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真正有錢的四大財團,你知道嗎?」
說起國內比較「有錢」的企業,想必不少人都會想到阿里巴巴、騰訊等等這些企業,但是要說真正的財團,可能知道的就比較少了。相比較阿里巴巴這些網際網路公司來說,這些財團的「出鏡率」不高,所以認知度也就不高了,不過在現實的生活中,這些財團的公司還是顯而易見的,只是大家不知道這家公司是屬於哪個財團的,有人問為什麼阿里、騰訊不算財團呢?因為民營企業的股權結構較為複雜,比如阿里的主要股東是孫正義,但是孫正義是日本軟銀集團的,騰訊的第一大股東是南非報業,就算是這些公司的財力達到了財團的實力,但是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內財團。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我們國內的四大財團,首先就是華潤集團,華潤集團之前是中共為了抗日戰爭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是在1938年正式成立的,所以現在有不少人對於華潤集團的印象就是「紅色央企」。在1948年,改公司更名為華潤公司,四年之後,華潤公司就劃分到中央貿易部進行管理了,這個中央貿易部就是我們常說的商務部。直到1983年,才改制變成了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在2003年的時候,根正苗紅的華潤集團徹底劃分到了國資委,成為了央企。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華潤集團的整體營收達到了4462.83億元,純利潤為377.1億元。可能大家對於這樣的數字不敏感,通過對比分析,在同一時間段,華潤集團的整體營收是阿里巴巴的4倍。那麼華潤加團的主要業務有哪些了,在大健康、城市建設、科技金融等板塊都有所建樹,大家經常逛的萬象城就是旗下的產業,華潤置地、華潤萬家等等也都是華潤集團的。
其次要介紹的就是中信集團,中信集團是1979年我國的前首富榮毅仁創立的,在2011年的時候,中信集團邊恆了國有獨資企業,整個集團設計的業務相當的廣泛,在銀行、基金、能源工業等多個領域都是有涉及的,其中中信集團在建設領域的表現是出色的,鳥巢和中國尊都是來自中信集團之手,截止到2018年底,中信集團的總資產已經突破了6萬億元。
保利集團也是國內著名的財團,這裡保利集團並不是指保利地產,這個集團剛開始是靠國防裝備現代化發家的,這裡要澄清的就是不是軍火。1993年保利集團正式成立。在1984年初,原總參裝備部和中信公司出資成立了保利科技,從此開始了軍事裝備的進出口業務,後來因為一系列的調整,保利集團被劃分到了中央大型企業工作委員會了。大家熟知的保利地產,它的前身是廣州保利房貸產開發公司,在2002年完成改制,成為國資委重點扶持的央企,目前保利集團包括了5家上市公司和11家二級子公司,整體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最後要說的就是招商局集團,這個集團在四大財團中的歷史最長,而且它的創辦人就是李鴻章。李鴻章在1872年創辦了一家航運公司,就是招商局集團的前身。而且大家不要被名字所迷惑,招商局集團的業務很廣,中國通商銀行、中國平安保險都是屬於旗下的公司,而且我們國家的很多高速公路、大橋也是招商局所投資的,山東高速、寧滬高速等等都是,關鍵的就是招商局集團還積極地參加了一帶一路,堪稱最牛央企。去年招商集團的整體營收為7177億元,簡直無法想像。現在你了解國內真正的四大財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