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這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對於這句話,我們也是耳濡目染,並能清楚的知道它的意思,它主要講述的是因果報應的關係。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把這句話用作做人做事上,主要說的是做好事和做壞事。之所以這樣說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呼籲人們多做好事,但願能夠有個好的結果。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不是,這句話竟然巧妙的運用到中國歷史之上。縱觀中國歷史數千年,曾出現三次驚人的相似,而這三次相似恰恰將「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展現的淋漓盡致。
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還要從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說起。正是由於朝代的變更,才讓後世之人感受到所謂的「因果循環」。
一、宋代周、元代宋
眾所周知,北宋的江山是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黃袍加身得來的。當時周世宗重病而亡,小皇帝繼位,與此同時,手握重兵的趙匡胤成為當時最大的權臣。就在這個時候,戲劇性的一幕開始上演。
據《宋史》記載:公元960年正月初,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宰相範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義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於是,著名的「黃袍加身」便上演了,而趙匡胤也半推半攘的接受了兄弟們的好意。
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接著,眾人脅迫小皇帝周恭帝禪位。之後,趙匡胤順利登基,並改國號為宋,依舊定都開封。對於這一系列事件,史書稱之為「陳橋兵變」。
據悉,當時周恭帝退位的時候只有七歲,在眾人的脅迫下,小皇帝只能以「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國命有歸。」為由乖乖退位。小皇帝深知自己的處境,或許只有這樣才是他最好的自保方式。最後,趙匡胤封周恭帝為鄭王,世襲罔替,後世之人依舊享受屬於柴家的榮華富貴。
然而,到了公元1276年,宋朝小皇帝宋恭帝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當時蒙古大軍兵臨城下,小皇帝只能開城投降。之後,宋恭帝獲得忽必烈的封賞,雖然不是皇帝,但依舊享受榮華富貴。
這樣看來,或許就是歷史驚人的驚人相似。宋朝和元朝的開端極其的相似,都是從七歲小皇帝的手裡奪取的天下,並且這兩個小皇帝還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恭帝」。
二、魏代漢,晉代魏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所謂的大漢天下已經名存實亡。當時,天下群雄並起,各地的郡守刺史都成為爭霸天下的諸侯豪傑。在那群雄逐鹿的時刻,曹操脫穎而出,成為東漢末年最大的一個諸侯。
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執天下之牛耳。天下九州,曹操佔了一多半,可謂是聲勢浩大。儘管如此,曹操對於已經被完全架空的漢獻帝仍留有一份尊嚴,作為漢臣的曹操依舊尊稱漢獻帝一聲「陛下」。
毫不誇張的說,以當時曹操的實力,完全可以取而代之,但曹操依舊堅守自己是漢臣的初衷,不管天下大勢如何,曹操只當漢臣。正如曹操自己所說:「如果天命在吾,吾願當周文王。」
然而,正如曹操所預料到的,曹操死後,其子曹丕繼承他的衣缽,接著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建立了魏國,並追封曹操為魏武帝。之後,漢獻帝劉協被封為山陽公,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可以說,曹操父子窮極一生方才打下魏國天下,但是曹操後人命不長,致使魏國江山落入司馬家手中。終究,「三馬同槽」還是應驗了。
魏明帝曹睿死後,因為皇帝年幼,便立司馬懿和曹真之子曹爽為託孤大臣。怎奈佳人曹子丹生了一個膿包,因為曹爽無能,導致曹家天下落入司馬家之手。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成功竊取曹魏政權,並夷曹爽三族。
之後,司馬懿和曹操一樣,只做大魏之臣,可等到司馬懿去世後,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便殺皇帝,立傀儡。等到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上位後,乾脆學起了曹丕那套,逼迫小皇帝曹奐禪位。就這樣,司馬家又把曹操幾代人的把戲學了一套。
或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天道輪迴,也正好應驗了曹操女兒在曹丕奪取大漢江山時說的「前人種樹後人摘,後人種樹還有後人摘。」不得不說,曹魏和晉的事情也讓世人清楚感受到了「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的真正含義。
三、漢起於蛇,亡於莽
秦末時期,天下大亂,昔日六國之人紛紛加入剷除暴秦的活動之中,此時,沛縣劉邦也加入到這場起義之中。但是,劉邦同其他六國貴族相比,他只是一個小嘍囉,手裡無錢無人。無可奈何下,劉邦只能上演一番自編自導的好戲。
當時,劉邦與兄弟們喝完酒後在街上溜達,劉邦眾人無意中偶遇了一條白色大蟒蛇。此時,眾人都嚇壞了,紛紛繞道而走,唯獨劉邦借著酒勁衝了上去,只見劉邦拔出寶劍,三下五除二的將白蛇斬斷,可謂是震驚全場,一時間,劉邦成為了兄弟口中的大英雄。
隨後,劉邦與呂雉商量了一下,決定借著殺白蛇的事情炒作一番,於是乎便出現了劉邦殺白帝之子起義的事情。其實,劉邦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給自己增加知名度,為自己裹上神秘外衣,進而可以拉攏人心。
果不其然,劉邦所導的這齣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那以後,劉邦起義路上一帆風順,終究成為大漢開國皇帝。
隨著時間的發展,漢朝同樣遇到了一個相同的問題。
據《漢書》記載:漢平帝駕崩後,王莽立漢宣帝兩歲的玄孫廣陵侯子嬰為皇太子,並改名曰「孺子」,史稱「孺子嬰」。不久後,王莽「順符命,去漢號」,篡權改國號為「新」,並策命孺子曰:「諮爾嬰……詩不云乎?『侯服於周,天命靡常。』封爾為定安公,永為新室賓,嗚呼!」
也就是說,兩百年之後,漢朝出現了一個王莽,他大權獨攬,竊取了大漢江山。因為王莽的很多作為,實在是當時所不能理解的,因此,也讓很多人懷疑他是從未來「穿越」過去的。
王莽成功竊取了漢朝江山,並建立屬於自己的「新朝」。雖然王莽在位時間不長,但他也算得上成功顛覆漢朝江山之人,準確的說,西漢毀於王莽手中。
漢朝興於蟒,卻也亡於莽,如果這樣來看的話,王莽竄漢其實也是一場天道輪迴的好戲。正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結語:
縱觀中古幾千年歷史,的確出現了這三次驚人的巧合。這種巧合已經是科學和知識沒法解釋的東西,唯一能夠解釋它們的也只有「天道輪迴」四個字。可以說,它們是一種非常玄幻的東西,它們沒有理由依據的出現,卻又由不得我們不信。
正所謂:「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或許人的一生在冥冥之中已經註定好了。我們可以不相信天道輪迴,但一定要相信因果報復。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就是說付出什麼,才能得到什麼。贈人玫瑰,才能手留餘香。所以說,我們還是要多做善事的好。
參考資料:《中國史上驚人的巧合》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