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胡育兒日記
有很多老人在年過50歲的時候,還是不願意停下腳步,不停地找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奔忙,也是為了給兒女減輕很多的負擔,即使真的讓他們閒下來,父母也會渾身的不自在,想著自己還有力氣,有這樣的父母子女也會十分的幸福。
但是還有一些父母一過半百就想著如何養老,這也難怪他們操勞了一輩子,但是應該為子女著想,自己的子女還沒有結婚生子的,應該想想他們的未來,即使不幫助子女,也不要去給子女增添負擔。
「生了你就要給我們養老」,52歲父母硬逼兒子拿錢,最終釀成悲劇
劉宇(化名)出生在一個小鄉村,父母都是農民,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劉宇考了出去,成為了一名大學生,上大學之前劉宇的父母就對劉宇說:「沒有白供你念書,以後畢業了要養活我們。」
等到劉宇畢業後找到了一家公司,收入還不錯,家裡面的老房子已經拆遷,父母住上了新的房子,而且還有很多的養老錢,但是父母讓兒子趕緊兌現自己的承諾,每個月往家裡寄1500元,開始劉宇感覺是孝順老人應該做的。
但是隨著劉宇交了女友之後,兩人相處的也不錯,想要結婚攢錢買房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每個月給父母1500元之後,自己根本就攢不下什麼錢,更別說買房子了。
將自己的問題跟父母說話之後,父母竟然冷言冷語:「那我不管,我生了你,你就要養我們。」慢慢的劉宇的壓力越來越大,甚至都開始吃藥入睡,女友最後一次爆發也是「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女友看到了劉宇的家人如此的不近人情,就果斷地離開了他,至此以後劉宇也沒有再去上班,在一個早晨從單位大廈的樓頂跳了下去,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劉宇的父母接到了這樣的噩耗,哭成了淚人,雖然後悔但是也挽回不了劉宇的生命。
很多父母都會跟劉宇的情況一樣,尤其認為自己對子女有養育與栽培之情的,子女在有經濟能力之後就應該回饋父母,這樣的做法沒有錯,但是不能在子女有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還要硬逼著子女,這就是父母的問題了,現在社會中面對這樣壓力的年輕人不佔少數,也有很多夫妻因為要幫助父母而產生分歧,甚至總是吵架。
很多網友就此大吐苦水:
@一隅:我的女兒是養女,說好等她工作開始,一個月的工資三分之一要交給我,但是我不是要用女兒的錢,我就是害怕她的工資都花光.@幾度東風雨飛花:都是貧窮惹的禍,我父母四十多歲的時候就要我們給養老,八十年代初,他們工資每個月都是近百元,我也是一百左右,全部交給家裡,現在我已經快60歲了,除了看養老金存摺給自己將來養老,還在外面找了個工作,掙點錢也能補貼家用。@你好養老是幫扶,是情分。是父母不能自理的時候需要的幫助,子女根據自己的情況提供的安排,養老不是子女成年就要有的義務。
面對眾說紛紜的網友,養老應該如何安排才是善待父母呢?
1. 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
子女如果在經濟收入沒有很大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在經濟方面給父母幫助,如果父母需要的情況下。父母也應看子女的能力,如果子女還沒有成家立業,尤其男孩需要買房子等問題,就要考慮是否還要給子女添負擔,如果父母真的沒有工作的能力,必須需要子女來贍養,那么子女就要盡到贍養的義務。
2. 平時與父母多溝通
子女平時與父母多溝通,讓父母知道自己最近的狀況,與父母談談心,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也會讓父母對自己多一些理解與關懷,這樣在遇見問題的時候與父母多多的商量,也會讓父母理解自己的處境。
父母是最疼愛子女的人,有的時候他們也許是真的想幫子女存錢才會這樣,所以如果真的遇見困難要跟父母講清楚說明白,沒有養育之恩何來贍養義務,父母也要適當的理解子女在外拼搏的不易。
今日話題:你認為父母應該如何對待子女的贍養問題?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