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驚人的巧合,諸葛亮疑似漢獻帝替身?隋煬帝被兄弟穿越挖墓

2020-12-12 娛你同醉

歷史上有很多驚人的巧合事件,有些讓人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可能冥冥之中天註定,過去了這麼久也無法核實這些事件。

01

諸葛亮到底是誰?有人猜測他是漢獻帝的替身,曹操抓住的那個皇帝是假的?董卓立劉協為皇帝,因為劉協很聰明,知道自己已經岌岌可危,而被曹操抓住時卻是一個傻子,讓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

諸葛亮匡扶漢室

漢獻帝和諸葛亮都是在181年出生,在234年去世,諸葛亮當時被稱臥龍,古代的皇帝以龍為象徵,一般人都不敢以龍為自稱,而諸葛亮和劉協都想匡扶漢室,當時的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諸葛亮,劉氏子孫眾多實力比劉備強的人很多為什麼沒有選擇他們,很有可能是漢獻帝在考察劉備是不是真心為漢。這種說法多為推測,但是非常巧合。

漢獻帝到底是不是諸葛亮?

02

隋文帝有5個兒子,分別為太子楊勇、晉王楊廣、秦王楊俊、蜀王楊秀、漢王楊諒。在隋文帝去世後應該是長子繼承皇位,但是被楊廣謀害,被奪取皇位,後人們稱他為暴君、昏君,隋朝也是因他而亡,死後草草下葬。

隋煬帝

1000多年過去了,2013年隋煬帝的墓被發現,是一個開發商擴建基地時碰巧發現,挖到了隋煬帝的墓,這個開發商的名字叫楊勇,真的是太巧了,跟隋煬帝害死的太子楊勇,同名同姓,在1000年後被「兄弟」挖開真的是巧的令人髮指 ,這是結下了多大梁子,難道是在報復嗎?冥冥天註定,終究還是沒有逃過。

03

西漢興於蟒,亡於莽。秦朝末期時劉邦帶領死囚起兵反抗秦始皇的暴政,路過一片樹林,見到一條白蟒,大家都害怕,只有劉邦上前一刀斬掉白蟒。有人說蟒蛇是代表白帝下凡,而劉邦能斬斷白蟒,於是大家紛紛起義加入劉邦的隊伍,滅掉秦,建立漢王朝。

劉邦斬白蟒

巧合的事情出現了西漢末期,有一個叫王莽大臣篡位當上了皇帝建立了新朝,推行一些現代人才懂的政策,他可能是一個穿越者。蟒蛇和王莽都有莽字,有人說是蟒蛇投胎變成王莽來滅亡西漢報仇。

王莽篡漢

04

秦始皇出遊北方,碰到一個有名的道士,道士剛尋仙回來,給秦始皇獻上一本古冊,冊上寫著亡秦者胡也。當時秦始皇在尋找修仙彈藥想長生不老一看到這個,便以為是胡人像滅我大秦帝國,於是派80萬大軍駐守邊疆和修起萬裡長城抵擋胡人入侵,還主動出擊攻打匈奴,徵戰南越,最後耗盡國力,勞民傷財。

秦國80萬鐵騎

而秦朝滅亡確是是胡,這個胡是公子胡亥秦二世,秦始皇的大軍都在邊疆沒有來得及回防,最後被劉邦項羽所滅。

秦二世胡亥

05

古人記載努爾哈赤滅葉赫那拉部落時,葉赫那拉部落首領臨死前發毒誓:我葉赫那拉部落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女真。此後民間流傳出亡清朝著必是葉赫那拉氏,還流傳出「葉赫那拉氏的女人不許進入後宮」的祖訓。

努爾哈赤

但是卻清朝滅亡的時候是葉赫那拉氏的女人當權,此人為慈禧太后,籤署了很多賣國和割地條約,但清朝還沒有完全滅亡慈禧之後隆裕太后掌權她也是葉赫那拉氏的女人,籤訂了退位詔書,從此清朝滅亡。

慈禧太后和隆裕皇后(右一)

06

清朝第一個皇帝是在旅順起兵,進入中原地區,建立清王朝,慢慢擴大清朝的地圖,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又回到了旅順,還是被關押的旅順戰犯管理所中,最後回到了起始點。

最後的皇帝溥儀

07

元朝皇帝登基時的宮殿被命名為大明殿,之後下的朝代就是明朝,明朝皇帝建立一個乾清宮,明朝滅亡後的朝代便是清朝,真是驚人的巧合。

乾清宮

08

明朝的開國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的名字是後來改的,原先他叫朱重八,明朝一共在位16個皇帝,而重八也就是16,這個數字也太巧合感覺很詭異。

明太祖朱元璋

相關焦點

  • 漢獻帝被迫退位後,他去了哪裡?他與諸葛亮同日生死是巧合嗎?
    漢獻帝被迫退位後,他去了哪裡?他與諸葛亮同日生死是巧合嗎?我們都知道,在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群雄崛起,他們各有各的本領,他們貢獻出自己畢生所學的聰明才智,各自為了自己的主公出謀劃策,爭奪天下。曹操雖然控制了皇帝,但是他並沒有想要篡位,讓自己當上皇帝,而到了後來,曹丕繼承了爵位後,他可不同於曹操,他的野心更大,他對待漢獻帝的態度可更加殘忍無情,他認為漢獻帝沒有能力可以擔任皇帝這個位置,於是他將漢獻帝逼迫退位,自己當上了皇帝。
  • 再讀《三國演義》,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與漢獻帝,似乎是同一個人
    諸葛亮和漢獻帝乃是同年出生,同年去世,都是生於公元181年,卒於公元234年。再還有諸葛亮一屆布衣,劉備三兄弟憑什麼要沐浴更衣前去拜訪,而且是三顧茅廬?反觀諸葛亮那邊,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連門童都顯得高人一等,缺乏禮數。如果擺放的是漢獻帝那就很合理了,劉備兄弟是臣子,面見皇帝自然要恭敬,遵守禮數。
  •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哪些巧合,諸葛亮和漢獻帝同生共死?
    來,我們來談一談歷史上極其驚人的巧合。1.隋朝皇帝墳墓被掘大家都知道隋朝的第2任皇帝就是楊廣,但真實情況下,隋文帝壓根就沒有想把皇位傳給楊廣,而是傳給楊勇。更加巧合的是,掘楊廣墳的那個人就叫楊勇。2.漢獻帝和諸葛亮我們一談起漢獻帝和諸葛亮,總會覺得他們兩個人的年齡差距非常的大,對不對?但真實的歷史情況下,漢獻帝和諸葛亮出生日期,死亡日期一模一樣。
  • 歷史上這些驚人巧合的事兒,你知道哪些?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有許多驚人巧合的事兒,例如朱溫滅唐最終被唐滅掉,楊家的天下總是會被李家所替代等等。這些讓人驚掉下巴的巧合事兒,讓後世的我們思量起來,會感覺無比的不可思議。 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有哪些驚人巧合的事兒呢?
  • 再讀《三國演義》,羅貫中筆下諸葛亮與漢獻帝,似乎是同一個人?
    諸葛亮和《三國演義》中的漢獻帝,表面上看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一位幽居深宮,一位躬耕南陽山野;一位當過皇帝,一位被曹操軟禁,一位跟隨劉備。但是事實上,它們可能是同一個人。諸葛亮與漢獻帝是在同一年出生,同一年去世,都是公元181年出生,公元234年去世。又有諸葛亮一身布衣,劉備三兄弟憑什麼沐浴更衣前去,又是三顧?
  • 中國歷史上三次驚人的巧合,難道真有「穿越」這一說法?
    儘管如此,曹操對於已經被完全架空的漢獻帝仍留有一份尊嚴,作為漢臣的曹操依舊尊稱漢獻帝一聲「陛下」。 毫不誇張的說,以當時曹操的實力,完全可以取而代之,但曹操依舊堅守自己是漢臣的初衷,不管天下大勢如何,曹操只當漢臣。正如曹操自己所說:「如果天命在吾,吾願當周文王。」
  • 歷史上的四次巧合,讓人不得不懷疑世界的真實性!
    那麼在我國歷史上,有哪些驚人巧合?,結果在半道上跑的差不多了,到了芒碭山地界,劉邦起了花花腸子。 因此劉邦謀劃了一番,順利通過精湛的表演,讓自己成為「赤帝之子」,戴上了一個神聖光環。 為了增加可信度,劉邦還信口開河的編造了一個夢,說是白蛇會謀朝篡位。 哪知後來果然應驗,發生了王莽篡漢的大事。
  • 《三國演義》裡的五個巧合,仔細想想有點恐怖!
    第一個,諸葛亮和漢獻帝劉協同年出生,又在同一年死去!諸葛亮出生於公元181年,死於234年,活了54歲,而漢獻帝也是。不會諸葛亮是漢獻帝的替身吧?有點胡扯,估計諸葛亮都沒有見過漢獻帝,但是命運就是喜歡捉弄人!
  • 《新三國》中的漢獻帝為何自殺
    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新三國》中的一「新鮮」片段——漢獻帝劉協之死。漢獻帝劉協歷史上的漢獻帝禪讓皇位後被封安陽公,在封地內行善授醫,最終和諸葛亮在同一年去世。老版的《三國演義》中,漢獻帝劉協是在曹丕稱帝多年後才病逝。而我們的《新三國》呢?
  • 歷史上的曹操,絕不是「漢賊」,他對漢獻帝已經非常夠意思了
    歷史上的曹操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人物,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作者是捧劉貶曹的。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認為,在魏蜀吳三國中,只有劉備是正統的,曹操和孫權是屬於「漢賊」的,那麼歷史上的曹操和孫權真的如此嗎?現如今看來,孫權和曹操肯定是不屬於「漢賊」的。
  • 曹丕當皇帝後為何不殺漢獻帝? 曹丕和漢獻帝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
    曹丕當皇帝後為何不殺漢獻帝? 曹丕和漢獻帝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時間:2020-04-10 18:44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曹丕當皇帝後為何不殺漢獻帝? 曹丕和漢獻帝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 曹操的後繼者曹丕,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病逝,長期以來是漢代的英雄,但更是令人尷尬。
  • 歷史上那些有趣的事情
    終身處女的皇后 漢惠帝劉盈(西漢第二位皇帝,漢高祖劉邦的嫡長子,劉盈的母親就是鼎鼎有名的呂雉)的皇后張嫣(劉盈親姐姐的女兒,劉盈是她的親舅舅)11歲被呂后挑選入宮為後,張嫣四十歲去世入殮時,宮女竟然發現這位皇后依然是處女之身。或許這是一個舅舅面對呂后專權最後的倔強吧,也是對人倫的堅守。
  • 曹操到死都是漢臣,漢獻帝活著劉備就稱帝,人們為何罵曹操奸臣?
    在曹操去世前,南昌侯孫權曾經上表,鼓動曹操稱帝。曹操拒絕了南昌侯的建議,拒絕登上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曹操病逝。他雖然被不少人罵為奸臣,但是他至死都是漢臣。孫權,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曹操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曹丕繼承了曹操的基業,成了中國北方的實際統治者。大漢朝名義上的天子劉協冊封曹丕魏王,並且改年號為延康元年。
  • 漢獻帝劉協,想要通過衣帶詔殺死曹操,有可能性嗎?
    在曹操這裡,就有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歷史事件。這樣的事件在歷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曹操身為大臣,掌控了劉協,那麼歷史上的衣帶詔事件是怎樣的呢?很多人認為劉協是傀儡皇帝,不具備殺死曹操的可能,但是事實上,歷史上的劉協差一點殺死曹操。只不過沒有成功而已。從史料的記載來看,,漢獻帝是有機會利用曹操朝見之機,將曹操殺死的。
  • 曹操把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其實曹操是有個自己的打算!
    隨著曹操地盤越來越大,他在權利上的野心也開始膨脹,先後從司空升到了魏公,再往上就是稱王稱帝了,曹操打著漢獻帝的大旗基本上走到了權力的巔峰,就算是皇帝也沒有什麼可賞賜的餘地了。放眼望去,大半個天下盡在曹操手中,不得不承認,曹操真是打得一手好牌。看著忠於自己的臣子要麼跑到了曹操的麾下,要麼漸漸老去,漢獻帝出現了危機感。
  • 劉備稱帝時,為何說漢獻帝被曹丕殺害,事實上漢獻帝並沒有死!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建安二十五年是漢魏政治發生歷史性變遷的一年。但令人納悶的是,蜀漢編年史上的這一年幾乎是一片空白。上一年,引人注目的事件大都發生在南方。
  • 歷史上細思極恐的「巧合」
    巧合是難以避免的,但在我們的理解中都有一個範圍,是一個極小的概率事件,但有些事情如果超越了我們的理解範圍,其發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的話,那就有點恐怖了。七:冤冤相報何時了我們都知道隋煬帝楊廣弄死自己大哥楊勇爭奪太子的故事,可誰能想到千年後的楊廣墓被一個叫楊勇的房地產商挖了出來。真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啊。
  • 漢獻帝真被曹丕斬草除根了麼?
    文/王凱迪熟悉三國歷史影視劇的人對於漢獻帝的結局大多耳熟能詳。曾經一心匡扶漢室的劉備在曹丕稱帝之後得到了所謂「山陽公(漢獻帝)被沉於彰水」的消息,於是在一陣心痛之後自立為帝,宣布繼承漢朝的正統地位,成為漢昭烈帝。
  • 三國那些事:劉備統一天下,會擁護漢獻帝繼續當皇帝嗎?
    劉備取得天下統一後,會不會擁立漢獻帝呢?恐怕不會的:一、劉備自幼便有做北面南的雄心壯志!《三國演義》第一回:描述劉備:」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又在書中陳述道:「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餘,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云:「此家必出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