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檸羽
2020-08-19 17:18 來源:澎湃新聞
近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試圖拼湊反華同盟,馬不停蹄,不遺餘力。蓬「不畏」疫情,兩次往返歐洲,訪問英國、丹麥、捷克、斯洛維尼亞、奧地利和波蘭等國,呼籲西方國家要團結起來對抗中國。
在美國個別政客持續鼓譟之下,真有一些人開始擔心中國會被所謂「自由世界」孤立,成為國際社會的「少數派」,擔心美會領導西方世界一起來遏制與其意識形態不同的中國。事實真會如此麼?
自羅馬帝國崩潰至今,西方世界拉幫結派相互對抗的方式和結果不盡相同,但始終遵循「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一原則。意識形態也許是決定陣營分野的重要指標,但絕非唯一指標。
中世紀,因為與拜佔庭帝國的利益糾葛,十字軍在第四次東徵中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完全不顧同為基督教徒的教友情誼。16世紀,為了共同遏止如日中天的哈布斯堡王朝,法國與奧斯曼帝國結成「瀆聖同盟」。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歐陸強國為爭奪霸權和瓜分殖民地,形成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陣營,各種君主國、共和國彼此結盟。二戰中,美英為打垮德日法西斯,同蘇聯結成同盟。二戰後,美蘇為爭奪霸權建立起兩大對立陣營,但在蘇伊士運河戰爭中,美蘇卻聯合起來,為盟友英國、法國的「帝國夢」敲響最後的「喪鐘」。
今天的中國並非當年的蘇聯。中國不幹涉別國內政,不輸出意識形態。中國政府首先關心的還是14億中國人民的福祉,希望中國人民能夠過上好日子。在國際上,中國是多邊主義的重要推動者,始終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建設者、貢獻者。如今的西方也今非昔比,尤其是大「疫」當前,各國忙於應對疫情衝擊和經濟衰退的雙重打擊,不想落入意識形態陷阱。美國一些政客固守冷戰零和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企圖利用意識形態挑撥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綁架中西方正常交往。
事實上,西方其他國家紛紛向中國伸出合作之手。中歐致力於在2020年達成中歐投資協定,並通過中歐班列將國際抗疫物資由中國運往波蘭、義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捷克、匈牙利、立陶宛等歐洲多國;中日等推出快捷通道,助力恢復雙邊貿易往來。中國是疫後首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西方各國期待同中國加強交流互通,為經濟復甦注入信心和動力,因此無意搞意識形態鬥爭。
為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宏偉」目標,美國現政府秉持「美國優先」,從不顧及盟友情誼。在國際上,美國先後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等國際協議,以及與俄羅斯籤署的一系列軍控協議。對於盟友,美「六親不認」大打貿易戰,劍指歐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韓國等重要貿易夥伴,完全違背「美國必須與所有國家發展正常商業聯繫」的立國之本;不斷威脅從盟國撤軍,藉此向盟友索要「保護費」,甚至還試圖利用駐軍問題挑撥歐洲國家關係。
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之際,美方悍然甩鍋世衛組織,在全球抗疫的關鍵時刻切斷對世衛組織的財政支持,其「領導力」已在此次疫情面前所剩無幾。這一切都讓盟友看清美國政府的自私自利,認清在「川普超聲波」衝擊下盟友利益與美利益的持續分化。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歐洲人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法國總統馬克龍直言北約已經「腦死亡」。連美國的「小跟班」日本都在加速謀求戰略自主。
雖然某些美國政客竭力製造反華噪音,希望打造反華同盟,但國際社會實在應者寥寥。甚至美最親密的夥伴,所謂的「五眼聯盟」國家,也沒有一家站出來公開呼應,更遑論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了。
美國部分政客大言不慚地將岌岌可危的盟友關係描述成堅如磐石,把毀約退群當作完美地承擔了領導角色,利用對華攻擊轉嫁國內民眾對抗疫不力和社會矛盾激化的關注。他們企圖拉各國登上反華同盟的戰車,實際上為國內政治利益服務,只是在唱「獨角戲」,「自娛自樂」而已,沒有幾個國家會買帳。在21世紀,蓬佩奧之流還固守冷戰思維,甚至連講話都還使用冷戰語彙,真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這只能暴露出他們的思維僵化和愚昧無知。他們嘴上總掛著一句話,潮流正在逆轉。這倒讓人想起百年前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美國,蓬佩奧,新冠疫情,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