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求基俄熱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0日訊(索朗磋 記者 文驥)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有一支「主力軍」,叫作駐村幫扶隊員。你知道他們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嗎?4月20日,四川新聞網【我從脫貧攻堅一線來】聚焦我省眾多駐村幫扶隊員中的一員,一起走進他的12小時。
藏族小夥求基俄熱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20歲剛出頭,個不高,但長得很敦實。2018年7月1日,他被阿壩州藏醫院派到松潘縣毛兒蓋鎮阿藏村,成為了一名駐村幫扶隊員。在當地,村民親切地稱呼他為「阿克卓巴」,意思是來自草原的牧民小夥。
4月17日早上8點,當很多村民還在睡夢中時,求基俄熱早已走在鄉間村道上,精神抖擻地開啟了他一天的駐村幫扶工作。
工作中的求基俄熱
一上午,求基俄熱的主要工作就是走村入戶,宣傳政策。他深知,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從思想上拔窮根,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來到貧困戶家裡,求基俄熱用藏語向村民宣傳外出務工的就業政策,並引導大家多參與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等具體工作。「通過讓他們自主想辦法、做決定、出力氣,讓貧困戶勤勞就業,防止返貧。」
工作中的求基俄熱
在大家的努力下,今年,阿藏村基礎設施又是「大變樣」——廁所改造45戶、新建小型鋼架橋2座、修護生產便道20公裡、建設生態圍欄3公裡……村民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忙碌了一上午,此時已是午飯時間,求基俄熱的電話鈴突然響了:「阿克卓巴,不好了!我家的電線出了問題,能幫我們看看怎麼辦嗎?」
求基俄熱匆匆放下手中的飯菜趕到現場,排查之後,發現是因用電過量而導致跳閘,他馬上聯繫電工進行維修。
跳閘找「阿克卓巴」、辦證找「阿克卓巴」……在阿藏村,求基俄熱已經成了群眾的「萬能鑰匙」。
午後,毛兒蓋的太陽異常毒辣,求基俄熱來到五保戶索巴可老人家中。因老人年邁,腿腳不便,之前沒辦理過二代身份證,導致沒法辦理社保卡。這件事,求基俄熱一直掛在心裡。這一次,他專門給老人送來身份證。看著自己的身份證,老人樂呵呵地笑了。
每天,求基俄熱心裡都裝滿了農牧民群眾的大小事情。
伴著夕陽餘暉,求基俄熱又來到了紅色農莊。為了讓村集體經濟發揮效益,他和扎西老闆約好探討這裡的出租事宜。他早早地來到農莊清點好物資,並準備好合同等相關材料。18時,扎西老闆也準時到來。經過一番交談後,扎西老闆爽快地籤訂了合同。
考慮到大家的作息時間,求基俄熱和駐村隊員們商量著19點準時召開一次村民大會。會後,拖著疲憊的身子,求基俄熱回到自己的「小窩」。還有最後一項工作——他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總結今日的工作,制訂明日的計劃……此時已是20點。
家人曾經問他,在駐村期間有沒有最讓他感動的事,他想都沒想說到:「當然有了,貧困戶屋頭6歲娃娃跟他的小夥伴們說,我是他們家的親戚。」對求基俄熱而言,感動可以如此簡單。
工作了一天,12個小時,看似普通平凡,但這正是千千萬萬駐紮在基層的幫扶隊員們最真實的樣子。這裡可能沒有轟轟烈烈的「大項目」,有的只是群眾們普普通通的「小事情」。這些駐村隊員們用平凡書寫著美好珍貴的「駐村」時光,他們奉獻在一線,揮灑著青春的汗水,在平凡的駐村崗位上始終堅守初心,發光發熱。(阿壩州松潘縣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