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爽爽子
「贊恩,你為什麼要上法庭?」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
「為什麼要起訴父母?」
「因為,他們生了我。」
不知道大家對這段話熟不熟悉。這是影片《何以為家》中剛開始時主人公贊恩和法官的一段對話。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12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庭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故事中,贊恩的父母明知養不起還在不停地生育,甚至為了生計把11歲的妹妹賣給商販為妻,最後導致妹妹流產死亡。
而贊恩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持刀捅了商販,也因此鋃鐺入獄。
在看完這部影片後,回過頭來看到了小外甥的笑臉,我忽然間感到無比的慶幸。
慶幸他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度,也慶幸他降生在一個和諧的家庭,更慶幸的是,他一直都被愛包圍。
有人說,贊恩父母是被逼無奈,才不得已將女兒賣給商販。是因為社會大環境的悲哀,才造成父母的自私,從而導致兒女的悲慘結局。
可這一切的悲劇,真的只是社會環境的錯嗎?
01 如果沒有撫養的能力,請不要隨意行使生育的權利
贊恩父母為了生計把11歲的女兒賣給商販與泰格斯特寧願冒著被抓的危險打黑工,也要守護自己的孩子,形成鮮明的對比,說明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屈服於人性的自私。
贊恩的父母口口聲聲說:「只要能養孩子,讓我做什麼都願意」。
可結果呢?為了生計把剛來初潮的女兒賣給商販,還讓女兒因此喪了命。
我不明白贊恩的父母明明養不起那麼多的孩子,為什麼還要不節制地生育呢?
出生在這種家庭,命運早已註定了。無非就是延續著父母的老路,像老鼠一樣躲在不能見光,這根本不是愛,而是傷害。
孩子無法選擇父母,無法掌控自己是否降生,但是父母卻可以決定孩子是否出生。如果選擇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那麼就應該做好當父母的準備,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精力和能力,請不要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因為這對孩子來說,只能是一種負擔。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篇報導。
一個男人不僅家庭貧困,身體也有毛病,連勞動能力都喪失了。但是後來家裡託關係找了一個智障女人給他當媳婦兒,說是要傳宗接代。
後來還真生下了一個女兒。可是看完報導,我寧願她從來沒有出生過。
這個女孩子7歲就開始自己做飯,學著照顧父母,閒暇之餘還要下地幹活兒。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裡撒嬌玩鬧,她卻早已承擔起生活的重擔。
很多人都說,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拉扯大,作為子女要懂得感恩,要孝順父母。這話沒錯,女兒照顧爸媽,合情合理,天經地義,說出去還能感動一大波人。
可是這個女孩子從一生下來就是不幸的,本該快快樂樂地享受童年的她,卻因為父母被剝奪了享受童年的權利。
她的出生,對父母而言是天賜的福分,可是對這個女孩來說,卻是苦難的開始。
說得好聽點兒是有個孩子有個慰藉,說得難聽點兒就是,這個孩子對她的父親而言,幾乎是一個免費的保姆,養老送終的保障。
做父母的是有多自私,沒能給孩子一天的幸福,卻要求孩子照顧他們一生。
這一切對女孩來說,真的公平嗎?
如果可以選擇,我相信,沒有一個孩子,會願意降生在這樣一個家庭。
父母沒有經過孩子的同意,擅自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已經是對孩子的一種「負擔」,更別說還讓孩子承受本不該他承受的痛苦了。
孩子來時乾乾淨淨,一身輕鬆。所以父母,包括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沒有資格要求孩子背上一身「債」。
就像讚恩的父母一樣,沒能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已經是作為父母的失職。更可惡的是,竟然為了生計販賣自己的女兒,奴役自己的兒子。
最終導致了女兒死亡的悲劇。
父母的一個決定就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可是不管怎樣,作為父母,如果是真的為孩子好,無論做出什麼決定,都不應該損害孩子的權利和利益,都不應該讓孩子承受生活的苦難。
就像影片中贊恩所說的一樣:沒能力撫養孩子的人別生了。這句話並不是要剝奪底層人民做父母的權利,而是在挽救悲劇的生命。
雖然說,生活的艱辛與現實的無奈並不是父母剝奪孩子幸福的理由。
但是,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能力,請不要隨便行使生育的權利。如果你行使了生育的權利,請盡心盡力地養育。
02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應該是相互的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明星毛曉彤,在她兩歲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後來她一直跟著母親生活。十幾年來父親幾乎很少關心她的生活,更別說她的學習和教育了。
可是就在毛曉彤大火之後,他的父親在某節目中控訴「身家幾億」的明星女兒不贍養自己,他希望通過節目給女兒施加壓力,給自己5000萬贍養費。
通過節目我們知道,這位父親曾經吸過毒,很長一段時間裡靠前妻所給的400元生活費為生,可以說基本上就沒盡過父親的義務。
然而就是這位父親在節目中威脅女兒給自己錢,不給錢就一起下地獄吧。他似乎只關心一件事:我要錢,不給我錢就毀了你!
看完節目後,我不禁懷疑,這真的是親生父親嗎?不然做父母的哪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呢?簡直就像對待仇人一樣。
作為一個父親,卻從來沒有關心過女兒是如何長大的,她的成長路上幾乎沒有父親的身影。
這種人又怎麼有臉來要女兒給贍養費呢?
所以,我真的很討厭別人說,父母生了你就已經是天大的恩情了,你就應該感恩戴德才行。沒有盡過作為父母的一絲責任,又憑何要求做子女的來贍養呢?
其實「愛」應該是相互的,付出應該也是相互的。父母養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長。孩子也贍養父母,陪伴父母老去。本質上都應該出於愛和尊重。
如果你在孩子小時候沒有給他足夠的關愛和陪伴,那麼在你老了也沒有資格要求孩子為你付出什麼。小時候你都沒給孩子的東西,又怎能指望他長大了再給你?
在電視劇《天道》中,母親說,「都說養兒防老,養兒防老,我到最後卻落到這個地步,生兒育女有什麼用?」
王志文說,「媽,如果您養兒是為了防老,就別說母愛有多麼偉大了,您養來養去,還是為了自己,這是交換。等不等價還倆說呢!」
隨著長大也慢慢明白,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當父母的。
有些人生孩子是因為愛,而有些人生孩子只是為了「養兒防老」。
對於後者來說,養孩子更像是一筆投資,無論這筆投資多不多,夠不夠,一旦我需要的時候你必須要有。
對於這樣的父母來說,孩子只不過是附屬品。他們又怎麼會在一件「物品」上浪費時間和精力呢?
有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放在21世紀的社會已經不適用了。
所以,如果攤上這樣的父母,一定要火速撤離。孝順父母是理所當然,但是孝順「吸血鬼」的父母就是愚昧無知了。
03 我們改變不了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生活環境的惡劣造就了悲劇的童年,可贊恩的善良和勇敢卻幫他贏得了一個美好未來。
看到贊恩的鏡頭我總是會感到心酸,他的大多數鏡頭都太過悽慘。
有多悽慘呢?
小小年紀就要擺攤賣東西,還要照顧自己的弟妹,連妹妹來了初潮都是做哥哥的幫忙。帶著沒有血緣關係的尤納斯生活,由於賣飲料搶了別人生意還被暴打。
小小年紀的他承受了太多太多痛苦和不堪。
贊恩身上承受的是貧窮帶來的磨難,是人性的自私所帶來的創傷。
像讚恩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可能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早已有人為此付出了生命。
還好,相比較其他人而言,贊恩是幸運的。因為他聰明,經歷了生活的磨練,贊恩已經熟知社會的法則,懂得為自己謀出路。
因為他善良,所以才被泰格斯特收留,所以才把尤納斯當弟弟照顧,也因此贏得了泰格斯特的信任,才讓泰格斯特在法庭上為他說話。
更因為他的勇敢和不放棄。就算是在監獄裡,贊恩也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向電視臺求助,勇敢地站上法庭控告自己的父母,只為了讓悲劇不再發生。
最後他做到了,他不僅讓自己從中解脫了,還讓千千萬萬個和他一樣的孩子,也避免了這種悲劇。
在影片末尾,拍照的人示意贊恩笑一下,並告訴贊恩:這是護照照片,不是死亡證明。
贊恩最後露出了影片中的第一個笑容,我卻莫名地想哭。
在這個笑容背後經歷了多少波折與磨難,又遭受了多少冷眼和嘲笑。
所幸,贊恩終於獲得了新生。我相信,這一定不是贊恩的最後一次笑容。從此以後,他的生活裡還會有許許多多的歡笑。
看完這部電影,回頭看到我小外甥懵懂的眼睛,我忽然感到無比慶幸。何其有幸,我們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何其有幸,我們有享受童年的權利。
也是看完這部電影我才知道原來還有很多人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可即使深處陰溝裡,也始終有人仰望星空,就像讚恩一樣。
遭受了生活的種種磨難,也依然對未來有著憧憬。處在社會底層,也能勇敢地反抗這個社會的不公。
就像羅曼羅蘭所說的那樣: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毫無疑問,贊恩是一個真正的小英雄。
最後,對於這部電影,導演拉巴基說:
「我不想天真地說電影可以改變世界,但如果它可以改變你看待這些孩子的態度、或是你看待你自己生活的態度,那麼它至少可以一定程度地改變你。當千千萬萬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視角看待這些問題時,真正的改變才會開始發生。」
我想,這部電影不一定能改變社會的制度,可它一定會對某些人產生影響。哪怕一點點的影響,一點點的改變,生活也會大有不同。
希望我們看完這部電影都能有所啟發,保留內心的善意,保持自己的本心,在被需要的時候盡一份力。
寫在最後:
何以為家?家,應該是個充滿愛和教育的地方。
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和小家庭。
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殷實的家境,也不是每對父母都能給孩子物質上的享受。但是愛和陪伴能夠彌補物質上的不足。
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與陪伴,是父母最應該給予孩子的。」
很多父母都覺得只要自己多掙錢就能給孩子好的生活。但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想要的不是山珍海味,不是衣著上的光鮮亮麗,而是希望父母能給自己一個充滿愛的擁抱。
最後,願全天下的父母都能給予孩子溫暖和愛,願每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也願我們每個人,都能保持著內心的善良和柔軟,勇敢地奔向明天。
作者簡介:爽爽子,大三英專在讀,未來的研究生。喜歡讀書,熱愛寫作。不怕書海無窮,因為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