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生命時報微信
生命時報
今天
很多人都有這個感覺,久坐辦公伸個懶腰、跑步前後壓壓腿,適當舒展一下身體,疲憊感瞬間少了很多。
點擊播放 GIF 0.0M
拉伸,作為運動方式的一種,或許不如有氧運動那樣酣暢淋漓,不如力量訓練似的存在感強,但運動的時候少了它,身體可能越練越累。
受訪專家
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教授 苟波
本文作者丨生命時報記者 高陽
本期編輯丨王冰潔 羅榕
動作示範丨趙子瑩
學會拉伸,全身都受益
2018年公布的中國《全民健身指南》建議,大眾為了健康,生活中應當參加3種運動類型,分別是有氧運動、力量訓練、拉伸練習。
拉伸是以發展身體柔韌素質為目標,可以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提高運動技能,減少運動損傷。適當進行拉伸運動,對全身健康都有好處。
有益肌肉和關節
拉筋可以有效增加肌肉長度,保持正常的肌肉張力,促進肌肉血液循環,徹底改善關節攣縮、脊柱偏移及相關的疼痛。
點擊播放 GIF 0.1M
預防心血管疾病
日本立命館大學研究發現,拉伸運動有助改善動脈硬化。常拉伸有助於緩解動脈硬化,降低心肌梗死和腦卒中風險。
改善精神狀態
日本東京明治安田健康與財富會社運動力學研究所指出,女性每天做10分鐘伸展運動,可以改善精神狀態,有助擺脫抑鬱和更年期症候群。
睡前做一下拉伸運動,睡眠質量也會提高。
學一套標準的拉伸動作
平時伸個懶腰、紮下馬步,都能感覺到肌肉的伸展,但這並非真正的拉伸運動。拉伸要保證一定的時間和強度,鍛鍊效果更好。
拉伸時間>
拉伸要有一定的時間,才能對機體造成適宜刺激,建議每個動作保持15~30秒,重複3次。即使是平時的伸懶腰、拉肩膀,也要保持一定時間才有效。
拉伸強度>
強度以不痛、被拉伸部位緊張、微微不適或微痛為度。如果出現劇烈疼痛,要小心軟組織撕裂、斷裂,甚至脫位、骨折。
拉伸包括動態拉伸(主要在運動前做)和靜態拉伸(主要在運動後做)。
動態拉伸
改善關節、肌肉柔韌性
正踢腿
點擊播放 GIF 1.1M
側踢腿
點擊播放 GIF 1.2M
甩腰
點擊播放 GIF 1.3M
靜態拉伸
舒緩緊張肌肉
臀背拉伸
點擊播放 GIF 2.2M
點擊播放 GIF 1.4M
跪姿拉伸
點擊播放 GIF 1.1M
大腿前側拉伸
點擊播放 GIF 1.9M
大腿後側拉伸
點擊播放 GIF 1.4M
避開4個拉伸誤區
拉伸動作不規範或者習慣錯誤,可能適得其反,對身體產生傷害。
動作沒做到位
比如正壓腿時,把腿放在壘木上,身體側轉、足尖沒有正對前方;髖部前送,沒有下壓,然後使勁做腰前屈的動作。
這樣做的話,大腿後群拉伸作用並不明顯,反而會對腰造成無謂的負擔。
負荷不當
拉伸負荷過小,鍛鍊效果就小;負荷過大,容易出現損傷。
對拉伸有較高需求的人,建議由專業人員設計柔韌性運動處方,專門練習。
未熱身就拉伸
未熱身就進行拉伸的話,軟組織的粘滯性很大,拉伸時比較容易痛,而且活動範圍比較難打開,拉伸效果會比較差。
點擊播放 GIF 0.2M
建議先進行一些簡單的跑、跳運動,等身體微微出汗,發熱時,再進行拉伸。
追求疼痛感
拉伸出現輕微可耐受疼痛時,就要謹慎,不可繼續增加負荷,否則可能導致拉傷。
小貼士
1.運動後的拉伸建議以靜力性拉伸為主,可以消除疲勞。
2.初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人,應以靜力性牽拉練習為主,逐漸增加動力性牽拉。
3.拉伸時要避免用力過度,不要突然做大幅度的拉伸動作。
4.原則上所有人群都可以進行拉伸練習,但年齡越大難度越大。有慢性病或關節病的老人,在接觸拉伸運動前要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