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戀SPAO廣州唯一門店關閉 在華門店僅剩14家

2020-12-25 CFW時尚

核心提示:4月25日,韓國ELAND衣戀集團旗下的快時尚品牌SPAO廣州唯一門店正式關閉,這也是SPAO在華南的首家門店。事實上,早在2017年,SPAO就開始大批量關店,瀋陽、北京、重慶大融城、武漢經開萬達、成都春熙路、青島金獅廣場、上海大寧、大連柏威年店先後閉店。

4月25日,韓國ELAND衣戀集團旗下的快時尚品牌SPAO廣州唯一門店正式關閉,這也是SPAO在華南的首家門店。

事實上,早在2017年,SPAO就開始大批量關店,瀋陽、北京、重慶大融城、武漢經開萬達、成都春熙路、青島金獅廣場、上海大寧、大連柏威年店先後閉店。

公開資料顯示:SPAO是隸屬韓國ELAND衣戀集團旗下的快時尚明星品牌。目前銷售包括休閒男女裝、商務男裝、內衣、居家服、配飾等全品類服飾商品。同時SPAO善用明星效應,在2013年-2014年選擇了人氣組合Super Junior和F(x)作代言人,2015年又挑選到EXO和AOA作為全新代言人。

除了擁有超人氣的代言人,SPAO還因其擁有適合亞洲人體型、膚色、氣質的款式和親民的定價,一度成為韓國年輕人持續追捧的品牌之一。其在韓國曾創下了超過1000億韓元銷售量,是韓國國內SPA(快時尚)品牌中首次實現年銷售量超過1000億韓元的品牌。

2013年12月,其首次在上海和北京開設旗艦店,正式進軍中國。SPAO也曾在上海人民廣場創下開業3天銷售破400萬元的佳績。

根據媒體報導,SPAO在中國門店一度達到50家,不過截至目前,根據官微顯示門店僅剩14家。

相關焦點

  • 衣戀集團正快速出售資產,旗下品牌SPAO關了華南唯一門店
    記者 | 張馨予 編輯 | 周卓然 1 4月25日,韓國ELAND衣戀集團旗下快時尚品牌SPAO廣州富力海珠城門店正式關閉,這是該品牌在華南地區的首家及唯一門店。
  • 韓國衣戀旗下快時尚SPAO在華頻頻關店 門店數曾達50家
    10月31日,韓國ELAND衣戀集團旗下的快時尚品牌SPAO(需求面積:500-1500平方米)正式關閉大連柏威年店,該店為SPAO在大連地區的唯一門店,經營面積2000㎡。   據悉,此前SPAO位於瀋陽、北京、重慶、武漢、成都、青島的部分店鋪也相繼關閉。在競爭激烈的快時尚市場,眾多品牌已無往日榮光,曾經火爆一時的SPAO也不例外。
  • SPAO正式關閉大連惟一門店
    11月1日,記者獲悉,韓國ELAND衣戀集團旗下品牌SPAO正式關閉位於大連市的惟一門店。  SPAO是韓國ELAND衣戀集團旗下的快時尚明星品牌,目前銷售包括休閒男女裝、商務男裝、內衣、居家服、配飾等全品類服飾商品。2013年12月,SPAO首次在上海和北京開設旗艦店。根據此前的數據,SPAO在華曾一度開出超50家的門店,其中不乏上海人民廣場、武漢楚河漢街、成都春熙路等熱門商圈的門店。但目前SPAO位於瀋陽、北京、重慶、武漢、成都、青島的部分店鋪相繼關閉。
  • 韓國衣戀陷危機:關閉門店 旗下品牌曾被中國企業收購
    韓國時尚巨頭衣戀集團迎來危機時刻。  據央視財經報導,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衣戀集團的銷售額首次出現兩位數字的下滑,陸續關閉了位於韓國大邱、仁川的多家門店。並從今年9月起至年末,公司近1/3的員工、超過1000名的管理人員實行階段性無薪休假。
  • 衣戀低端品牌SPAO、MIXXO在華錯失「快與時尚」
    日前,記者在市場上發現,近兩年陸續進京的衣戀旗下低端品牌正遭遇配貨問題,在競爭對手紛紛推出春裝新品時,其還在大面積傾銷冬裝貨品;不僅如此,其一些品牌的設計還被消費者指模仿ZARA等,且時尚感不強。業界分析認為,衣戀的低端品牌在中國起步痛失「快和時尚」兩大競爭法寶,而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自曝確實在初來階段出現了一些問題。
  • SPAO華南區首家門店於廣州富力海珠城開業
    10月24日,韓國ELAND衣戀集團旗下的快時尚明星品牌SPAO中國華南地區首家門店於廣州富力海珠城盛大開業。儘管開業當日,廣州氣溫已高達30度,但粉絲等待SPAO開業的熱情不減。
  • 沃爾瑪洪興路店將於10月27日關閉 嘉興門店僅剩1家
    負責人透露,門店停業前不會做大規模的清倉活動,大部分商品將退貨或轉移到其他沃爾瑪商場銷售,只有生鮮等不宜退貨的產品視情況推出清倉活動。此外,門店營業時間也調整至9點至16點。   資料顯示,沃爾瑪洪興路店位於嘉興江南摩爾負一層,於2006年8月17日開業,面積約1萬㎡。據悉,該店是沃爾瑪在嘉興的首家門店,同時也是其在浙江的第二家門店,開業初期人氣火爆。
  • 萬得城正式關閉在華門店 富士康將轉向網絡銷售
    萬得城正式關閉在華門店 富士康將轉向網絡銷售 2013-03-13 07:43:47  來源:北京晨報
  • 曾3天銷售破400萬的衣戀SPAO正陷入關店潮
    聯商網消息:近日,有微博網友@土豆絲TODS爆料,稱SPAO將於月底關閉大連唯一一家門店-柏威年店。《聯商網》第一時間聯繫到商場,確定該品牌將在10月31日撤店。究其原因,是因為雖然佔地2000方,但售賣效果卻很不理想。
  • 吉野家將關閉150家門店,中國門店也有涉及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吉野家最新資訊 > 正文 吉野家將關閉150家門店,中國門店也有涉及
  • 早報| Michael Kors暫時關閉150家中國門店;上海恒隆廣場向奢侈品...
    Idol表示,集團正在密切關注新冠肺炎疫情,旗下的Versace中國已捐款100萬元支援疫情相關的防控工作,包括Michael Kors在內的三個品牌則已關閉225家中國門店中的150家。對於當前財年,集團預計年收入約為56.5億美元,調整後的每股收益為4.45至4.5美元。財報發布後,Capri集團股價大漲8.29%至33.31美元,市值約為50億美元。
  • COSTA咖啡因何接連關閉門店?
    近日有消息稱,咖啡連鎖品牌COSTA青島門店全部撤店,北京及江浙地區也有部分門店關閉。9月2日,COSTA咖世家方面回應新京報記者稱,關閉部分門店是COSTA咖世家在中國業務優化調整的一部分,在優化部分門店的同時,COSTA咖世家並沒有放緩在中國開拓零售店的步伐,公司也會持續關注新的開店機會,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未來將繼續在中國投入和發展。
  • 優衣庫:關閉美國所有門店 中國門店已有720家恢復營業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優衣庫:關閉美國所有門店,中國門店已有720家恢復營業3月17日,優衣庫母公司日本零售企業迅銷集團宣布,將臨時關閉旗下優衣庫在美國的所有50家門店,以阻止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迅銷集團還稱,其在中國大陸的750家優衣庫門店只有30家尚未恢復營業,湖北以外的大部分門店均已重新開放。據路透社報導,受到疫情影響,包括耐克和Lululemon在內的眾多零售品牌都已宣布,暫停美國所有門店的運營。據商業媒體Business Insider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30家零售商宣布了在美國暫停營業的通知。
  • 日本品牌將關閉在華所有門店,與優衣庫是老對手,如今慘澹收場
    近來又有一個日本品牌在我國經營失利,準備計劃關閉在我國的所有門店。根據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本大型服飾零售商Shimamura宣布,將在2020年11月前關閉其在中國市場的全部6家門店,作為對手的優衣庫估計要笑了。
  • 梅西百貨將關閉美國125家門店 在舊金山裁員831人
    &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舊金山2月4日電美國梅西百貨公司當地時間4日宣布,計劃在美國關閉125家門店,並將技術部門從舊金山遷移到亞特蘭大和紐約。此舉將導致梅西百貨在美國全國裁員2000人,在舊金山的裁員人數達到831人。
  • 北京將關閉80家門店,瑞幸撤退進行時?
    位於北京大興區鴻坤廣場B座一層的沿街店鋪中,瑞幸咖啡店招的英文字母和鹿角LOGO已經被摳掉,店鋪此前的房東告訴界面新聞,一個月之前瑞幸決定將這家門店關閉,並於5月14日搬走了設備、剩餘的物料等,只留下空蕩蕩的吧檯。據上述房東向界面新聞透露,這家瑞幸咖啡店開了整整兩年,旁邊挨著火鍋店,不過大多訂單來自外賣,如果不是瑞幸虛增營收事件,這家店可能會走完3年合同期。
  • 決定關閉300家門店
    在麥當勞、漢堡王、吉野家……這些快餐巨頭紛紛宣布裁員閉店之後必勝客也撐不住了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18 日報導,快餐連鎖巨頭百勝集團與其在美國最大的特許經銷商 NPC 國際籤署了一項協議,決定關閉旗下大約
  • 盧米埃影城重慶、南京、常熟3家門店即將關閉
    7月10日,《南京盧米埃(需求面積:4500-8000平方米)影城》發布一則門店停業公告,根據公司戰略布局和經營調整,經與商場友好溝通,盧米埃南京綠地影城將於2020年7月14日閉店,全國其他盧米埃影城均正常運營。該店位於南京綠地中心紫峰購物廣場,於2010年年底開業。
  • 廣州酒家14家門店恢復堂食 多家商場餐飲仍僅供應外賣
    2月23日,廣州酒家集團旗下多家餐飲門店恢復堂食。當日上午天河體育東店、百福廣場店均有不少食客前來飲茶。記者看到,在百福廣場店的大廳裡,減少了桌椅擺放,每張臺之間的空間距離為2米。   2月23日,廣州酒家集團旗下多家餐飲門店恢復堂食。
  • 優衣庫關閉美國所有門店,「危機」正在逼近國際品牌
    文 | Rita Zeng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今日宣布,為阻止新冠病毒傳播,將臨時關閉優衣庫在美國的所有門店,數量達到50家。Morketing方面從優衣庫中國獲悉,雖然優衣庫關閉了在美國的所有門店,但線上銷售依舊正常運營。目前受疫情影響,品牌正在紛紛關閉,處於歐洲各國的線下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