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們家有錢嗎?」不同的回答決定不同的教育,影響娃的未來

2020-12-25 王曉瑩育兒記

金錢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敏感的話題,也是十分重要的東西。都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大部分人努力了一輩子,都是為了金錢而拼搏;張愛玲也曾說過:「我喜歡錢,我不知道錢的壞處,我只知道錢的好處。」確實,我對她的這句話,深以為然。不管是什麼時候,金錢對於女生來說,十分的重要,它代表的是一種實力,同時也是一種安全感。

在這個寸土寸金的社會,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也是依靠金錢才能現實的。而且,如今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方面,更是萬萬不能沒有金錢的;金錢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也能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能讓給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機會。

而孩子們的眼中,金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是單薄的紅紙,還是可以換取玩具的物品,亦或是可以購買糖果的錢幣呢?孩子不知道金錢對於家長的重要性,他們只知道,有錢了就可以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金錢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沒有錢了,他們的父母就會吵架,自己也買不上喜歡的玩具了。相信很多父母,在生活中,都聽孩子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吧:「我們家有錢嗎?」「媽媽,你的工資是多少呀?」不知道,各位家長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作為一個並不富裕的媽媽,我在這裡給各位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案例一:小A問自己的爸爸:「爸爸,我們家很有錢嗎?」爸爸笑了笑說:「爸爸有錢,但是你沒有錢啊,金錢是需要自己努力工作去掙回來的;等你長大之後努力奮鬥,也會很有錢的。」

案例二:小B問自己的媽媽:「媽媽。我們家有錢嗎?」小B的媽媽抱著孩子說:「是啊,我們家很有錢,而且這錢以後就是你的了。」

這是不同家庭的回答,往往不同的回答,就已經決定了孩子的教育方向,而不一樣的教育也決定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看看第一位寶爸的回答,這位爸爸其實是在教育孩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和人生觀。這位寶爸是一個很清醒的人,他知道要如何教育好一個孩子;而生活在這種家庭中的孩子,長大以後也是一個勤奮刻苦、自力更生的好孩子,他們從小就明白沒有不勞而獲的美事,做人做事要腳踏實地。

而另一個寶媽的回答,也許會養出一個懶惰不努力,總是想著天上掉餡餅的孩子;而長期生活在這種家庭的孩子,長大以後就會變成一個懶惰的「啃老族」。父母要適當放開手,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讓孩子在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中不斷地成長。

不要總是想著給孩子最好的一切,家長要儘量引導孩子,想要什麼就自己去爭取,而不是只給孩子錢花。在生活中,家長們要如何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人生觀呢?

1)金錢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在日常生活中,金錢的存在感很強。因為,家長每次出門都要花錢,特別是家長帶著孩子去逛超市時,孩子遇見喜歡的東西就想購買,當孩子發現只有用錢,才可以獲得心儀之物時,孩子就會明白錢的重要性了。所以,家長們一味限制孩子用錢是沒有用的。家長要經常教育孩子,什麼是合理消費,什麼是過度消費,潛移默化地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影響孩子的消費觀。

2)家長們要教育孩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很多孩子在知道金錢的重要性之後,他們要是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想盡一切辦法購買;於是有些孩子就會去偷拿父母的錢包,自己去超市買玩具和零食。而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想要錢需要自己通過勞動獲得,可以讓孩子幫忙做家務換取勞動費用,這樣孩子就會產生愛惜錢的心理,不亂花錢了。

3)家長不能「哭窮」,要給予孩子金錢上的安全感

你們發現沒有,很多家長經常對著自己的孩子「哭窮」。明明家裡就很有錢,卻因為不想讓自己孩子養成大腳大手的壞習慣,就開始欺騙自己的孩子,家裡沒有錢。而孩子就會信以為真,並養成自卑內向的性格,等有朝一日,孩子發現父母有錢了,你們猜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相關焦點

  • 「媽,我們家有錢嗎」三位媽媽的回答不一樣,卻直接影響娃的未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都會問過爸爸媽媽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我們家有錢嗎?」這一類的。那麼對於這個問題,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回答,都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們的性格也許都會變得不一樣,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都是比較深的。就好像小雪家其實很有錢,但是他的父母會擔心,孩子知道家裡有錢了,會不會覺得自己不需要奮鬥,就可以得到一切了呢?
  • 娃的玩具被搶了,兩位寶媽的不同態度,直接影響孩子未來性格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孩子們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家長們經常遇到自己的娃的玩具被搶,這也是常有的事兒,很多孩子在這個時候第一時間會去求助媽媽,這個時候媽媽的態度很是說明問題。
  • 媽媽不同回答決定孩子格局,值得學習
    天下父母眼中,孩子聽話、節儉、懂事才是完美的,卻渾然忘記了「父母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的緣由,因此孩子兒時接受的教育,決定了未來幾十年的人生走向。看看媽媽不同回答,或許能給你一些啟迪。第一位媽媽,戚薇高智商回答,值得你學習相信大家對戚薇都不陌生,她既是演員、歌手,又是一名媽媽。戚薇在某綜藝節目中提到,女兒曾問她:「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呢?」
  • 「爸,我被打了,能打回去嗎?」爸爸們的不同回答,影響孩子未來
    面對孩子的提問時,家長要掌握一些回答技巧。 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可靠的人。當自己有疑問的時候,父母的回答是自己行動的準則。這些不起眼的指引,很可能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指導孩子今後的成長。
  • 預產期將至,為何有的孕媽會提前生娃,有的孕媽則會推遲生娃?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按時」卸貨「的,很多孕媽即使到了預產期,也還是沒能如願卸貨,這讓很多有些孕媽有些著急。安安是一名孕媽,在離預產期還有1個月的時候,安安就休了產假。安安的閨蜜很好奇,就問安安為什麼這麼早就請了產假。安安回答說,自己的表姐就是在離預產期還有一周多的時候生的,安安怕到時候也遇見同樣的情況,所以安安就提前休了產假。
  • 「媽媽,我能玩下手機嗎?」家長不同的答覆,可能決定孩子的未來
    多數家長面對孩子這樣的請求,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本來規定的只能玩10分鐘,結果半個小時過去了,孩子還沉迷在手機的世界裡無法自拔。根據調查顯示,孩子每天連續玩半個小時手機,平均每分鐘會眨眼超過7次,淚膜破裂時間平均小於5秒。時間久了,孩子的視力將會急劇下降。看到這一數據,家長們都慌了。
  • 寶媽帶娃的一個動作,引起無數媽媽共鳴,當媽的才明白其中含義
    對於獨自看孩子的寶媽們來說,帶孩子真的是一件困難的事。一,哪些時候,寶媽會覺得獨自帶娃特別不容易呢1、寶媽們獨自帶娃做飯時,特別不易。對寶媽們來說,獨自帶娃最具挑戰性的事,就是做飯了。一邊要看著鍋,防止菜炒糊了,湯煮溢出來,一邊還得看著孩子。
  • 什麼原因阻礙年輕人生娃?網友:女的越來越獨立,男的越來越媽寶
    01生育窘境年輕人不願生娃,女性變得更加獨立,「媽寶男」越來越多。我們先來看一個消息:「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四年來,政策累積效應在前兩年集中釋放,導致生育率呈現先升後降的現象,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幅度明顯。2018年後,生育進入政策調整後的平穩期,受育齡婦女數量和結構影響,2019年出生人口略有減少。很多夫妻不願生育,往往是經濟條件決定的。
  • 玩具多和少會對孩子有啥影響?研究表明:玩具多的娃會有這3不同
    每個孩子都有玩具,但家庭經濟情況和教育方式不同,孩子的玩具數量就會有所不同。這也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價值觀和感受。妞妞一出生就是家裡的小公主,全家寵著她一個。爸爸平時工作忙經常出差,陪妞妞的時間比較少,所以經常給她買玩具彌補空缺。
  • 麻省理工實驗揭秘:有錢人家的孩子智商更高?互動對孩子智商的影響...
    很多人都在說,如今的趨勢,是比你有錢人家的娃比你娃還努力,地主家也不產傻兒子了。很多牛娃,都是父母優秀、家境殷實、自信樂觀。還記得3年前父親是外交官的北京高考狀元熊選昂實事求是的一席話:教育真的要按階層或者金錢來劃分了嗎?
  • 家有一兒一女,你會把家產平分嗎?這位寶媽的回答太精闢了
    若是家中有一兒一女,等到日後老了,你會把家產平分嗎?你會如何分配財產呢?不同的人,面對這個問題都有不同的答案。近期,我們就在網上調查了幾位寶媽,詢問了一下她們的想法。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被訪問的這些人是怎麼說的吧。寶媽1問:如果你有一兒一女,你會選擇怎麼樣分財產呢?回答:按照我們這的傳統,肯定大部分留給自己的兒子。
  • 《三傻大鬧寶萊塢》:3個不同家庭教育方式,決定了3種不同的人生
    很多人把這部電影當作是喜劇片,而我認為,這部電影其實是披著喜劇片的外殼,更重要的是,它實際上是一部深入人心的反映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對孩子影響深遠的教育片。電影一開始就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學習,不然今後會考不上大學的!事實真是這樣嗎?我覺得未必。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六個家庭同遊,六種不同的孩子,映射出了真實的貧富差距
    巧的是,這幾個家庭都是爸爸有事來不了、媽媽能來,活生生變成了一個寶媽帶娃團。 然而,六個家庭同遊,六種不同的孩子,映射出了真實的貧富差距。 貧富差距,從最開始的策劃階段就隱隱顯現了。朱莉家庭較為富裕,更注重對孩子的鍛鍊,想要讓孩子們來主導這次出遊,由孩子決定行程、目的地、住宿、飲食等一應事宜,大人僅作為輔助補充;而軒軒媽和另一家則並不贊成,認為孩子對消費常識了解不夠,這樣的鍛鍊不僅沒意義還會浪費錢。
  • 「媽網探園」這一年,我帶著旗,你帶著娃,我們一起去探園!
    媽網探園#跟著媽網去探園#還記得那些日子嗎?這一年我帶著旗你帶著娃我們一起去探園2021年,媽網繼續為寶媽尋求高品質幼兒園!你想去哪些幼兒園!趕緊在下方留言或微信媽網鑫鑫!一直聽說幼兒園的夥食特別棒,寶媽不知道哪傢伙食才是最好的,媽網的強大在於,只要你有要求,媽媽統統幫你實現!!走~~~媽網鑫鑫帶你去品嘗一下幼兒園夥食怎麼樣!!!!哇塞~~~這夥食真是不錯,不錯,孩子們吃的太香了,後面的家長都趕緊學學,這專業的影響搭配,回去給自己娃也做兩道!!!
  • 家長的回答,決定了娃未來的高度
    文|西紅柿媽媽周末,我們幾個寶媽帶著孩子,一起去休閒娛樂。朋友的女兒才剛剛5周歲,每每路過一個門店,她幾乎都可以讀出來映入眼帘的漢字。這孩子的識字水平,少說也要有1000個左右了,大概可以超過不少的小學生了。
  • 為什麼猶太人虎媽多?這部紀錄片太扎心
    有負責關燈的,有負責鎖門的,有負責檢查水電開關的,大的幫小的穿衣服穿鞋,哥哥幫弟弟妹妹準備出門要帶的玩具和圖畫本……(真的太有愛了)▲朋友家的兒童臥室,幾個娃幾個監視器,大人可以邊吃飯邊聊天邊查看每個娃的睡眠情況這個朋友家,別看有5個娃,家裡超級整潔。
  • 從《天道》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結局,看格局是如何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你看,這個村莊人的思維,不就是「井底之蛙」思維的集中體現嗎?這些村人,被限制在他們舊有的思維和觀念裡,幾十年走不出來,而從外面來的一個人,一眼看出了問題所在。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高明,只因為他見過更大的世界,知道更多的賺錢方法、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其實從古至今莫不是如此,一個人的眼界和格局,決定了他的目標,而目標決定了他的成就大小。
  • 孕媽午睡和不午睡,胎寶有啥不同?這個差距,等娃上小學時會顯現
    因為孕婦在孕期本身受激素和身體各方面的變化的影響,睡眠質量會有所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以前的睡眠量遠遠達不到現在的需求,中午需要小憩一會,同時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孕媽的情緒。孕媽午睡和不午睡,對孩子的影響各有不同1)性格不同不午睡懷孕之後激素分泌會發生變化,同時身體也會出現一些改變,而孕婦並不能很快適應,這個時候往往就容易情緒不穩
  • 寶媽親手給娃縫製枕頭,睡了一會孩子臉色就變了,婆婆大驚失色
    文/糯豆包(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孩子的身體健康一直是寶媽們關注的重點,不過第一次做媽媽難免會缺乏餵養孩子的經驗。此時最好有家中老人的幫忙,或者直接請專業的保姆照顧孩子,才能讓他在更科學的餵養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