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恐懼症是指一種對狂犬病過分恐懼的心理疾病,即使是注射疫苗也無法消除其恐懼。這種人對狂犬病十分恐懼,有咬傷部位的疼痛感而產生精神恐怖症狀。但這種病人沒有有低熱,也沒有遇水咽喉肌肉真正的痙攣,沒有恐水現象。這種心理疾病,很多是由於被一些不負責的言論誤導,例如:狂犬病潛伏期幾十年、不發病的健康動物也可以傳染等等。
有狂犬恐懼症的病人都是沒有狂犬病知識或是看見過狂犬病病人發作的人。
但是在中國看見過狂犬病病人發作的人少之又少,這主要是因為狂犬病死亡人數並不多。
而2019年更是只有197例死亡,中國計劃於2026年就消滅狂犬病,到時狂犬病死亡人數將會為0。在只這麼多的死亡病例中,又能有幾個人看到狂犬病病人發作的情形?年齡大的人看見過狂犬病發作人數較多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國上世紀80年代有過一次狂犬病發作高峰(峰值4000-6000人),2007年又有一次小高峰(峰值接近3500)。而相對年輕的是很少有機會見到狂犬病發作的病人的,所以絕大部分都以訛傳訛。
是因為對狂犬病無知才會有恐狂症。
狂犬病可怕的原因是目前無藥可治,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還有就是狂犬病發作時症狀可怕。
但是對狂犬病並不需要過份恐慌。因為狂犬病雖然不可治,但是可防。
狂犬病是一種疫苗可預防的病毒性疾病。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存在此疾病。人類狂犬病死亡病例絕大多數由狗引起,高達99%的人類感染病例由狗傳播。可通過給狗接種疫苗和預防狗咬來阻斷傳播。感染導致每年數萬人死亡,主要發生在亞洲和非洲。被疑患狂犬病動物咬傷的受害者中,15歲以下兒童佔40%。在與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動物接觸之後,立即用肥皂和水徹底清創極為重要,可以挽救生命世衛組織牽頭負責「聯合抗擊狂犬病」聯合行動,推動實現「到2030年人類狂犬病零死亡」。——世界衛生組織關於狂犬病的幾個重要事實、
預防
1、消除犬類狂犬病
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狂犬病。為犬類接種疫苗是預防人類狂犬病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為犬類接種疫苗不但可以消除狂犬病的致死率,還能減少被狗咬傷病人的接觸後預防需求。提高對狂犬病的認識和防止被狗咬傷除了狂犬病疫苗接種規劃之外,了解犬類習性以及預防它們咬傷兒童和成人也很重要,可以減少人類狂犬病的發病率和減輕治療犬類咬傷的經濟負擔。提高社區預防和控制狂犬病的意識包括,宣講負責任的寵物養育知識和信息,講解如何預防犬類咬傷,以及如何在被咬後立即採取醫療措施。 社區參與和掌控規劃有助於更好地傳達重要信息。
2、人類預防性免疫接種
已有供接觸前接種的人類狂犬病疫苗。建議那些從事某些高風險職業的人員(例如處理狂犬病活病毒以及其他與狂犬病相關病毒的實驗室工作人員,以及那些所從事的活動從專業方面或其它方面直接接觸到可能受到感染的蝙蝠、食肉動物和其它哺乳動物的人員)接種這些疫苗。還建議對前往受狂犬病影響的偏僻地區並計劃在戶外長時間活動(如探察洞穴或爬山)的旅行者採取接觸前免疫接種措施。在面臨較大被狗咬傷危險而且不易獲得狂犬病生物製劑的地區,外籍人士和長期旅客也應接種疫苗。
3、最後,還應考慮對在高風險偏僻地區生活或訪問的兒童接種疫苗。由於兒童往往會與動物玩耍,咬傷可能會更重,或者不報告咬傷事件。
狂犬恐懼症的人有什麼特點?
1、普遍學歷較低。
因為不能對狂犬病有科學的認知,並且不能夠理智對待謠言。
2、以農村居多。
狂犬病死亡人數92.5%都是在農村,只有在當地的人才有可能親眼目睹到狂犬病人發作的情形,其他情況下絕大部分屬於是以訛傳訛。
3、年齡在中年以上居多。
因為可能經歷過早年新聞報導,了解一部分狂犬病的事情,但是不全面(學生和兒童的狂犬病病便較多),並且中年以後對家庭、小孩比較看重,所以會多次強調狂犬病的可怕,長期心理暗示下就形成了狂犬恐懼症。
4、本身有神經衰弱等方面的疾病。
有些人本身就有神經衰弱、抑鬱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自然對狂犬病等所有的病例都有消極、悲觀的想法。
狂犬病可怕,需要我們認真對待。
但是狂犬病並不恐怖,我們需要理性對待。
法治社會,文明養寵,關注我獲取更多寵物搞笑內容。更多文明養寵、安全養寵知識及交流養寵經驗。
其他小夥伴如果有什麼建議,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哦!
都看到這裡了,如果同意的話,就順手幫忙點個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