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界
作者 | 市界 華宇
編輯 | 老貓
繼瑞幸自爆財務造假後,好未來於4月7日發布消息稱,公司在例行內部審計中發現,旗下一新業務線的某位員工存在違反公司行為準則的不法行為,公司發現後立即報警,該員工目前已被當地警方拘留。
公告發布後,好未來盤後股價一度跌超28%,市值蒸發超647億元。截至發稿前,好未來報55.82美元/股,有所回升。
其中新業務為「Light Class」(輕課),於2019年底推出。公告稱該名員工與供銷商串通,通過偽造合同和其他文件誇大銷售額。
好未來表示,此次造假的輕課業務的銷售總額在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約佔好未來總收入的3%-4%。根據好未來已公布財報,公司在2019年3月-2019年11月(1-3季度)營收約為25億美元,公司預計第四季度(2019年11月30日-2020年2月28日)營收在8.5-8.72億美元。
如此計算,輕課業務的收入在5-7億元人民幣左右,「而這個裡面虛增比例現在還未知,若30%虛增比例,那大約是1-2億營收虛增。」國金教育吳勁草團隊告訴市界,「對於好未來整體200億人民幣收入體量,這個整體佔比還尚小,產生影響有限。」
據官網介紹,學而思輕課是好未來旗下產品,採用「AI互動+直播+動畫視頻案例講解」方式,專注於1-6年級小學學科的素養培養。為達到推廣效果,學而思輕課曾與《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三季達成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學而思輕課為好未來在智慧家庭教育端的布局產品,致力於從大屏切入家庭學習場景。
吳勁草分析,輕課是一項沒有什麼邊際成本的產品,「說白了,此類產品的刷單情況是普遍的」,此外,「輕課是有OTT大屏渠道的,所以2B的合同單子也不少,這個部分可能也有虛增的空間」。
在他看來,好未來業務線條的激進操作,甚至可能存在虛增和刷單情況可能更多來源於內部部門管理人的業績增長的壓力。「獎金和晉升等都與增長掛鈎,公司高層主要也是希望增長,所以之前對於類似行為,可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採取了默許態度,但可能只是制定了激進的考核制度,而並非授意。」
於是在內審發現問題以後,採取了公安行為。
不過,自爆這一時間節點有些巧合。不久前,K12教育機構跟誰學剛被渾水做空,瑞幸又自爆業務造假22億引得業內譁然,4月8日又有渾水做空愛奇藝,中概股似乎接連遭遇「不幸」。
對於好未來自爆這一時機的選擇,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認為好未來這麼做是明智的,他告訴市界:「中概股爆倉這件事其實十幾年前就出現過,對於造假這件事可能是之前都不是很重視,但是由於瑞幸咖啡這件事在前,這時候如果先自爆,對好未來來說無異於一次刮骨療毒,與其讓別人做空,不如先自爆。」
一位不願具名的證券行業分析師告訴市界,教育產業其實裡面水分很大,很多機構都存在刷單等自導自演的行為,這也是業內一個公開的秘密。「與其別人爆出來,不如自我割裂。相當於是內部找出來一個替罪羊,跟瑞幸之前如出一轍。」
由於疫情原因,好未來的線下業務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衝擊,為此好未來也曾下調業績增長預期。與此同時線上面臨猿輔導、作業幫等新興在線教育機構的衝擊,不久前猿輔導曾獲10億美元投資,成為未上市教育公司中估值最高的線上教育公司,這些都加劇了好未來的生存競爭壓力。
好未來2020財年年報,大約在4月25日前後披露。
吳勁草表示,好未來整體的業務能力、競爭地位、價值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果從正常業績考慮,不應該有5%以上的跌幅。但本次事件,可能帶來的是估值的下跌,帶來的可能是對整體中概股的不信任。甚至可能會引發程序化交易,所以估值上的恐慌下跌,現在並不能很好的預測。另一方面,之前激進的考核,也帶來了整體的法律和財務造假風險,未來公司可能會加強內審,考核KPI和增速也許會適當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