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初中家長懟老師的很多,為什麼到了高中懟老師的家長就少了呢?高中的知識相對比較深奧,懂得家長越來越少,能輔導孩子作業的家長也少之又少,再加上孩子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不會輕易被家長左右,簡言之,懟老師的家長他們的孩子都沒有考上高中,或者是家長變得識時務了。
前幾天還看得有人在討論這個問題,為什麼到了高中就沒有家長或者是很少有家長對老師了?有個人的回覆引起了熱議,因為那些懟老師的家長他們的小孩沒有考上高中,竟然引來了一片讚嘆,看似是在開玩笑,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道盡了真實。
為什麼高中家長很少有懟老師的,而小學初中階段懟老師的比較多,尤其是小學階段,那是因為本身懟老師的家長自己就有問題,不僅孩子有問題,家長的問題更大,就如那句話所說: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甚至一群熊家長。只是有些家長是只緣身在此山中,自己沒有發現,或者是不認為自己有問題,有問題的都是別人。
高中生家長不會懟老師,或者是很少懟老師,其實大概原因應該是這樣的:
1.高中家長都是經過過濾的。
有句話是:中考過濾學渣,高考選拔人才。其實中考過濾的不僅是學生,還有家長,這就突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好的孩子和家庭教育差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差距會越來越大,問題也會越來越突出,那些曾經不注重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失敗的家長,孩子自然都成了問題少年,過不了中考選拔這一關的。
有什麼的家長就會有什麼的孩子,這句話在高中更能夠得到應證,自己不覺得自己和自己孩子有問題,一時懟老師一時爽但最終害得卻是自己的孩子,孩子終究是還是被這樣的家長給害了。孩子能夠上高中的家長,素質和思想高度絕對比這類家長要高的多,簡言之這種家長有點鼠目寸光。
2.高中生的家長對老師敬畏之心比較強。
小學初中的知識,很多家長都能夠自己教的明白,不怕得罪老師,即使得罪了老師,自己回去可以弄明白,所以對老師敢隨意指手畫腳,敬畏之心和尊重感就相對較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牛氣哄哄的,過於年輕氣盛,並且目光放得也沒有那麼長遠。
高中學生的家長,都是經過歲月洗禮的人,變得內斂和謙虛,並且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孩子將要面臨的是什麼,而自己孩子想要魚躍龍門,要依靠的主體就是老師,自然就會對老師的敬畏之心和尊重之感增強,對老師從內心是尊重和仰慕的,也深知老師的辛苦,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
3.孩子也已經長大懂事了。
高中生已經最小的也已經十五六歲了,已經算是小大人了,雖然還處於青春期,但是,他們自己對事物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思想,也可以明辨是非,大多數也知道什麼是該做,什麼是不該做的,他們對老師相對就更加尊重,很多學生和老師的關係甚至比和自己家長的關係還要好。
遇到事情的時候,自己已經可以獨立處理和面對,也不需要家長參與太多,甚至不想家長參與,有時候家長想要懟老師時,孩子自己都會攔下來,給自己家長講道理,擺事實,減少了衝突的發生,這也是無形中減少了家校矛盾和家長老師之間的衝突。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家長很少懟老師,是因為不明事理的家長已經被過濾掉了,能進入高中的學生他們的家長相對比較有高度,再加上學生逐漸接近成年,很多事可以自己處理和承擔,不太需要家長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