不能當成大紅袍來賣?
    至於牛欄坑肉桂,更是貴在「牛欄坑」這三個字!馬頭巖和牛欄坑等知名山場的茶葉原料,屬於資源有限品。山場好,才是它們最大的優勢!《2》這一天,聽到了一番奇怪的論調。說的內容,和巖茶的山場與品種有關。那番論調的大致內容,說的是:「過去喝巖茶,喝品種,名字太多,記不住,都叫大紅袍。現在喝巖茶,喝山場,分牛欄坑、馬頭巖……」麻花覺得,這樣的內容,實在太胡扯。
  • 武夷肉桂之「全肉宴」,你知道多少?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會有行話,其實他們說的都是武夷肉桂茶。翻開武夷山山場圖,就會發現武夷山肉桂茶的產地名大多與動物有關,例如牛欄坑、馬頭巖、虎嘯巖。而茶友們在對別人介紹牛欄坑肉桂的時候,覺得名字太長了,有些還很拗口,就直接縮減成了牛肉。
  • 從肉桂到「肉桂」,玩壞的肉桂,還能撐起武夷巖茶的一片天嗎?
    肉桂風行巖茶圈N年來,幾乎它的各種性格特徵,它的香氣,滋味,山場,工藝,早已經膾炙人口,隨便拎一個喝過幾天巖茶的人出來,都能說個一二三四。卻為何,還會有人對肉桂這個網紅,提出如此基礎的問題呢?想來,還是有人在開始做肉桂的文章了。
  • 茶葉品鑑:武夷巖茶正巖是指什麼?水仙、肉桂、大紅袍如何分辨?
    現在喝武夷巖茶的人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疑問也越來越多,綜合起來,今天給大家先來回答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武夷巖茶正巖、半巖是什麼意思?2002年3月,武夷巖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地理區域上界定為武夷山市行政轄區全部範圍2798平方公裡。
  • 武夷巖茶的一段羅生門,鬼洞肉桂是真有其事,還是天外來客?
    確實,這些年來的巖茶肉桂,發展的勢頭一直很旺。從牛肉、馬肉,再到豬肉,鬼肉。不知情的人聽到這些名字時,完全不知所云,哪怕是腦洞大開也想不到這是一款茶的代號。有茶友過來留言說,他覺得巖茶喝的是什麼,從來都沒有鬧清楚過。
  • 武夷巖茶中,正巖山場的肉桂,為什麼苦澀味不重?
    霸道、刺激、苦澀感重,並非肉桂的特徵,而是大眾對它的標籤性誤解。 好的肉桂,風味是綿柔的,苦澀味不顯。 以鼎鼎大名的牛欄坑肉桂為例,它作為正巖坑澗茶的代表,就絲毫與霸氣苦澀不沾邊。 相反是,茶湯裡的桂皮香強,湯感綿柔,茶湯有厚度。
  • 馬頭巖,牛欄坑,慧苑坑,不同山場的巖茶,香氣、滋味有何區別?
    《3》牛欄坑肉桂作為巖茶界的頂流,它的風味究竟是什麼?借用武夷山胡歌的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兩種肉桂,一種是牛肉,另一種叫其它肉桂」。這句話乍一聽,很狂。至少從商業價值上,還有哪一款肉桂,敢跳出來和「 牛肉」叫板?牛欄坑,是一條狹長的,有溪流經過的山溝溝。在這個溝內,天然形成了自己的獨到小氣候。兩邊山巖植被豐富,還有不少是原生林,每到傍晚都能嘰嘰喳喳傳出大片鳥聲。
  • 從一片白紙,到略懂巖茶,你會遇到的這些28條經典巖茶語錄
    但喝不到母樹大紅袍,可以喝一喝母樹的周邊。喝北鬥,喝奇丹。再不然,喝一泡拼配大紅袍,那也算大紅袍。大紅袍作為武夷巖茶裡的金字招牌,怎麼會讓大夥們喝不到呢。4、拼配大紅袍都是假貨,都是爛茶。「天價茶葉蛋」事件後,牛欄坑肉桂興起,「三坑兩澗」的山場概念從此在茶圈流行!13、牛欄坑、馬頭巖就是最頂尖的山場。實話說,武夷巖茶最頂端的山場是「三坑兩澗」。牛欄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澗,悟源澗。
  • 今年流行什麼樣的武夷巖茶肉桂?桂皮香、蜜桃香還是花果香?
    在某戶天心村茶農家裡,絲毫不客氣地,把他們家裡的各種巖茶一一嘗了個遍。等走出茶農家時,整個村子基本是黑燈瞎火,萬籟俱寂。想了想整晚喝茶的經歷,不得不感嘆,肉桂的江湖地位,仍然是很堅挺的。等閒之茶,動搖不了它。
  • 目瞪口呆,你的肉桂不夠苦不夠重口味,所以品質不好?
    畢竟,牛欄坑肉桂的熱度在茶圈裡熱度,不亞於近段時間的丁真。另外隨著這幾年的天價茶事件,肉桂憑藉「肉很貴」這個梗,牢牢穩居巖茶圈的話題榜。不過拋開肉桂身上的八卦不談,回到一款茶本身的滋味看。我們喝武夷巖茶裡的肉桂,究竟是喝什麼?
  • 香氣能迷倒眾生的巖茶,哪怕是水仙還是肉桂,做青一定不能出差池
    這三駕馬車,可以拉動茶葉的香氣物質積累。想到這茬,麻花就憧憬著在不久之後巖茶上新。那些黃觀音,金牡丹,雀舌們,一個個都能香到爆炸。香到能把人香暈,達到迷倒人的程度,顛倒眾生。喝巖茶,當然是看重香氣的。按普遍的喝茶看法,武夷巖茶更注重水香。水香指茶湯喝進嘴巴後,能感受到的香氣,別稱落水香。落水香的有無,程度是否濃鬱?可以直觀檢驗巖茶的品質。但昨天在和朋友喝茶交流時,他們提到關於落水香的看法。麻花覺得很有意思。
  • 為什麼買到的肉桂,泡出來味道那麼淡?主要是與這兩個因素有關
    有內容,有韻味,有香有水有故事的巖茶。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巖茶的當家紅人裡,水仙喝湯感,追求茶湯的醇厚度。而肉桂喝香氣,香不過肉桂。但在相同品質下,水仙與肉桂都要求兼顧香氣和湯感。不論是牛肉(牛欄坑肉桂)、馬肉(馬頭巖肉桂)、豬肉(竹窠肉桂)、龍肉(九龍窠肉桂)……對無「肉」不歡的巖茶愛好者而言,不同個性的正巖肉桂,背後擁有共同特徵——內質豐沛。茶湯厚實,有底蘊,有內容物。喝著像一碗豬蹄湯的口感,膠質豐沛。
  • 名媛圈都是曬名包?不,未來福州名媛圈的標配是曬巖茶
    記得有一次,我約了兩個女性朋友在武夷山茶農家裡喝茶,喝到一款馬頭巖肉桂時,香氣很有特色,李麻花喝得手舞足蹈。其中一個女朋友說,「有沒有覺得這款馬肉裡有橙花香?」喝了6、7泡中高端巖茶,不僅飽腹感十足,也讓我看到了喝茶的眾生相。首先,有兩三個人很喜歡猜山場,擁有村姑陳刑偵系的專長,感覺不把真相挖出來晚上是要失眠的。當然,那些乖乖把山場寫在泡袋上的茶真是做了一件功德事,省去了多少猜疑的心思。
  • 從水仙、肉桂,到大紅袍,數數這些年巖茶界的那些「重口味」炒作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周末時,遇到一泡特殊的巖茶。與外面已經泛濫成災,飛禽走獸,群魔亂舞的花名不同。那泡茶的名字很樸實,像村頭的姑娘叫小芳那樣, 它的外包裝上就標「肉桂」二字。乍一看普普通通,不玩套路。
  • 茶圈荒誕劇,30年陳老白茶、「牛肉」年產破噸、金駿眉泛濫成災
    其餘的,十之八九都是年份虛標,做舊造假的「老白茶」。或是渥堆,或是暴曬,或是又渥又暴曬,或是高溫烘乾,或是新老拼配……總之,宗旨就是將白茶「做老一點」,好通過外觀來弄虛作假。最後再給這樣的「做舊茶」,偽造出生證明。
  • 從天價拍賣的茶園,到57萬一斤的巖茶,武夷巖茶還能炒出什麼新梗
    午後的細雨裡,試喝茶農寄下來的,新焙後火已退盡的觀音巖肉桂。 沸水一衝,便是焦糖香、發酵香撲鼻而來。這是傳統的,圓融的,嫻熟的技藝所帶來的標誌性香氣。 令喝的人只想感慨,對了,武夷巖茶,就是這個味道。 無意中,一個群裡有茶友發來了一張價格表。
  • 小品種、品種茶、名叢、奇種,這些巖茶的分類,看完可別再臉盲了
    按朋友的說法,他平時很少喝除了水仙肉桂外的巖茶品種。但沒有想到,偶爾喝一喝,體驗居然還不錯。要香氣,有香氣。要滋味,有滋味。對比之前的喝巖茶經歷,喝小品種的茶,從頭到尾都充滿新鮮勁。不過,喝巖茶確實是件費工夫的事。好不容易將水仙肉桂喝個半懂,將兩款茶分清認清,不成問題。現在又來涉獵到其它巖茶品種時,為了喝個明明白白,每回都跟猜謎似的。總想讓人弄清,杯子裡讓人回味無窮的,究竟是一泡什麼茶。
  • 閒聊老叢水仙背後的5個小秘密
    那為什麼不見牛欄坑肉桂、水簾洞肉桂這些,也提青苔味呢? 顯而易見的,說不通嘛。 老叢水仙的真正叢香,不是青苔苔蘚味,而是獨特的木質香。 木質叢香,才是喬木型茶樹們歷經多年歲月的見證,它渾厚、深沉、悠揚,像是老樹木老森林般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