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初中家長懟老師的很多,為什麼到了高中懟老師的家長就少了呢?

2020-12-10 騰訊網

小學初中家長懟老師的很多,為什麼到了高中懟老師的家長就少了呢?高中的知識相對比較深奧,懂得家長越來越少,能輔導孩子作業的家長也少之又少,再加上孩子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不會輕易被家長左右,簡言之,懟老師的家長他們的孩子都沒有考上高中,或者是家長變得識時務了。

前幾天還看得有人在討論這個問題,為什麼到了高中就沒有家長或者是很少有家長對老師了?有個人的回覆引起了熱議,因為那些懟老師的家長他們的小孩沒有考上高中,竟然引來了一片讚嘆,看似是在開玩笑,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道盡了真實。

為什麼高中家長很少有懟老師的,而小學初中階段懟老師的比較多,尤其是小學階段,那是因為本身懟老師的家長自己就有問題,不僅孩子有問題,家長的問題更大,就如那句話所說: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甚至一群熊家長。只是有些家長是只緣身在此山中,自己沒有發現,或者是不認為自己有問題,有問題的都是別人。

 高中生家長不會懟老師,或者是很少懟老師,其實大概原因應該是這樣的:

1.高中家長都是經過過濾的。

有句話是:中考過濾學渣,高考選拔人才。其實中考過濾的不僅是學生,還有家長,這就突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好的孩子和家庭教育差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差距會越來越大,問題也會越來越突出,那些曾經不注重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失敗的家長,孩子自然都成了問題少年,過不了中考選拔這一關的。

有什麼的家長就會有什麼的孩子,這句話在高中更能夠得到應證,自己不覺得自己和自己孩子有問題,一時懟老師一時爽但最終害得卻是自己的孩子,孩子終究是還是被這樣的家長給害了。孩子能夠上高中的家長,素質和思想高度絕對比這類家長要高的多,簡言之這種家長有點鼠目寸光。

2.高中生的家長對老師敬畏之心比較強。

小學初中的知識,很多家長都能夠自己教的明白,不怕得罪老師,即使得罪了老師,自己回去可以弄明白,所以對老師敢隨意指手畫腳,敬畏之心和尊重感就相對較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牛氣哄哄的,過於年輕氣盛,並且目光放得也沒有那麼長遠。

高中學生的家長,都是經過歲月洗禮的人,變得內斂和謙虛,並且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孩子將要面臨的是什麼,而自己孩子想要魚躍龍門,要依靠的主體就是老師,自然就會對老師的敬畏之心和尊重之感增強,對老師從內心是尊重和仰慕的,也深知老師的辛苦,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

3.孩子也已經長大懂事了。

高中生已經最小的也已經十五六歲了,已經算是小大人了,雖然還處於青春期,但是,他們自己對事物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思想,也可以明辨是非,大多數也知道什麼是該做,什麼是不該做的,他們對老師相對就更加尊重,很多學生和老師的關係甚至比和自己家長的關係還要好。

遇到事情的時候,自己已經可以獨立處理和面對,也不需要家長參與太多,甚至不想家長參與,有時候家長想要懟老師時,孩子自己都會攔下來,給自己家長講道理,擺事實,減少了衝突的發生,這也是無形中減少了家校矛盾和家長老師之間的衝突。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家長很少懟老師,是因為不明事理的家長已經被過濾掉了,能進入高中的學生他們的家長相對比較有高度,再加上學生逐漸接近成年,很多事可以自己處理和承擔,不太需要家長的參與。

相關焦點

  • 小學和初中將老師告到教育局的很多,為什麼到高中就少了?
    平時,經常能看到老師批評了學生,學生回家添油加醋一說,家長就把老師告到教育局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一般在中小學生家長身上尤見得多,高中家長見得少。那麼,為什麼小學和初中將老師告到教育局的很多,到了高中就少了呢?原因大概有這幾點:1.中小學知識太簡單,高中的很深奧。
  • 為何高中學生家長很少懟老師?懟老師的家長,其子女能否上高中?
    「經常聽到小學生家長、初中生家長和老師對著幹,甚至在班級群裡也與老師直接懟起來。那麼為何高中學生的家長很少懟老師?」有人問。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小學生家長懟老師,初中生家長懟老師,那麼高中的學生家長,大部分都對老師畢恭畢敬,幾乎沒表現出對老師的某種不滿,這到底是什麼情況?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懟老師的家長,其子女能否考上高中學校呢?
  • 為什麼小學、中學家長對老師的意見大,而高中就變少了?原因是
    網上有網友提問「為什麼小學、初中學生的家長針對老師的情況比較多,到了高中就少了呢?這個話題其實挺有意思的,也反應出了教育上存在的一些的問題。有網友評論:高中的學生是經過過濾的,家長也是經過過濾的。也有網友評論:高中家長針對老師的事情其實也很多。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是,高中的家校矛盾也有,只是階段比較特殊,家長和老師共同面臨的是高考,在目標高度一致的情況下,很多矛盾是可以解決的。
  • 鹽都尚莊小學作業繁重,遭家長在群裡直接對懟!
    現在教育部門 嚴禁超標布置作業,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但是平臺今天接到了來自鹽都尚莊小學五年級家長的投稿
  • 家長毀掉孩子,是從懟老師開始的,你還在提各種無理要求嗎
    我小學低年級還接觸過幾次油印試卷,後來就都是買資料寫了。那是20年前的事情了。 現在條件這麼好,難道家長們還想把學生和教師逼回20年前的狀態讓他們抄題目、油印試卷? 我家兩個孩子在讀書,教育局規定不讓學校老師統一指定購買教輔資料的事我是知道的。
  • 孩子做錯一道題,老師在群裡追著家長訓,家長四個字回懟太霸氣
    孩子做錯一道題,老師在群裡追著家長訓,家長四個字回懟太霸氣 現在的家長和以前不一樣,以前家長只要將孩子送到學校,學習上的事情就幾乎是全權交給老師了,而家長只要承擔一個監督和引導的責任。
  • 小學語文成績好,為什麼初中就跟不上了?聽聽語文老師怎麼說
    小學語文成績好,為什麼初中就跟不上了?聽聽語文老師怎麼說我的班級中有這樣一位學生,小學語文成績常年拿第一,但是初中之後,語文成績開始下降,150分滿分的試卷只能考90-100分,這個分數區間可以說非常低,原本驕傲的家長,也因為孩子成績下降變得憂心忡忡,擔心中考的時候,語文成績拖後腿。
  • 有老師說,能教初中不教小學,能教高中不教初中,有道理嗎?
    但是現在陰差陽錯,考了小學教師,身邊同事知道她居然有高中教師資格證,就對她說,要不以後你去教高中吧,學歷也夠,專業也比較符合。朋友也是今年剛到學校,聽到這話覺得很納悶兒,不是都說小學輕鬆些嗎?同事說,當老師,能教初中不教小學,能教高中,不教初中。
  • 為什麼30年前沒人吐槽老師?原因有3個,主要是家長變了
    我是1985年出生的,30年前差不多剛剛開始上小學。我來回顧一下我的小學老師們……我的小學老師一共就3位:數學老師是位中年女性,跟我爸爸是同學,她是高中學歷。語文老師是位50多歲的老爺爺,是位大專生。因為家庭成分原因才去小學教書的。他們兩位負責所有的課程,包括體育和音樂。
  • 為學生好卻被家長怒懟?與家長對話有「五忌」,當老師要早知道
    看到這個消息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不妥,有可能引發家長的對立情緒。果不其然,第二節課時,英語老師就拿著手機來向我求助,說自己本來是為學生好,卻被家長怒懟,問我該怎麼辦。英語老師打開手機,把家長懟她的話一條條放給我聽。
  • 學生的壓力,並不是來自老師的作業,而是來自家長的好高騖遠
    小學直升初中,按片區就近入學,能有什麼壓力?小學低年級4點不到就放學,高年級也不會超過5點。能有什麼壓力?初升高入學率也能達到接近90%(普高+職高,教育部最近公布的數據,各位可以自行查詢)。高考確實嚴酷一點,本科上線率只有50%左右,但是200分就可以上大專、高職院校了。
  • 小學生上學「忘帶課本」,班主任在家長群斥責,家長霸氣回懟
    每個小孩子都是全家人的希望,但是培養孩子對於每一個父母來講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尤其是當孩子上小學之後,輔導他們寫作業的時候,什麼血壓上升、心跳加快,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所以很多朋友都調侃說,從孩子上小學那天開始。家裡原先的溫馨生活就結束了。
  • 「你算什麼東西」家長回懟老師,只因為孩子生病不寫作業
    隨著「家長群」被發明出來之後,家長和老師當面溝通的時間越來越少,多少時間老師都是通過家長群發布消息,甚至在家長群點名批評,就像訓斥孩子一樣,訓斥父母,真的讓很多家長接受不了。直接導致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作為溝通橋梁的「家長群」完全變了味道。
  • 兒子的老師今天問我一個問題:家長覺得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呢
    隨著前不久孩子父親退群怒懟老師事件,感覺如今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越來越多的老師感覺教師這個職業變得安全感很沒有,家長隨時會像一群狼一樣對自己發出聲討。直到今天我兒子的老師突然跑來請教我一個問題:「在你們家長眼裡,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我先不說我給出的答案,我想現在問問各位,你們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嗎?在你們的眼中好老師應該是怎樣的呢?特別是那些已經和學校或老師交惡的家長們,你覺得你會怎麼回答呢?我的答案在上面的圖上。
  • 小學考班級第幾名,家長才能比較放心?老師道出了實情
    下圖上《中國當代父母對於孩子的前途預估變化》,代表了多數中國家長的認知情況,孩子上幼兒園或者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周圍很多朋友,都把孩子當成「天才」來看待,以後考上重點高中不在話下,高考至少能考上名牌大學,甚至考北大清華也是有希望的。
  • 孩子小學初中成績好,高中卻一落千丈,是智商問題?聽老師怎麼說
    小學和初中成績好,到了高中成績就一定好嗎?對於多數學生來說,這是沒用問題的,但是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也見過很多學生小學和初中是學霸,高中變學渣的例子。我能理解這些學生家長焦慮的心情,畢竟已經到了十年的「學霸家長」,誰也不能接受孩子高中變差的現實,更接受不了「贏在起跑線」卻「輸在重點線」這種殘酷的現實。
  • 初中是尖子生,到了高一卻倒數,家長想不明白,老師:孩子太乖了
    聽到這位家長的話語後,很明顯感到家長著急了,其實這種情況是常見的,每年都會有些初中尖子生到了高中後「水土不服」出現成績斷崖式下降,老師對類似事情也是進行了總結,總結出初中尖子生到高中出現成績下滑主要有3個原因,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一講。
  • 小學生做錯題,老師公開在群裡批評家長不負責,反遭家長霸氣回懟
    文/荔枝育兒日記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老師有很多關係,任何細節都可能傷害到學生。現在學校的管理和以前出現了很大的不同,現在的管理更加傾向於老師和家長一起管理學生。老師會把所有的家長放在微信群裡,把當天布置的作業直接發在微信群裡面,讓家長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這樣做的目的,讓家長能夠知道今天老師布置的作業是什麼,順便方便家長對孩子進行檢查,這樣不會存在學生放學了,不知道老師到底布置的什麼作業。
  • 你贏了老師的那一刻,就輸了全世界
    不久前,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你贏了老師的那一刻,就已經輸了全世界!細細品味這句話,感覺不無道理!現在很多家長喜歡怒懟老師,大事小事網上一片聲討!有網友說,聲討老師的幾乎都是那些孩子還在讀小學或初中的家長,而且一般都是那些學習成績不理想或者有諸多問題的孩子的家長。也正是這些孩子經過中考之後被淘汰了,所以,高中幾乎就沒有怒懟老師的家長了,人家目標是大學,哪還有空因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去和老師爭個高低!
  • 班裡第一考試得0分,家長怒氣質問老師,看到試卷家長沒話說了
    而下面這位則是反其道而行之,班裡第一考試得0分,學生的家長怒氣質問老師,結果看到試卷家長沒話說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見到老師之後,浩然媽媽便一頓的質問,搞得周圍投來了很多的目光,而浩然的班主任則十分淡定的找出了他的零分試卷,遞到了家長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