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們家有錢嗎」三位媽媽的回答不一樣,卻直接影響娃的未來

2020-12-24 小畢生活記

金錢這個話題非常的敏感,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說,人生短短幾十年,奔波勞碌只為了幾片碎銀兩,這話確實很現實。對於女孩兒來說,是一種底氣以及安全感,甚至可以說是實力;對於男孩兒來說,是一種確保自己生活狀態的東西,沒有錢不敢成家,也不敢生孩子,害怕自己沒有能力擔當起一個家庭;錢對於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奮鬥的目標,也是讓青春更瀟灑的資本;錢對於老人來說,雖然帶不走,但也是一種心安,是必不可少的。

那麼錢對於孩子來說,究竟是什麼呢?是換糖葫蘆的硬幣,還是換玩具的紙張?孩子的年紀還小,對於金錢的觀念其實非常空白,他們只知道錢可以換取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食物。但現在的孩子也知道,錢就是用來買東西的,沒有錢就不可以得到玩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都會問過爸爸媽媽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我們家有錢嗎?」這一類的。那麼對於這個問題,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回答,都是不一樣的。

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們的性格也許都會變得不一樣,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都是比較深的。就好像小雪家其實很有錢,但是他的父母會擔心,孩子知道家裡有錢了,會不會覺得自己不需要奮鬥,就可以得到一切了呢?這會不會讓那個孩子養成不好的性格,讓孩子變得懶惰和失去奮鬥精神。現在的媒體這麼發達,孩子也會接觸都很多的社會消息,也會有一些虛榮心和攀比的心理。

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如果發現身邊的同學,穿的都是名牌和潮鞋。而自己穿的是一些盜版,身上的所有衣服加起來不夠同學的一隻鞋子貴,也會感動比較失落。這個情況就發生在了小雪身上,她遇到了這事兒,就非常委屈,著急著回家問自己的父母,家裡是不是真的很窮,為什麼麼要買一些假貨呢?

孩子的爸爸媽媽,聽完孩子提的問題之後,點了點頭告訴孩子,家裡真的很窮。所以小雪在課堂上,一定要認真,好好的學習,以後才能有知識去賺錢,給自己買一些大牌子的衣服和鞋子哦。孩子聽完之後,似懂非懂地點頭了,但心情還是非常的糟糕,默默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在孩子回到學校之後,話就變少了,也不是那麼的開朗了。她的小夥伴們,知道她家裡沒有錢,也都很少跟她一起玩耍了。

班上的同學小麗看到雪兒的情況,也感到非常焦急,也回家問自己的爸爸媽媽,自己家有錢嗎?雖然小麗經常穿名牌,但她們家只是普通的工薪階層,爸爸媽媽每個月的收入都是固定的。他們家的經濟狀況,不能說沒錢,也不能說是有錢。但是小麗的爸爸媽媽,不希望還輸給別人的孩子,所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東西,都一定是最好的。

小麗的父母回答孩子,他們家當然有錢啦,不然怎麼會給你買那麼多的名牌衣服鞋子呢,咱們都是有品位的家庭呀。小麗聽完媽媽說的話,兩眼放光,就非常細根的問媽媽,可不可以買一本漫畫書給她。聽到孩子的請求,孩子的爸爸媽媽臉色都黑了,搪塞孩子讓她趕緊先回去寫作業了。

同班級的另一個孩子倩倩,也問過爸爸媽媽這個問題,孩子的爸爸媽媽這樣回答道:「咱們家不算有錢,也不算窮,但是你現在的年紀還小,對錢的概念比較空白。但是爸爸媽媽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在家裡的每一處,都需要爸爸媽媽花錢去維持,所以不可能用所有的錢,給你買最好的東西。咱們要把錢,花在有意義的事兒上,比如讓倩倩學喜歡的舞蹈等等呀」。孩子聽完媽媽的話,就幸福地笑了,回到房間去寫作業了。

咱們在教育孩子上,一定不要說謊,要真誠地對待孩子。因為家長就是孩子的學習模範,家長的每一個舉動,孩子都會學到,並且受到影響。即便是當時甚至這幾年對孩子隱瞞住了,總有一天孩子會發現,到時候還應該撒一個謊去圓嗎?咱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坦誠,用正確的觀念去引導孩子,孩子一定會理解和明白的。對孩子來說,最容易的學習,就是學習父母,所以咱們一定要做好榜樣。

相關焦點

  • 「媽,我們家有錢嗎?」不同的回答決定不同的教育,影響娃的未來
    都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大部分人努力了一輩子,都是為了金錢而拼搏;張愛玲也曾說過:「我喜歡錢,我不知道錢的壞處,我只知道錢的好處。」確實,我對她的這句話,深以為然。不管是什麼時候,金錢對於女生來說,十分的重要,它代表的是一種實力,同時也是一種安全感。在這個寸土寸金的社會,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也是依靠金錢才能現實的。
  • 娃的玩具被搶了,兩位寶媽的不同態度,直接影響孩子未來性格
    家長們經常遇到自己的娃的玩具被搶,這也是常有的事兒,很多孩子在這個時候第一時間會去求助媽媽,這個時候媽媽的態度很是說明問題。娃的玩具被搶,兩位寶媽的態度說明問題第一位媽媽的做法:安撫小東東跟小樂樂玩的正開心,忽然聽到小東東哇地一聲就哭了,家長連忙趕過去,原來是小東東喜歡的洋娃娃讓小樂樂給搶走了。小樂樂不但把洋娃娃佔為己有,而且還不讓小東東碰。
  • 預產期將至,為何有的孕媽會提前生娃,有的孕媽則會推遲生娃?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按時」卸貨「的,很多孕媽即使到了預產期,也還是沒能如願卸貨,這讓很多有些孕媽有些著急。安安是一名孕媽,在離預產期還有1個月的時候,安安就休了產假。安安的閨蜜很好奇,就問安安為什麼這麼早就請了產假。安安回答說,自己的表姐就是在離預產期還有一周多的時候生的,安安怕到時候也遇見同樣的情況,所以安安就提前休了產假。
  • 「媽媽彆氣了,你生氣我就會聽話了嗎?」被娃一句話噎死是啥體驗
    一般來說,家長對娃「會說話」這項技能的認識,會經歷三個階段的轉變。第一階段,娃開始學說話,根本說不過大人,口舌之爭中家長穩穩碾壓娃。第二階段,娃漸漸掌握高級詞彙與技巧,還對生活有了洞察,家長被娃偶爾蹦出的毒舌或金句驚到,從此不敢小看自家娃。
  • 日本寶媽給娃準備的三餐火了,儀式感超強,網友:別人家媽媽系列
    日本寶媽給娃準備的三餐火了,儀式感超強,網友:別人家媽媽系列 今期一位日本媽媽給寶寶準備的一日三餐,在網絡上走紅,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這位日本的寶媽
  • 寶媽帶娃的一個動作,引起無數媽媽共鳴,當媽的才明白其中含義
    對寶媽們來說,獨自帶娃最具挑戰性的事,就是做飯了。一邊要看著鍋,防止菜炒糊了,湯煮溢出來,一邊還得看著孩子。寶媽們怕孩子不在自己眼前時,自己照顧不到,孩子會一不留神自己淘氣弄傷了自己。有些寶媽們把孩子帶到廚房,一邊做飯,一邊看著孩子,廚房裡各種器皿刀具,寶媽擔心自己專心做飯,孩子會因為碰觸到器皿而受傷,也怕自己會慌忙煮飯而撞到孩子。
  • 「我愛媽媽,我不想當媽媽」是自私嗎?不想生娃的女孩招誰惹誰了
    「我愛媽媽,我不想當媽媽」是自私嗎?不想生娃的女孩招誰惹誰了?導讀:今天去師姐家聚餐,參觀了她新買的別墅,院子裡奼紫嫣紅開遍,進屋後的感覺就想到了一個詞形容「氣派」。師姐上學期間就是一個自由灑脫的人,聰慧有主見,所以當她要做丁克時,我們絲毫沒覺得奇怪。在中國選擇丁克的人越來越多了,由恆大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育報告2019》明確指出:2013到2017年,一孩生育率明顯下滑,新生兒人口佔比從64.3%一路下滑到42%。這就意味著很多女性不願意生娃。
  • 「媽,我想和你一起睡」,寶媽的不同回答,直接影響孩子一生
    結果媽媽發現小雅跑了過來之後,卻把小雅給臭罵了一頓,讓她自己回房睡覺。小雅本來就怕的不行,一看媽媽這個態度更是覺得非常的委屈,便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害怕,我想和你一起睡,行嗎?」結果小雅媽媽嚴厲的制止了她的行為,並且對小雅說:「別人家的孩子才5歲,都是自己一個人睡,你今年都已經6歲了,讓你自己一個人睡,你還不肯,以後都不要再跑到我房間來了,不然我以後都要關門,讓你自己一個人站門外!」小雅只得又走回了自己的房間,整個晚上都沒怎麼睡著,並且性格慢慢的有些怪,不再愛說話了。
  • 生娃之後,寶媽會多出5個「新習慣」,都符合證明是個合格的媽媽
    其實這是媽媽太愛寶寶了,當你越在意一樣東西,就會越怕失去它,我們對寶寶的心情也是如此,尤其是女性剛剛生產完,雌激素極速下降,這也會讓寶媽變得患得患失。習慣二:喜歡觀察寶寶便便當媽前,如果你要說讓我去看誰的「便便」,那麼我一定是拒絕的。可當媽以後,糖媽卻愛上了觀察寶寶的「便便」,不是因為糖媽愛好獨特,而是因為寶寶的便便可以反映出他們的健康情況。
  • 一位媽媽的幾張漫畫刷爆網絡:當媽後,才能體會養娃究竟有多難
    漫畫中,一個媽媽一邊推著嬰兒車一邊玩手機(玩INS),她的身後,孩子掉在了馬路上...但這位媽媽絲毫沒有察覺,而是自顧自地一邊玩一邊往前走。躺在馬路上的寶寶內心自白:我希望我媽像愛手機一樣愛我!不少媽媽認為這幅漫畫太有爭議性了!作者居高臨下地批判,卻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做媽媽。於是,Ins上的一位媽媽(INS:common_wild),也用漫畫對此進行了吐槽:「當媽,還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兒。」
  • 貓媽把娃送她家後就走,沒想到隔幾個月又送來4隻,女主:養不起啦
    貓媽把娃送她家後就走,沒想到隔幾個月又送來4隻,女主:養不起啦 貓媽:考察了一圈還是你家合適
  • 3歲牛娃媽媽如何讓娃一年實現自主閱讀!?
    除了蓋老師的書,Vincy還在各種育兒論壇上找到了幾位雞娃已經有成效的牛媽,學習實戰經驗。「不用找很多牛媽,只要找到和自己情況類似的1-2位,學習就好。」Vincy談到自己的學習經驗,提醒我們說,「不要盲目地跟隨各種牛媽的攻略,還是要自己多思考。」
  • 好心情從哪來|寶媽篇1 給家有熊孩子的焦慮媽媽的三個忠告
    是啊,我家也一樣,好像有「多動症」一樣,定心不了一會,就要動,也不怕老師。課堂上他會不會,都第一個舉手,真叫他回答,他支支吾吾還要想一會。哈哈,跟我家小時候一個樣。現在想來,很多時候,我們焦慮的本質是,由小及大,孩子一次無意的表現,我們會放大到無數倍,這樣下去,孩子會不會「滑下深淵」,會不會「萬劫不復」?比如孩子回家只知道玩,不知道做作業,這孩子二年級了,還不懂要做作業,對學習一點都不上心,期末考試能考好嗎?小升初能上到好初中嗎?會不會被老師看成「學渣」?
  • Papi醬自爆產後悲慘事情連連叫苦,明星有錢也解決不了生娃的苦
    不久,papi醬就曬出了一家三口的全家福,還在月子期間的papi醬素顏出鏡,一改往日鏡頭中的女強人形象,氣場弱了不少,不過一家三口齊齊出鏡非常溫馨,按理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些痛苦時刻,papi醬也已經歷過,就該好好帶娃,養好身體,爭取早日復出,繼續投入工作當中。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並沒有!
  • 爸爸臨時帶娃一天,「愛心小發明」獲媽媽點讚,網友:別人家老公
    很多時候寶媽們都看不慣寶爸的帶娃手法,感覺爸爸們都是大豬蹄子,沒有正型。其實,這就有點冤枉爸爸們,畢竟男人與女人的思維方式是有很大不同的。寶媽們走的是溫柔細緻的路線,一直想著精緻帶娃,而爸爸們走的是慵懶路線,自己怎麼省力就怎麼辦。
  • 「媽網探園」這一年,我帶著旗,你帶著娃,我們一起去探園!
    媽網探園#跟著媽網去探園#還記得那些日子嗎?這一年我帶著旗你帶著娃我們一起去探園2021年,媽網繼續為寶媽尋求高品質幼兒園!你想去哪些幼兒園!趕緊在下方留言或微信媽網鑫鑫!媽網會員享受vip探園流程,幼兒園所有的環境,教室,特色教室全部對媽網會員開放,孩子最喜歡遊園環節,孩子們像旅行記一樣,感受幼兒園胡風土文化。媽網探園活動,萌萌的奶娃們,第一次正式的感受升國旗胡儀式,讓孩子從小萌發愛國情懷。集體親子體能遊戲,媽網寶貝們在幼兒園感受和老師一起做遊戲的快樂,也在提前適應以後幼兒園集體遊戲的環境,實在是太棒了!!
  • 現代羅子君的煩惱,全職媽媽最不喜歡聽的話,有你聽了想崩潰的嗎
    你看過全職媽媽一天的工作流程表嗎,你知道媽媽十八般武藝樣樣要精通嗎,應該叫「全能媽媽」。(二)「你老公是幹什麼的,這麼有錢,你都不用上班?」不用上班就一定是老公養的嗎,難道媽媽的付出就是看不到?難怪有的媽媽寧願自己花錢給自家裡請個保姆,然後自己白天去別家當保姆,都幹一樣的活,卻得到不一樣的認同。(三)「見你一天晃來晃去的,悠閒得很」有一種人就是看不得別人閒,所以喜歡惡語相加,面對這樣的人,如果你是全職媽媽想辦法避開不用去理會。
  • 什麼原因阻礙年輕人生娃?網友:女的越來越獨立,男的越來越媽寶
    生育的根本問題是經濟條件決定的,如果只是一個規定,允許生三胎,而沒有相應的補助金,寶媽不僅要面臨身體的創傷,還要面臨失業的風險,養兩個孩子,一個人根本帶不過來,難以想像當一個孩子生病時,你還要把兩個孩子帶上,一起去醫院,家裡買車的還好,如果是冬天,又沒有買車,只能是兩個字——受罪。你可能會問了:家裡不能有老人帶嗎?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生兩個孩子確實非常不容易,如果你是帶個倆娃的寶媽或婆婆,其中滋味與心酸,一定會歷歷在目。小珠同樣是一名二胎媽媽,她三年期間生了一兒一女,婆婆偶爾從外省趕過來幫忙帶一陣孩子,其餘時間都是她獨自帶娃。二寶出生後不久就累病了,最後不得請親戚幫忙暫帶孩子,獨自看醫生。
  • 媽媽在廚房淘米,熊孩子一番操作讓寶媽崩潰,家裡的菜都進了廁所
    今天要說的這個「熊孩子」,可是讓點沒把她老媽氣暈過去,寶媽淘米的功夫,娃就在廁所給寶媽個「驚喜」,這個「驚喜」似乎有點大了。 ,因為自己可以在超市裡「大顯身手」了,就這樣母子倆大包小包的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