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技術與學術專題論壇:產學研融合,構築產業生態基石

2020-12-15 大眾網

基礎理論的研究和關鍵技術的突破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在2020年12月10日舉辦的邊緣計算產業峰會期間,首次開設邊緣計算技術與學術專題論壇,通過對邊緣計算相關基礎理論、架構、技術的研討和交流,深化產學研融合,構築產業生態基石,從而推動邊緣計算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天津大學教授王曉飛、控制網&《自動化博覽》執行副主編顧碩擔任專題論壇執行主席並主持會議。國防科技大學郭得科教授為專題論壇致辭。

 

論壇現場

 

專題論壇執行主席、天津大學教授王曉飛

 

專題論壇執行主席、控制網&《自動化博覽》執行副主編顧碩

 

郭得科教授在致辭中表示,今年的邊緣計算產業峰會首次設立技術與學術專題論壇,這是一次非常好的探索,是高校與產業界的一次融合,是增進彼此合作關係的良好契機。未來,學術界希望與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加強合作,與更多優秀的邊緣計算上下遊企業深入交流。

 

國防科技大學郭得科教授帶來專題論壇第一個報告《縱向融合橫向協同的邊緣計算架構》,報告探討了在雲邊端縱向融合架構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實現跨多個邊緣計算環境的橫向協同計算架構。重點介紹了邊緣計算架構、公有私有混合邊緣計算架構、以及移動和固定邊緣節點的協同架構。期望通過上述三個維度的設計,拓展邊緣計算模式的內涵和外延,進而探索更廣泛的邊緣計算應用。

 

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郭得科

 

ECC邊雲協同2.0產業項目經理阮斌鋒的報告《邊雲協同2.0白皮書,邊緣計算產業新升級》針對邊緣計算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如標準的生態體系以及邊雲協同的演進,提出新的邊雲協同定義,應用協同、服務協同以及資源協同,滿足在新的階段產業對邊緣計算的訴求。同時,通過新的邊雲協同架構,闡述在工業、交通、煤炭、電力等多個行業的邊雲協同解決方案,滿足行業數位化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

 

ECC邊雲協同2.0產業項目經理阮斌鋒

 

天津大學王曉飛教授做題為《5G邊緣智能》的報告,從面向5G行動網路邊緣的視角,講述協作邊緣緩存、邊緣計算與邊緣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深入邊緣智能的核心問題、挑戰和關鍵技術,同時將介紹用邊雲協同的深度增強學習來優化網絡、用聯盟學習框架來優化邊緣計算性能、用GCN優化雲邊協同服務編排和資源調度的一些科研進展。

 

天津大學教授王曉飛

 

隨著邊緣原生(Edge Native)的理念逐漸在業界的推廣,作為業界首個5G邊緣計算開源平臺,EdgeGallery積極在邊緣原生的方向上進行技術探索,EdgeGallery社區架構師高維濤的報告《EdgeGallery邊緣原生架構與實踐》為大家帶來EdgeGallery在邊緣原生上架構和實踐的思考。

 

EdgeGallery社區架構師高維濤

 

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結合已成為必然趨勢,越來越多的智聯網(AIOT)應用場景應運而生。現有計算模式無法滿足AIOT應用高精度低延時的需求。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新型的計算框架及相關優化機制,實現AIOT應用的實時高效執行。東南大學教授東方的報告《面向AIOT應用的邊緣智能優化技術》主要通過對現有深度學習加速機制與應用部署模式進行分析,引出邊緣計算和邊緣智能的概念,並探討邊緣智能計算框架與相關的執行優化技術。

 

東南大學教授東方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挺做題為《基於邊緣計算的鑄管感算控一體化智能視覺解決方案》的報告,以鑄造行業為背景,擴展邊緣計算限於傳統數據採集的範疇,將機器視覺、自動化控制、運動軌跡規划進行綜合集成,實現一體化開發與運行。並在鑄管行業進行了規模化應用。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挺

 

邊緣計算已從概念到現實,越來越多的智慧園區、智慧城市、工業網際網路項目中,不僅要處理本地數據,服務本地決策,也需要在異構環境中,在網絡邊緣側實現更高的智能。霍尼韋爾Tridium高級應用工程師鍾童的報告《邊緣計算與現場控制一體化的設計與實踐》探討如何將先進的邊緣計算技術與傳統控制器相結合,從而為客戶提供控制側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霍尼韋爾Tridium高級應用工程師鍾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談海生的報告《邊緣計算中的在線智能》介紹了近年來其團隊在智能邊緣計算理論與系統研究的主要科研成果,包括基於在線近似算法、在線學習、在線博弈的邊緣計算在線智能策略設計、分析和實現,基於KubeEdge的邊緣計算平臺實現及應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談海生

 

萬物互聯是正在開啟的信息技術第三波變革趨勢。針對萬物互聯的新計算和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引起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與PC和智慧型手機生態不同的是,萬物互聯的基礎設施面臨昆蟲綱悖論的挑戰,需要新的體系架構風格來指導系統軟硬體的設計和實現。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副研究員彭曉暉的報告《T-REST:面向萬物互聯的系統架構風格》介紹了昆蟲綱悖論給新基建帶來的主要問題,及其團隊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出的T-REST體系架構風格。

 

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副研究員彭曉暉

 

邊緣智能通過邊緣計算這一新型計算模式在網絡邊緣側支撐實時AIoT應用,其被喻為打通人工智慧落地的最後一公裡、提升人們生產生活效率、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技術。然而,如何進一步優化邊緣智能成本和性能,從而將其推廣至更多的應用場景並惠及更為廣泛的行業和用戶仍是一個開放性難題。中山大學副教授周知的報告《邊緣智能:讓AIoT應用如絲般順滑》從模型訓練和推理兩個維度,結合近期研究工作,介紹了中山大學邊緣計算團隊的初步探索與未來思考。

 

中山大學副教授周知

 

產學研合作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對於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推動全方位、多層次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是最為重要的課題。本次專題論壇特別組織「邊緣計算產學研融合未來探討」圓桌對話,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劉馳教授擔任圓桌對話的主持人,與報告嘉賓阮斌鋒、高維濤、王挺、談海生、周知,及產業界代表霍尼韋爾Tridium中國區總經理陳杰共同探討了如何將邊緣計算理論研究、學術成果與產業應用快速融合,加速產業化進程。

 

「邊緣計算產學研融合未來探討」圓桌對話

 

此次「邊緣計算技術與學術專題論壇」圓滿結束,通過報告的人精彩分享不難看出學術界與產業界在邊緣計算領域已經開始深入地交流與融合。未來,邊緣計算在各應用領域必將大有可為。

 

關於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是邊緣計算領域全球最大的產業組織,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英特爾公司、ARM和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創建於2016年,旨在搭建邊緣計算產業合作平臺,推動OT和ICT產業開放協作,孵化行業應用最佳實踐,促進邊緣計算產業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截止目前,ECC基於運營商、電力能源、工業製造、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數字文娛等六大價值行業已匯聚300+產業合作夥伴,累計出版白皮書10餘本,推進技術體系建設;發起測試床40餘個,促進技術與方案孵化,推動商業落地;與全球20+標準組織、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達成戰略合作,全方位構建邊緣計算產業領導力。

相關焦點

  • 行業數位化邊緣計算專題論壇:深耕邊緣計算應用創新 加速行業數字...
    2020年12月10日,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主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ECIS2020)在北京召開,其行業數位化邊緣計算專題論壇11位報告人聚焦物聯網、智能交通、數據中心、5G、工業網際網路等熱點話題分享邊緣計算技術典型應用場景和最新發展態勢,探討如何利用邊緣計算技術加速各行業數位化轉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邊緣計算研究員王哲擔任本次論壇執行主席。
  • 智聯邊雲 共創產業新價值 ——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在京盛大召開
    2020年12月10日,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主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ECIS2020)在北京盛大召開,本屆峰會以「智聯邊雲,共創產業新價值」為主題,匯聚1000餘名頂級行業專家、學術帶頭人、協會領袖、行業媒體、分析師以及廣大的產業生態夥伴,全方位探討邊緣計算前沿學術與技術、探索5G與邊緣計算的深度結合、展現邊緣計算創新應用、聚合邊緣計算產業生態、推動邊緣計算產業快速發展
  • 邊緣計算2.0時代來臨,產業未來會這樣發展
    在這個邊緣計算2.0時代,產學研用各個環節如何推動邊緣計算發展?遇到了哪些問題?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在2020年12月10日,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主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ECIS2020)上,頂級行業專家、學術帶頭人、協會領袖、行業媒體、分析師以及廣大的產業生態夥伴,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回答。
  • 重慶鯤鵬計算產業生態技術論壇在渝召開-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
    新華網發(西永微電園供圖)近日,由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西永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指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軟國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辦,鯤鵬計算產業生態重慶中心、重慶市鯤鵬計算產業聯盟、重慶市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協會共同承辦的重慶鯤鵬計算產業生態技術論壇——雲計算與大數據行業主題活動在渝商大酒店隆重舉辦。
  • 綠色計算行業應用論壇:鯤鵬成為構築數位化新基建的「底座」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鯤鵬最新資訊 > 正文 綠色計算行業應用論壇:鯤鵬成為構築數位化新基建的「底座」
  • 邊緣計算,計算架構不斷演進的必然
    「2」 個關鍵技術,有待落實 基於以上理論思考,我認為目前邊緣計算亟需解決兩個核心關鍵技術問題: (1)面向邊緣原生的解耦技術 類似通用PC的軟硬體解耦、SDN數控解耦、雲與數據中心解耦,面向邊緣原生的解耦技術,需要能動態自適應的支撐各種粒度的邊緣虛擬化融合,實現雲邊端兼容的網絡面、數據面和業務面的充分融合。
  • 全媒體快報|「海洋工程技術」國際學術交流論壇舉行
    大咖齊聚共話海洋 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舟山網(大海網)訊(舟山日報見習記者 周杭琪 記者 幸笑薇)東海之濱,群英薈萃。今天上午,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海洋工程技術」國際學術交流論壇在舟報傳媒集團多功能廳舉行。來自國內外研究(設計)院所、高等院校、船舶與海工裝備企業、航運企業、海洋科技企業、相關學會和協會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本次論壇由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和市科學技術局聯合主辦,烏克蘭馬卡洛夫國立造船大學、舟山報業傳媒集團、海運圈網共同協辦。
  • 「走進溪村」2020超算中國高峰論壇舉行,開啟融合智算雲新時代
    在科技部指導下,本次高峰論壇由CCF高專委、華為雲、鵬城實驗室聯合舉辦,以「新基建、新超算、新經濟開啟融合智算雲的新時代」 為主題,旨在新基建背景下,基於超算、雲,AI、HPC、大數據等新興數位技術融合,碰撞出「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思辨創新。從而助力更多行業獨角獸的孵化,賦能千行百業,真正推動科技進入企業場景的轉型升級。
  • 聚焦「藍色動能」,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國際)會議在...
    論壇旨在深入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加強國際海洋科技領域交流,聚集全球海洋人才、學術、產業資源,打造海洋學術交流高端平臺,搭建「雙招雙引」平臺和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的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嘉賓們圍繞濱海溼地保護與修復、深水油氣資源與水合物開發、海洋生物醫藥研究與開發、海洋觀測與探測技術、海洋牧場建設、遙感監測技術、健康海洋和航海技術等主題,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展示新技術,分享新成果,激發思考與創新,引領海洋產業新發展。
  • 長虹成為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理事單位
    四川在線記者 朱雪黎8月13日,四川省區塊鏈行業協會透露,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為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頒發了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理事單位證書。長虹將以全新角色推進區塊鏈技術及產業發展。今年4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建公示》,長虹是家電業唯一參與企業,其信息安全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唐博擔任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 世界海洋科技論壇暨2020海洋學術(國際)會議在...
    論壇旨在深入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加強國際海洋科技領域交流,聚集全球海洋人才、學術、產業資源,打造海洋學術交流高端平臺,搭建「雙招雙引」平臺和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的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嘉賓們圍繞濱海溼地保護與修復、深水油氣資源與水合物開發、海洋生物醫藥研究與開發、海洋觀測與探測技術、海洋牧場建設、遙感監測技術、健康海洋和航海技術等主題,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展示新技術,分享新成果,激發思考與創新,引領海洋產業新發展。
  • 助力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青島市工業網際網路產學研合作...
    相信在各方的精誠合作和共同努力下,青島市工業網際網路產學研合作聯盟將成為推進青島市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創新生態、推動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和製造強國建設的重要平臺,為助力青島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貢獻積極力量。夏正啟向聯盟的成立、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
  • 百花齊放的共贏生態 OTII邊緣計算標準領跑數位化時代
    浪潮認為,OTII伺服器解決了ICT的融合問題,通過軟體和硬體的完全耦合,原來CT的設備就可以用IT的設備來替代,未來的5G通信基站中,不少將會成為邊緣數據中心。並且,為了應對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和不同的算力需求,浪潮分別推出了四大產品線,來支撐邊緣計算市場和業務需求。這四大產品線分別是,邊緣微中心、邊緣雲伺服器、便攜AI伺服器、智算小站。
  • 智能可穿戴技術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活動徵文通知
    為促進我國智能可穿戴行業學術交流,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的新思路及技術實現途徑,推動行業更快更好地發展,由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主辦,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智能可穿戴技術專業委員會和輕兵器雜誌社共同承辦的「2020年智能可穿戴技術學術論壇」擬於2020年10月在北京召開(活動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 運營商加快邊緣計算布局2021年或再迎垂直行業融合突破
    三大運營商布局邊緣計算,驅動5G網絡與各領域新技術的融合發展,2021年有望實現垂直行業更大規模的融合突破。三大運營商探索邊緣計算技術邊緣計算方興未艾,三大運營商也在積極對邊緣計算進行探索部署。2020年年底,中國電信研究院聯合四川電信和廣東電信,先後完成了自研MEC系統與5GC網絡商用版本的對接驗證,成功驗證了5G網絡面向MEC多種商用場景的能力。
  • 新標準引領技術創新 新基建夯實產業基礎
    作為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首日重磅活動,論壇聚焦產業政策及行業應用難點,解讀技術和標準新趨勢,推動新基建與汽車、電子、通信等實體產業融合發展,為實現核心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擴大內需,形成「雙循環」發展新格局蓄勢賦能。
  • 運營商加快邊緣計算布局 2021年或再迎垂直行業融合突破
    邊緣計算(MEC)作為2020年新興技術趨勢的佼佼者日益趨向成熟,三大運營商也在積極對邊緣計算技術進行探索。2020年年底,中國電信研究院聯合四川電信和廣東電信,先後完成了自研MEC系統與5GC網絡商用版本的對接驗證,成功驗證了5G網絡面向MEC多種商用場景的能力。
  • 5G融入百業,中國移動舉辦2020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政企論壇
    11月20日,在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期間,政企論壇在廣州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5G融入百業,移動雲領未來」,全面展示中國移動政企領域在「5G+雲」雙引擎助推下形成的新動能、新基石、新生態。合作夥伴、行業客戶及資深專家等近千人出席論壇。中國移動趙大春副總經理出席論壇並作主題演講。
  • 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在南沙舉行
    央廣網廣州12月17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王月 餘麗穎)12月16日至17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暨專項學術年會在南沙舉行。
  • GTC China 2020大會舉辦元腦生態技術論壇
    近日,GTC China 2020大會成功舉辦元腦生態技術論壇,浪潮、百度、趨動科技、睿沿、極限元與海克斯康等人工智慧行業先鋒,通過線上論壇分享了頂尖的AI技術,展現了人工智慧產業的最新進展和未來展望,對如何加速推動產業AI化的關鍵議題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