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教育、考試是由一群不懂教育的人把持著,從約16、7年前開始搞的標準化題庫終於證明是個完全錯誤的做法,不利於提升海員的技能,不利於海運業的發展,但是利於眾多考官把持考試大權,不把海員當人,終於釀成了驚天大禍。
2018年1月6日19:50,「桑吉」輪與香港籍散貨船「長峰水晶」輪在長江口以東約160海裡處發生碰撞,導致「桑吉」輪全船失火。1月14日「桑吉」輪沉沒。
5月8日伊朗方面公布了桑吉輪事故分析,在船長圈子裡引起了軒然大波,筆者隨即發了以下的微博:
看了事故報告很悲傷,現在的三副乃至大副的基本功怎麼這麼差呢!直到碰撞,什麼船都沒看到!離開雷達開不了船不說,雷達不知怎麼調的,10萬噸的船沒顯示回波。國家的航海教育拔款不能再全部拔給海事大學了,要向海運公司買實習崗位,由有經驗的船長帶教比課堂有效多了,我帶的徒弟不可能出這樣的差錯。
船長圈裡充斥著對桑吉輪三副以及長峰水晶輪大副與三副的激烈批評,兩個駕駛員,只要稍微有一點點責任心,就不至於發生碰撞,特別是桑吉輪三副,作為讓路船,在水手的提醒下,未採取任何措施。長峰水晶輪大副與三副直到碰撞之前,根本沒有看到10萬噸級的來船。
不能用當班駕駛員責任心不強或者糊塗來總結事故原因,因為若是糊塗,那打瞌睡、醉酒才是真正的糊塗。我們應看到深層次的原因,也就是當班駕駛員的基本功實在太差。表現在這幾方面:
A、桑吉輪三副大船小船分不清
看到這樣的雷達圖像,要拿望遠鏡找來船的桅燈與航行燈,兩盞桅燈的是大船,避讓大船與小船是不一樣的,小船可近一點讓,大船要早一點採取措施表明會遇意圖,採取避讓措施時,要在望遠鏡裡確認對方沒有採取不協調的行動。
若桑吉輪三副知道前面有一條大船的話,絕不會僅僅用摩斯燈照一照而不採取措施,如此明顯的大船沒看出來,基本功之差可見一斑。
B、高度懷疑長峰水晶輪大副雷達不會調
由於伊朗方面沒有批露長峰水晶輪的雷達圖像,但從報告中可以讀出來直到碰撞前一分鐘,長峰水晶輪大副與三副根本沒看到桑吉輪,甚至在1942時,兩船距離3海裡,雷達上有來船AIS信號但沒看到回波時,大副沒有想一想是不是雷達增益過低或海浪抑制開得過大,也沒有用望遠鏡找一找來船在哪裡。接班三副與水手直到碰撞前一分鐘都沒有看到來船。這個基本功比桑吉輪的三副還差。
我們一定要意識到,我們的航海教育,我們的海員培訓體系出了問題。
筆者近四五年對航海教育、海員培訓制度的批評可以說連篇累牘,在「航海教育問題的深層思考」(點擊閱讀)一文中寫道:
中國的航海教育淪為了臺灣模式,也就是如臺灣海洋大學的航海系一樣的,學生讀航海是為拿個學位,學校牌子硬,招生門檻低,極少有人上船服務。
航海教育、考試是由一群不懂教育的人把持著。好在航海教育是與世界接軌的,培養出的產品,不能為世界主流市場所接受,才讓人認識到其中的罪惡,而眾多領域還停留在茫然不覺的無知之中。
從約16、7年前開始搞的標準化題庫終於證明是個完全錯誤的做法,不利於提升海員的技能,不利於海運業的發展,但是利於眾多考官把持考試大權。
相關文章參見《薛船長談航運管理》一書,關於航海教育的目錄為:
該書已下廠印刷,5月底面市,更多請關注吾愛航運網所屬「航運商城」。連結:https://weidian.com/s/1020029403
多年來薛船長一直想改變什麼,曾親手把印有「海員權益是海洋強國繞不過的話題(點擊閱讀)」一文的2015年第4期《世界海運》雜誌交到部長手中的。
約一年前,筆者在「海員飯碗豈容肆意剝奪 (點擊閱讀)」一文的第一行寫道:大連孫玉清校長、上海黃有方校長,貴校傳統專業生源如此惡劣,難道也要薛船長呼籲嗎?該文閱讀數十萬,僅「薛船長在上海」公眾號下收到的留言就有兩百多條,一再為如何精選100條留言而犯愁。
然而,沒有任何回應,行政官員高高在上也習慣了,作為大學校長,也太把自己當廳級官員忽略了教書育人的老師身份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筆者肯定他們是看到這篇文章的。
薛船上可以負責任地指出,十數年的航海教育及考試官員渾渾噩噩,導致桑吉輪與長峰水晶輪舉世震驚的事故。
1、避碰教授不會教學生三條船如何避碰
有的船公司為了強調避碰,要求面試的駕駛員背英文的避碰規則,這又是走歪掉,筆者曾會全文背誦過的,但估摸著同學中有一半以上是背不出來的,但不妨礙他們成為優秀的船長。就如航運實務中整天念叨的「提單背書轉讓,憑正本提單放貨」,若沒有被大船東教訓過,甚至造成損失,航運操作是難以明白是什麼意思的。
三條船如何避碰,是需要船長或別的師傅手把手教、工作中自己揣摩、總結經驗得來的,這就是良好船藝,要求所採取的行動既符合避碰規則要求,又要取得滿意效果的,實踐這一環節是繞不過去的。
任何工科,都脫離不了實踐這一重要環節,學校教育僅僅是皮毛,師傅帶徒弟早就被德國、日本乃至中國前50年的發展所證明了是一非常有效的途徑,在航海上,繞不開這一關鍵環節。
筆者航海生涯不長,船長僅僅做了8個月,時隔16年,可以確定地說,經我指導的駕駛員、科班出身的水手,在調整雷達、辨別大船小船、雷達與目視互相校核、利用目視及望遠鏡在漁船堆中辨別大船、掌握船的旋迴性能等基本功方面都會有清醒的認識。記得筆者做船長時,有需要特別強調的時候,常會把不在休息的駕駛員與科班出身的水手叫過來一起講解分析。他們後來都成為非常不錯的船長,獲得江蘇省明星船長稱號的劉小建船長,當時是水手,多年後仍對我的指導念念不忘。
可以確定經我指導的人,不可能發生如桑吉輪三副分不清漁船與大船、作為讓路船遲遲不採取行動、臨到緊迫危險時不採取最有利於避碰的行動而是耽誤時間叫船長,不可能發生如長峰水晶輪大副雷達與目視上都發現不了桑吉輪,也不會如長峰水晶輪大副採取小幅度的避讓行動且不校核行動的有效性,更不可能發生如長峰水晶輪三副眼睛沒完全適應,船頭方向的燈光是什麼樣的會遇態勢就接班。經我指導的人,除非打瞌睡或醉酒,否則不可能因這樣的基本功不過關而闖禍。
現在的駕駛員,離開了雷達就開不了船,那是因為缺乏優秀的船長指導所造成的,這些駕駛員成長為船長後,就會惡性循環。長峰水晶輪的大副沒能發現來船,是非常嚴重的教訓,水手跟著這樣的大副後面,能學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
現在的雷達是非常先進了,所有雷達都有尾跡顯示,筆者做駕駛員時一直用標繪筆在雷達屏幕上畫的,為了保持眼睛能適應平面顯示器雷達的亮度,眼睛離開雷達時,經常還要戴上墨鏡。現在清一色的彩色雷達,先進了,容易造成基本功的缺失,也就是用視覺瞭望、避碰基本功的缺失。
2、避碰很多時候是需要膽大心細,這是操縱學教授所教不出來的
這裡還有技術上的問題需要實驗室做操縱模擬,也就是桑吉輪三副沒有採取最有利於避碰的行動,若把給船長打電話的時間用於滿舵旋迴,無論左滿舵還是右滿舵,是有可能避免碰撞的。
1948時,桑吉輪三副給船長打電話,這時兩船相距1海裡(紅色為桑吉輪,藍色為長峰水晶輪):
桑吉輪旋迴進距是834米,用時2分5秒。而1848桑吉輪三副給船長打電話到1850碰撞,恰好是2分鐘,當然,由於旋迴圈的特性,也可能依舊避免不了碰撞,所以需要做操縱模擬,桑吉輪三副應該先打滿舵再給船長打電話,下圖為桑吉輪的旋迴圖。
避碰很多時候是需要膽大心細,也這是學校所教不出來的,航海是有一定的風險,否則也沒有膽大心細這一職業要求,動輒把船長、駕駛員抓進牢裡、扣分、吊證,從法律層面捆住了船長、駕駛員的手腳,這些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原因在於中央機關裡沒有海員出身的廳級領導,把海員投入大牢的立法/司法解釋/判罰很容易通過。多年來,筆者一直反對輕易對海員進行刑事處罰,當然打瞌睡、醉酒等造成的責任事故除外。
水平不過關,不是犯罪,要說犯罪也是主導考試的官員犯罪。
3、國家為提升海員素質的錢花到哪裡去了?
國家為航海教育投入是巨大的。這是造價2.4億的育德輪,2015年時聲稱世界最大實習船:
這是育明輪,也聲稱是世界最大教學實習船:
另外還有造價3.4億元的育鵬、造價3億元的育鯤、長航幸海、長航福海等等。
這些船的造價數十億,然而這些投入產出比是非常值得懷疑的,從本文第一節可以看出,作為工科的航海,更重要的是實踐環節,學校老師是無法教授的,是要靠工作過程中由師傅帶教的。然而國家在這最重要的環節是沒有投入的,有的只有盤剝,對年輕海員赤裸裸的盤剝。師傅沒有興趣、沒有動力教徒弟,有的也沒有能力教徒弟,徒弟也不會意識到該向師傅學習。
國家搞出左一個世界最大實習船,右一個世界最大的實習船,只會徒留笑柄,筆者呼籲很多年了,最有效的投入是向船公司購買實習崗位,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造船時船東就有動力造更多的艙室,更多的生活設施、學習設施以向國家出售。這比投入數十億專門造實習船有效得多。筆者沒有研究過現代歐洲的貨櫃幹線班輪上的實習生配備情況,從批露出的一些海上救助案來看,馬士基、達飛的班輪上都有不少年輕實習生的身影。
筆者質疑國家數十億的實習船的投入低效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這些校船的實習生很少有人從事航海職業,能做到船長的更是鳳毛麟角,從事航海職業的多是山東、河南的海員培訓學校的學生,國家更應投入給這些未來的海員,提高他們的素質才是提升中國海員的素質啊!國家向船東購買實習崗位給這些未來的海員,從現任船長中,給5年安全無事故的船長頒發指導船長榮譽證書,每個月象徵性地給予數百元津貼,就能調動船長們的積極性、榮譽感,多數會努力帶教,船長們也更願意在船上工作。
育才輪的經驗應好好總結,這是世界上培養船長輪機長最多的實習船,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除了人為設置不合理學歷門檻的引航員、海事局官員崗位外,其他所有的海運環節到處都有該校畢業生的身影,包括最先進的VLCC、VLOC、VLCS的船長輪機長、 海事調查官等等。因為該校畢業生大多以航海為終身職業。
下圖為世界上培養船長、輪機長最多的實習船育才輪:
4、海員晉升體制不利於海員技能提升,僅有利於把持考試大權
筆者深深知道,利益如此之深,除了推翻是無法改革的。南京大學馬俊亞在論述鹽政時說:「對鹽商來說,重中之重的事情是密切關注任何觸動其利益的改革,以便把損害其特權的舉措扼殺,維持其高額壟斷利潤[1]」。數千年的鹽引制度無法廢除,新中國直接廢除鹽政,沿襲千年的惡政也就瓦解了,當然後來又有反彈。
筆者在很多文章中強調,工作中,是沒有選擇題給你做的,桑吉輪事故將此惡劣制度的後果暴露得淋漓盡致。
筆者在90年代初期考三副時,非科班出身的人員考三副要考9門,三年之內必須考完,也就是最多6次機會。當時選擇題是很少的,又有特別難考的儀器、天文及英語。這就決定著,人不夠聰明是通不過三副考試的。能通過三副考試的,日後大多基本功紮實,業務過硬。
自從建立了題庫,實行了標準化考試,基本上是只要不特別愚蠢就能考到船長。長峰水晶輪三副據說考了很多次才通過三副考試,有說七、八次,真是讓人大跌眼鏡,誰給機會考七八次的?刷題總能刷通過的。至少是個糊塗蛋,否則怎麼前面的燈光沒搞清就接班了呢。
強制培訓不僅僅遏制了海員自學的興趣,增加了海員的負擔,最大的惡果是阻止了優秀年輕人加入海員的隊伍。比如若有北大畢業生嚮往遠方,願做海員也能很輕鬆地通過三副考試,為什麼不能接納他,而非要做強制培訓呢?
5、水手的差距,已到國家不得不重視的程度了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我們這個國家,沒有把水手當人!薛船長有過十餘篇的論述。當邊防沒收海員第二支牙膏時,當體溫37.3度衛檢如臨大敵時,當水手的女友辦不了登輪證以看一看男友工作環境時,當電腦裡存有不雅視頻被邊防拘禁後勒令下船時,當水手買的兩把青菜被邊防/衛檢/港口保安依法奪下時,當大伏天海員拎著西瓜被要求報關而砸爛在港口大門時,報應該來的還是來了:
長峰水晶輪的水手直到碰撞前一分鐘也沒有發現桑吉輪,這與桑吉輪的水手早早地提醒三副完全不同,我們的水手落後伊朗很大距離。
中國的現狀是只要是個人,四肢健全就可上船幹水手,有的背誦舵令那個難啊,因為海員職業已被年輕人拋棄,很多公司不得不招聘40多歲的人來充當水手,試想,好人會改行嗎?好木匠,好泥瓦匠薪金也不錯啊。不願做海員,薪金與岸上差距不大是一原因,更大的原因是這是一份沒有尊嚴的工作。
水手的工作又是如此重要,筆者多年來一直強調,船長、大副的差別,很大程度上還不一定是船長、大副業務的差別,而是水手業務的差別。郭載平船長,之後以能以科技精英身份當選首屆中國鄭和航海風雲榜航海風雲人物,一大主因是他紮實的水手基本功,以及工作中不斷的學習。他做的船,絕無PSC檢查問題,絕無驗艙不一次性通過問題,哪個船東不喜歡,正是他優秀的工作成績也為公司打開一片勞務市場。詳見:帶你認識大國重器的船長 (點擊閱讀)。
多年來筆者呼籲應給予優秀水手長以榮譽稱號,每個月稍許給以津貼,委以帶教水手的任務,這樣就能有效地發揮優秀水手長的工作熱情,一個水手長,數十年工作生涯中能帶好多少水手啊。
6、家學的斷檔,惡果不容小覷
為什麼木匠的兒子,小時候調皮搗蛋,不思上進,長大後大多也能成為優秀的木匠呢?家學的緣故。筆者在多篇文章中指出,僅靠學歷教育,難以撐起航海教育的一片天,另外欠缺的是師承、家學、天資。當然靠一考定終身,是不會考慮家學的因素的,美國很多頂級大學是考慮到這一點的,校友的子女常常很容易被父輩的母校錄取。
同事的兒子乘了一回黃浦江的輪渡,那個興奮啊,這就是大輪船。儘管我們一年有數十艘船靠上海,但不能安排他上船看一看,因為登輪證辦不出來。很少有船長願意自己的兒子再做海員的,而歐洲不是這樣的,當然有計劃生育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對海員職業的尊重。
沒有歷史傳承的職業,是難以有底蘊與深度的。
但願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能從桑吉輪與長峰水晶輪碰撞案中汲取教訓,制定明晰的海洋政策,沉舟側畔千帆過。
[1]馬俊亞《被犧牲的局部》北京大學出版社P163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吾愛航運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號外,關注「吾愛航運網」公眾號,回復「薛」即可獲得更多薛船長的作品。長按識別下面二維碼即可購買薛船長的出版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