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活躍、海陸變遷……成都地理老師為153個學生送上「硬核新年...

2020-12-10 紅星新聞

劉芯妮同學:乞拉朋齊的年降水量豐富,被稱為世界的「雨極」;你的地理知識豐富,被稱為班上的「地理學霸」。宋星言同學: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在海洋上;學習地理時,你的心思幾乎全部在課堂上。馬俊傑同學: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老師與學生共聚一堂,傳授知識時,你的思維比較活躍,在了解-記憶-理解-記憶。牟婧悅同學: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_____,不是巴拿馬運河,許多人會想到這個答案;因為記錯了,就好像老師偶爾叫錯你的名字,但也因為這樣,老師對你印象更深刻,學習知識亦是如此,以後就不會再錯了,因為錯的印象更深刻。趙德承同學: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老師在上課時,你是全神貫注的,而且你的眼睛朝向老師保持不變。曾凡珂同學:夏至日時,北半球晝達到最長,夜達到最短;期末時,你收穫的知識達到最多,努力之後達到更好的目標。覃先睿同學:造成海陸變遷的原因有許多,例如: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老師喜歡你的原因有許多,例如:你的乖巧懂事和你學習地理時的樣子。……

將地理知識與新年寄語結合,這樣的「定製寄語」你心動嗎?1月17日,成都彭州中學實驗學校地理老師胡正萍為自己即將放假的學生,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新年即將來臨,她用地理知識為153個學生送上獨特的寄語,由一句地理知識點開頭,按照排比的結構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送祝福,末尾還有創意小漫畫,共送出153封獨一無二的新年寄語。

「一開始是有個別同學在問快放假了,能不能給他們寫寄語,我當時就想給一個同學寫太單調,那就給全班同學一起寫,但怎麼寫得特別一點?就想到將地理知識和她們的個性特點、學習情況相結合。」胡正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教的是初一共三個班級,總共是153個學生,相應的每個學生的寄語都不同,「有的學生上課認真,有的學生開學到期末進步很大,每個學生的寄語都是他們自己的特點與知識點融合。」一共寫了153封,再折成信封,差不多花了三周的時間。

自從想到用這樣的方法為學生送驚喜,胡正萍每天抽空餘時間來寫,但寫的過程並不是那麼順暢,對於自己所教的初一學生來說,地理學科一周有三節課,上課時間相對於語數外來說算少,胡正萍對一百多個學生的了解有限,「還是挺難的,既寫知識又寫特點,關鍵得符合學生性格,會想到一部分同學有這樣最直觀的感覺,如果說對於每個學生都了如指掌就有點誇張,畢竟教的學生數量有點多。」因為不是每天都能和學生碰面接觸,胡正萍對學生的了解憑課上課下的交流,再加上學生們也很喜歡到辦公室問問題,交流相對增多,也增加了對學生的了解。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去年12月,為了提高同學們學習地理的興趣,胡正萍想到用改編流行歌曲的方式,將枯燥的地理知識融入歌曲之中,改編地理版野狼Disco,也獲得了同學們的喜愛。

胡正萍表示,不管是改編歌曲,還是定製版地理寄語,都希望提高同學們學習地理的興趣,能在枯燥的地理知識中感受到不一樣的樂趣。

紅星新聞記者 馬天帥 劉成夢 圖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潘莉

相關焦點

  • 你上網課,我來補「缺」5 海陸變遷與火山地震
    海陸變遷與火山地震 一。海陸變遷 海陸變遷就是指海洋變成陸地、陸地變成海洋,即「滄海桑田」的變化。海陸變遷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
  • 2020山東教師招聘面試:海陸變遷《板塊的運動》教案
    2020山東教師招聘面試:海陸變遷《板塊的運動》教案 為了大家能夠更好的備戰山東教師招聘考試,中公教育小編特整理了山東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資料,今天給大家帶來:2020山東教師招聘面試:海陸變遷《板塊的運動》教案,
  • 看老師給學生的新年祝福|這就是老師
    >給學生送上「新年祝福」傳遞關懷與溫暖↓↓↓硬核校長·新年寄語今年元旦甘肅蘭州市城關區西北新村小學校長馬豔萍為全校594名同學送上「新年寄語」這些「新年寄語」是馬豔萍校長花費兩周時間針對每個孩子的愛好、性格以及孩子們的優點、特點等送上的新年祝福收到寫有校長寄語的筆記本
  • 《世界的海陸分布》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世界的海陸分布。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地殼運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地殼運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地殼運動按運動的速度可分為兩類:地殼運動,海平面升降,人類的活動。   ②較快速的運動   這種運動以年或小時為計算單位,如地極的張德勒擺動,能引起地殼的微小變形;日、月引潮力不但造成海水漲落,也使固體地球部分形成固體潮,一晝夜地面最大可有幾十釐米的起伏;較大的地震可引起地球自由振蕩,它既有徑向的振動,也有切向的扭轉振動。
  • 營口鮁魚圈「望兒山」:東北最小的名山,還是海陸變遷的佐證
    而到了當代,更以美麗的母愛傳說而聞名,以母愛為主題而名揚天下,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是營口地區一級旅遊景區,也因此被列入了東北名山之一。然而,走進望兒山才發現,望兒山其實也就是一塊殘留在大地上的巨石,高度只有八十多米,其規模根本稱不上是山,但其名聲卻遠比一般東北的一些大山大的多,堪稱是東北地區最小的名山了!
  • 英國老師如何高效形象記憶初中地理板塊構造知識點?
    在體制內初中地理課程學習中,老師們的教學方式通常是問題引導、學生討論、給出答案、死記硬背以及試卷檢測。比如在認識地球結構這一章節中,老師會先提出問題:地球內部非透明的,我們又怎麼知道地球內部的組成結構呢?與B超、X射線及胸透的原理作比較引導學生討論,得出地震波的測量方法後,讓學生們記憶地震波的特點以及地球的內部結構。
  • 四川一高校老師自掏腰包,送學生19臺電腦!學生:這是什麼「神仙老師」
    近日,這樣一條消息在西南石油大學學子的朋友圈和空間裡廣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學院李江河(應當事人要求化名)老師為學校19名同學購買電腦上網課。這次不是別人家的老師,是咱們自己家的老師!」自掏腰包,送學生19臺電腦為什麼要給學生免費買電腦?
  • 各科老師的特點,地理老師頭髮不多,被取外號,英語老師幾乎統一
    在上學時期,學生們最歡樂的事情之一就是悄悄的討論老師的「特點」,畢竟這是在學校經常接觸的人。下面就看看各科老師在同學眼中的形象,男地理老師特點為「地中海」,英語老師的特點幾乎全國統一,看完後,相信你也會有這樣的感覺。
  • 初中科學地理:知識點總結系列(上)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兩極半徑為6357千米(兩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21千米);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3. 海面上遠去的船隻為什麼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答:因為地球是個球體,地球表面是個曲面,所以海面上遠去的船隻船身比桅杆先消失。4. 那些現象能證明地球是個球體?
  • 各科目老師的形象特點,男地理老師頭髮少,英語老師形象幾乎統一
    下面就看看各科老師在同學眼中的形象,男地理老師特點為「地中海」,英語老師的特點幾乎全國統一,看完後,相信你也會有這樣的感覺。 各科老師的特點,網友:地理老師真形象 數學老師 數學老師在學生的眼裡是一名上了年紀的男老師,頭髮花白,佝僂著身子,每天拿著各種測量工具穿梭在校園中。
  • 化學老師做了94張「吉吉卡」,送「分子」「原子」、「電子」們上考場
    (圖為學生收到老師送的卡片。)長江日報-長江網7月20日訊 長江日報-長江網7月20日訊 「祝願你在中考中,爆發出如氫氣燃燒般的巨大能量!」「願你的得分能力如氯原子得電子的能力那樣強大!」今天,她帶的兩個班的「分子」「原子」「電子」們要上「戰場」。(圖為化學教師何靜喆來給學生送卡片。)今年35歲的何靜喆不僅是該校九年級兩個班的化學教師,同時還擔負著八年級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這一屆畢業生太不容易了,我要給他們特別的關愛。」考前,何靜喆利用課餘時間,用彩色卡紙親手給兩個班的94名學生每人做了一張「吉吉卡」。
  • 高二學生手繪地圖惟妙惟肖,地理老師坦言:這樣的地圖自己也畫不出
    戴佳樂介紹,這份手繪地圖是她地理的課後練習,創作日期在4月底。她說:「這是我的第二稿,第一稿自己覺得不滿意。這張世界地圖是我照著電腦上的世界地圖畫的,總共只花費了20分鐘。」  記者發現,戴佳樂繪製的世界地圖對於很多大陸的細節把握得較好,特別是加拿大北部的眾多無人小道,她也能一一畫出。
  • 秦皇島獲重大發現:8億年前全球大規模海陸變遷地址遺蹟現身
    秦皇島獲重大發現:8億年前全球大規模海陸變遷地址遺蹟現身 時間:2020- 秦皇島獲重大發現:8億年前全球大規模海陸變遷地址遺蹟現身 @河北日報 11月13日消息,11月10日,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教授吉羊在秦皇島市海港區長城公路旁指著一段崖壁告訴筆者,這一處保存完好的地質遺蹟就是著名的柳江盆地
  • 2020年初中地理知識全整理
    4.地球自轉、公轉的特點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5.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註記   6.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7.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 【歡慶新年】60餘名「小神筆」為市民寫春聯送祝福
    【歡慶新年】60餘名「小神筆」為市民寫春聯送祝福 2020-01-03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一地理會考總複習資料
    3)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1)全球巖石圈共分為六大板塊(課本63頁圖3.11)(2)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等(3)板塊張裂地帶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塊相撞擠壓地帶,常形成山脈
  • 昌吉「地理男神」近兩分鐘速畫世界地圖
    原標題:昌吉「地理男神」近兩分鐘速畫世界地圖亞心網訊(記者餘夢凡) 說起高中地理課你會想到什麼?知識點多、背誦量大?而在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學的高中文科生面前提起「地理」二字,他們的第一反應則是那個「傳說中的周老師」。1月2日下午的地理課上,周欽老師再一次展現了他徒手快速畫世界地圖的神技能。
  • 【圖說地理】二十五:女王頭
    由于波浪的差異侵蝕、巖石風化及海陸相對運動等地質作用的影響而產生了臺灣野柳這一舉世罕見的海岸地貌景觀,180個蕈(xùn)狀巖,屹立成群……1、酷似造型地貌景觀「女王頭」的形成過程是A、流水侵蝕—沉積作用—地殼抬升B、外力侵蝕—沉積作用—地殼抬升C、地殼斷裂—地殼抬升—化學溶蝕D、沉積作用—地殼抬升—侵蝕風化
  • 《世界的海陸分布》教案
    一、教學目標1.運用海陸分布圖和相關數據,描述世界的海陸分布特點;通過讀圖掌握世界七大洲的名稱、分布及各州的分界線。2.通過學習世界的海陸分布及七大洲,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動手能力、填圖識圖的能力。3.通過對地球表面的認識,進一步認識我們生活的星球,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