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步入廣元市昭化區射箭鎮塔子村核桃產業園,一棵棵核桃樹上已經不再是果實纍纍,只剩下三三兩兩的幾顆晚熟的小果子。園區管理員告訴筆者,昭化核桃不僅品相好,而且肉質細膩,吃起來不發澀,所以成熟之初,就已經被規模收購了。
農民增收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2014年,塔子村將核桃產業作為富民鄉村產業之一,目前該村共種植核桃6000餘畝,其中2社種植800餘畝。與此同時,該村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出「企業 專合社 農戶」等產業發展新模式,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農民增收效果也日益明顯。
「塔子村的土壤和氣候適合種植核桃,但是以前都是我們自個小打小鬧,不懂管護技術,也沒有銷售門路,賣不出好價錢。現在不一樣了,不僅有專門的農技員上門指導服務,還不愁銷路。」村民黃遠林對來年的核桃種植充滿期待。
據了解,2020年,僅塔子村2社就賣出核桃1萬餘斤,核桃產業戶均增收2000餘元。
塔子村只是昭化區核桃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依託獨特的生態氣候和地理位置優勢,近年來,昭化區特色產業獲得長足發展。自該區將核桃產業作為林業主導產業後,全區上下矢志不移,多舉措加快推進核桃產業發展,幹部群眾發展核桃熱情日益高漲,信心更加堅定,從最早的零星栽植實現了以「園區」為引領,建成了「家家栽核桃、鎮鎮有亮點、片片有基地」的格局。
截至目前,昭化區建成核桃區級園區2個、鎮級園區13個,園區面積達8000畝。
為了確保核桃產業持續平穩發展,該區不斷優化產業發展機制,健全服務體系,先後成立了昭化區核桃產業協會,組建了核桃產業科技特派團和10人專家服務團隊。
「我們藉助『四川科技扶貧在線』平臺,開展了核桃高產技術研究與攻關活動,推廣培訓新技術、解答疑難問題。此外,我們還邀請了省市林科院、重慶酷熊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家、技術骨幹來昭指導工作,並與我區核桃產業鎮、村結成對子,助力全區核桃產業上檔升級。」昭化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統計,昭化區核桃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從2000年的1萬畝、200噸、200萬元增長到目前的10萬畝、1800噸、2160萬元,實現了面積、產量、產值大突破。10萬畝核桃進入盛產期,年可收入2.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1150元。(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