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願清單》 | 2007年 | 美國 | 劇情
///
「死亡」,在沒有遇到之前,總覺得離我們很遙遠,總覺得留給我們的時間還有很多,想做的永遠推到「明天」,想愛的人永遠覺得還有「下一個」。
細細回想,或許截止到「今天」,你的人生都沒有真正為自己活過一次,就連高考,似乎都是被推著往前的,因為也不是因為興趣,而是為了分數。很多人糊裡糊塗的活到老,然後還來不及做出反應,就狗帶了,這一生都在為別人活著,自己想做的一件都沒有做,所謂任性、放肆,都沒有,60分的走完一生。
如果可以提前讓你知道死亡時間,你是要還是不要?在你生命的最後一個時間段,你想要怎麼度過?這部很火的由《怦然心動》導演羅伯·萊納主導的電影《遺願清單》,或許是給你的一個警鐘,讓你對死亡,對人生重新思考。
卡特,一個黑人老頭,年輕的時候想成為歷史教授,卻因為不小心讓女友懷孕,而不得不肩負起養家餬口的重任,幾十年都在修車店做技工。他最喜歡的娛樂就是看知識競答類節目,用這樣弱弱的對現狀發出抗議吧。就這樣的一個為家庭犧牲的男人,卻在一次身體檢查中被查出癌症,住院治療。
愛德華,一個富得流油的愛好咖啡的白人老頭,一輩子都在推行「一個病房兩張床,無特例」理念的醫療機構CEO,在法庭嘚吧嘚吧的時候發現自己鼻子流血而入院檢查。
就這樣,這兩個身份懸殊的老頭以這樣一種不是太美好的方式遇見了。
儘管愛德華極度不喜歡和別人同住一路,但是自己說出去的話,總是要自己埋單的。
愛德華喝著他精緻的咖啡,卡特看著他喜愛的競答節目,做著各類的檢查,等著不可預知的結果。別看愛德華身價不菲,手術化療期間,除了他的助理託馬斯,沒有一個人來醫院看過他,而卡特雖然不富有,卻不缺家人和朋友。
剛開始愛德華還對卡特的生活不屑一顧,卻在相處中,或許癌症病人間的那種同病相憐,讓他們打破階級差距而開始交談,相互慰藉。
很快,報告結果出來了,愛德華被醫生宣布只有6個月的壽命,而卡特則不超過一年,得知結果的他們,面面相覷,卻不知道要說些什麼,這個時候,說什麼都顯得多餘吧,沒有經歷過的人沒有發言權。
稍微緩過神來的愛德華,在地板上撿到了卡特之前寫的小紙條,上面是一些想要實現的願望。在住院期間,卡特想起以前上學時老師讓他們做的一個關於遺願清單的作業,在聽到自己只剩6個月壽命後的卡特覺得一切都失去了意義,揉起來扔了,沒想到被愛德華看到了。
愛德華極盡所能的說服卡特,讓他和自己一切去撒歡,一開始卡特是拒絕的,畢竟一沒錢,二沒時間。不得不說愛德華很有說服力,他抓準了卡特的心理,成功的說動了卡特。
在出發前,卡特和妻子說了他的決定,妻子非常不能理解卡特為什麼寧可和陌生人共度最後時光,也不願意留在家人身邊,最後他們吵得不歡而散。
他們踏上了放飛自我的道路,第一個願望就是高空跳傘,兩個一把年紀的人,真是刺激shi了。
接著去刺青,然後是男人都愛的賽車,這也徹底的打開了卡特那顆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心。
卡特的妻子打過電話給愛德華,希望他可以勸卡特回家,但是卡特想為自己活一次的決心已定,多少匹馬都拉不回了。
他們去了世界任何一個想去的地方,去非洲看原始的大自然,在大草原喝著昂貴的貓屎咖啡。
去埃及看金字塔,談論自己的一生,喜悅與遺憾,以及對死亡的安排。
去了所有好漢都不得不去的長城,感受雄偉壯觀的人類智慧。
最後,是卡特一生最大的心願:攀登世界最高的山-喜馬拉雅山。然而在他們到達山腳的時候,遇到了惡劣天氣,不能上山,這也成了卡特此生最大的遺憾。
愛德華為了讓卡特回家,那是各種勸。
甚至不惜用了美人計,功夫不負有心人,卡特最終看清了自己的內心,為生計奔波幾十年,激情已去,但妻子還是心中無人可替代的唯一。
他們決定啟程回家了,飛機落地後,他們卻不是送卡特回家,而是背著愛德華開去了愛德華女兒家,卡特想要解開愛德華的心結,讓他和女兒冰釋前嫌,而愛德華還沒有做好準備,他不知道怎麼面對女兒,為此和卡特吵了一架,嫌他多管閒事,不歡而散的兩人,各懷心事的各回各家。
卡特回到了熱鬧溫暖的家,妻子和孩子們都十分歡喜,卻在即將和妻子重溫舊情時突然暈倒,再次被送進了醫院。
第二天愛德華知道消息後趕來看卡特,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說笑打鬧著,但是大家都知道時間到了。
卡特走了,遺願清單上的心願還沒有全部完成,臨走前,他交代愛德華替他去完成,不要留下遺憾。
是啊,人的一生那麼長,也那麼短,面子裡子啥的有那麼重要嗎?去做想做的事,去見想見的人,去愛想愛的人,不是更重要,更有意義嗎?
愛德華闊別多年後終於鼓起勇氣敲開了女兒家的門,見到了心心念念的愛女,還有從不知曉的可愛的外孫女。
或許是心情戰勝了病魔,愛德華創造了醫學上的奇蹟,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活到了81歲,在他走後,他的助理託馬斯帶著他和卡特的骨灰,登山了喜馬拉雅山,幫他們實現了遺願清單上的最後的意願。
>>>我是拾光話影,好電影,一起看。你們知道的那個方式,就可以關注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