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低調的商業巨頭:擁有7家上市公司,40萬員工,營收是阿里近4倍

2020-12-14 EMBA

要說國內比較有錢的企業,很多人會想到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甚至是這兩年發展比較快的字節跳動等企業,但其實,中國還有一家企業,擁有40萬員工,7家上市公司,而收入是阿里巴巴的近四倍,這個低調的商業巨頭就是被稱為中國五大集團之一的華潤集團。

實體企業達2300多家,擁有42萬員工

1938年在香港成立的「聯合行」華潤集團,至今已有80餘年的歷史,旗下包括了華潤置地、怡寶、雪花啤酒、萬象城、華潤萬家等眾多品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多元化企業集團。

而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也不是偶然的,華潤集團的業務板塊也很全面,涵蓋了大消費、大健康、城市建設與運營、能源服務、科技與金融五大業務板塊,都是和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

如今,80多年過去了,華潤集團憑藉著五大業務領域、多元化的業務保障了自身良好的市場競爭優勢和產業基礎。

而華潤的五大板塊業務中下設了7大戰略業務單元、19家一級利潤中心。實體企業已達2300多家,在職的員工總數也有40萬人。

作為一個老牌的企業,華潤目前旗下的零售、電力、燃氣、地產、醫藥等大多已經成為了行業中的領先者,是全球500強企業之一。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華潤集團超強的實力。

擁有7家上市公司,營收是阿里近4倍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華潤可謂無處不在。

在大消費領域,華潤雪花啤酒在中國經營超過70家啤酒廠,旗下含雪花啤酒品牌及30多個區域品牌共佔有中國啤酒市場的21%份額。而零售行業,華潤萬家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零售連鎖集團,其超市業務也是連續多年位居中國連鎖超市第一。

在大健康製藥行業,華潤也是常年第二,第一是非處方藥製造商,還有城市建設房地產和能源產業,均是排行全國前幾的企業,正是這樣一個包羅萬象的企業,才使得華潤收益一直穩定持續增長。

而據華潤公布的業績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財報中,華潤營業收入4462.83億人民幣,淨利潤達到了377.1億,而阿里巴巴前三季度營收為1190.17億元,也就是說華潤集團同時段的營收是阿里巴巴的近4倍。

除了營收讓人嘆為觀止外,華潤集團旗下還擁有7家香港上市公司:華潤啤酒、華潤電力、華潤燃氣、華潤醫療、華潤醫藥、華潤置地和華潤水泥。而旗下雪花啤酒、怡寶水、萬家超市、萬象城是享譽全國的著名品牌。

不難發現,華潤集團旗下的7家上市公司所開展的業務都處在市場上競爭較為激烈的領域。然而,華潤卻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不錯的成績。在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華潤排名第80位。

從2010年華潤首次申報《財富》世界500強開始,華潤的排名逐年靠前,從395位到80位。

展望未來,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表示:華潤將以「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勇氣和智慧推進華潤轉型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建設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相關焦點

  • 中國真正的「四大財團」,此集團營收是阿里4倍,是純正「央企」
    相比較阿里巴巴這些網際網路公司來說,這些財團的「出鏡率」不高,所以認知度也就不高了,不過在現實的生活中,這些財團的公司還是顯而易見的,只是大家不知道這家公司是屬於哪個財團的,有人問為什麼阿里、騰訊不算財團呢?因為民營企業的股權結構較為複雜,比如阿里的主要股東是孫正義,但是孫正義是日本軟銀集團的,騰訊的第一大股東是南非報業,就算是這些公司的財力達到了財團的實力,但是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內財團。
  • 中國真正的4大財團:每家資產都過萬億,阿里和騰訊都比不上
    可見,阿里、騰訊兩家市值相加能達到近95054億元,超過上市網際網路企業總價值的一半。可以說,阿里與騰訊絕對稱得上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半壁江山。 如今華潤集團在香港擁有6家上市公司,其業務囊括燃氣、電力、啤酒、房地產和醫藥等領域,並且在這些領域中,華潤集團皆處於領先地位。
  • 淨利潤攔腰斬、負債近40億的 「中國宜家」如何翻身
    原標題:《淨利潤攔腰斬、負債近40億 「中國宜家」吃掉武漢國企仍未翻身》 去年年底,居然之家在深交所敲鐘。成為繼紅星美凱龍、富森美之後第三家登陸A股的家居賣場。在中國家居品牌中,居然之家和紅星美凱龍是老對手。一直以來,市場也樂於將兩者對比,但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情況,居然之家總是排在紅星美凱龍身後。
  • 營收王勝過一個半蘋果 分紅王派現近千億 漲薪王加薪50%
    營收百強公司累計貢獻了全部A股上市公司總營收的近六成。萬億營收俱樂部成員增至四家,中國平安首次躋身其中。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蟬聯營收百強榜冠亞軍,2019年合計實現營收5.48萬億元,相當於河南省2019年GDP總量,超越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全國省級GDP排名中位列第五。
  • 營收王勝過一個半蘋果,分紅王派現近千億,漲薪王加薪50%...
    營收百強公司累計貢獻了全部A股上市公司總營收的近六成。萬億營收俱樂部成員增至四家,中國平安首次躋身其中。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蟬聯營收百強榜冠亞軍,2019年合計實現營收5.48萬億元,相當於河南省2019年GDP總量,超越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全國省級GDP排名中位列第五。
  • 5年內連投5家獨角獸,阿里想在印度複製一個阿里?
    據印度公司 Tracxn 發布的數據,截至 2019 年 12 月 11 日,中國在印度的總投資已經達到 80 億美元,相比十年前增長了 40 倍。原因是過去阿里、騰訊的投資者取得了超高回報,而現在巨頭和機構投資者們希望再下賭注,培育出印度本土阿里、美團、頭條、滴滴等,以期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也是從 2015 年開始,騰訊和阿里開始在印度加大賭注。
  • 極兔速遞大起底:員工從6萬到30萬,網點增長超3倍,劍指前三
    劍指中國前三從今年3月開始,在拼多多平臺購買商品時,時不時會由極兔速遞配送,但消費者並沒有進行深入了解。如今,隨著通達系的集體出手,讓名不見經傳的「極兔速遞」首次公開出現在社會大眾面前。在微博熱搜上,通達系聯手封殺極兔速遞的話題閱讀量高達5.4億,討論量超過1.8萬。這只能夠引起國內快遞巨頭忌憚並大動幹戈的「兔子」並不一般。
  • 全球排第二,擁有150多年歷史的歐洲啤酒巨頭,收入是青島啤酒7倍
    到02年的時候,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啤酒市場。去年全國啤酒產量為3765萬千升,同比增1.1%;消費量約佔全球四分之一,同樣高居第一。國內的華潤雪花、青島、燕京,不可避免要與國際品牌展開激烈的競爭。全球排名前三的啤酒巨頭分別是百威英博、喜力、嘉士伯,這三家企業佔據全世界啤酒產量的近一半。
  • 商業地產一周要聞:雙11第一波戰績亮眼,瑪莎百貨上市近百年首虧
    金茂商業、杭州新天地ABS雙雙獲上交所通過   11月4日,金茂商業11.18億元ABS項目、杭州新天地40.01億元ABS項目獲上交所通過。   耐克中國將裁員400人 以北京和廣州區域辦公室為主   11月4日消息,近日有媒體報導稱,耐克中國計劃裁員近400人規模,約佔員工總數的20%。
  • 中國最大的餐飲巨頭,擁有肯德基和必勝客,市值比海底撈少1100億
    【9月10日專稿】餐飲巨頭百勝中國今日正式登陸港交所。遺憾的是,百勝中國在港交所二次上市首日就破發,被潑了一盆冷水。不過它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餐飲企業集團,肯德基、必勝客、小肥羊、黃記煌、COFFii & JOY、東方既白、塔可貝爾及Lavazza等,中洋結合,其中中餐品牌全部是收購而來,這些均是其百勝中國擁有的餐飲品牌。截至2020年7月,百勝中國餐廳網絡已突破10000家門店,遠遠非對手可以比肩。
  • 阿里被約談背後:營收增速放緩、核心業務外其他全虧損!
    張建鋒2004年7月即加入阿里,擔任過多個管理崗位,先後領導淘寶技術部、B2C開發部、Alibaba.com中國事業部、本地生活服務、1688.com和天貓。 在加入阿里前,吳敏芝在一家浙江大學全資擁有的科技開發公司擔任銷售及客戶經理。 2005年4月加入阿里的俞思瑛,自2020年4月起擔任阿里集團首席法務官。 她是阿里首批合伙人之一。在擔任現職前,她曾擔任副首席法務官,負責中國法律事務。
  • 經歷了疫情之後,阿里的財報到底怎麼樣?
    今天財報發布的財報數據無疑是要比之前的預期要好的,營收仍然有明顯的正增長,超過了分析師預期。更重要的是,阿里給出了2021財年的營收預期6500億元人民幣,對應28%的增長,也為投資者打了一支強心針。疫情之後繼續給出財年營收指引的大型科技公司,阿里是全球第一家。究竟阿里給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呢?
  • 泉州人熟悉的這家巨頭撐不住了!關店225家,8萬員工停薪
    6月,Gap還被房東告上了法庭,要求其支付2020年4月到6月的租金,這筆費用竟高達6590萬美元,這對逛該錄得10億虧損的Gap來說無異於是雪上加霜。GAP並不健康的財務狀況引發外界的擔憂。據了解,GAP集團長期債務高達12.5億美元,資金鍊緊張,4月時銀行帳戶僅剩7.5億美元,一財季末也僅剩餘11億美元。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中國前30大APP,7成隸屬AT旗下。10億中國網民的移動生活,被騰訊阿里合圍。作為全球CVC翹楚,騰訊與阿里收割了高額的資本回報。近3個財年,阿里的投資收益分別高達305億、441億、730億元,對淨利潤的貢獻將近一半。騰訊的帳面浮盈更高,光是投資美團浮盈就超過2000億元。
  • 這家東北零售巨頭年營收跟阿里電商相當,也超3000億
    提電商,我們就繞不開一家巨頭,即阿里巴巴。這家誕生於中國杭州的公司,如今市值高達4852億美元,最高時甚至衝破600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呢?南美國家阿根廷GDP為4557億美元,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27。也就是說,阿里的市值能超越全球至少85%以上的獨立經濟體的GDP。
  • 疫情期間400多家門店堅持無休 沃爾瑪中國「到家」業務同比激增4倍
    而在中國戰「疫」期間,沃爾瑪除堅持開店保供應外,全國整體O2O「到家」業績暴增,銷售額同比增長超4倍。 去年中國電商業務量翻倍 據沃爾瑪發布的最新財報,其2020財年全年總營收為5240億美元,同比增長1.9%,低於預期;淨利潤為148.8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66.7億美元。
  • 又一快遞巨頭「倒了」?5萬員工面臨失業,老闆2年虧損40億!
    而在我國最早的時候,也就只有郵政一家快遞企業,而如今已經發展到了很多的企業,光是三通一達就已經有4家快遞行業了,還有很多地方的大大小小的快遞公司,如今是多不勝數。而到了如今快遞行業已經成為服務行業中的一個重要行業了,服務越好的快遞企業,發展是越好,並且價格低廉也成為很多快遞飛速發展的趨勢。
  • 「造風者」阿里的升維戰爭
    如果按照傑弗裡·A·摩爾《公司進化論:偉大的企業如何持續創新》一書中的觀點來說,阿里似乎正在面臨這一阻力。從騰訊、京東、阿里、拼多多這幾大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最新季報和年報來看,它們似乎都取得了不錯的增長,騰訊靠遊戲賺取淨利潤極高,京東營收超預期,拼多多用戶量大增。與之相比,阿里似乎沒有太過驚喜之處,甚至2020Q1其營收增速為近年最低,季度淨利潤更是下滑88%。
  • 法本信息IPO:公司近三年營收翻三倍 員工離職率超過30%
    中華網財經《IPO觀察》欄目出品11月18日,中國證監會發布深圳市法本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為「法本信息」)深市創業板申請過會消息,浙商證券為主承銷商。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
  • 一文讀懂「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版圖|深長
    全球586家獨角獸公司中,騰訊投出了將近1/10,高達52家,僅次於紅杉資本;而阿里系(阿里、螞蟻、雲鋒)投資了44家。相比之下,谷歌只投資了7家,亞馬遜投資了2家,蘋果一家未投。騰訊位列前十大股東的4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高達5.4萬億元,相當於科創板的體量,超過了其自身4.6萬億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