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話題,尤其是小孩子不愉快的話題,總是牽動人心的。
這一次,說是廣西那裡,一個小女孩把酸橘子當作午飯。
無論如何,這樣的一幕,都是我們不願意看到,不希望發生的。可是,事實就是這樣發生了,存在了。
說是女孩的父母離婚的,也可見不幸的婚姻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怎麼樣的原因離婚了,既然有了孩子,那就得負責,而不是這樣置之不理。都說「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這樣的把酸橘子當午飯吃的小女孩,試想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心情,會不會比小女孩吃的酸橘子更酸呢?小女孩的父母或許有萬般的無奈,但是,酸橘子當作午飯,是萬萬不應該的。
不幸的婚姻,是酸澀的,真的是體現在了這一隻只橘子上了。
說是小女孩是寄養在親戚家的。親戚家能收養就已經很不錯的了,也許這個親戚家的經濟條件也不好,也許性格脾氣也不好,畢竟不是親生的,是寄養。他們對收養的這個小女孩沒有照顧好,但是,還真不能去指責他們些啥。至於這個親戚家具體啥情況,還不得而知。讓小女孩拿酸橘子當午飯,總會有些不太愉快的故事在裡面。
學校和社會的原因和責任呢?
以前,我們國家會援助外國貧窮的兒童,而且還是大手筆,也有人提到過我們自己還有很多貧困的地區和貧困的兒童。對一部分人來說,在感情上還是有點不太好接受的。酸澀的,可不僅僅是幾隻橘子。
現在,當地的官方回應也出來了。說是,小女孩的午餐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酸橘子當午飯,是偶然事件,老師看到,未經過核實,拍了視頻發到網上,有誇大事實之嫌。
既然都已經說事情解決了,那就當作是解決了。各工作組也按照職責分別進村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