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連接了物理世界和數字智能世界,敏捷、實時、智能、安全等特性使其成為行業數位化轉型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2020年12月10日,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主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ECIS2020)在北京召開,其行業數位化邊緣計算專題論壇11位報告人聚焦物聯網、智能交通、數據中心、5G、工業網際網路等熱點話題分享邊緣計算技術典型應用場景和最新發展態勢,探討如何利用邊緣計算技術加速各行業數位化轉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邊緣計算研究員王哲擔任本次論壇執行主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曹薊光出席論壇並致辭。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 曹薊光
曹薊光在致辭中指出,邊緣計算是跨行業、跨領域的基礎技術,其價值點在於助力行業數位化轉型,具有技術碎片化、產業碎片化、應用碎片化的典型特點。近幾年,產學研用各方都在積極推動邊緣計算技術落地應用與標準化發展,包括制定標準、打造從產品研發到落地全生命周期的成熟產業鏈、與其他技術融合發展應用等工作。未來,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與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將繼續深化合作,布局邊緣計算技術創新發展,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
Arm China高性能IoT產品線市場經理 範子瑩
隨著計算性質的變化,邊緣計算在支持具有各種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多樣化系統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了幫企業將雲端的服務無縫擴展到邊緣,邊緣必須採用雲原生軟體原則。Arm China高性能IoT產品線市場經理範子瑩帶來《Arm Project Cassini Ensuring a Secure Cloud Native Experience at the Edge》的主題演講。她在報告中提到,Cassini項目是基於標準的開放式協作計劃,通過制定統一的底層硬體標準、固件接口協議,將Arm的平臺安全架構應用到邊緣設備的軟硬體設計,並且打造一個完整的雲原生軟體生態圈,Cassini項目旨在在安全的Arm邊緣生態系統中提供雲原生軟體體驗。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數據通信產品線物聯網關領域總監 卜德雲
在物聯網時代,隨著行業數位化轉型,更多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側處理,面臨海量終端聯接難、設備管理難、數據分析難等問題,本地處理業務數據的安全性、實時性和可靠性也日益重要。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數據通信產品線物聯網關領域總監卜德雲在主題演講《華為邊緣計算物聯解決方案,助力行業數位化轉型》中介紹,華為邊緣計算物聯解決方案採用開放平臺架構,提供豐富的物聯網接口,支持IP化PLC通信和5G上行等創新技術。
英特爾物聯網事業部高級產品經理 沈溢
英特爾物聯網事業部高級產品經理沈溢帶來主題報告《<工業網際網路邊緣計算節點白皮書1.0>介紹》。他在報告中指出,該白皮書描述了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狀況和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對邊緣計算節點帶來的新要求。此外,還介紹了工業網際網路邊緣計算節點的參考架構以及應用實踐。
上海上實龍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邊緣計算研發總監 唐俊傑
上海上實龍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邊緣計算研發總監唐俊傑做題為《邊雲協同賦能軌道交通智慧運營》的報告,從現有行業問題和現狀出發,引出以邊緣計算邊雲協同,異構集成架構,來解決軌道交通運營所遇到的問題,通過邊緣網關、邊緣伺服器等產品實現端邊協同,同時探討注入安全授信機制、打造安全可靠的整體解決方案。
蘇州博納訊動軟體有限公司產品經理 張榮奇
蘇州博納訊動軟體有限公司產品經理張榮奇在題為《邊緣計算賦能萬物「智」聯》的報告中表示,博雲邊緣計算平臺BeyondEdge,將博雲容器雲產品的能力延伸到邊緣端,以開放式的架構實現雲、邊、端三層相互協同。並介紹BeyondEdge廣泛適用於智能座艙、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慧監控等場景。
雲澈信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研發總監 張智博
雲澈信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張智博做《穿梭於數據中心與邊緣——K3s如何實現場景落地》的主題報告。他在報告中介紹,K3s是業界廣受歡迎的輕量級Kubernetes引擎。伴隨著Kubernetes引來的雲原生熱潮,小巧輕便的K3s可以在諸多場景中落地,數據中心和邊緣尤為矚目。面向數據中心場景,K3s可以支持雲原生應用的「兩地三中心」編排能力,可以為開發測試提供獨立的K3s託管環境,也可以作為不可變基礎設施增加部署運維的便利性;面向邊緣場景,K3s結合Rancher可以作為通用的雲邊協同計算平臺,加入Octopus擴展可以支持IoT設備的管理,整合K3OS+longhorn可實現邊緣一體機。
新松工業軟體研究院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產品經理 趙雄魁
新松工業軟體研究院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產品經理趙雄魁做《5G+邊緣計算助推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主題報告。他在報告中表示,邊緣計算是工業網際網路的基礎,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5G+邊緣計算使設備數據不用再傳到雲端,在邊緣側就能進行工業實時數據分析。具有安全、快捷、易於管理等優勢,能更好地支撐工業網際網路大量本地業務的實時智能化處理與執行。隨著技術的成熟,在業務模式的驅動下,將加速工業網際網路的應用和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邊緣計算研究員 王哲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邊緣計算研究員王哲在主題報告《「邊緣計算標準件計劃」助力產業數位化轉型》中提到,針對邊緣計算在規模化部署應用過程中存在的產業碎片化、供給側研發方向分散、需求側建設選型困難、設備及平臺標準缺失、可信開放測試機制不完善等突出問題,2020年,我國首個邊緣計算產業促進項目「邊緣計算標準件計劃」正式啟動。「邊緣計算標準件計劃」通過構建邊緣計算產品技術要求及測試規範標準體系,探索邊緣計算產品的標準符合度評測,推動供給側與需求側的精準對接,力爭成為設備廠商產品研製及工業企業採購選型的風向標。並深度解讀了「邊緣計算標準件計劃」的標準研究最新進展以及首批產品評測情況。
華為超融合產品市場總監 邱佳雄
華為超融合產品市場總監邱佳雄在主題演講《華為超融合重構IT基礎設施,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中指表示,超融合是匹配分布式架構的數據基礎設施,簡化分布式系統複雜管理,是面向企業以業務為中心的數位化轉型的首選。華為FusionCube超融合基礎設施是依託於華為公司全棧能力構建的業界領先的超融合系統,具備架構靈活、極致性能、極簡管理、安全可靠等四大亮點,主要聚焦於虛擬化,桌面雲,資料庫,智慧園區,企業邊緣分支等五大場景。
研華科技嵌入式物聯網事業群華北區業務總監 丁源
物聯網的傳統部署模式已經持續一段時間,通過不同的端點來生成數據並在雲上對這些數據進行操作,往往受到安全、高成本、通信基礎設施不足和生態系統碎片等問題的阻礙。此外,隨著設備規模擴大到一萬億,產生和需要移動大量數據,這種模式不再是可持續的。因此,物聯網的發展需要一種新的部署模型,這種模型可以簡化規模,就像在雲上一樣工作。基於此,研華科技嵌入式物聯網事業群華北區業務總監丁源在《「智」領邊緣開源新生態》的主題演講中分享了研華為加快ALot落地,在嵌入式軟硬體方面的一些標準化工作及開源產品和服務。
神州數碼微電子系統SBU產品總監 張晶
神州數碼微電子系統SBU產品總監張晶做主題演講《邊緣智能賦能工業互聯》,他指出,在雲邊協同時代,隨著邊緣端算力的不斷提升,同時邊緣端具備低時延、實時性和數據保密性好等優點,越來越多的智能應用落地在邊緣端。邊緣端作為工業互聯中的一個重要智能節點,在不斷智能化的過程中,必將持續推動工業互聯智能化的發展。
行業數位化邊緣計算分論壇現場
近幾年邊緣計算發展迅速,逐步實現了產業落地實踐。設備廠商、研究院所、用戶企業等各方積極關注並投入邊緣計算的標準化、自主化工作,擴展其應用場景,從而加速邊緣計算創新發展,使其成為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助力。
關於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是邊緣計算領域全球最大的產業組織,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英特爾公司、ARM和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創建於2016年,旨在搭建邊緣計算產業合作平臺,推動OT和ICT產業開放協作,孵化行業應用最佳實踐,促進邊緣計算產業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截止目前,ECC基於運營商、電力能源、工業製造、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數字文娛等六大價值行業已匯聚300+產業合作夥伴,累計出版白皮書10餘本,推進技術體系建設;發起測試床40餘個,促進技術與方案孵化,推動商業落地;與全球20+標準組織、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達成戰略合作,全方位構建邊緣計算產業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