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匠人為什麼要拜窯神?是在祈求神秘力量還是另有用處

2021-01-11 有福器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守護神,景德鎮瓷業也不例外。

在景德鎮御窯遺址公園裡,有個佑陶靈祠,供奉著一位神仙,叫風火仙師。

佑陶顧名思義就是保佑燒陶,這位風火仙師的名字叫童賓,原來也是個普通人。

風火仙師童賓
祭奠儀式

童賓是明代人,是奉皇帝之命燒瓷器的匠人之一,但一次皇帝下的指標太過繁重,眼看著任務無法完成,眾人都得掉腦袋。童賓在燒瓷的危急關頭,跳入窯火,一窯完美的瓷器得以燒成,眾人也得以倖免。

這個故事一看就比較牽強,景德鎮另一個故事祭紅也這般雷同,為了燒紙紅瓷,一位紅姑娘跳入窯火,燒成了難度極大的祭紅。

雖是如此,故事裡都說明了窯火的重要性,古代柴窯燒制難度很大,窯工們希望能一直有熊熊的窯火。童賓叫風火仙師意思就是如此,風助火勢,火不夠大,寧願以肉身當窯柴。

明代以後,景德鎮人就開始供奉童賓為窯神,到了清代,這一習俗得以延續。

古代沒有梭式窯,沒有各種科技手段,這使得燒制瓷器都靠經驗,而且燒制一些特定瓷器比如高溫紅釉,難度極大,而且經常發生一窯瓷器燒壞的倒窯事故。

在古代匠人看來,燒窯要看天吃飯,也許有種神秘力量在影響瓷器的燒制。因此,人們拜窯神,供奉窯神,祈禱瓷業生產的順利。

而且景德鎮瓷業發展中,一些劃時代的發明和發現都沒有記錄在某個匠人身上,比如二元配方、粉彩、玲瓏等等,我們今天依然驚訝於發明的難度和其中的創造性,古人自然相信這是神秘力量的恩賜。

人們在崇拜的同時,也會對神秘力量產生敬仰和畏懼。在過去的景德鎮,瓷業會有許多習俗,開窯、點火、逢年過節,都會有各種儀式,祈禱、供奉著神秘力量。

這很容易被理解成迷信,但這僅僅是迷信嗎?

福器認為並不是這樣。

習俗是代代相傳的,最後祈禱只會成為一個部分,更多的是一種儀式感帶來的莊重、嚴肅,讓人們對於天地、自然,對於瓷業的一種敬畏。

這樣的敬畏感,會讓匠人們更加認真地去從事本職工作,「做不好天在看」的同時,也會在潛意識裡嚴格要求自己。

儀式感的增強,會讓匠人們達成「瓷人的自我修養」,成為職業道德的自我規範和約束。

只是這樣的儀式感越來越少,幾乎消失,現在景德鎮有些柴窯燒制時會舉行些儀式,有人說這是商業噱頭,福器倒覺得不錯,陣仗越大,對做的事情大部分時候都會更認真。

瓷業和許多行業一樣,科技進步了,原來看似神秘的窯火,如今可以製成溫度曲線,難燒的高溫紅釉,也不再稀缺。

人們從未如此強大,也從未如此自大。

除了市場之外,沒有了儀式感的約束,也缺乏自我約束,違反職業道德的事情也就屢見不鮮。

人們都在為利益奔波,而不會為了做好專業去付出,模仿、抄襲、劣質等,越接近利益,就越會走捷徑。

連神都不怕了,還有什麼會讓人感到害怕?

曾經一位瓷繪老師告訴福器,他在陶藝名家王雲泉門下學徒的時候,好幾年也沒能進去內室學畫,整整刷了幾年馬桶,幾年後才能跟著師傅學畫瓷器。

正是因為這樣,他才知道能學一門手藝多不容易,能畫瓷器是多麼幸運,因為有些學徒沒堅持下來,只學了倒馬桶。

相關焦點

  • 京西古道的窯神傳說
    除了這些較為特殊的廟宇,北京西部的門頭溝還有座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窯神廟」。  窯神廟位於門頭溝的東溝口圈門,該處有個窯神廟公園。這裡的「窯」指北京西部山區開採煤炭的洞穴,特指小規模土法採煤的煤窯。窯神是窯主、窯工及家眷創造出來的精神支柱和保護神,窯主祈求窯神保佑多出煤,窮苦的窯工及家人祈求窯神保佑下窯採煤平安順利。
  • 任達華自曝遇襲留下「後遺症」,去寺廟還神,拜白虎祈求平安
    距離任達華遇襲已然半年之多,這期間雖然他原諒了「施暴者」,但留在心底的那份「恐懼」還是久久不能離去。為了復出以及接下來的繁重工作,任達華積極的進行鍛鍊身體,前段時間還被港媒直擊到現身公園跑步跳繩,敬業態度讓人十分欽佩。
  • 廣東圓玄道觀:拜太歲祈求神明庇佑的最佳勝地
    廣東圓玄道觀擁有全國最大的六十甲子殿,是拜太歲祈求神明庇佑的最佳勝地。圓玄道觀庭園廣闊,綠樹成蔭,殿宇棋布,在這裡不僅可以從中了解到中國古代道教文化的發展歷史,還可以領略中國古代建築的藝術風採。三清殿內供奉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氣韻生動,頷首俯視,令人由衷的心生敬仰。十二生肖青銅鑄造,人身獸首穿著袍服的造型,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十二生肖依造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序排列,前為一小型噴池。
  • 潮汕人拜的到底是什麼神
    熟練掌握了拜老爺的各種習俗可能都不知道拜的是什麼神明很多人詬病潮汕的迷信其實,每個民族、地方都有自己的信仰潮汕人的信仰,更多是一種感恩,一種對世間美好的嚮往也正是潮汕人廣泛的信仰,將很多民族的文化故事傳承下來 潮汕人為什麼有這麼多神潮汕,地處南海邊陲自古與中原相隔甚遠
  • 神起哥:網上賭博拜什麼神比較有用?拜了財神還是輸了
    最近有個網友問了個奇葩的問題:「神起哥,您好,我想問下網上賭博拜什麼神比較有用?拜了財神還是輸了。」剛開始我還以為是給我開玩笑呢,後來發現他是認真的;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這,這腦袋都燒壞了!真的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 結婚時,新人為什麼要先拜天地?究竟有哪些講究
    在傳統婚禮儀式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那就是「三拜」,分別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尤其在古代,拜堂是正式結婚的重要標誌,跟今天的新人領來結婚證完全是一樣的作用。之所以把「拜天地」放在首位,這根傳統文化觀念息息相關,確切地說,是跟人們的精神信仰有關。
  • 拜龍王:古代人們祭拜的神龍,真的存在嗎?為什麼我們是龍的傳人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龍存在嗎?龍的傳說在很久以前,人們普遍認為,龍是東方的神秘物種,有角有足,有鬣有須,還有龍鱗。俗話說「龍飛鳳舞」,這龍鳳便是動物界的領袖。在古代,龍圖騰的出現標誌著戰爭的勝利,由於龍圖騰的重要性,人們便把崇拜龍圖騰作為祈求豐收和平安的活動,慢慢演變成了有龍王這樣的角色。在神話小說《封神榜》中,有四海龍王,即東海敖廣、南海敖欽、北海敖順、西海敖閏,實際上古人把天地萬物中的龍分為54名龍王和62名神龍王。
  • 印尼人崇拜火山神,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和神搶食物!
    以前不敢想的事情,現在都滲透到生活中了,現在很多人都是在業餘時間出國增長見識,當然和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是不一樣的,俗話說千裡旅行不如萬卷書讀書,可見出去看看有多重要,自古以來人們的崇拜就被賦予了神秘的情節,人們以最虔誠的心為自己的願望祈禱。
  • 農村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是啥意思?
    就比如這句民間有關禮節的俗話「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其描述的就是有關傳統禮儀中的叩拜的忌諱!那麼這句話中「三」和「四」分別指的啥?老祖宗講的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有神秘力量引導人類?古代壁畫中隱藏高科技,究竟代表著什麼?
    有神秘力量引導人類?古代壁畫中隱藏高科技,究竟代表著什麼?人類誕生之前,地球上是否存在著更加高級的文明呢?這個問題一直也是在人們的熱烈討論之中。可是最近研究發現,地球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神秘事件,隱藏的秘密也許是我們人類無法想像的。文明痕跡比如我們發現過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我們無法判斷它是天然形成的還是人造物。在宇宙中人類也許是唯一的生物,但我們真的就是特殊的嗎?宇宙之中難道沒有其他生命嗎?
  • 去寺廟燒香,為什麼還有3、6、9分別代表什麼含義?不懂別瞎拜
    去寺廟燒香,為什麼還有3、6、9分別代表什麼含義?不懂別瞎拜現在旅遊業發展十分迅速,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前往祖國大地上不同的景區觀光。有人喜歡怪石嶙峋的大山,有人喜歡古樸典雅的小鎮,也有不少人喜歡去寺廟旅遊,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可以祈福請願。
  • 「古代將士頭盔上為啥有槍尖?有什麼用處?」神評太精闢了,哈哈!
    「古代將士頭盔上為啥有一個槍尖?有什麼用處?」神評太精闢了,哈哈哈哈 大媽你沒事吧,感覺你隨時都要心梗的了
  • 中國古代祭祀之吉禮:祭天、祭地、祭祖、祭聖賢
    古人認為天乃是萬物之主,有主宰一切的權利。故而,幾千年來,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平常百姓,無不是信天,敬天以及拜天。用他們所能想到的種種方式舉行祭祀儀式,祈求能夠獲得天神的保佑。就算是祭祀天神,也有其中許多的門道。因為受祭祀的天神實在太多,所以也有著尊卑之分。
  • 為什麼古時候結婚要「拜天地」?
    相信大家肯定都看過古裝電視劇,裡面的男女主角在成婚時都要經過一系列的步驟,聽得最多的肯定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了。其實呀,這些可不是空穴來風,我國古代傳統的婚禮禮儀中,已經流傳了千百年了。在形式上,拜堂也較為隆重:要設香案、點花燭,地上要鋪紅地毯或紅布,夫妻要鄭重其事地下跪磕頭。解放後,拜堂的儀式在我國城鄉大部分地區仍有所保留,但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有很大改變,如已基本上沒有拜祖廟或祖宗神位、拜花燭、拜鏡臺的內容,而只有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互拜和拜親朋賓客,而且有的地方只有前三項或後三項,甚至只有後兩項。
  • 奇門遁甲之八神:「神」非「神」,宇宙內外的神秘力量
    對於天、地、人三盤,天有九星、人有八門、地有八方應八卦,那麼,這個奇門中的「神」又應該歸類於哪一盤呢?很多初學者,甚至一些學者習慣於將八神並列參考於天盤,或者對其所屬,模稜處之。筆者深不以為然,其一,「八神」必應以天、地、人三盤之外而另處之,名曰「神盤」;其二,神盤之位應遠在天盤之巔,並謹嚴其位,重之其用。
  • 仙緣弟子必修:拜廟,求神佛
    我是一個「遇觀則進,遇廟則拜」的人,每個月都會抽出時間去寺廟或者道觀走一走,去拜一拜,讓我保持這一點的並不是有所求,反而是無所求。我常和身邊修行的朋友說,「沒事多去拜拜廟,有助於自身的修行。」但是總有朋友會提出來,「為什麼拜廟會提升自身的修行?」接下來,我就說一說我自己的見解。我見過很多人及修行之人,在現實生活中遇見問題或者希望達成什麼願望亦或者想接緣分接東西的時候,「臨時抱佛腳」去拜神佛,祈求神佛幫助及贈與,以便達成自己的目的。以上這些種種,其實在我看來,你拜的不是「神佛」,而是你內心的「欲望」。
  • 今天農曆七月七,拜「魁星」,祈求考試順利
    今天是農曆七月七日,不僅是七夕節,還是魁星的生日在過去,想追求功名的讀書人,一定要在七夕這一天,拜魁星。讀書人祈求魁星,保佑自己在考試的時候一切順利、金榜題名。道教中的魁星爺,指的就是魁鬥星,它是廿八宿中的奎星,因為是北鬥七星的第一顆星,所以也稱為魁星,或著是魁首。
  • 洪秀全創建的拜上帝教和清末的白蓮教是同一個教派嗎?
    拜上帝會和白蓮教不是同一個教派。簡而言之,拜上帝會的理論基礎來自基督教,白蓮教的理論基礎來自佛教、摩尼教以及民間信仰。1843年,洪秀全多次因考試不及格而受到刺激。他吸收了一些基督教教義對世界的忠告,開始拆除孔子的石碑,敬拜上帝。
  • 檔案揭示御窯金磚的前世今生
    御窯金磚,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聽說過這麼一個響噹噹名號!但是,你是否會有很多疑問,為什麼蘇州陸慕的磚窯被稱為「御窯」?而御窯產出的磚為什麼又稱之為「金磚」呢?御窯金磚和其他磚相比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古代女子的嫁妝都有什麼?除了首飾盒之外,這個東西用處讓人臉紅
    古代女子的嫁妝都有什麼?除了首飾盒之外,這個東西用處讓人臉紅「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雖然說社會因為發展而變得越來越便捷,很多時候人和人之間也可以非常融洽的相處,但是在歷史這條河流上,誰都不能把源泉的能量給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