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今日分享《何以為家》觸碰心靈深處

2020-12-22 雲之字閣軒

hello,大家好,我是文案君!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部豆瓣9.1分的影片《何以為家》,這個影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影片以兩條故事線展開,一條是鏡頭前將父母告上法庭的12歲男孩贊恩,一條是從衣索比亞偷渡進入黎巴嫩的單親媽媽,他們偶然之間的相遇,也間接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下面文案君帶大家一起來重溫一下這部影片。

kai duan

影片講述的人物贊恩,從小生活在戰火紛飛的黎巴嫩,沒有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被迫參加父母的毒品生意,受制於黑社會的手掌之下,小小年紀就奔波於大街小巷,成為黑勢力控制下的一名雜工。

贊恩與黑人小孩的生活,此時的贊恩已經切換到了父母的角色去感受著這個社會。

最後在他把黑人孩子交付給人販子的時候,他完成了二次成長。他意識到,即便是他成為了成年人,可能依舊無法與這個社會完成抗爭。

他嚮往那些校車上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嚮往遊樂園愉快的摩天輪,可是現實的社會和家庭給了他重重一擊,將他的人生推入了深淵。

生活在戰亂國家,當生存都是問題的時候,為了撫養超生的孩子,不得不出賣自己的靈魂,正如影片最後提到的,誰不會心疼孩子,可是父母就是生活在底層的螻蟻,任人踐踏,沒有尊嚴。

越是貧窮的人,越是對於生育的認知能力差,在他們看來孩子是保持家族香火旺盛的辦法,而貧窮落後的思維,讓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意識淡薄,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最終導致了下一代的悲劇。

影片中的贊恩父母從小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所以在他們的意識裡,這種生活再正常不過,思維決定了生活的質量和高度,他們也是教育缺失的一代,父母的罪何嘗不是這個社會的罪。

dui kang

影片中妹妹薩哈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們經常在閒暇時坐在天台上望著遠方,這是難得的輕鬆時刻,也許是他們最美好的回憶。

不久後,妹妹就被父母賣給了房東來抵消上漲的租金,最終不到十二歲的妹妹因難產而死。儘管贊恩拼命抵抗,試圖救回妹妹,但他還是無法與現實抗衡。後來得知妹妹死訊後,他憤怒的用刀捅傷了房東,被捕入獄。

母親來監獄裡探望,告訴贊恩她又懷孕了,「這是真主賜予的禮物」,如果是個女孩他們將用薩哈的名字為她命名。

可贊恩知道這不過又是一個和他一樣的悲劇,他通過電視節目將父母告上了法庭,希望無法撫養孩子的人不要再繼續生育了。讓人唏噓的是贊恩的母親也是十一歲結婚,悲劇就這樣的延續給了下一代。

他因持刀捅人,被判五年,但這一次的庭審他是以原告的身份出現。他面對自己的父母,異常冷靜、面無表情的說道:「我要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最後贊恩一段讓人絕望的獨白,「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或毆打,鏈子、管子、皮帶,我聽過的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你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我住在這裡的地獄,我像一堆腐爛的肉。

影片的最後,贊恩終於可以獲得自己的身份證明,攝影師看著不會笑的贊恩說,「微笑,贊恩,微笑,這是護照照片,不是死亡證明。」

然後贊恩露出了全片唯一一個微笑。

jie wei

當大家看完這部電影的故事都知道很慘,但它真實的發生在黎巴嫩,它所講述的大部分都是男主的親身經歷,他本人就是一位敘利亞難民,但他被電影導演挖掘,如今在挪威求學,終於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可世界上,還有很多像讚恩一樣的男孩、像薩哈一樣的女孩,他們背後是無數個被貧窮影響的孩童,真正苦的人都在咬牙活著,即使如贊恩所說:「生活是一堆狗屎」。

影片中讓人心酸的一幕幕畫面正是贊恩每天的真實生活,贊恩用自己最自然最真實的表演打動了全球的觀眾。

一個半小時的電影,贊恩只笑了17秒,我甚至不敢直視他的眼睛,它是那麼的悲傷,這悲傷給予我們思考,如果你有時間,不妨看看《何以為家》吧!

對於這部影片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何以為家》影評——何以為(wéi)家?何以為(wèi)「家」?
    01何以為(wéi)家?今天觀看了評分達9.1之高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他訴求希望法官判決他的父母不要再生孩子。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
  • 口碑第一的《何以為家》,票房竟死在第九的《大偵探皮卡丘》手上
    《何以為家》該片於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截止今日已經17天,票房僅僅只有2.98億。但是拋開該片的票房來說,《何以為家》絕對是一部值得觀看的電影。他告訴你了你一名12歲的男孩,是怎麼不向糟糕的命運屈服的。在我國,就算是窮苦家庭至少衣食溫飽還能得到解決,但是和我國的生活不太一樣的是,在黎巴嫩這樣一個國家,底層人民的貧苦是難以想像的。
  • 影評丨《何以為家》,你的平平無奇可能是別人的奢望
    《何以為家》就是這樣一個壓抑、現實的影片。男主贊恩的家庭在難民聚集的社區,一個樓房裡。可房子內部陰暗、狹小,還遠遠不及房子外觀來的漂亮。僅僅12歲的贊恩在阿薩德的雜貨店裡打工。下班時間到的時候,他看到其他孩子坐著彩色的校車,快樂地跑回家。仿佛此刻贊恩跟他們並不是同一個年紀。
  • 影評|《迦百農》(《何以為家》)
    關鍵詞:兒童、黎巴嫩電影、詩意現實主義、何以為家緒論:《迦百農》(又稱《何以為家》)作為黎巴嫩美女導演娜丁·拉巴基的第三部長片電影,提名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和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而內地因缺乏宗教語境,為了更通俗易懂,將其翻譯為極具詩意的「何以為家」。雖然更加貼合男孩贊恩背井離家、尋找真正家庭的行動,但卻失去了直譯的隱喻特質。「耶穌在拿撒勒不受歡迎,遂到迦百農傳教。」耶穌的拯救者形象和小男主贊恩直接對位。
  • 一部用真實情感演繹的影片,《何以為家》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01引入篇我今天要說的一部以家為題材的電影,這部電影就是《何以為家》。《何以為家》是一部非常反映社會生活題材的電影,主要講述了黎巴嫩的一個男孩,出生就過著悲慘的生活。他從沒有被善待過,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學,他只能去打工養著自己的兄弟姐妹,經過很多的事情時候,他把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
  • 金宇軒做客《今日影評》銳評《熱氣球飛行家》
    今日影評改編自真實事件的英國電影《熱氣球飛行家》近日院線上映。影片講述了熱氣球駕駛員艾米麗亞·雷恩和氣象學家詹姆斯·格萊舍為探究大氣組成,於1862年登上熱氣球的高空冒險故事。不過,一些觀眾對其之於歷史事件的改動仍有微辭,直指熱氣球很震撼,但飛行家有欠缺。11月16日,中國傳媒大學教師金宇軒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質疑影片傳記片身份的他,將從多重視角入手銳評電影《熱氣球飛行家》,並結合史實及技術因素與廣大觀眾朋友一併探討真人真事改編電影的得失。
  • 沉默,把你放在心靈最深處
    她將他隱藏在心中最深的角落,不敢觸碰,不願憶起。大一那年暑假的一個下午,她居然接到了他的電話。他說,一起去走走吧。她回,好!她仿佛一直就站在那裡,等他想起她時的一個召喚。關於喜歡兩個字,她不敢觸碰,怕他轉身離去。她只能與他聊聊近況,問他一些無關風月的往事,聽他講講現在。明明那麼長的一段路,但她卻覺得很短很短。
  • 索亞斌做客《今日影評》點評《1917》「偽一鏡到底」
    對此,索亞斌向《今日影評》直言,《1917》其實是一部「偽一鏡到底」的電影,直觀上「一鏡到底」的視覺呈現,其實都被分割為三四十個段落分別拍攝,並通過數位技術去除剪接痕跡。不過,索亞斌也向《今日影評》表示,《1917》屬於影院觀影效果最佳的那一類影片,與此前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鳥人》類似,無論是否接受「一鏡到底」模式,觀眾都應在大銀幕上體驗這種氛圍。
  • 王鵬做客《今日影評》點評《城市獵人》
    12月17日,中國傳媒大學教師王鵬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透過與原版動漫及成龍版電影的對比解析法國電影《城市獵人》,並與廣大觀眾朋友就漫改電影議題展開進一步討論。《今日影評》節目現場,王鵬更不吝讚美,直言這一版本《城市獵人》可以排進她最喜歡「漫改」作品的前三名。
  • 無能父母生下的孩子們《何以為家》?贊恩就像父母的鍋碗瓢盆
    內心被觸及的那一刻,我想起來《何以為家》這部電影,遂將想把種種感受寫下來。寫給自己,也寫給像「贊恩」一樣的無數生命。在《何以為家》這部電影中,贊恩就像一個奇蹟,他看透了生活苦難的真相,但沒輕易放棄自己,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如何獲得塵世的幸福。
  • 《何以為家》:評分高達9.1的背後是對人性的拷問,對現實的反抗
    」對於幸福的家庭來說,不過是父母慈愛,子女仁孝,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度過快樂的每一天,但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幸福的,都可以稱之為家的。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中的房似錦就是一個有家不如五家的人。或者我們改叫她房四井,因為她排行老四,差一點扔井裡淹死,取名字多麼的隨意。
  • 電影《何以為家》的英文名字Capernaum是什麼意思?
    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同時入圍2018年坎城電影節最佳電影和201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IMDb評分也高達8.5分。電影名字在中國大陸被翻譯為《何以為家》,然而原版的名字卻是《Capernaum》,這究竟是為什麼?迦百農Capernaum(迦百農),來源於聖經。迦百農是一座古代城市的名字,是耶穌在加利利地區傳道的中心。
  • 《何以為家》:真實的如同一部紀錄片,絕對值得你一看
    文/阿旨 校正/松松 《何以為家》豆瓣評分高達9.1分,該片曾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與2019年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非英語電影提名。
  • 易小星攜《沐浴之王》做客《今日影評》
    12月15日,電影《沐浴之王》導演易小星做客《今日影評》節目,以創作者身份揭秘影片由搓澡折射的沐浴文化。坦然回顧失意過往的同時,他也與廣大觀眾朋友分享著自己對於喜劇電影的理解。
  • 李九霄做客《今日影評》揭秘《金剛川》角色之「新」 闡釋「三維...
    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熱映依舊,《今日影評》也持續關注影片不同維度的「新」表達。三重視角下,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鄧超等演員的不俗表演均引發觀眾熱議。10月27日,電影《金剛川》領銜主演之一——飾演步兵班長劉浩的演員李九霄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獨家揭秘角色塑造歷程之餘,更與廣大觀眾一道分享影片的幕後創作故事。眾人拾柴火焰高角色群像獲讚譽《今日影評》節目現場,一段「快問快答」極速揭秘李九霄的《金剛川》參演體悟。
  • 迪士尼·皮克斯《心靈奇旅》今日公映
    北京時間12月25日消息,由中影發行,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出品的原創巨製《心靈奇旅》(Soul)今日起全面登陸內地院線,並發布聖誕海報。《心靈奇旅》就試圖給出一個妙想天開,但卻有暖心治癒的答案:作為皮克斯第23部動畫長片,本片集結《尋夢環遊記》的原班人馬,講述醉心音樂夢想的紐約教師喬伊·高納在即將實現夢想之際,不小心跌入下水道,他的靈魂意外闖入培養新生心靈的「生之來處」。為了重返人間,喬伊成為厭世數百年的「二十二」的導師,就此展開一場穿梭兩個世界尋找生命火花的治癒旅程。
  • 影評|今日分享《綠裡奇蹟》The Green Mile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部豆瓣8.8分的影片《何以為家》,這個影片由弗蘭克·德拉邦特導演的《綠裡奇蹟》,該導演亦執導過著名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電影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作品,電影拍得有一些美國電影常常帶有的奇幻色彩。「綠裡」,一條一英裡長的綠色漆面道路,它的盡頭是死刑犯的行刑室,擺著一張被長期維護得很新的電椅。那條路是人性的救贖之路,走向那裡,獲得人性的重生。
  • 新世相姜曼做客《今日影評》暢聊《光》
    11月12日,公眾號新世相內容副總監姜曼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以多重視角入手評介電影《光》,並結合影片對於特殊群體的影像表達,與廣大觀眾朋友一併探討這束「人造光」的得失。  人生問題特殊分享  中性孤獨也能發光  作為情感類公眾號,用有近1000萬讀者的新世相每年都會做「人生大問題」徵集。據做客《今日影評》的姜曼介紹,2017年超過2.8萬讀者留言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迷茫」,其次是「錢」「愛情」「孤獨」。
  • 《今日影評》銳評劉德華電影《熱血合唱團》
    11月17日,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洪帆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犀利點評電影《熱血合唱團》的同時,更與廣大觀眾朋友一併就監製劉德華對於中國香港電影的反哺展開深度探討。  洪帆向《今日影評》坦言,某種程度上,劉德華可能是以一種公益方式參與《熱血合唱團》,作為前輩的他並非沒有鑑賞眼光,而是著眼於影片呈現的社會思考及人文關懷,「就像這個影片的英文名字一樣,找到你的聲音。」
  • 《今日影評》解析《哆啦A夢》最新劇場版
    一個小男孩的成長記 12月16日,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林品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解析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作為該系列50周年紀念作品之新意的同時,也與廣大觀眾朋友就主角大雄的成長軌跡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