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學生家長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本學期學習成績班級前5名,可下學期學習成績卻倒數,尤其初三時是尖子生,到了高一考試成績卻在全班倒數,家長想也想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最近有位高一學生家長就遇到類似的事了,她找到老師說:「孩子初三時成績非常優秀,一直在班級前5名,今年中考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縣城重點高中,可期中考試成績卻在班級倒數後10名,問孩子怎麼回事,孩子說自己也非常努力學習啊,可就是能聽懂卻做不對題,該怎麼辦才好」?
聽到這位家長的話語後,很明顯感到家長著急了,其實這種情況是常見的,每年都會有些初中尖子生到了高中後「水土不服」出現成績斷崖式下降,老師對類似事情也是進行了總結,總結出初中尖子生到高中出現成績下滑主要有3個原因,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一講。
第一:重點高中尖子生較多
初中時期孩子是尖子生生,到了高中後孩子不一定是尖子生,也有可能是學渣,就如這位家長說,孩子初中是尖子生,可到了重點高中後成績卻不如意。
確實如此,初中生是尖子生到了高中後真的不一定是尖子生,特別進入重點高中,這裡學霸如雲,每位學生在初中基本上都是尖子生,而在一群尖子生中,孩子就可能因為不自信、學習方法等問題成績不理想,所以家長要認清這個現象,先明白孩子所處的環境改變了,再去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成績倒數,對症才能下藥。
第二:學習能力太差
初中知識點較為膚淺,多背多寫多記就能學會並且能考出高分,而且很多初中生的成績好是「假象」,可能是「填鴨式」教育的結果。
我們都清楚中考的重要性,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考上高中甚至考上重點高中,花費大量的「錢」來提升孩子成績,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孩子的成績自然會提升。
而到了高中不同了,高中知識點更注重理解,可以說若是概念不理解,學生真的會出現「上課聽得懂,下課不會做」的現象,特別物理、化學等科目,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就可能出現偏科,考試成績自然會不理想,這也說明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差。
第三:學生調整及適應能力差
我們知道,高中與初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學習階段,初中尖子生到了高中後不一定會成績優秀,而初中成績不好的學生考上了高中後學習成績也不一定差,因為到了高中後,又是一個新的學習平臺,雖然這個學習平臺要靠初中知識,但它畢竟佔少數。
而且高中生活會比初中生活節奏更快,學習更緊張,因此初中生進入高中需要去適應高中的學習與生活,需要去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而那些初中尖子生到了高中後考試成績不理想,很有可能學生還沒有適應高中學習節奏,沒有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們必然要去適應高中課堂及生活。
因此關於初中尖子生到了高中後成績不如意,老師建議學生和家長可以試試這兩種方法來改變下現狀。
01、調整學習方法,多與老師、同學交流
初中尖子生到了高中成績不理想,肯定是我們的學習方法出現了問題,初中的一些學習方法比較被動,多是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管下去完成的,而到了高中,則需要學生去主動學習。
高中知識縱橫結合,知識點較多,需要去理解,因此我們不僅要做到課前預習課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更要不要做「乖孩子」,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多聽聽他們對問題的看法,學以致用,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解決遇到的學習問題。
02:可以做側重點學習
高一上學期是學習9門課程,課程節奏快,學習壓力比較大,想要取得滿意成績確實不容易,但是學生和家長要明白一個事啊,高考並不是考9門課程啊,而且高一下學期是要分科或選科啊,比如河南、安徽、江西等地是文理要分科,湖南、湖北、河北等地是「3+1+2」選科啊,我們可不是一直學習9門課程。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考試成績選擇出自己喜歡的課程,去做側重點學習,比如河南高一學生理科成績比較差,那就主要學習文科科目啊,比如湖南高一學生的歷史、政治成績比較差,那就放棄這兩門課程就行了啊,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高一下學期的分科去做側重點學習,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更對我們未來高考有利。
高一考試成績不理想不要緊,也不要擔憂,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去調整,並且更要學會做「捨棄」,做側重點學習,希望老師的分享的知識能夠幫助大家,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