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陸戰隊高級將領戴維·伯傑日前在一份新報告中警告稱,在未來預算預計將出現縮水的情況下,即便F-35C型戰機的產量依舊十分樂觀,但美國海軍陸戰隊可能也沒有足夠的飛行員來維持相應的F-35C機群規模。
在這份名為《武力設計2030年》的報告當中,伯傑無不憂慮地表示:「F-35的性能究竟能夠多大程度上滿足未來陸戰隊的需求,我完全不相信我們(海軍陸戰隊)對此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
有消息指出,F-35B的維護成本相當高。而且海軍陸戰隊和美軍的其他部隊一樣,在操作和維護戰機的諸多方面都存在著短板,其中一大嚴峻問題當屬合格飛行員人數。
伯傑指出,培養一名經驗豐富的F-35飛行員人才特別困難,僅借陸戰隊一己之力,想要組建並維持住一個人數充足的F-35飛行員人才庫,這簡直就是難於登天。
曾幾何時,海軍陸戰隊也是年輕氣盛,氣吞萬裡如虎。至少在過去5年來,海軍陸戰隊一直都希望能將F-35B整合到其現有作戰體系當中。
陸戰隊原先計劃採購420架F-35,其中包括353 架F-35B和67 架F-35C,用於取代以取代AV-8B、F / A-18和EA-6B三款機型。預計到了21世紀2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F-35機群就能在西太平洋地區形成可靠戰鬥力。
海軍陸戰隊早從2015年開始就一直在使用F-35B,截止至2018年3月份,陸戰隊已在「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上部署了其接收到第31架F-35B。但首架F-35C則是直到今年1月份才正式加入到了陸戰隊的第314戰機攻擊大隊。雖然同為F-35家族的成員,但可以短距/垂直起降的B型和只能常規起降的C型之間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想要同時駕馭好這兩匹烈馬,對於陸戰隊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尤其是當美軍的頭號冤家在去年10月份首次展示出包括東風-17和東風-100在內的新一代遠程打擊武器之後,海軍陸戰隊面臨的壓力更是空前巨大。引述伯傑此前的觀點來說,作為在未來可能的衝突中和冤家臉貼臉的主力,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不可能每次都派出「差不多」軍艦去處理問題。怎麼揍航母和兩棲攻擊艦才能取得最大成效?對此對方摸索了數十年早已爛熟於心,這一點無論是靠F-35B還是F-35C都沒法應對,造多了也未必頂用。
更何況現在合格的飛行員人數本來也不夠,還不如索性削掉一部分F-35的採購數量,留著些餘糧以備不時之需,而這也正是《武力設計2030年》報告中的核心論點。美軍當中不乏伯傑這樣還算是頭腦清醒的高級將領,再強悍的軍隊也是有自己的承受極限的,步子邁得大了必然會扯著蛋,不過這個道理究竟川普之流知曉不知曉,這恐怕就沒人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