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珍貴的7件國寶,被「永久禁止」拿到國外巡展,帶你開開眼

2020-12-10 禮遊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文明古國,歷史悠久。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流傳下來許許多多珍貴的文物,是世界文明的精髓,值得每個人的敬仰和守護。但是我國卻有七件國寶,由於太過珍貴,被「永久禁止」拿到國外巡展。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來開開眼吧。

第一件,春秋蓮鶴方壺。它出產於春秋時期,全身青銅打造,是研究西周時期工藝和文化的重要文物。我們可以看到壺頂被製造成了蓮花的形狀,而在此上站立著一隻昂首的鶴。春秋蓮鶴方壺是我國第一批被寫進檔案裡「禁止」拿到國外巡展的文物,足見其珍貴。

第二件,獸首瑪瑙杯。它誕生於唐朝,代表著唐朝玉器文化的巔峰。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中國最強盛的朝代,而玉器文化也在這個朝代走上了巔峰,獸首瑪瑙杯自下而上由晶瑩剔透漸變到深色如漆,十分讓人著迷。

第三件,鴨形玻璃注。北燕時期的鴨形玻璃注,由於外觀就像一隻鴨子而得此名稱。這是玻璃器具的工藝頂峰,不僅在當時一直被人們頂禮膜拜,就算放到現在,也一樣有著很重要的研究價值。

第四件,銅車馬。兵馬俑中的銅車馬,看上去栩栩如生,每處細節都精緻生動,是不可多得的車馬雕刻工藝。不過,就算想拿到國外巡展,估計也是十分麻煩吧。

第五件,水晶杯。水晶杯誕生於戰國時期,全身晶瑩剔透,據說,在夜間也能看到水晶杯的光澤。水晶杯的工藝十分的精細,也是十分容易遭受到破壞的,它的文化價值加上自身特質,被禁止拿到國外巡展也是能理解的。

第六件,西漢角形玉杯。看名字就知道它來自西漢,它以獸類的角作為靈感而打造,做工精美,是明代以前唯一的漢代玉杯,和獸首瑪瑙杯一樣,在中國玉器歷史裡是豐碑的存在。

第七件,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這是佛教最高權威的象徵,為了維護佛教在我國的尊嚴,自然也是不能將如此珍貴的寶物拿到國外巡展的了。

相關焦點

  • 中國4件國寶級文物,如今被「永久禁止出境」,件件都是中國瑰寶
    中國4件國寶級文物,如今被「永久禁止出境」,件件都是中國瑰寶前些日子央視辦了一套講述國家寶藏的欄目,深受大眾的喜愛。其實文物這種東西從古至今一直備受關注,生活中大家都樂意去了解一些珍貴文物及其背後的故事,在我們國家多如繁星的文物中有那麼四件比較特殊,它們屬於一批永遠不能出境的群體,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寶藏,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感受下這四件國寶的魅力。第一件國寶名叫「獸首瑪瑙杯」,這是一件唐代的遺物。
  • 稀世國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
    這件玉器通體由一整塊青白玉雕琢而成,杯腹中空可盛酒,杯口呈橢圓狀,由杯口至杯尾逐漸收攏,在杯尾捲曲處形成飛卷的浪花,看上去頗似一隻犀牛角,生動逼真 這件玉角杯採用陰線刻、淺浮雕、高浮雕及圓雕等多種技法雕刻,杯身紋飾纏繞一條夔龍,堪稱漢玉之極品。這件玉器是我國現存的唯一一件漢朝時期的玉角杯,隨後它還被列為我國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之一。 2.陶鷹鼎(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 帶你開開眼,見識中國最牛高鐵!
    帶你開開眼,見識中國最牛高鐵!
  • 出國漲 不如看40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的國寶
    以下40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40件國寶此後永久不準出國展覽。陶質彩繪,器高47釐米、口徑32.7釐米。陶缸繪有鸛鳥銜魚,旁邊豎立一件石斧的畫面,作者用白色在夾砂紅陶的缸外壁繪出鸛、魚、石斧,以粗重結實的黑線勾出鸛的眼睛、魚身和石斧的結構,畫面效果粗獷有力,繪畫具有中華 民族遠古時代的造型特徵,是一件罕見的繪畫珍品。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 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一定要看一看!
    以下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準出國展覽。
  • 在日本的根津美術館,竟然能看到中國最珍貴的國寶
    風之長廊在魚皮餃緊湊的東京幾日行程中,根津美術館絕對是最讓人滿意的景點之一。看著雖只是個不起眼的美術館,其中卻大手筆的坐擁7000多件珍貴的館藏。豔陽高照的表參道好天氣不可求,感謝那天的晴朗,可以看到最美麗的日式庭院,一花一樹都展現了最自然的姿態。
  • 我國3大無價之寶,永久禁止出國展覽,最後一個曾被農民拿來餵雞
    實際上,我國為了保護文物不受損壞,早已分三批列出了195件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今天要介紹的文物,便是其中之三。唐獸首瑪瑙杯,是唐代的一件玉器,1970年10月,陝西省西安市何家村在進行城市擴建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一處無主寶藏,施工隊火速聯繫了當地文物部門,這才保護了一千多件珍貴的唐代寶物。
  • 中國曾送給9個國家23隻「國寶」,如今只有7隻存活,日本有2隻
    過去,中國送給9個國家23隻「國寶」,現在卻只剩下7隻倖存,日本建國後送給9個國家23隻「國寶」,為了能與各國友好相處,從那時起,就完全禁止了這類行為,從那時起,只有借債才能生存,直到現在,已有12個國家向我們借過熊貓。
  • 這件文物乃是國寶中的國寶,禁止出國展覽,發現者獲五雙手套獎勵
    縱觀古代歷史,你就會發現,關於「識貨」的名言,絕對不在少數,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千裡馬少之又少,伯樂卻更是有限,千年積累下來,也有不知道多少文物曾經一度蒙塵。 就拿元代的瀆山大玉海來說,這一件忽必烈花費13噸玉石打造的酒器,等到清朝大臣發現它,竟然只是被放在一家寺院,被幾個和尚當做醃製鹹菜的罈子,多少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 曾被眾人爭搶,今成為中國國寶禁止出境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不僅有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而且上下5000年的優秀歷史文化也被傳承了下來。除此之外,祖先們也憑藉自身的智慧與創造力為我們留下了眾多的歷史古蹟以及珍貴文物,這對我國的發展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就像是我國的北京故宮、秦始皇兵馬俑以及明長城等。在這其中還有一些比較珍貴的字畫,同樣也訴說著我國的歷史。
  • 國外在中國極其珍貴的文物有什麼?還有三大宗教頂級聖物
    ,不論是英國的大英博物館,還是法國羅浮宮亦或者是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總之在各個發達國家,都收藏有中國的珍貴文物。  還有曾經在河南開封的猶太人所保存最古老的《聖經·舊約》,可惜這本聖經最後被一位西方傳教士給騙走了。不然的話,三大宗教的聖物都在中國,那可真是一大奇觀!  日本武士刀
  • 這些禁止出境的文物,你知道幾件?
    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源遠流長,留下來的奇珍異寶絡繹不絕,一件件經過工匠精心打造出來的文物,不僅是工藝技術的代表作,更是中華民族歷史的傳承,為了更好的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國家規定一些國寶是永久不準出國展覽的,今天我就帶大家領略一下永久被禁止出境文物的風採。
  • 《如果國寶會說話》裡的100件國寶,這個博物館有30件展品
    如果你對《如果國寶會說話》裡的文物念念不忘,不妨親身前往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一睹文物們在現實世界裡的「音容笑貌」。若想探訪老北京文化,首都博物館是首選。但想要看到國內的「重量級」國寶,還得是國博。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入口在天安門斜對面,出口則正對人民大會堂。
  • 這件文物乃國寶中的國寶,嚴禁出境展覽,發現者被獎勵五雙白手套
    引言正所謂「黃金久淹在泥沙,有日開藏世共挎。」有一些珍貴文物經過歷史千年的掩埋,見證了上古時期的歷史,使得人們不得不對這些先輩們的文化肅然起敬。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有的時候並不是以絢麗多彩的面目受到眾人的重視,而是經歷了千年的風雨和沉澱,古樸而看起來極為不起眼。這其中有一件文物乃是國寶中的國寶,嚴禁出國展覽。
  • 近代最無恥收藏家,183件國寶無償捐給美國,給國家卻要450萬美元
    建國後,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在國家的號召下,眾多愛國人士和考古專家紛紛加入收藏文物的行列,他們花天價從國外買回文物無償捐獻給國家。然而,接下來有一位美籍華人卻將原本屬於中華民族的千年國寶無償捐給美利堅合眾國。這些珍貴的國寶包括清王翬長達十六米的巨幅名作《長江萬裡圖卷》。這一無償捐贈立即在我國史學界引起軒然大波
  • 海賊王:無法去巡展現場,你將錯過這些精彩,但你也可以不錯過
    眾所周知,海賊王巡展已經來到中國,不過初定的城市只有6個,所以這對於大部分海迷來說,是沒有辦法去看的。於是這些內容,你就會錯過:一、草帽一夥等比例模型根據漫畫中草帽一夥的身高,製作了他們9人的1:1模型,比如路飛就是174cm,弗蘭奇是240cm。
  • 馬未都新作《國寶100》線上首發
    2020年9月3日,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歷經兩年創作的新書《國寶100》在線上首發。書中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馬未都說,自己講述國寶,並不是作為文獻資料而寫作,而是將自己與國寶的故事寫了進去,這是與別人講國寶的不同之處。呂后印和瓷母瓶都很傳奇記者:在這100件國寶中,您覺得經歷最傳奇的是哪件?
  • 中國追回流失日本國寶史記
    最成功案例: 1)2001年,美國無償歸還在中國被盜的「王處直墓武士浮雕像」2003年,西漢竇皇后墓出土的6件陶俑,在美國拍賣前,被中國及時追回; 2)2008年,丹麥地方法院宣判,將查扣的156件相關文物歸還中國;
  • 這件文物是國寶中的國寶,上交者獲獎五雙手套,現被禁止出國展出
    熱愛文物的人不計其數,在今天這個和平年代,許多國家舉行大型展覽時,或多或少都會拿出幾件珍貴文物撐場,甚至有時還會向別國借,比如1993年新加坡舉辦文物展時,就曾經借過我們的越王勾踐劍。從那時起,越王勾踐劍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一件非常珍貴的文物,但是我國在幾經猶豫之後還是把它借給了新加坡,可越王勾踐劍在展出時卻出人意料地發生了事故,其劍身不小心卡在有機玻璃上,造成劍身受傷,國民怒不可遏,後來越王勾踐劍很少外借展出。
  • 馬未都新書《國寶100》首發線上接受採訪 挑選100件國寶講述100個...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9月3日,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歷經兩年研究創作的重磅新書《國寶100》在線上隆重首發,此書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其中不光講述了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還講述了馬未都在收藏圈、文物老饕們之間打聽到的各種趣聞,著實豐富了這本書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