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璵璠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
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渲染「中國威脅論」,稱美國正在構建「全球反華聯盟」來對抗中國。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蓬佩奧揚言構建反華全球網絡是痴人說夢,強調「他是等不到那一天了,他的繼任者們也等不到那一天,因為那一天就不會到來」。
這不是蓬佩奧第一次在公開場合發表此類言論,可以說,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抹黑和詆毀中國已成為美國一些政客的常態。在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不振、選情告急三重刺激下,川普及以蓬佩奧為代表的反華鷹派無視國內疫情失控,屢次使用汙名化表達,炮製「中國負罪論」「中國賠償論」在經貿科技、意識形態、人文交流、外交和安全等各領域加大對華打壓、遏制,妄圖轉移國內視線、引導國際輿論、拼湊所謂「反華同盟」。然而,美國這些做法對其國內疫情防治和全球人民共同抗疫毫無裨益。
美國本被認為是最有能力應對重大疫情的國家之一,卻沒有履行保護本國民眾健康的責任,沒有承擔起大國義務。川普為保護其視為競選利器的經濟表現,奉行「資本第一」的抗疫模式,將商業利益至上,向國內外推卸政府責任,截留他國抗疫物資,在最需要全球衛生合作的時候退出世衛組織。然而,病毒面前人人平等,美國於3月底成為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川普本人也於10月2日確診。美國政府在疫情中的表現令本國民眾和外國盟友感到失望。《時代》周刊於9月10日發布用美國新冠病毒感染死亡人數拼湊的封面圖,毫不留情地批評美國疫情為「一場美國式失敗」。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來自包括德國和法國的歐洲國家中,有3/4的民眾對川普總統領導的美國政府缺乏信心。
川普政府逼迫美國盟友選邊站隊的努力效果不佳,蓬佩奧等人對中國無休止的抹黑也令其他國家感到厭煩。美國發起「經濟繁榮網絡」,主張去中國化;建設藍點網絡計劃,對準中國「一帶一路」;提出加強版七國聯盟,企圖分化中俄關係;拉攏印太地區盟友組建「新北約」,制衡中國地區影響力;提出「清潔國家聯盟」,打壓中國企業參與5G建設。然而,美國盟友並未隨之起舞,德法兩國重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拒絕與美國一起封鎖華為,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王毅外長訪歐時強調歐洲將繼續堅持多邊主義,與中國尋求共識。
中國一直堅持合作共贏、和平發展戰略,積極尋求合作,擴大對外開放,提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在發展自身經濟的同時,越來越彰顯大國風範,踐行大國責任。隨著「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建設的推進,中國向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2018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7.5%,2019年增長至30%。目前,中國正在補齊合作短板,將對外關係從貿易拓展至軍事和安全合作,尤其是和周邊國家,希望為地區穩定與和平做出積極貢獻。
在強調和平與發展的今天,蓬佩奧「構建反華全球網絡」這種帶有冷戰色彩的言論不得人心,其結果將是不攻自破。美國應拋棄冷戰思維,正視中國發展,儘早停止對中國的無端指責和叫囂,儘快將精力放在本國疫情防控上,否則只會進一步消耗其國際信譽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