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有困難,我要出份力!」浙江收廢品老人捐款1萬元,留名三個字

2020-12-14 澎湃新聞

「國家有困難,我要出份力!」浙江收廢品老人捐款1萬元,留名三個字

2020-01-28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天

一則視頻在網上刷屏了

△點擊播放視頻(來源:浙江之聲)

視頻中一位耄耋老人,到社區捐款1萬。只說了一句「國家有困難,我就要出份力!」,留名「知恩者」,就匆匆離去。

網友紛紛留言,自己被深深地感動,同時也希望老爺子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也有網友深受老爺子鼓舞,心中為社會無私奉獻的種子悄悄發芽。

今天上午,小時新聞記者隨即聯繫上了老爺子捐款所在的湖州飛英街道吉山四社區。

社區負責人黃女士當被問起有個老爺子為抗擊疫情向社區捐款1萬元,她聲音立馬提高了一個調。

△點擊播放視頻

「就在昨天上午10點的時候,我們還正在為疫情布置以及各項抗疫事宜開會,一位老爺子走了進來,手上拿著一沓嶄新的100元紙幣,放在我們桌子上,雙手緊握,向我們鞠躬示意,說了一句『國家有難,我就要出份力』,轉身就走。我們另一位工作人員拉住了他,希望老爺子能留個名。」

「沒想到老爺子頓了一下,那我就留名『知恩者』吧。」老爺子轉身就離開了。

其實,這不是黃主任第一次見這位老先生。

這位老先生是一位老黨員,平常的主題黨日活動都會參加,慢慢也就臉熟了。今年83歲的他,平常會收一些紙板,塑料去賣錢。「這不是特殊時期嘛,我們也讓老爺子別去收垃圾了。」黃主任提了一句。

「不過,他也確實沒精力了,他老伴今年84歲,有心臟病引起的高血壓併發症,現在已經影響到腦部神經了,老爺子基本不能離開。」隔著電話,也能聽出黃主任的擔心。

對於這一萬元,大爺說只要用在這次疫情中就行,小時新聞記者了解到,吉山四社區昨天已遞交給吳興區紅十字會用於控疫防疫。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邊程壹 視頻來源:浙江之聲

原標題:《「國家有困難,我要出份力!」浙江收廢品老人捐款1萬元,留名三個字》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近四成網友認為應委婉拒絕困難老人的防疫捐款
    「老年環衛工人捐出大部分積蓄」、「失明老人為武漢捐款一千」、「拾荒大爺為武漢捐款一萬」、「為抗疫,80歲老人捐款5萬,她的家卻讓人淚目」……然而這類新聞一經報導後卻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評論,甚至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他們大部分認為「老人的捐款不能收」、「接收就等於搶劫」等;高曉松發表微博稱:「建議這些老人尤其是貧苦老人的捐款,能婉拒儘量婉拒,實在盛情難卻,可以考慮放進一種可撤銷信託基金裡
  • 老人收廢品收到個煤球爐,裡面藏著2萬元現金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偉豪 通訊員 李碩 李倩)收了 20 多年廢品的徐州老人史為英,近日遇到了一件稀罕事。他回收了一個廢舊的煤球爐,回去處理爐子時卻驚奇不已,爐子裡竟藏著一大摞現金,清點一下足足 2 萬元。面對這些錢,老人沒有動心,他輾轉找到了賣爐子的這家人,將這些錢還了回去。
  • 愛心老人多次捐款不留名!慈善總會尋訪高淳「莫文隋
    7月22日上午,老人又來到慈善總會,掏出一個鼓鼓的信封說:「同志,我昨晚從高淳電視新聞上看到,陽江勝利圩被大水淹了,有許多人家受了災,心裡很難受。我存摺上有8200元,留下500元生活費,這7700元全部捐了。」出納會計小錢不忙收錢,連忙問道:「大爺,請問您叫什麼名字?」老人笑著說:「姑娘,請你別問我的名字,我捐款幫助災民,真心真意的呀。」「大爺,你不說名字,我的票不好開呀!」
  • 浙大圖書館101歲高齡老館長為抗疫捐款:為國家盡一點力!
    「我父親想親自捐款,但是因為年事已高,手機使用不熟練,讓我代為轉交……」3月7日,一筆來自101歲老人的抗疫捐款,由圖書館代為轉交到了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抗擊新冠肺炎專項基金。說起捐款原因,他說到:「為國家盡一點力!」僅僅7個字,短小卻動容,這不僅是捐款,這更是一種力量。
  • 收來的舊煤球爐裡「拆出」2萬元 老兩口拔腿就去找這筆錢的主人
    分毫不差地把錢送還給失主 通訊員供圖從事廢品收購20多年的老人史為英,近日遇到了一件稀罕事。他回收了一個廢舊的煤球爐,回去處理爐子時卻驚奇不已,爐子裡竟藏著一大摞現金,清點一下足足2萬元。面對這些錢,老人沒有動心,他輾轉找到了賣爐子的這家人,將這些錢還了回去。李碩 李倩 李偉豪今年70多歲的史為英家住徐州豐縣孫樓街道高樓村,從事廢品收購已有20多個年頭。雖說有子女孝順衣食無憂,但因為在家閒來無事,老人依然喜歡蹬著三輪車到縣城裡轉一轉,把廢品收購當成了一種樂趣。前不久,他在縣城中陽小區收廢品時,有戶人家賣給他一個廢舊的煤球爐子。
  • 「七旬老人廢品站淘書捐贈」的多重意義
    12月2日,在濟南城區內的一處廢品回收點內,76歲的錢玉田爬上一處近一米高的書堆,彎腰拾起舊書,每一本都翻開看看。在過去的10餘年間,他先後從廢品回收點內「淘」出3萬餘本書,並將其中的1萬餘本捐贈。他還挑到了很多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買下之後,為孩子捐建「愛心書屋」。(12月2日《中國新聞網》)現實生活中,人們時常會看到一個並不起眼但卻事關千家萬戶的行當,那就是「廢品回收」。
  • 老人攢廢品致全樓蟑螂成災,鄰裡風波如何化解?
    記者隨後在樓下見到老人,老人已年過七十,外套的領口袖口處已經磨得發亮。老人說:「我有個女兒,住得遠,工作忙,還得照顧孩子,我得給他們攢錢。」老人說,她撿廢品並非因為經濟困難,自己平時吃穿都十分節省,就是一心想給女兒多攢錢,「他們老說我不清理,我一直在收拾啊,只是最近收廢品的一直沒來。」
  • 男子穿上名企工作服"賣廢品" 搶老人近2000元
    買下島城一家大企業的工作服,冒充工作人員聲稱有大量廢品要賣,在騙取收廢品老人的信任後,再趁機下手搶劫……10月21日上午10時,34歲的犯罪嫌疑人秦某在四方法院大山法庭接受審判。面對公訴機關的指控,秦某表現平靜,未做太多辯解,並當庭認罪。
  • 本以為學習不好我可以收廢品,現在看來,我連收廢品都手不好了
    本期每日一笑有「嘻哈的沸沸」贊助播出!本期封面圖:本以為學習不好我可以收廢品,現在看來,我連收廢品都手不好了接下來進入正文!1、小夥伴們,這樣的閨蜜我還能要嗎?3、樓上的朋友,你到底想不想讓我把房子租出去了呀!4、我就好奇了,學霸是哪裡來那麼多時間學習的。5、這樣的衣服,什麼人才能駕馭得了啊!6、狗子:我當時也慌了,沒有想那麼多。
  • 為國家盡一點力!浙大圖書館101歲高齡老館長為抗疫捐款
    杭州日報訊 近日,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抗擊新冠肺炎專項基金收到了一筆愛心捐款。捐款人,是浙大圖書館退休老館長遊修齡,今年已101歲高齡,是一位有著63年黨齡的老黨員。說起捐款原因,遊老先生說:「為國家盡一點力!」僅僅7個字,短小卻動容,這不僅是捐款,這更是一種力量。雖已是期頤之年,但百歲遊老思路清晰,精神矍鑠。他的心始終和抗「疫」中的國家、人民在一起。
  • 60歲老人頂著高反撿廢品,只要能救孫女,我豁出老命也值得
    我不拼命,我孫女就沒命了梁金喜看著孫女的樣子心疼不已,為了救孫女,他依然離開了家鄉,一個人坐著火車到西藏撿廢品:「兒子兒媳都不準我來,怕我受不了高原反應,但看著孫女生病,我不能坐視不理,我這個爺爺不能白當!我不拼命,我孫女就沒命了!」
  • 獨居老人攢廢品全樓蟑螂成災,自言苦衷:想給女兒多攢錢
    記者隨後在樓下見到老人,老人已年過七十,外套的領口袖口處已經磨得發亮,冬日冷風吹打在她身上,她的聲音都有些顫抖。面對抱怨,老人覺得鄰居不體諒她。「我有個女兒,住得遠,工作忙,還得照顧孩子,我得給他們攢錢。」老人說,她一人住在這裡,撿廢品並非因為經濟困難,自己平時吃穿都十分節省,就是一心想給女兒多攢錢。
  • 興義市開啟新型收廢品模式
    本報訊 (特約記者 楊 雯) 「收香檳啤酒瓶,收廢書廢報,收廢銅爛鐵,收冰箱洗衣機……」無論是在鄉村小街,還是城市社區,伴隨著一聲聲口喊的吆喝,把不用的東西收回來再利用,是我們對廢舊物品回收的一貫印象。
  • 高考2020年作文素材積累:這樣的愛心捐款,該不該收
    這樣的愛心捐款,該不該收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地心存善意的人紛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武漢和其他疫情較重地區加油。  然而,媒體報導中,一些高齡老人捐款的事跡卻讓人感到五味雜陳。
  • 獨居老人攢廢品全樓蟑螂成災,自言苦衷:想給女兒多攢錢頻道推薦
    記者隨後在樓下見到老人,老人已年過七十,外套的領口袖口處已經磨得發亮,冬日冷風吹打在她身上,她的聲音都有些顫抖。面對抱怨,老人覺得鄰居不體諒她。「我有個女兒,住得遠,工作忙,還得照顧孩子,我得給他們攢錢。」老人說,她一人住在這裡,撿廢品並非因為經濟困難,自己平時吃穿都十分節省,就是一心想給女兒多攢錢。
  • 《把病房當課堂》後續:姐妹倆尋捐出2萬養老金的老人:「我要當面...
    一時間,愛心簇擁著「孝心姐妹」,紛紛伸出援手,進行愛心捐款。老夫婦捐出兩萬養老積蓄12月23日一早,又一股愛心暖流湧向姐妹倆。兩位不知名的老人得知胡家的窘況時,把省吃儉用的2萬元養老金拿出來,委託他人送到胡家凱的病房裡,讓胡亞麗一家人在寒冬裡備感溫暖。
  • 被收廢品耽誤的"段子手"走紅抖音:900萬人每天看他又撿了啥寶貝
    有粉絲想花錢買他撿到的東西,他都拒絕了,偶爾會送一些撿到的書籍給粉絲們,讓它們再次獲得利用。這是劉阿楠收廢品工作裡難得的小快樂。小時候,別的同學家裡都會給他們買玩具,劉阿楠就從廢品回收站裡撿玩具。男孩子喜歡玩的小刀小劍,足球籃球,他都撿到過。"那時候也不懂花錢不花錢,就是撿到之後,這個東西同學有,我也有,就會很快樂。"
  • 被收廢品耽誤的「段子手「走紅抖音:900萬人每天看他又撿了啥寶貝
    劉阿楠從廢品車上找到一摞識字卡片,翻開前三張,分別是"縮""橫""豎"三個字。他把三個字連成一句話,拎起識字卡片,走向他的"辦公室"。 他開始用抖音記錄工作中有趣的部分,用幽默的語言講解自己見到的東西,讓大家知道,做廢品回收這份工作也可以是快樂的。 劉阿楠的工作並不輕鬆。他每天早上七點起床,把收來的廢品分類、剪斷、裝車、運輸,工作十幾個小時,晚上九點之後才下班。他利用工作的間隙拍攝視頻記錄生活,晚上回到家再寫文案、剪輯、配音,有時要忙到夜裡一兩點。
  • 70歲老兩口家裡「點」5瓦燈泡,捐出攢了幾十年的15萬元積蓄抗疫
    2月8日,老兩口兒卻做了件不普通的事——將15萬元積蓄捐贈給焦作市武陟縣慈善協會等單位。疫情當前,他們說要為國家抗疫出份力。捐款現場捐款現場捐款現場「我們身體好著呢!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們要捐給國家!」荊小銀和王小丑夫婦二人,有一兒二女3個孩子,平日裡,孩子們時不時給父母生活費和零用錢,加上老兩口每月能領到的養老金,老人又省吃儉用,幾十年來,攢下了15萬元。「我在電視裡看到,這次疫情很嚴重,心裡挺不得勁兒。我就跟老伴兒還有孩子們商量,咱們要不捐點錢吧。」
  • 靠收廢品月賺2萬?不稀奇!廢品回收「一本萬利」,比你想的賺錢
    提及「一本萬利」的小生意或者小項目,許多網友第一時間會想到手機貼膜、特色小吃、化妝品微商代理等等行業,而事實上,被我們忽視的還有1個,即「廢品回收」。作為「隱藏暴利行業」當中的其中一個,廢品回收這個行當往往被大多數人所忽視。 眾所周知,廢品是無處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