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孩子大多沉迷於動漫中無法自拔,而日本動漫的不斷興起使得孩子們出現,對於日本文化的了解超出中國文化的情況。這是國人所不能接受的,畢竟我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程度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作為中國人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父母可以通過《牧笛》這部動畫,向孩子們展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和了解中國文化的美,從而打心底裡喜歡上中國文化。
《牧笛》裡蘊含的中國傳統美術風格
圖畫與詩歌的完美融合我國的畫和詩一直都是聞名於世的存在,一般的動畫基本只能展現出這兩者的其中一項美感。而《牧笛》則是將兩者進行完美結合,那些讀起來枯燥乏味的詩詞歌賦在這部動畫中成為了鮮明的人物形象。
"以形寫神"的美感和國外寫實的畫作有所不同,我國更加偏向於意象派畫作,用草草幾筆勾勒出一個大概的形象,主要展現這個形象所出現的姿態和動作,這比起寫實來說多了一分柔美感。就像《牧笛》中所出現的牛,如果單純看這個形象是很抽象的,但是它所展現出來的神態卻是非常優秀的。
"計白當黑"的表現手法而且我國的水墨畫整體是比較簡單的,它不像油畫那般濃墨重彩,在《牧笛》中有很多空白的畫面,但是在觀眾看來並不會很突兀,他們很容易通過周圍的某些物體來判斷出留白處所展現的事物。
除了看似隨意實則蘊含無限魅力的水墨畫之外,《牧笛》中的音樂要素也是非常契合的,即展現出了動畫中的意境,又突出了我國音樂文化的博大精深。
《牧笛》裡蘊含的中國傳統音樂風格
音樂展現我國南方民間音樂風格南方民間的音樂就和它當地的人文風情一樣,充滿了輕快明了的節奏感,而在《牧笛》這部動畫中,主要展現了牧童放牛的場景,整體氛圍都是比較閒適輕快的,所以選取南方的民間音樂可以完美契合動畫中的場景。
傳統樂器表現人物語言比起其他動畫中搞笑繁雜的語言描述,這部動畫更多的是用音樂帶動發展,這相對來說更加容易理解一些,而且音樂是最容易感染人的一種存在了,根據畫面的不同配上不同的音樂其實比人物的語言要更加生動一些。
畫面無聲勝有聲比起錯綜複雜的語言和人物關係介紹,《牧笛》這部動畫更加偏向於簡單明了,整部動畫都是靠著音樂支撐起來的,可是觀眾並不會因為偶爾的沉默覺得突兀,似乎所有的起承轉合,靜默無語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這更加展現出我國音樂文化的魅力所在。
由此父母可以意識到這部動畫,會讓孩子們感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動畫形式,並且也會讓孩子從中學習到我國文化的優秀。
水墨動畫《牧笛》對孩子的教育啟示
1、 了解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過全片水墨畫和音樂的完美契合,孩子很容易體會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美感,這比起我們強求孩子去接觸枯燥的文化介紹要有用的多,對於喜愛新鮮事物的孩子來說,最好的學習方式便是在輕鬆的環境下,做輕鬆的活動並且從中學習到知識。所以《牧笛》中所展現的中華文化的美感可以達到這種效果。
2、 學習到真善美
我國傳統文化一直都是正能量的,充滿著真善美的存在,無論是尊老愛幼還是禮讓他人,這都是在當今社會仍舊為眾人所熱議的美好品德。在《牧笛》這種類型的水墨畫中往往包含了某些傳統文化所提倡的品格,而孩子們很容易通過對於動畫的了解而在無意識中獲取這種品格。
3、 愛上自然的美
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於眼花繚亂的網絡世界,他們變成了不願意出門接觸自然的宅男宅女,這不僅對他們的健康發展是沒有好處的,而且他們也會因此錯過自然界獨有的美感。而通過看這些水墨畫,可以體驗到自然獨有的美好,那麼更多的孩子也會對自然產生憐憫之心。
寫在最後
一個孩子的成長不應該只成績,也不應該有著崇洋媚外的心理,大家作為中國人理應去了解我國文化的美感。當大家體會到中華文化之美後,就不會覺得其他國家的文化有多麼了不起了,因為我國的文化要遠比其他國家更加觸動人心。孩子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必修課,也是不容小覷的。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