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2020-12-24 俠骨品中外

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

就是說在起大風下大雨的天氣趕路,最好不要進寡婦家避風雨。

意思很簡單,不過背後很有深意。

一、會被認為不守婦道,後果很嚴重

寡婦在古代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一旦女人成了寡婦,很容易被別人貼上「克夫」的標籤,這個標籤一旦貼上了,那可就是一輩子的事。

而且古人本來就對女人要求很高,不能隨便跟男人接觸,不然就是不守婦道。

而寡婦的丈夫死了,按說她家裡是不應該再有其他男人的。要是有其他的男人進了她的家門,自然而然就會被認為不守婦道。

二、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

一個男人在暴風驟雨的天氣趕路,難免會溼了衣服,要是進了寡婦家避雨,肯定會把衣服脫下來烘乾。

一個男人赤著身子出現在一個寡婦家,這要是被別人看到了,那就是黃泥巴地奧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三、孤男寡女同處一室,很容易出問題

寡婦一般都是一個人寡居的,要是在颳風下雨的天氣有個男人闖進寡婦家避雨。

孤男寡女同處一室,這本來就是一個很忌諱的問題。

要是兩個人剛好又是年輕氣盛,血氣方剛的,那就很容易發生天雷勾地火的事。

自古就有寡婦門前是非多的說法。

有男人出現在寡婦家裡,很容易被認為不守婦道。在古代,要是被認定為不守婦道,嚴重的是會被浸豬籠的。

古人一句話就言簡意賅得道出了這麼多道道,不得不佩服。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在農村裡是有很多老俗話的,而這些農村俗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時節的、還有關於生活的等等,無論是那一方面的俗語,都對我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
  •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什麼意思?
    「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這句話從字面的意思來看其實挺容易理解的,就是「遇到再大的風雨,也不要去寡婦家裡面避雨」。在中國古代的時候男人死了媳婦可以再娶,但是媳婦死了男人卻少有再嫁的,而這些沒有女人就叫「寡婦」。
  • 老人言: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啥意思?學老祖宗的為人處世
    中華文化我們說博大精神,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老俗語,都是來源於生活,那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句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這句話講的就是在古代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時代,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結了婚的女人呢,都是依靠男人來生活的。
  • 農村俗語「寂寞不敲寡婦門,有錢莫進賭徒屋」,有道理嗎?
    因此,這句俗語有它的深刻意義,至於在農村裡流傳運用,提醒大家遇到寂寞和有錢,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這句俗語成為日常生活中的老師。~~「寂寞不敲寡婦門」,意思是說,農村有婦之夫,在寂寞難耐思想空虛的時候,不要敲開寡婦的家門。
  • 農村老話「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啥意思?其實就是怕被人說閒話
    所以有不少老話都在說寡婦,比如這句「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這句話究竟是想說什麼?一、這句話想說什麼一般情況下,農村下大雨和颳大風時,大家都是不出門的。過去的農村不比城市,到處都是黃泥路,一下大雨,到處都是泥,大家沒事都在家貓著,就算是坐在門前看雨也是一種享受,沒有急事誰出門呢?
  • 「暴風驟雨,莫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這背後究竟有什麼含義?
    我們知道在中國農村有很多的俗語,這些話看起來粗糙,但是經過代代相傳,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改善,傳到了今時今日人們的耳中,這些俗語其實背後包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和為人處世的道理,在今天看來還是很符合一些科學規律的。
  • 農村俗語:「野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野貓子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嗎?在農村裡,人們對一些動物的到家也是非常忌諱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俗語吧。比如有俗語說「狗來富,貓來窮」,「喜鵲報喜,烏鴉報喪」等俗語。雖然說這些動物的到來屬於迷信,但是人們卻講究一些心理安慰,總是盼望著一些吉祥的動物來到家門,一些晦氣的動物遠離家門。說到這,李子就給大家說一下這句農村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都是有很多俗語的,有一些俗語由於比較有道理,更是一直流傳到現在的。那麼「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這句話是何意呢,要如何理解呢,今天老農就來說說這個。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五喜進家福壽財,五樹進宅人亡財敗」,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起農村的俗語,那真算得上是歷史久遠了,俗語也是農村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可以說在農村裡幾乎人人都會說上幾句俗語,有的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俗語覺得也是比較簡短,殊不知俗語的魅力就在於此,有的俗語你別看是很簡單,有的俗語讓人覺得不太了解,但是你要是真正的領悟到了其中的意思,那麼你就知道其中的奧妙了
  • 農村俗語「春雪流成河,人人吃白饃」啥意思?春雪能使小麥豐收嗎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農村故事和文化,可以點擊上方的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春雪流成河,人人吃白饃」啥意思?春雪能使小麥豐收嗎?大家都知道,我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我們的祖先在生產、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總結了很多道理。現在流傳下來的農村俗語,很多都是古代農人經驗與智慧的結晶。
  • 農村俗語:「『響石』不入房,『烏賊』別進堂」,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響石』不入房,『烏賊』別進堂」。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思忖了良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響石」不入房石頭是不會「響」的,在不轉動或搬動石頭的情況下,石頭是不會發出聲音的。而所謂的「響石」,是指石磨、石碾之類的家庭生活工具。
  • 農村俗語「窮人不攀高,下雨不爬高」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啥講究呢
    這些也是在農村裡的來往,也是農村裡的一種風俗,還有的就是現在農村裡的親戚也是一種可以幫忙的關係,畢竟在農村看來,親戚之間就是要互相幫助的,但是最近幾年卻是有個現象就是,村裡如果一個人非常窮,那麼他也並不會去求助村中那些有錢有勢的親戚。不僅如此還留下了一句「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的俗語。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咱們就來說說這句話的字面意思。
  • 農村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相信我們一定都聽到過許多耳熟能詳的俗語,這些俗語已然演變成一種民俗文化,是我們老一輩人辛勤總結出的寶貴經驗,需要我們後人好好去保存,將文化保留下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條關於人情世俗方面的俗語。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當中都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講究,其實很多地方風俗在城市裡已經很難看到了,真正堅持傳統的還是只有農村當中。而農村裡也同樣代代相傳著不少老話,這些話我們將它們稱作是「俗語」,而在諸多的農村俗語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春不撿雞,冬不撿兔」為何會這樣說?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其實在很早期的農村生活人們還十分的喜歡狩獵,那就是打野兔和抓野雞,這些野味都是當地人特別受歡迎的食物。每當有客人和重要節日的時候,他們便會拿上各自的工具上山捕獵,滿載而歸之後就又是一頓豐盛的晚餐。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面生活都會比較寧靜和平淡一些,因為農村並沒有什麼多餘的娛樂和休閒活動。當在農村還是有一個樂趣的,那就是聽農村老人們說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就是農村俗語,都朗朗上口沒特別有趣、其中一些俗語還帶著著一些特別有趣的故事,蘊含著一些道理,到現在都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這些農村俗語其實都是農民老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對生活經驗的一個總結,對與生活上遇到的一些事情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俗語其實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
  • 農村俗語「天晴要備落雨柴」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天晴要備落雨柴」是什麼意思?在農村,有許多不成文的俗語,都是在農民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得來的「真理」。由於農民文化水平有限,沒有將它用文字記錄下來,僅以口頭相傳相下來的。農村俗語是簡單,通俗易懂,且蘊含豐富常識的一種農村語言。
  • 農村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寢不橫戶,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祖宗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其語意蘊藏著一定的哲理和科學道理,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農事等方面起到了一定教導作用,有些俗語到現在還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鑑價值,如俗語「寢不橫戶,臥不覆首,眠不北向」,至今還在農村許多地方流傳,那麼它有何語意呢?有什麼道理呢?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很多關於過年的風俗習慣和俗語老話流傳至今,雖然簡單通俗,意義卻非常深遠。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以方便記憶和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經典的俗語歷久彌新,有些俗語則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
  •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文/農夫也瘋狂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日當天是陪父母一起過,還是和朋友們出去嗨了呢?各位男同胞們有沒有留鬍子的愛好呢?今天農夫想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和這些相關:「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