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國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

2020-12-14 騰訊網

犀角形玉杯犀角形玉杯,現藏於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這件玉器通體由一整塊青白玉雕琢而成,杯腹中空可盛酒,杯口呈橢圓狀,由杯口至杯尾逐漸收攏,在杯尾捲曲處形成飛卷的浪花,看上去頗似一隻犀牛角,生動逼真

相傳犀牛角的酒杯可以溶解毒物,玉雖不能解毒,南越國的玉匠卻借題發揮,在器身上巧妙布局各層紋飾,再經過細緻的打磨,二千年後玉角杯仍放射出溫和恬潤的光澤。這件玉角杯採用陰線刻、淺浮雕、高浮雕及圓雕等多種技法雕刻,杯身紋飾纏繞一條夔龍,堪稱漢玉之極品。這件玉器是我國現存的唯一一件漢朝時期的玉角杯,隨後它還被列為我國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之一。

2.陶鷹鼎(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屬新石器時代,1957年出土於陝西省華縣太平莊。通高只有36釐米,但看上去顯得威武而雄壯。鷹的前胸為鼎腹,飽滿粗壯,器口開在鷹的背部。鷹的雙目圓睜,周身光潔未加紋飾,喙部呈有力的勾狀。

3.青花釉裡紅瓷倉(現藏江西省博物館)

這是一件在景德鎮出土的青花釉裡紅瓷器——樓閣式瓷倉。這是1979年9月,豐城縣文化館在省文物商店的協助下徵集到的。在倉後兩柱間有正楷直書墓誌,自右至左12行,共159字,記載死者為「故景德鎮長薌書院山長凌穎之孫女」,死於後至元戊寅(即後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安葬於南山。這件樓閣式瓷倉,造型別致,雖然是隨葬明器,仍不失為珍貴的工藝品。青花釉裡紅瓷器,甚為罕見,作為樓閣式瓷倉,並且有明確紀年,迄今僅為孤例。

4.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

漢晉時代。護臂用面錦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文字織錦,五重平紋經錦,織出星紋、雲紋及孔雀、仙鶴、闢邪虎等禽獸紋樣,紋樣題材新穎

5.

水晶杯

屬戰國時期,1990年杭州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出土。素麵無紋飾,透明,器表經拋光處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綿體狀自然結晶。此杯是用優質天然水晶製成的實用器皿,國內罕見。現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相關焦點

  • 我國3大無價之寶,永久禁止出國展覽,最後一個曾被農民拿來餵雞
    實際上,我國為了保護文物不受損壞,早已分三批列出了195件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今天要介紹的文物,便是其中之三。唐獸首瑪瑙杯,是唐代的一件玉器,1970年10月,陝西省西安市何家村在進行城市擴建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一處無主寶藏,施工隊火速聯繫了當地文物部門,這才保護了一千多件珍貴的唐代寶物。
  • 出國漲 不如看40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的國寶
    以下40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40件國寶此後永久不準出國展覽。這個漆木屐和現在的木 屐樣子差不多,是目前中國最古老的漆木屐,它距今1700多年,當年在日本展出時候還引起了轟動。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代,中日之間 就有了較為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在朱然墓漆木屐沒有出土以前,一般認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發明的,通過朱然墓漆木屐的發現,證明木屐是在中國通過唐文化東 傳到日本,最後被日本逐漸使用。現藏馬鞍山市博物館。
  • 美國人:看不懂中國,稀世國寶免費觀賞,簡直是「反人類」操作
    伴隨著我國的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國友人到中國旅遊觀光,感受中華本土的氣息。就有一位美國人評價中國說:看不懂中國,稀世國寶免費觀賞,簡直是「反人類」操作。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原來美國人所說的,便是位於我國山西五臺山臺外的南禪寺,這個寺廟非常奇特,雖然交通較為不便,但卻依舊有許多人前來造訪。
  • 中國最珍貴的7件國寶,被「永久禁止」拿到國外巡展,帶你開開眼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文明古國,歷史悠久。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流傳下來許許多多珍貴的文物,是世界文明的精髓,值得每個人的敬仰和守護。但是我國卻有七件國寶,由於太過珍貴,被「永久禁止」拿到國外巡展。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來開開眼吧。
  • 中國4件國寶級文物,如今被「永久禁止出境」,件件都是中國瑰寶
    中國4件國寶級文物,如今被「永久禁止出境」,件件都是中國瑰寶前些日子央視辦了一套講述國家寶藏的欄目,深受大眾的喜愛。其實文物這種東西從古至今一直備受關注,生活中大家都樂意去了解一些珍貴文物及其背後的故事,在我們國家多如繁星的文物中有那麼四件比較特殊,它們屬於一批永遠不能出境的群體,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寶藏,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感受下這四件國寶的魅力。第一件國寶名叫「獸首瑪瑙杯」,這是一件唐代的遺物。
  • 國家寶藏—禁止出國的國寶 穿越千年的「玻璃杯」
    戰國「水晶杯」2002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印發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目錄》64件珍貴文物被烈為如同法國《蒙娜麗莎》一樣的國家寶藏禁止出國,而後又先後於2012年,2013年公布了第二批、第三批,總共計195
  • 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一定要看一看!
    以下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準出國展覽。
  • 現存的五大古代名劍:圖1被禁止出國,最後一個非「地球之物」
    【現存的五大古代名劍:圖1被禁止出國,最後一個非「地球之物」】越王勾踐劍: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為該館的鎮館之寶。同時這把劍名列國家文物局公布的永久禁止出境展覽的頂級文物,是我國唯一一把永久禁止出境展覽的古劍。
  • 這件文物是國寶中的國寶,上交者獲獎五雙手套,現被禁止出國展出
    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2002年我國還制定了一系列「禁止出國展覽文物」的清單,今天我們要講的鸛魚石斧圖罐,也是其中的「禁止出國展覽文物」,所幸從一開始就得到很好的保護,沒有受到任何損害。1979年,在河南臨汝發現了一隻陶缸,這是一位名叫李建安的彩繪鸛魚石斧。
  • 這件文物乃是國寶中的國寶,禁止出國展覽,發現者獲五雙手套獎勵
    而接下來所要說的這件文物:鸛魚石斧圖彩陶缸,更是算得上「國寶中的國寶」,卻也多虧了一位河南的伯樂,才得以在數千年之後,得以重見天日,發生了什麼呢?李建安卻一臉鄭重地告訴他:「這是國寶!」
  • 山西出土一破罐子,刻倆符號成稀世國寶,專家:虞夏傳說是真的!
    夏朝真的是中國的第一個朝代嗎?根據古籍記載,夏朝改變了當時原始部落的制度,開闢了此後維持千年的世襲制。但目前關於夏朝的記錄還是太少,想探究夏朝的歷史還很困難。山西出土一破罐子,上刻倆符號成稀世國寶:夏朝之前果然還存在一王朝隨著現如今考古的深層發掘,越來越多的真相呈現在世人的面前,而這些結果也再一次印證了華夏文化是那麼的輝煌。
  • 聽文物講故事|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它來自三千年前的古蜀,從泥土中一波三折地被翻找出來,它被選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它就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成都金沙遺址是21世紀我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太陽神鳥金飾就是從金沙遺址出土的「國寶重器」,被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只有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才能欣賞到這件獨一無二的國寶。它不過手掌大小,整體呈圓形,上面的圖案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由四隻首尾相連的飛鳥構成,朝逆時針方向飛行。
  • 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nbsp&nbsp&nbsp&nbsp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成都8月3日電題: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nbsp&nbsp
  • 曾被眾人爭搶,今成為中國國寶禁止出境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不僅有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而且上下5000年的優秀歷史文化也被傳承了下來。除此之外,祖先們也憑藉自身的智慧與創造力為我們留下了眾多的歷史古蹟以及珍貴文物,這對我國的發展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就像是我國的北京故宮、秦始皇兵馬俑以及明長城等。在這其中還有一些比較珍貴的字畫,同樣也訴說著我國的歷史。
  • 中國曾送給9個國家23隻「國寶」,如今只有7隻存活,日本有2隻
    過去,中國送給9個國家23隻「國寶」,現在卻只剩下7隻倖存,日本建國後送給9個國家23隻「國寶」,為了能與各國友好相處,從那時起,就完全禁止了這類行為,從那時起,只有借債才能生存,直到現在,已有12個國家向我們借過熊貓。
  • 中國「最有名」的五大歷史博物館,北京就佔了兩個,你去過幾個
    中國首屈一指的歷史博物館是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故宮,即紫禁城,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現有藏品總量已有180餘萬件,金清珠玉、紀鎮怡寶、天下財富匯聚於此,有大量圖書典籍、文獻文件,收藏品豐富,世界罕見,成為去北京必去的景點之一。
  • 絲綢國寶,每一件都讓你讚嘆不已!
    中國上千年的人類文明歷史,雖有文字記載,但能抵達記憶深處的,也許只有一件件出土的文物了。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影響著世界,沿路出土的千年前的絲綢,無一件不讓人瞠目結舌,每一件都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五星錦「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漢代蜀地織錦護臂1995年於新疆尼雅遺址出土,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現收藏於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為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不過曾登上過央視《國家寶藏》的舞臺。
  • 溥儀逃出宮時,將它縫在棉衣裡26年不離身,現為「國寶中的國寶」
    1950年7月,正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特殊時期,社會各界紛紛捐款買飛機大炮,老百姓捐糧捐衣。而末代皇帝溥儀,經過幾番考慮,最終也向國家獻出了一個寶貝,一個伴著他倉皇出逃,歷經數次搜檢,卻被他始終貼身保存的寶貝——田黃三聯璽。
  •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清朝將領傾全家族之力守護國寶
    中國的漫長悠久的文化,讓我們擁有了數不清的文化瑰寶,但是隨著天災人禍,已經有大量的珍貴文物銷聲匿跡。如今我們在博物館中所看到的只是中華大量歷史瑰寶的冰山一角。還有許許多多的文物並沒有「浮出水面」。曾經有一位清朝的將領發現一件稀世珍寶,並且傾全家族之力守護國寶,卻也家族帶來了禍患。
  • 中國追回流失日本國寶史記
    國寶回家,迅速刷爆網絡;吸引全國熱議。 有網友就問:為什麼此次中國文物局未出資回購,就能追回流日國寶?為什麼之前要花大價格回購流失海外國寶?中國有多少國寶流失日本?中國政府成功追索多少次?本文將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