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三聲編輯部 三聲
��本號引起極度舒適,建議星標一下
一方面,娛樂明星作為內容創作者的另一面通過平臺的邀約被放大,有助於明星自身的形象塑造與強化;另一方面,當更加立體的內容創作矩陣形成,頭條娛樂所構建的「明星內容」更加體系化,也推動了平臺本身在宣傳、發行等一系列鏈條上的勢能展現,可謂「內力」盡顯。
作者 | 周亞波
4月8日晚,演員白宇度過了一個有些特別的30歲生日。
作為具備著高人氣的國內知名演員,白宇所演繹的諸多「第二人設」已有許多為人熟知的形象,在《鎮魂》、《蓬萊間》等影視作品中的表演為其積累了眾多的粉絲。另一方面,白宇在綜藝節目、社交網絡中所展現的「第一人設」也常為粉絲所樂道,幽默、擅自黑且富有內涵的性格也成為了自己深得觀眾喜愛的原因。
直播前一日,白宇在發布預告時宣布了自己的「新陣地」,他將正式以創作者的身份入駐今日頭條:「今年和我的你們一起做自己的『明星創作者』。」
「明星創作者」是今日頭條近期開闢的新創作者標籤,白宇也正式成為了首位官宣的「今日頭條明星創作者」。今日頭條相關人員向《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透露,4月8日的生日獨家直播將只是一個開始,白宇將在今年持續在頭條與粉絲展開親密互動,後續的直播與系列視頻都值得期待,此外,後續還將有更多的神秘大咖加入今日頭條明星創作者陣營。
頭條娛樂與娛樂明星的互動早已十分常見。進入2020年,這類的互動已經逐漸變得更加立體。例如,疫情期間,婁藝瀟、喬欣、張天愛、周海媚、鄭合惠子、董又霖、陳都靈等超過20位藝人參加了《我的宅家日記》獨家vlog拍攝工作,真實的疫情生活展現在觀眾面前。
與外部與明星資源的交互相比,頭條娛樂針對平臺自身特性,率先完成了進化。其與明星的籤約,所追求的,早已不再是「走穴」式的眼球效應,而是與頭條整體的流量池與推薦機制深度匹配的內容系統構建。
一方面,娛樂明星作為內容創作者的另一面通過平臺的邀約被放大,有助於明星自身的形象塑造與強化;另一方面,當更加立體的內容創作矩陣形成,頭條娛樂所構建的「明星內容」更加體系化,也推動了平臺本身在宣傳、發行等一系列鏈條上的勢能展現,可謂「內力」盡顯。
01 | 立體內容
粉絲都知道,作為陝西漢子,白宇曾多次展現自己對麵食的喜愛。4月8日晚的直播中,白宇捧著足以以假亂真的「面形蛋糕」,樂開了花。
直播中,白宇幾乎無時不刻展現著自己和粉絲的親近關係,以及自己在直播方面的天賦。粉絲親切地喊他「白主播」,白宇喊出 「在線感謝今日頭條粉絲的豪華應援大禮包」等內容時也相當的熟練 ,還特地在直播中以清唱的方式祝福抗疫一線工作者。而關於自己胖瘦的問題,白宇與粉絲的互動也幾乎貫穿了整個直播過程。
在影視作品中展現演技,在日常生活中展現魅力,白宇的演員之路一直經歷著這樣的過程,這也成為了他收到今日頭條的邀請,在時間上成為第一號「今日頭條明星創作者」的原因。4月8日的生日直播,也顯然只是一個開始,後續的直播和獨家視頻內容也都已經在計劃當中,其粉絲和受眾有機會在今日頭條上看到一個更加「立體」的白宇。
立體的內容不僅僅體現在「今日頭條明星創作者」計劃上,而是通過多種內容途徑,貫穿到了頭條娛樂在2020年打造更加多元、豐富的娛樂明星內容的目標當中,此前,超過20位藝人拍攝《我的宅家日記》vlog的事例已經獲得了成功,在與央視電影頻道的強強聯合下,活動的全網曝光達到了2800萬。
直播計劃也正在有序進行當中,並貫穿到了多維度、多場景的應用。3月初,譚詠麟在今日頭條上演內地直播首秀,今日頭條與環球音樂合作,打造音樂雲現場,引來了空前的關注。甚至有用戶透露,老闆和同事要求公司開會換日期,「以避免和校長的直播撞檔」。譚詠麟內地直播首秀的話題在今日頭條平臺上達成了3213萬閱讀量和1.7萬的討論數。
相關負責人告訴《三聲》,作為今日頭條推出的娛樂直播計劃,「頭條星live」旨在聯合全行業進行大流量高曝光的娛樂直播的探索,為用戶創造多元化的娛樂內容體驗,讓「雲上信息」創造更多價值。
2月底,在疫情較為嚴峻之時,今日頭條、西瓜視頻聯合摩登天空開啟「宅草莓:Hi 我也在線」線上音樂活動,用直播、短視頻等方式,將線下草莓音樂節搬到了線上。這種乍看有著「體驗打折」擔憂的活動,卻通過線上自製節目、直播等形式的獨家內容得到了更多釋放,最終7天觀看人次超過1500萬,抖音話題播放量超過1200萬,12組藝人與727萬網友在線聊天的壯觀場面,成就了獨有的「線上福利」。
疫情客觀上為一些內容向線上轉移創造了動力,但不容忽視的是,今日頭條在基於其流量和分發效率上的運營能力,也進一步提升了平臺的可能性。更加豐富、立體的內容在今日頭條平臺上得到曝光機會,反過來又促進了內容的進一步多元與立體。
02 | 全面鏈路
這種內容上的「立體」,也不僅僅體現在內容形式和互動形式的多元化上,更可以體現在整個平臺生態的交互中。在「有點有料有深度」的指導思想下,頭條娛樂正在嘗試用更加全面的鏈路,為不同的內容找準曝光、轉化方向,並形成合力。
作為用戶群像不偏科,性別、年齡、城市分布符合全體網民分布,呈現著「全面覆蓋」性質的平臺,今日頭條在娛樂內容的多點發力,也正是對受眾群像特點有深刻認知後的策略性應對。
以「今日頭條明星創作者計劃」為例,在今日頭條平臺下,圈層化的粉絲運營將不再成為唯一解,觀看白宇直播的觀眾,不僅僅有他的忠實粉絲,也有通過內部曝光機制和推薦機制下所帶來的潛在受眾。
這意味著,在本身受「流量效應」影響較大的娛樂內容中,今日頭條平臺下的呈現,不僅僅能夠保證流量,也可以保證流量的平均價值;不僅可以成為「增量收割機」,也能讓宣傳方、廣告主更能精確定位,達成更高的轉化率。
價值可以體現在多方面,它包含了目標人群的外延,也包含了宣傳路徑的再定義。
同樣是疫情期間,3月末,胡海泉在今日頭條連續3天直播開啟個人云音樂會,同時發布三支獨家微紀錄片,展現自己在創作期的多面生活。在話題下,就有不少用戶表示,本來只是「聽過胡海泉的歌」,現在「對他的生活有了更加豐富的了解」。
此外,電影《大贏家》也已經成為了線下經濟在線上釋放能量的一大樣板。從線下轉到線上上線後,影片宣發的環節幾乎樣樣不少:「雲首映」、「雲路演」的形式包含了大鵬、柳巖、孟鶴堂等眾多主創和眾多頭條影視大V的參加;「影視大咖陪你聊」計劃則帶來了更加實時、系統、全面的線上宣發樣板。最終,參與者中,既有老牌影迷,更有此前的非院線電影受眾、但被內容吸引的人群代表。
另一方面,諸多成功背靠著頭條娛樂對內容質量的重視,這些內容不僅僅飽含著一般認識下娛樂內容「短、平、快」的特點,而是具備著全面性,不僅明星創作者的多面性能夠更多地呈現,內容形式和分發上也能儘可能滿足不同受眾的喜好與要求。
例如,在今日頭條推出的創作者對談明星的專訪欄目「我想和你聊一聊」中,在今日頭條創作者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下,為明星打造的深度文字內容同樣突出著頭條創作者的特殊屬性。在三位不同的創作者對袁弘、袁姍姍和張雨劍對談內容發布後,三個話題詞全部登上頭條熱榜,得到了全網深度傳播。
這種鏈路的全面性,在路徑上與「今日頭條明星創作者」的開闢形成了邏輯閉環:
在今日頭條,「明星創作者」包含著「明星」和「創作者」的雙重身份,他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創作各類有價值的內容,它們都可以高效地找到他們的受眾,在達成宣發效果的同時,更能突破既有的流量天花板,不斷高效又準確地尋找到潛在目標人群,延續自身的熱度與事業生命力,在體系的作用下,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另一側,這類內容也在不斷豐富頭條娛樂自身的內容矩陣,增強用戶黏性與體系活力。在不斷的建設與發展中,依賴訂閱體系的圈層效應與依賴內容分發的「破圈效率」更有希望達成平衡,形成「內力」。
當最終的邏輯閉環形成,在這種「內力」下,頭條娛樂的內容和運營優勢仍將放大,在宣發側的可能性也將得到進一步釋放。這一切正在被證明。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爆料或尋求報導】加微信號:sanshengss333
【商務合作】加微信號:sansheng_kefu
點擊【下方圖片】 了解更多精彩文章
原標題:《一場「明星創作者」直播,一次頭條娛樂「內容探索」》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