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法國人的武器設計一直以腦洞清奇聞名,但我這不是在辱法。他們清奇的腦迴路往往會造出非常劃時代的武器,比方說第一款無煙火藥步槍勒貝爾1886,比如說第一臺帶炮塔的坦克雷諾FT。但腦洞更多時候會搞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武器,比如今天要談的STA1924,法國第一挺衝鋒鎗。
在一戰後期,拿著MP18衝鋒鎗做尖兵的德軍風暴突擊隊給法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影響。這種結構緊湊、輕便,火力猛、可控性好的單兵自動武器非常適合突破塹壕、在坑道內近距離交戰。
戰後,法國人開始重整輕軍備,陸軍技術部打算自己開發一款衝鋒鎗以填補空白。但法國自己之前也沒啥衝鋒鎗經驗,而手頭上現成的就是從德國人手裡繳的MP18,那不抄它還能抄誰?
1919年,STA(法國陸軍技術部)著手研發。當時軍部的要求是使用9mm帕彈(MP18同款),有效射程200米,射速在400-500發/分鐘,操作不能與步槍區別太大,精度和散布至少不弱於MP18。然後...然後STA就開發出了一款和MP18差不多的東西。
這下法軍高層不樂意了:「好歹我們也是一戰戰勝國。你們技術部搗鼓半天就弄出這麼個山寨玩意?」
技術部:「你行你來啊,衝鋒鎗就這麼點套路,自由槍機,固定槍託,可拆卸彈匣,還要咋樣?」
高層:「行行行,那好歹做點特色出來」
技術部:「行」
恩,然後加了個兩腳架
這批兩腳架版的衝鋒鎗被命名為STA 24,主要由聖埃蒂安武器製造廠(MAB)生產。槍託、機匣,扳機組,槍機,槍管基本都是山寨MP18的。不過彈匣的位置從MP18的側入換成了下入,機匣的長度也略有增加,槍機的緩衝行程更長,後坐力略小。
槍管從MP18的200mm增加到了214mm,然後去掉了外邊那個散熱筒,因為事實證明,散熱筒這玩意真的沒啥大用。表尺定距為100-600米,然而9mm帕彈在200米外基本沒用...
彈容量32發,射速650發/分,火力比MP18略高。整槍空重2.7公斤,控制的還算不錯。
法軍於1925年向聖埃蒂安武器製造廠訂購了8250支,然而僅生產了不到1000支不到就停產了。原因有很多
首先法國人把這挺兩腳架的衝鋒鎗更多的當做一挺輕型機槍使用(和日本人思路一樣),這與衝鋒鎗的實際效用相悖。再者,法國人當時也開始研究帶有手槍握把,並且尺寸更緊湊衝鋒鎗,對比之下確實覺得衝鋒鎗不該是STA24這樣。(下圖就是同期的MAS24衝鋒鎗,法國二戰時的MAS38主要參考了這貨的設計)
最後,由於STA24用的是9mm帕彈,這是一種德國制式子彈,法國人並不想和德國人通用彈藥(或許怕這樣一來,德國人打進來時可以即時補給)。因此他們選用了基於.30-18改的7.65x20mm(當年美國人登陸法國的時候,帶來了6000多萬發.30-18,戰後全留在法國了...)
這批槍雖然產量不高,但也有限的用於戰爭。比如1926年摩洛哥鬧獨立的時候,法軍就帶著STA24上去收拾過他們。
二戰之初,馬奇諾防線內的法軍也有少量裝備STA24。但一槍沒放就全部丟地上投降了,德國人一般繳獲其他國家武器之後還會給個編號。比如MAS38的德軍編號是MP722(f)但這批STA24連個獨立編號都沒給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